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1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2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3页
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一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008年8月22日,我国决定从当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以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税务负担。追溯历史,清政府为了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对私营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规定“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商人有时“且贩自东市,既已纳课,货于西市又复重征”,再加上官吏勒索舞弊,“以致商人裹足不前”,而清政府则将税银铸为银锭,以充国库开支。乾隆年间广东东阜盐税银锭想一想:清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征收的税种有哪些?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税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2)影响:抑制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方式生长,致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一、重农抑商1.提出过程(1)________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2)《________》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2.基本含义强调发展________,限制商业和________的发展。3.主要目的(1)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___。(2)保障________,维护政治稳定,巩固________地位。战国时期,重农抑商原则的提出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商人流动性大等现象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的产物。4.发展状况(1)________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的________低下。(2)汉武帝推行打击________、发展________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直到________,西汉确立的商人应入________且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4)宋代,商人在社会上、政治上和_______________上的地位开始转变,但依然实行____________的政策。5.影响使________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________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学习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时,应注意运用一分为二、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认识它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作用及其主导方面。二、工商业的管理1.历代管理措施(1)秦王朝统一________和货币,对________进行全面和具体的控制,________的措施非常严密。(2)汉初抑商,商人的________加倍;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________制度,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盐铁官营制度有利于政府全面控制工商业,但沉重打击了私营工商业者,使商人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3)直到唐代,政府都严格管制____________和市场,市的设立和废止取决于朝廷的命令,________也受到限制。(4)历代王朝通常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____________,有多种属于流通税的________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________之税。2.主要危害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________的出现和生长,导致________发展缓慢。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进行严格管理,旨在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税、劳役和兵役的征派,从而巩固专制王朝的统治秩序。三、“海禁”政策1.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________赴海外经商和限制________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大致时间明王朝开始执行________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________之前。3.主要表现(1)明王朝注重建立和维护________,严加禁阻民间出洋从事________。(2)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___________政策,顺治年间相继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代以及清代的有些时期,曾短暂实行所谓________,但仍然禁止________往来。4.严重影响扼杀了________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中国社会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________的世界。学习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的“海禁”政策时,应特别注意结合当时的国内外背景,一分为二地认识其严重危害、客观积极作用并进而明确其主导方面。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产生背景和时间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________的发展,使得新的________的萌芽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2.缓慢发展的表现(1)明清以来,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与前代比较,有了明显的变化。(2)清代出现比较成熟的________,纺织业、________、冶铜业、造纸业、________、制烟业、制茶业等领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农耕社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雏形,以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3.缓慢发展的原因(1)________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如限制生产规模、征收高额税金、低价“________”“________”等。(2)________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使资本主义萌芽面临势力强大的________的压抑。(3)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以及________的政策,是________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但稀疏出现在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尚未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一、1.(1)商鞅变法(2)吕氏春秋2.农耕手工业3.(1)经济基础(2)国家安全君主4.(1)西汉社会地位(2)富商大贾官营商业(3)唐代市籍(4)法律重农抑商5.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二、1.(1)度量衡经济生活经济管理(2)赋税盐铁官营(3)商人交易时间(4)私营工商业关津市肆2.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萌芽三、外国商人2.闭关锁国鸦片战争3.(1)“朝贡”贸易体制海外贸易(2)闭关锁国海禁令迁海令(3)对外开放民间贸易4.对外贸易近代化四、生产关系2.(1)商品经济雇佣劳动(2)手工业工场制瓷业制糖业3.(1)专制政府采买采办(2)自然经济经济传统(3)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1】我国古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等言论不乏史籍,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长盛不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有哪些?提示:思考时,应结合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其中,“原因”可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等方面进行概括,“表现”应依据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归纳。(1)原因:①农业是古代社会中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生产部门,不仅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且为国家政权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②“重农”可以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消弭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③商业活动具有不稳定性,不仅容易造成种种社会问题,而且不利于统治者维持稳定而正常的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从而威胁其统治秩序。(2)表现:①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生产与经营,限制私营商业的经营范围,阻碍工商业的发展。②政府组建庞大的官营工商业,压制民间私营工商业的发展。③广设关卡,对商品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④歧视商人,极力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问题2】马克思认为,“海禁”政策是明清帝国“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想一想:“海禁”政策的核心内容有哪些?这一政策具有怎样的主要影响?提示:分析时,可依据明清王朝“海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说明;其中,“核心内容”可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行概括,“影响”需要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1)核心内容: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逗留期限、居住场所、活动范围等进行严格限制,由官府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力,严格控制对外交往和中外贸易。(2)主要影响:①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曾在抵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方面发挥过自卫作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②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阻隔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正常交往,不利于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④长期脱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导致闭关自守和愚昧自大,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动挨打。【例题1】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的地方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代“市”的设立取决于朝廷命令,说明统治者对商业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其目的在于控制私营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没有准确理解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答案:C本题容易误选D项,主要是没有明确题目的考查意图且没有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含义,从而将唐朝限制“市”的“主要目的”等同于“前提条件”,犯了思维定式的错误。【例题2】(2010·浙江文综)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开市舶”“几三十载”但“不得往日本”等信息,反映了明代政府曾经短暂实行对外开放,允许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但以极为严格的限禁为前提条件,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易私贩而为公贩”等信息不符,B、D两项均与史实不符。答案:C1《吕氏春秋·上农》说:“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这一记载的核心思想是()。A.重商轻农 B.重农抑商 C.农商互补 D.农商皆本2秦王朝为加强工商业管理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统一度量衡②通行半两钱③颁布“海禁令”④实行“迁海令”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清代《乾隆御制诗》中写道:“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这一现象反映了清政府()。A.提倡重农抑商 B.加强对外开放C.实行“海禁”政策 D.注重内部改革4(2011·山东临淄学分认定考试)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这里的“某地区”应当是()。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5识读下列两幅历史图片:请完成:(1)图1和图2说明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内涵。(2)结合图1、图2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1.B“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等信息,说明《吕氏春秋·上农》主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2.A统一度量衡和通行半两钱都是秦王朝加强工商业管理的措施,故A项符合题意;“海禁令”和“迁海令”是清朝顺治年间实行的政策,故排除B、C、D三项。3.C乾隆帝主张对“外域”“宁可求全关不开”,实际上是长期推行“海禁”政策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4.D由“工场工人”“工场主”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代江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