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民族杂居区的民族杂居区研究_第1页
贺州民族杂居区的民族杂居区研究_第2页
贺州民族杂居区的民族杂居区研究_第3页
贺州民族杂居区的民族杂居区研究_第4页
贺州民族杂居区的民族杂居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州民族杂居区的民族杂居区研究

贺州是古代的百越之地,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公元前111年,贺州为汉王朝设的苍梧郡所辖,自此以后,贺州一直受历代中央王朝或地方独立政权的管辖。民国时期,贺州现在所属各县行政由广西省直接管辖。建国后,贺州的行政沿革几经变更。1997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梧州地区,设立贺州地区,辖贺县、富川、钟山、昭平。行署驻地由梧州市迁往贺县八步镇。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贺州地区,设立地级贺州市,辖三县一区(原县级贺州市改为八步区)。在中国的版图上,五岭山脉连亘在湖南、江西与广东、广西的交界处,这些崇山峻岭在交通落后的古代无疑是阻隔着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天然屏障,但在西段的萌渚岭和都庞岭之间有一个决口,在决口形成的峡谷走廊上面,分布着北流的潇水和南流的贺江,两江上源众多的支流交楔,其间的分水岭高仅一两百米,可以靠一段短而不陡的山路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天然的南北交通线。公元前312年,秦始皇利用这一带的优越的地形,修筑了一条170公里的石道(史称“新道”,亦即现在人们所说的“潇贺古道”)。秦始皇修筑的潇贺古道使岭南对中原的交通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遂使潇水—潇贺古道—贺江线成为秦至唐中期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最便捷的主要走廊。历史上,沟通岭南与岭北的古通道有五条,它们分别为六泷、梅关、来湟、潇贺、湘漓。与其它古道相比,潇贺古道区位优势最为优越,它沟通了珠江与长江水系,由此古道出发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潇贺古道北连潇水,转湘江,入洞庭,进长江,溯汉水,北达中原及长安,五条古道中它是距长安最近的路线;它南接贺江,沿贺江南下,至西江东行,可达番禺及出海,西行沿西江支流可抵广西各地,且可远至云南、贵州,经广西入北流江,南流江,可至徐闻、合浦,入左江可至越南和东南亚各国。潇贺古道作为岭南的主要走廊的地位一直保持到唐朝中期。公元729年张九龄开凿梅关新道,公元825年李渤重修灵渠,沟通了湘漓之水,此二道的开辟分流了潇贺古道的物流量,再加上隋时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潇贺古道由其辉煌的历史开始走向相对衰落的时期。悠久的历史、天然优良的适合交通的地形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使贺州地区成为古往今来各民族和族群的交流和融合之地。贺州的民族种类较多,主要有汉族、瑶族、壮族。该地区的族群种类特别复杂,集中表现在汉族族群上,贺州汉族族群主要有客家人、本地人、铺门人、广东人、湘人、桂柳人等大小共有十几个族群。可以说是华南汉族的一个缩影,被人们称为“岭南族群的博物馆”。这么多的族群是如何产生的呢?据考证,发现贺州市现有的族群均为外来族群,其来贺原因多种多样,时间亦各不同。贺州地区有没有原住民呢?据调查显示,现在居住贺州市汉瑶壮各族群均是外来民族,大部分居民最早是由明时迁居此地,唐宋时期极少,唐以前未曾听说。那么历史上贺州地区土著居民的情况怎样呢?据广西的考古调查研究表明,距今五六万年前广西中部已有柳江人出现,其体质特征和现代人基本一样,属早期智人。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广西各地居住的人类开始步入新石器时代,那时贺州已有原始居民在此繁衍生息,贺州市博物馆在贺江两岸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二十一处。据史记载,五千多年前,中央王朝与贺州地区土著居民苍梧族已有联系,《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云“舜帝践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而贺州正是舜帝南巡苍梧的必经之地。夏商周时期,贺州市所属的广西百越族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更为密切,商代时百越族曾向商王朝进献仓吾翡翠,至周代贺州的苍梧部族演化为西瓯族,《逸周书·王会解》载:“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毒瑁、象齿、文犀、翠羽、短狗为献。”这里提到的方国“正南瓯,据研究是秦征岭南时与秦军作战的西瓯国的祖先。”而贺州系西瓯国属地。《诗经·大雅》说:“王命召虎,式辟四方,……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这说明周王朝已把岭南的百越族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通志·岭南序略》记载:“当周成王时,周公居摄六年……南荒百越裳国,以三象重泽而献白雉,……周朝既衰,于是稍绝,及楚子称霸,朝贡百越……”。有关西瓯国的文献很少,但根据现有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战国时至秦时广西北部(包括贺州在内)的西鸥国的社会组织和生产力已很发达,应处在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阶段。1990年广西贺州沙田镇龙中村农民在当地发现了红株山古崖洞墓葬,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麒麟尊有力的说明了当时此地区的文明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至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发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军岭南百越地区,其中秦军第二路军“守九疑之塞”,“九疑之塞”既是贺州北部的萌渚岭地区,这说明贺州位于战争的前沿地带,在这里,秦军遭到西瓯军的顽强抵抗,致使秦军“三年不卸甲驰弩并且杀秦将屠睢及大量秦军,伏尸数十万。”1能让统一六国的秦军损兵折将,说明了西瓯国的军事力量强大和桂北地区西瓯国人口相当多。据史载赵佗自立南越国时,此时亦无法武力征服,就“财物赂遗西瓯,使之为所役属”。2至汉武帝灭南越国时,桂林郡监居翁“谕造瓯骆四十余万降汉。”3这说明西瓯族在桂北依然有大量人口存在。“西瓯”自汉武帝灭南越国后不复见于史书。据推测,西瓯的后继族称为乌浒,东汉时西瓯人生活的固地出现了乌浒人,乌浒之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南蛮传》中,“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十余万内属。”乌浒与西瓯有何关系呢?从读音来看二者极近,“乌浒”快读即“瓯”,“瓯”慢读即“乌浒”,故乌浒应由瓯转音而来,由此可推测乌浒人可能由西瓯族演化而来。乌浒之称仅现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广西土著民族称为俚、僚、蛮、夷,宋以后广西的土著有:“宜州蛮、南丹蛮、抚水蛮、广源蛮及僮、良、沙、侬、布衣、布越、布土、布妥、布曼、布泰、布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经过民族识别,把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区所有自称布僮、布侬、布土、布妥、布越、布雒、布泰、布纱等称谓的人统一称为壮族。1965年遵照周恩来的提议,把“僮”字该为“壮”字。4广西贺州自汉武帝灭南越国后,一直处于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再加上其处于沟通岭南岭北的要冲,因此其自汉代以来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其土著居民在唐代以前要么汉化要么移居西南与西北地区,至唐代有关其土著居民的的记述已不见与史册。有关瑶族的记述开始大量出现。贺州的瑶族是移民族群,其入贺的时间据文献记载大约在两宋之时,宋代的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全境,广西那时也是瑶族的居住地。据《宋史·蛮夷列传三》载:“广西所部二十五郡,三方邻溪峒,与蛮瑶黎廷杂处。”由于贺州与湖南相邻,其境内的潇贺古道是沟通岭南岭北的便利的交通要道,因此贺州地区是湖南瑶民最早的迁居地之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九云:“荆湖南溪峒蛮侵扰连、贺、衡、永数州。”(1043年)同年,“蛮僚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于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蛮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瑶人。”至元代贺州已有大量的瑶族聚居。《元史·顺帝本纪二》卷八载“瑶贼陷贺州”,“临贺县民被瑶寇钶掠,发义仓粮赈之。”至明代亦有汉瑶冲突的记载,《明太祖实录》卷十九载: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广西都指挥使言,平乐府富川县灵亭山、破纸山等峒瑶二千余人,占耕内地:啸聚劫害。”卷七十九云:“广西怀(集)、贺等县瑶贼平。”贺州的族群与汉族的族群一样较为复杂,其复杂性是由贺州处于三省的交界地带,是湖南瑶民自宋代以来迁居广西的主要过渡地带,历史上文献记载贺州地区的瑶族族群种类复杂,如:《广西通志》卷二百七十八列传二十三诸蛮中记载的贺州市地区的瑶族族群种类有好几种,习性各有所不同。近一千年来,由于迁入的时间先后不同以及瑶族生活环境较为封闭,因此经过多年的磨砺沉淀变迁,贺州地区的瑶族族群依然较为复杂。现在贺州的瑶族主要分为盘瑶和土瑶两个族群,盘瑶又分为包帕盘瑶,尖头盘瑶,平头瑶。贺州市现有的瑶族绝大部分来自湖南,至于其来自湖南何地和具体的迁徙路线,根本无法考究。瑶族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民族,整日忙于生计,文化教育不发达,对于其民族的历史除了一些零星的传说外,均无具体详细的文献记载。据传说和可信文物印证,贺州富川的瑶族来自湖南的千家峒。20世纪80年代,在贺州富川县发现一节瑶族祖传的牛角,据当地瑶人传说,此物来自千家峒,经化验发现牛角有700年左右的历史,这与千家峒关于十二节牛角的传说相吻合。居住在贺州大桂山里的土瑶,是贺州市较贫困落后的族群。有关土瑶来源的传说,大同小异,据调查研究,土瑶民间传说其祖先从广东迁徙来广西,后辗转来贺州定居,起初住平原地区,由于受汉人的排斥,渐渐迁入大桂山深处。来贺时间不一,最早可考证至宋代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据贺州鹅塘镇暗冲的赵氏家谱可推算出土瑶赵姓迁至大桂山暗冲定居的大概时间段为1611至1661年,距今约400年。5贺州与广东比邻,若说其境内无从广东迁入的瑶民是不可能的。据研究,明初广东遍布瑶人,至明中期及清代广东的瑶民锐减,其主要原因是封建王朝的征剿、瑶人大量汉化以及广东山区生态环境变得不适瑶人居住迫使其退向深山穷谷。明清广东瑶族的主要流向为连阳、广西的金秀山和湘、粤、桂的交界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地广人稀,开发尚迟,适宜瑶人生存。6贺州市的本地人是贺州汉族人口最多的族群,其人口数占贺州人口的一半左右,除铺门外,均有本地人居住,主要集中分布于贺州的北部地区。从大量族谱调查显示证实,其祖先并非土著,为宋朝及其以后由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地陆续迁来贺州的。以明代迁入居多,宋带代为数极少,唐代及其以前迁入定居至今未发现。族谱的记载只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事实,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民间大规模修族谱始于明代,宋以前的历史较久远,随着时间的流逝,普通平民百姓对自己先祖的来源何处而模糊不清。试问现代中原汉族,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族谱和频繁交往的历史追溯到宋代以前呢?语言是了解族群来源的重要依据,它象遗传密码一样记载着我们先祖留下的痕迹。贺州市的本地人说的话称为本地话,亦称“平话”,平话是广西特有的汉语方言,平话历史较广西境内其他汉语方言更为悠久,曾经是广西最主要的公共交际语言。秦汉至唐宋迁居广西的中原汉族是平话形成的基础,特别是唐宋时期,中央政府的重兵驻守广西,导致大量中原汉族移民进入广西,将中原古代汉语带入广西。这些汉语之间相互影响,又吸收了广西土著民族的语言,形成一种既带有浓厚古代汉语特色,有吸收了广西土著语言的地方语言。一般认为平话的得名于宋代狄青所部的“平南军”,该部在平定广西叛乱后留驻广西,其所操语言即为“平话”,贺州的潇贺古道是联系中原通道之一,唐宋时期,这里有大量的中原汉族军事移民来此居住。如今广西境内的平话人自称来自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区,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据研究,广西的平话自唐宋时期开始形成,而“平话”名称的出现在明代官话进入广西以后。明清时期,一方面,湖广、江淮、江南成为广西汉族的移民最主要的来源地,以西南官话为主的官话随之传入广西北部地区;另一方面,随着广东移民的大规模西迁,粤语也传入广西东南部地区。于是官话和粤语成为广西的主流语言,平话退居偏僻的乡村地区,失去其主导方言的地位。7(P299)贺州在唐中期以后,沟通岭南通道的地位丧失,成为地处偏远的地区,该地区避免了粤语的同化,保留了平话的特色。据史料记载,从秦至明初中原汉族即源源不断地入居广西。据研究秦征岭南时,发兵五十万,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与战争的残酷,秦军死亡率很高,最后留在广西的汉族人口可能不足十万。据《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载:秦始皇“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这名义上是求女为士卒补衣服,实际上是为士卒求取婚配对象,由此可见士卒人数并不多。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为了征收岭南土特产和获取海外的奇珍异宝,特别重视加强对岭南的控制,在南方开辟了很多郡县,并派军队屯守各地。贺州成为沟通中原与海外的陆路交通要道,汉武帝在不到200公里的贺江沿岸密置了六个县,足见他对此地方的重视。现在贺江沿岸的铺门、贺街、富川、桂岭等地,留有大量的汉墓群,这说明汉时有大量汉族人口居住。西汉时苍梧郡有24,379户,146,160人,8至东汉时激增至111,395户,466,975人。9广西本来是地广人稀之地,而贺州所在的苍梧郡的人口密度却比其他地区偏高,这只能是外来人口增多所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岭南是中原汉族躲避战乱的港湾,北方豪强南迁成为广西地方新豪族,南迁的士族将自己的部曲、佃客一块迁来,贺州地区与中原一样存在着封侯食邑和荫户佃客制度。如萧正德封临贺(今贺州)郡王,邑二千户。10淳于量“封谢沐县(今贺州)侯,邑五百户。”11樊猛“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12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后,中央王朝为加强对广西的控制,派大批军队戍守,使大批中原汉人随军迁移广西。13黄巢起义后,直到唐亡,未见到有关广西轮戍的记载,这说明戍卒大部分都留在广西定居了。唐代戍守广西的士卒多来源于今湖南、湖北、安徽、山东等地。安史之乱后,荆湖和徐泗地区汇集了大量北方移民,人口增长很快,成为唐代后期戍卒的主要来源。因此,移居移居广西的戍卒实际上也包含了大量的北方移民。因此,到元代时人们称邕州(广西)“言语类荆襄,衣冠同中州。”14宋代朝廷对广西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平蛮”战争,如北宋仁宗皇■年间,狄青统兵二十万进入广西平定侬智高叛乱,平叛后,北宋王朝采取“以民官治理之,以兵官镇压之,以诸峒财力养官军,以民丁备招集驱使政策”15,使广西留下许多戍卒。后来这些戍卒有一部分流落广西山区,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在打退越南李氏政权的侵略后,宋朝为巩固广西边防增加了广西的驻军,宋末元军进入广西时宋朝抗元的士卒大都留在广西成为当地的居民。唐宋时期除有大量军队留住广西外,还有大量的难民为躲避北方的战乱流落广西。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后就有大量中原人因避乱流落广西。南宋初年,为避北方和江南的战乱有大量中原人迁入广西,使广西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激增,据北宋崇宁元年广西人口增加了17.8%,16如此高的人口增长速度只能归因外来移民大增引起的人口增长。贺州的土著居民本是壮族的先祖,但现在贺州市的壮族却不是自古生长于斯的族群,而主要是于明代从桂西北等地迁移来的,贺州的壮族数量不多,大多集中聚居在贺州市南乡镇,贺州壮族是明王朝为了防范和镇压当地瑶族的反抗,而调入耕守的壮族士兵。有明一代,广西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各民族的起义此起彼伏,其中明代最大的大藤峡、府江起义均波及贺州。为防范和镇压广西地区的民族起义,明初明王朝在广西建立二十个卫所,通过军事移民,屯田来巩固广西的统治,至明中期广西的卫所制度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是“戍兵离乡,并犯风露,水土不习。逃之相踵,则戍不足恃也。”17此外,至弘治年间年间,“广西钱粮日虚,兵力日寡”。18于是,明王朝便推行以夷制夷的政策,启用当地的土兵来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其镇压的手段是招募土兵,武装占领起义农民的土地。明朝巡御史冯彬认为“广西之患,莫胜于瑶壮。征之无道或贻远忧,抚之不服,”“募土地据其巢,耕其土,盖贼之所穴,皆美田肥土,我兵无不愿得之者,固其愿而令之,篾不胜矣。”19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贺县瑶民不满明王朝的压迫,纷纷起来反抗攻打州县。朝庭派来官兵镇压,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所不用其极,此役被掳到北京的瑶族青少年达数千人,明孝穆皇太后李唐妹,就是因此被俘入京的。此役后,当地瑶族人数大减,田地荒芜。于是,明朝庭便从桂西调土兵耕守。据调查,现居住在贺州市八步区南乡、大宁、桂岭一带的壮族是明朝宪宗成化八年即公元1472年才来落籍的。20客家是汉民族中一个重要的族群,关于客家的界定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传统观点认为:客家的先民原来生活在北方,主要在中原,其范围大致在今陕东、鲁西、晋南和鄂北的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或其他政治、经济原因,从秦汉以后,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的先民大量南移,跨黄河,渡长江,其中一支抵达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接的地区,与当地的余族互为影响,终于形成客家民系。其形成时间,早者说在五代,晚者说在明末清初。21(P2)清代以前,由于广西地处偏远,其周边的省份尚未完全开发,因此迁桂的客家人较少,而贺州自唐代以来成为广西较偏远的地区,迁桂的客家人与桂东南地区相比相对较少。客家人大规模来贺始于清代,明末清初,广西是南明政权的抗清基地,吴三桂叛清时,广西又是当时的主战场,延续二十多年的酷烈战争,使广西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战争过后,清庭为恢复广西的农业生产实行鼓励垦荒的优惠政策。其具体办法有大量招抚流亡,延缓恳田的起科年限,改原定垦荒六年起科为十年起科。愿恳而无力者,借予牛种、口粮、待成熟之后,分限三年归还,并以垦荒作为地方官考核的一项业绩。22而在当时,广东虽有荒可开,但“民畏粮重不敢开垦”,于是,人们便纷纷移地谋生,形成了从康熙到乾隆100多年间客家人入桂的高潮。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南部土客械斗异常激烈,持续十余年,造成数十万的客家人因战败而被遣送或逃到广西,形成了清代客家人入桂的又一次高潮。21(P29)贺州客家人来自广东各地他们一般以家族为单位举族迁居,来贺客家人大多定居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从清初到民国期间近三百年,来贺的客家人络绎不绝。据贺州学院古伟霞老师调查,江润通老人讲述,贺州市莲塘白花村田心组的江氏客家人先祖于公元1641年从广东梅县迁到贺州市黄田浩洞。当时是给姓曾的人家耕田种地。由于江氏祖先聪明能干,精通算盘,成为帐房先生,逐渐发展成为地主。黄田的浩洞地处偏僻,骑马抬轿都不方便。因此江氏祖先发迹后又从浩洞迁到莲塘。江氏祖先从广东迁到黄田浩洞时大概是十五世,至今已经历了28代。据记载,莲塘白花村田心组的江氏客家人为江俊的第二个儿子江廷高的后代。江氏对联的堂号是淮阳堂。至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