气管镜麻醉课件_第1页
气管镜麻醉课件_第2页
气管镜麻醉课件_第3页
气管镜麻醉课件_第4页
气管镜麻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镜检查治疗麻醉进展与

全麻气管镜麻醉方案构建

上海市肺科医院麻醉科李明星1气管镜检查治疗麻醉进展与

全麻气管镜麻醉方案构建

上海市肺科1897年支气管镜问世三个历史阶段传统硬质支气管镜时代纤维支气管镜时代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硬质支气管镜共用时代气管镜发展史21897年支气管镜问世气管镜发展史21897年问世,“支气管镜之父”德国科学家柯连·古斯塔夫斯(GustavKillian,1860—192)将食管镜进入气管取骨性异物1899年,美国医生薛瓦利埃·杰克逊(ChevalierJackson,1865—1958),美国“气管食管学之父”对传统硬质支气管镜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1934年w.B.Saunders公司出版了Jackson所著的气管镜、食管镜和胃镜的专著31897年问世,“支气管镜之父”德国科学家柯连·古斯塔夫2O世纪中叶,Broyles等使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成为胸外科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1968年日本国立癌中心气管食管镜室主任池田茂人(ShigetoIkeda,1925—2001),在JohnsHopkins医学院向世人介绍了纤维支气管镜,被誉为支气管镜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1983年美国WelchAllyn公司研制成功电子摄像式内镜,不久日本Asahi—Pentax公司即推出了电子支气管镜42O世纪中叶,Broyles等使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成为胸外科的中国最早开展气管食管镜手术徐荫祥教授于1940—1941年赴美国费城坦伯尔大师从Jackson教授20世纪5O年代初已有多家医院可以将硬质支气管镜用于气道异物的摘取和气管结核的诊断1967年开始在我国大、中医院使用2O世纪7O年代初,一些单位开始使用纤支镜5中国最早开展气管食管镜手术徐荫祥教授于1940—1941气管镜在诊、治肺部疾病中广泛应用

检查诊断活检

6气管镜在诊、治肺部疾病中广泛应用检查6治疗:

气管镜下

——气道异物取出——气管支气管支架放置微波、激光、电烧灼——治疗气管支气管狭窄肺泡灌洗、灌注药物——治疗肺部感染氩气刀或微波+局部药物注射——治肿瘤——肺减容7治疗:7ReportedmortalityratsandincidencesofmajorcomplicationassociatedwithfibreopticbronchascopyReferenceMortalityrats(%)Majorcomplications(%)NoofCredle1974’0.010.0824521Suratt1976’0.020.3048000Pereira1978’0.101.7908Dreison1978’0.505205Lukowsky1981’0.000.301146Simpson1986’0.040.124000MPShelley,etc.Thorax.1989October,44(10):769-775气管镜检查、治疗总体情况8Reportedmortalityratsandinincidenceofcomplication

complicationRate(%)

localanaesthesia0.3-0.5hypoxiaemia0.2-21arrhythmia1-10post-biopsybleeding0.12-7.5pneumothoraxorpneumomediastinum1-6fever0.9-2.5

death0.1-0.2GeraciG,AnnItalChir.2007May-Jun;78(3):183-92.last30yrs,from1974to2006,On107969bronchoscopiesto319incidenceofcomplicationcomp麻醉与气管镜发展20世纪中叶,麻醉技术水平限制了硬质气管镜的发展其它原因:软镜的出现与迅速发展麻醉技术、安全性提高,1981年起硬质气管镜重新受到重视其它原因:操作孔大的优点气管内介入治疗的兴起10麻醉与气管镜发展20世纪中叶,麻醉技术水平限制了硬质气管镜的气管镜检查麻醉发展逐步更安全,不断完善气管镜技术的完善和更高要求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更高要求11气管镜检查麻醉发展11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镇静药物全身麻醉12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局部麻醉12用药:早年地卡因,1992年起渐被利多卡因取代含漱法导管导向气管内滴注法滴鼻吸入麻醉法和经鼻喷洒法喷雾法环甲膜穿刺法雾化法

Re局部麻醉方法13用药:早年地卡因,1992年起渐被利多卡含漱法

1%地卡因溶液,仰头含漱2-3次,30’’-1’/次地卡因毒性反应目前很少采用Re14含漱法14导管导向气管内滴注法A,用注射器连接细长(约15cm)导管由鼻腔插入,令患者深呼吸,同时注入2%利多卡因2ml,重复一次。麻醉药经咽喉流入声门B,注射器连接细长(约15cm)导管对准声门和气管注入2%利多卡因C,由纤支镜镜体侧孔注入2%利多卡因

Re15导管导向气管内滴注法15滴鼻吸入麻醉法和经鼻喷洒法药液滴鼻或经鼻喷洒吸入,患者主动吸气过程中使利多卡因随气流到达声门进入气管,以达麻醉效果

Re16滴鼻吸入麻醉法和经鼻喷洒法16喷雾法用喷雾器,1%地卡因喷3-4次

2%利多卡因间2-3分钟一次,3-4次喷雾鼻腔及咽喉部

Re17喷雾法17环甲膜穿刺法是下呼吸道粘膜表面麻醉的好方法,穿刺针经环甲膜穿刺注入地卡因或利多卡因穿刺后一般不需追加用药,效果可靠,无喉头喷雾时的恶心呕吐等病人顾虑

Re18环甲膜穿刺法18雾化法包括超声雾化法、压缩雾化和氧气驱动雾化法

Re19雾化法19超声雾化法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20-30分钟可加入阿托品0.5mg/20ml雾化后颗粒1-5um,大部分3-4um药物分布均匀,颗粒小,容易向支气管远端弥散,安全性大病人容易接受Re20超声雾化法20压缩雾化

PARIBOY压缩机加TIA喷嘴加入利多卡因进行压缩雾化麻醉雾化颗粒平均8.5um药物分布均匀,易沉积于咽喉部和大管效果满意

Re21压缩雾化21氧气驱动雾化法用氧气作动力驱动雾化氧流量4-6l/min,2%利多卡因8-10ml,4-8min颗粒分布均匀,易沉积咽喉和大气道可改善缺氧病人易于接受Re22氧气驱动雾化法22

至少60%未镇静病人气管镜检查后诉有很不愉快的感觉*纤支镜检查病人的术后问卷调查结果:95%的病人认为检查比较痛苦36%的病人认为难以忍受75%的病人认为应在无知觉状态下完成检查局部麻醉+镇静药物ReesPJ.Thorax1983:38:624-723局部麻醉+镇静药物ReesPJ.Thorax1983:6%无镇静47%术前给弱镇静药物17%操作过程中静脉用镇静药物19%术前给弱镇静药物+操作过程中静脉用镇静药物12%采用全身麻醉SimpsonFG,etc.Tharax,1986,41:311-7246%无镇静SimpsonFG,etc.Tha常用镇静药物阿片类:度冷丁、阿芬太尼、吗啡苯二氮卓类:咪唑安定、安定阿片类+苯二氮卓类度冷丁50mg(+)咪唑安定0.06mg/kg(老年人1-2mg芬太尼2ug/kg25常用镇静药物25镇静目的:病人舒适,配合检查和治疗遗忘、抗焦虑和适当镇痛药物选择苯二氮卓类抗焦虑和致遗忘阿片类或局部麻醉药镇痛26镇静目的:26局部麻醉+镇静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局部麻醉,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仍述有不适不能为检查、治疗操作者提供良好的条件有些死亡和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被认为与镇静药物的使用有关27局部麻醉+镇静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7局部麻醉+镇静药物方法的安全保障:拮抗药物:氟马西尼纳洛酮28局部麻醉+镇静药物方法的安全保障:28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镇静药物为气管镜检查、治疗带来了什么?存在些什么问题?29局部麻醉29优点:简便、易行、便宜病人清醒,自主处理呼吸问题的能力强缺点:病人紧张,操作时频死感、不适感明显应激明显,由应激引发的并发症发病率高检查、治疗时体动、呛咳、气管舒缩影响操作难于完成长时程检查、治疗操作有些麻醉方法需时长,实施过程中病人不适镜体通过声门时可能损伤,术后发声异常概率高局部麻醉方法评价30优点:简便、易行、便宜局部麻醉方法评价30优点:有局部麻醉的效果镇静药物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可能无不良记忆对由应激所致的并发症有预防作用“局部麻醉+镇静药物”方法评价31“局部麻醉+镇静药物”方法评价31缺点:因镇静药物应用,使低氧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减轻患者不适感和消除不良记忆的效果不恒定(个体差异)可能有体动,呛咳和气管舒缩存在,影响检查和治疗医患配合可能不如单纯局部麻醉长时程检查和治疗,风险加大32缺点:32麻醉学科发展至今

我们能(我们可以)为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做些什么?33麻醉学科发展至今33病人要求:舒适,无痛苦,无记忆安全操作者要求:安全无体动、无呛咳、无气管舒缩方便操作操作时间不受限制气管镜检查需要我们做些什么?34病人要求:气管镜检查需要我们做些什么?34我们能做到吗?

Re35我们能做到吗?35全身麻醉

无痛气管镜检查、治疗技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检查和治疗,更安全、更舒适36全身麻醉36无痛气管镜技术开展的基础病人需求:顾虑焦虑体动呛咳痛苦医学发展的需要:多种经气管镜治疗技术的开展麻醉药物、方法的进展和快通道麻醉、全麻新概念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无痛人流等成功开展无痛气管镜技术探索无痛气管镜滞后37无痛气管镜技术开展的基础病人需求:顾虑焦虑体动呛速效、短效麻醉用药物的出现:异丙酚、依托咪酯、七氟醚、瑞芬太尼、芬太尼、爱可松、万可松、咪唑安定拮抗药物:美解眠、氟马西尼、纳洛酮、新斯的明方法:TIVA

这些使麻醉方法有效,可控性强Re38速效、短效麻醉用药物的出现:38全麻新理念全麻——无意识、无知晓——体动麻醉——应激——植物神经系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成为麻醉组成吗?理论基础

Re

39全麻新理念39无痛气管镜滞后于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的原因:麻醉医师和内镜操作医师共用气道一度缺少兼顾患者安全和操作者方便的解决方、案一旦发生问题比较严重,危及患者生命40无痛气管镜滞后于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的原因:40全麻气管镜麻醉方案构建41全麻气管镜麻醉方案构建41理想的气管镜全麻应具备有效控制气道有效预防肾上腺素能反应降低呼吸道的反应性病人无痛苦、无知晓、无不良记忆手术野静止,检查、治疗不受干扰不限制检查、治疗时间有效预防误吸麻醉苏醒平稳42理想的气管镜全麻应具备有效控制气道42镇静镇痛肌松功能平衡全麻要素:43镇静全麻要素:43镇静是气管镜全麻的基本要求预防应激、降低呼吸道反应性、提供病人无痛苦无知晓无不良记忆不能完全提供静止的操作野(过深镇静风险加大)不限制检查时间44镇静44镇痛不是所有的气管镜全麻都需要气管镜下治疗操作常需但镇痛药物亦提供有效的镇静,并便于拮抗镇痛药物提供有效镇痛、镇静同时对循环的干扰小45镇痛45肌松不是所有气管镜全麻均需采用肌松提供很好的操作野,不干扰检查和治疗肌松后的主要问题是气道控制和通气管理

局麻,局麻+镇静和全麻不使用肌松药均有通气管理问题,使用肌松后有效控制气道的通气管理一定意义上较其它方法的通气管理更容易选择合理有效的气道控制和通气管理方法46肌松46气管镜全麻的关键问题

气道控制和通气管理47气管镜全麻的关键问题47气道控制和通气管理的方法:经鼻导管供氧经气管镜体面罩高频喷射通气气管内导管置入喉罩置入To6048气道控制和通气管理的方法:To6048经鼻导管供氧适用于全麻后保留自主呼吸病人呼吸频率和通气量应足够,氧流量3-4L/min头尽量后仰,防止舌后坠安全性差备进一步控制气道的措施Re49经鼻导管供氧Re49经气管镜体经纤支镜体侧孔供氧,(可控制呼吸?)

需保留自主呼吸,安全性差经硬质气管镜侧孔供氧,可进行控制呼吸

控制呼吸时镜体周围漏气解决方案:加大氧流量在镜体前端加套囊

经镜体供氧需注意某些治疗性操作燃烧问题Re50经气管镜体Re50面罩面罩吸氧可提高吸氧浓度可自主呼吸或辅助、控制呼吸下置入纤支镜(特殊面罩,Pat’面罩)面罩控制呼吸对操作影响大面罩控制呼吸胃胀气可能性大安全性不够Re51面罩Re51高频喷射通气一般采用频率60次/min,吸呼比1:2,驱动压0.8-1Kpa几乎不影响操作者可能将瘤体、血液或组织碎片吹入下呼吸道和肺内可提供足够氧合,但CO2逐渐增高,因而限制操作时间需特殊设备Re52高频喷射通气Re52是气管镜全麻呼吸管理的有效方法,但不是最好方法导管口径对操作带来不便,故应尽量选用较大口径的导管

成年人用FOB的外径一般为5-6mm,气管导管内径不能小于8-8.5mm对气管中上段病变,由于允许置入的导管浅,导管易滑脱,置入过深易损伤病变部位不能进行声门附近的检查和治疗安全性高Re气管内导管置入53是气管镜全麻呼吸管理的有效方法,但不是最好方法Re气管内导管喉罩置入我们推荐的纤支镜全麻的有效、安全、简便的通气管理方法54喉罩置入54喉罩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帮助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提供通气通道喉罩与气管插管和Patil’s面罩通气的有效性相当,纤支镜通过时更容易Tuck,etc.Anaesthintensivecare1991,19:472-3Walker.Anaesthesia1991,46:519MaekawaH.Anesthesiology,1991,75:169-70PatilV.Anesthesiology,1982,57:69-7055喉罩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帮助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提供通气通道T肌松不一定需要声门、声带可见,声门附近病变容易检出较大口径的纤支镜、吸引、活检钳可通过喉罩使用使气道阻力更小,较气管插管提供更有效的氧供和通气检查或治疗后可见声带活动情况病人耐受性好MaekawaH,etc.Anesthesiology1991,75:169-70MzNameeCJ.Thorax1991,46:141-2喉罩与气管插管相比,具有以下优点56肌松不一定需要MaekawaH,etc.Anesthesi有人提出通过喉罩,从纤支镜中也可进行气道肿瘤的激光切除术,但有如下问题纤支镜较硬质气管镜视野更小气道内发生出血等危及情况时处理不及硬质气管镜方便57有人提出通过喉罩,从纤支镜中也可进行气道肿瘤的激光切除术,但喉罩放置喉镜辅助确保放置位置用于纤支镜检查,在镜体进入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异常喉罩位置,并及时纠正Re58喉罩放置Re58功能平衡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59功能平衡59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常用药物

异丙酚:作用迅速,代谢消除率快,能有效抑制咽喉反射,且下颌松弛,声带外带定,咳呛发生率低芬太尼:起效迅速,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对循环影响小,可能呼吸抑制,可有效拮抗60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常用药物异丙酚:作用迅速,代谢消舒芬太尼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药效为芬太尼5倍~10倍,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咪唑安定强效镇静药,顺性遗忘作用,有特异性拮抗药61舒芬太尼61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地氟醚6262肌肉松弛药:爱可松,司可林,万可松等可减少手术中喉痉挛、咳嗽、呛咳、呕吐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避免声带的异常活动和保持声门的持续开放,更有利于FOB的插入操作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有效拮抗63肌肉松弛药:爱可松,司可林,万可松等63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的用药方式

吸入间断静脉推注靶控输注(TCI)更容易保持稳定的麻醉深度,且少有循环波动和意外清醒,患者自主呼吸更易维持64无痛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的用药方式吸入64全麻气管镜检查常用的麻醉方法

自主呼吸全身麻醉

优点:保留自主呼吸,有一定安全性没有通气导管干扰缺点:麻醉深度不稳定未控制气道如采用吸入麻醉药污染环境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时间受限不能有效防止误吸65全麻气管镜检查常用的麻醉方法自主呼吸全身麻醉65联用高频喷射通气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优点:潮气量小、呼吸道压低和声带活动少可提供较满意的氧供可为检查操作提供满意条件缺点:有将瘤体、血液或组织碎片吹入下呼吸道和肺内的可能需要有特殊设备操作时间受限66联用高频喷射通气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66经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全身麻醉

麻醉后插入气导管控制呼吸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67经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全身麻醉67优点:气道受控制,安全(气体交换误吸)不限制操作时间缺点:声门和上段气道被气导管占用,不能进行这些部位的检查和治疗气管导管内径不应小于8-8.5mm,否则纤支镜不能通过,或影响通气苏醒后可能咽喉不适或影响发声68优点:气道受控制,安全(气体交换误吸)68喉罩控制呼吸全身麻醉

优点:有效控制气道不占用气道不限制检查、治疗时间有效防止误吸苏醒后无咽喉不适缺点:需特殊设备——喉罩69喉罩控制呼吸全身麻醉697070选用速效、短效的麻醉用药,熟练掌握麻醉用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拮抗药物应用保证气管镜检查、治疗术毕快速苏醒的策略71保证气管镜检查、治疗术毕快速苏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