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以及它的弊端。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3.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培养概括能力。4.能够把握文章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思想
中国古代政治是以君主为中心的,?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是封建社会里形容皇权至高无上的惯用语,但使它根深蒂固的却是皇权的至尊无上与君主专制的现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广阔民众首次被置于统一政权的控制下。秦亡,汉承秦制,以后历代王朝根本上沿袭这一格局,无多大变动。处在这一格局塔尖上的是地位无比尊贵的君主,包括立法权、政权、财权和军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君主手中,一切国家政务均由君主一人听断,由此极易产生个人专断。因此,君主的个人素质、品德、能力在封建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往往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了限制君主权力,防止君主个人专断的弊病,封建的思想家们为君主想出了一套行为标准,称为“君道〞,这包括个人修养、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本单元所选的?求谏?一文所论及的君主纳谏问题就属于君臣关系的范畴,而我们所熟悉的“民惟邦本〞“君舟民水〞的言论那么是君民关系的范畴。这些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会防止上下堵塞、政务失常的产生,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这些思想毕竟要依赖于君主个人才能产生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君主个人贪欲膨胀,任情喜怒时,这些思想就都成为脆弱无力的说教了。处在这一格局中间的是作为君位附属物和君主统治工具的官僚集团。封建君主为了有效地控制黎民百姓,必须设立机构,任用官吏,给予职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于是有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官僚的任命和官僚的权力,均来源于君主,官僚只需对君主负责,按君主的旨意办事。违抗“圣旨〞要被贬职、撤职,甚至有杀头、灭族的危险。君主和官僚的关系是主和奴的关系。封建的思想家把这些关系归纳为一条不可更易的伦理原那么,即“君为臣纲〞,并为臣子的行为规定了众多的条条框框,称为“臣道〞。这种理论开展到极致,就成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这一系列的思想,都可以归结为从董仲舒开始开展起来的三种观念:“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这些思想,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根本理论,为历代统治者所维护和提倡,起着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同时也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异乎寻常的稳定性。处在宝塔最底层的是广阔的黎民百姓,他们作为整个社会的底层和被统治层,处于整个统治秩序的根底部位,以自己的坚忍承受着统治阶层的压榨与剥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迭,广阔百姓用自己的累累白骨把新的君主扶上了帝位;社会开展,他们又用自己的辛劳和勤勉创造着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并给帝王及其家族提供着维持其豪华生活的奢侈品。百姓的力量是弱小的,但超出了他们的限度,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是惊人的。历史见证着这种变革的力量,这使得历朝的帝王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敢轻易无视民众的力量,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成为贯穿封建政治思想的一条红线,至今仍对现实政治起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介绍历史背景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注意吸取隋亡国的教训,轻徭薄赋,开展生产。同时又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他的统治期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唐太宗李世民像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绩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喜。李世民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宝,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讲秦王的短处。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
李世民屡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盅,突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赶快请医服药,总算慢慢好了。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廉价,就想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封不动地退了。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成心把大门翻开。刺客溜进院子,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有防范,没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方案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他。唐高祖容许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只等建成、元吉进宫。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反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元吉转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开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绩,两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计。现在秦王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宣布建成、元吉罪状,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唐太宗以善于纳谏而著称,他重用取于直言的魏征,以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魏征原是李建成的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见他为人正直,对他备加器重。魏征进谏时,常据理力争,不留情面。魏征前后进谏200屡次,唐太宗非常赞赏他。魏征死后,太宗悲伤地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纳谏之风主要表达在四个方面一是昭示闻谏之诚,倡导直谏;二是纳谏方法得当,兼听那么明;三是注重纳谏效果,择善而从;四是完善制度措施,畅达言路。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根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吴兢〔670-749〕,唐代史学家。开封人。少时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后长安年间被诏入史馆,撰修国史。公暇时,私撰?唐书?、?唐春秋?,撰述甚多,仅?贞观政要?一书传世。?贞观政要?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吴兢修史四十余年,被誉为唐代良史。本文选自?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第四?,记载唐太宗积极求谏的做法和言论。“主欲知过,必借忠臣。〞唐太宗勉励臣子极言奉劝,勿担忧触犯龙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故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之治。研习课文第一段中唐太宗的论述包含几层意思?他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节主要有两层意思:唐太宗在这段论述中道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的政体运作模式的设想──君主开怀纳谏和臣子忠直敢言的相互配合,这对于君臣关系的论述是有一定说服力。但是,在皇帝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政治格局中,皇帝和臣子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这种政体运作模式能否顺畅进行,主要取决于皇帝一方。隋朝的灭亡虽然有“臣下钳口〞的原因,但这种局面的造成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隋炀帝的“暴虐〞。〔1〕唐太宗说这番话的主旨是什么?〔2〕唐太宗是如何说明这一思想的?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先以照镜比喻,提出“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的观点;然后假设了“主自贤,臣不匡正〞的情景,说明了臣不匡正君之过失的危害。接着从反面加以阐述,并列举隋炀帝君臣的例子作为佐证;最后提醒吸取历史教训,殷切希望臣子们“极言规谏〞。〔2〕唐太宗是如何说明这一思想的?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先以照镜比喻,提出“主欲知过,必藉忠臣〞的观点;然后假设了“主自贤,臣不匡正〞的情景,说明了臣不匡正君之过失的危害。接着从反面加以阐述,并列举隋炀帝君臣的例子作为佐证;最后提醒吸取历史教训,殷切希望臣子们“极言规谏〞。第二段中君臣的谈话时围绕什么内容进行的?两人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用了什么方法?1.唐太宗发挥了他君臣互相配合的观点,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鱼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唐太宗这个君主对于臣子重要性的认识。2.谏议大夫王珪一席话是承接唐太宗的话而来的。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接下来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从君道转到臣道,过渡点在“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但王珪发言的重点不在圣主,而在“争臣七人〞“言而不用,那么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说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第三段中唐太宗的话又包含几层意思?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那么滥赏无功,怒那么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防止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假设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第四段中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在这一节的后半局部,唐太宗阐述了他的又一英明举措。唐太宗见到许多前来奏事的大臣,“多有怖慑〞,使得说话语无伦次。对此,唐太宗表示理解,甚至更做了一层思考:“寻常奏事,情犹如此〞,何况是抗言直谏呢?那一定要有很大的勇气,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行。想到这一层,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认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征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征,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范,一个群臣学习的典范。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征一样“随事谏诤〞。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呢?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开展成大的错误。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臣提出了什么要求?“朕所为事,假设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采用的论证方法有:问题研讨:唐太宗在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那么海内可安。◆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类比论证:◆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假设论证:◆主假设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比照论证:◆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假设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事实论证:◆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问题研讨:从课文中,我们可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虚怀假设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宽厚体谅☆处事谨慎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气氛。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过失,“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假设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当然,由于唐太宗晚年居功自傲的情绪增长,逐渐“不悦人谏〞,独断专行,留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历史遗憾。文言文知识总结词类活用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名词做状语)臣亦不能独全其家(形容词使动用法)主假设自贤,臣不匡正(形容词意动用法)古今异义词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古义:举止今义:举动措施文言句式虞世基等,寻亦诛死(无标志被动句)言而不用,那么相继以死。(无标志被动句)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为…所为标志的被动句)结语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虚心纳谏其实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批评与建议。假设我们能虚怀假设谷,对他人的批评与建议抱持“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的态度,我们就能更大程度地认识真正的自我,做更好的自我。感谢苛刻挑剔你毛病的人,因为他们以残酷的方式让你发现了自己的缺乏;更感谢诚恳批评你的人,因为他们真心爱你!察言慎行鉴古今?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求谏?拓展课文章中唐太宗是怎样虚己求谏的?“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每闲居静坐,那么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太宗纳谏故事史书上讲唐太宗也惧怕下属的批评。有一回,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很漂亮的鹞子,于是带着玩弄。突然,魏征来了,太宗赶紧把鹞子放进怀里。魏征心知肚明,却假装不知道,上前和皇帝谈正经事。而且,还谈到古时一些因纵于逸乐的故事。他成心拖时间,太宗一向尊敬他,又不敢破坏纳谏的规矩,就只好耐心地等他讲完。魏征还没说完,可怜小鸟早已闷死了。还又一次,太宗罢朝之后,怒气冲冲地回宫,喊打喊杀,说非杀掉那个“倔老头〞不可。可这时,正巧把深明大义的皇后惊动了,赶紧问发生了什么事,谁斗胆触怒了皇上。太宗说,还不是魏征那家伙,“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原来魏征当着百官面前和皇帝争议,不给皇帝面子,使得皇帝恼羞成怒,但又不敢公开发作。-太宗纳谏故事太宗纳谏故事唐太宗有一匹骏马,特别喜爱它,常在宫中喂养。一天,这匹马没有疾病而突然死去。太宗迁怒于养马的宫人,打算杀掉他。长孙皇后奉劝太宗说:"过去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人,晏子就请求列举养马人的罪过说:'你养马而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让国君因马死的原因而杀人,百姓听到后,一定埋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必然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三条罪。'齐景公于是赦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曾经在读书时看到过这件事,难道忘记了吗?"太宗的怒气才缓和平息下来。又对房玄龄说:"皇后在很多事情上对我进行启发协助,很有帮助及益处着。"
唐太宗为什么易纳谏
权力在很多帝王的手上变成了十分野蛮的力量、杀戮、破坏,甚至捣乱,但是在贞观时代能看到另外一种景象,统治者可以把权力运用得十分理性。
唐太宗能够很好地纳谏,听从不同的意见。纳谏太难。人性有普遍的弱点,大家都喜欢在一个群体被表扬被推崇,不喜欢被批评。还有权力的弱点,地位高了,就总以为自己正确性更高,碰见不同的意见就很难接受。
唐太宗易纳谏,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唐太宗曾经犯过很大的错误,就是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逼走父亲,他才当上了皇上。正因为如此,他才勤治心切,希望用自己的成绩来减弱自己的错误。第二,唐太宗在当皇帝之前经常率领军队东征西战,战场上会有军事会议,战场上会议是特别民主的,不知道谁会提出一个正确的意见被采纳,这对于唐太宗来讲是一个很正确的经验。第三,跟皇帝的个人有关,刚刚掌权的人特别不容易采纳别人的意见,他需要自我证明。唐太宗没有这个问题,他的一切活动已经证明了他是有能力的。这就决定了唐太宗在纳谏的时候,确实比别的皇帝做得更好。一、君王的求谏与止谤——政治文化思考:历史上有哪些从善如流的佳例?尧设谏鼓(相传远古尧时曾设鼓于庭堂,使民击之以进谏,称为“敢谏鼓〞;舜时设木于道旁,使人书之以谏言,称为“诽谤木〞),禹拜昌言(昌言──美言,善言。)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刘邦——樊哙和张良朱元璋——朱升(得知朱升遁居石门,朱元璋亲自到朱升家去拜访他。朱升就给他提了包含了一整套的策略的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求谏思考:历史上有哪些闭目塞听的例子?夏桀——关龙逢商纣王——比干周厉王——邵公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吴王夫差——伍子胥项羽——范增隋炀帝〔二〕止谤根据典型事例练笔尧设“敢谏鼓〞齐威王——邹忌鲁庄公——曹刿秦孝公——商鞅刘邦——樊哙和张良朱元璋——朱升夏桀——关龙逢商纣王——比干周厉王——召公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夫差——伍子胥项羽——范增隋炀帝句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