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十一中学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天津二十一中学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天津二十一中学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天津二十一中学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天津二十一中学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二十一中学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物质或仪器A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B大气污染物固体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C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水、铜绿、碳酸氢铵D缓慢氧化铁丝生锈、农家肥的腐熟、新陈代谢A.A B.B C.C D.D2.实验室中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3.如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 B.试管炸裂C.酒精溅出 D.读数不正确4.香草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添加剂。下列关于香草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B.香草醛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香草醛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8:8:3D.香草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5.塑化剂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免疫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金银遗传给下一代。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化学式为C24H38O4)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属于氧化物B.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生产婴幼儿玩具时可大量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6.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C.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7.2006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是合成118号超重元素,全球学生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将需要作出更新.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核电荷数为118,其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118175 B.118118 C.193118 D.175118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C.读出液体体积 D.加块状固体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 B.B C.C D.D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B.C.D.11.光气(COCl2)又称为碳酰氯,是无色剧毒气体,在军事上曾用作毒气,也可用以制染料、香料等。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进行分类,光气属于()A.氧化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稀有气体12.下列是四位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证明原瓶中的气体是CO2B.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则证明CO2与水反应C.某无色气体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D.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来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则气体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填序号)。(3)若直接使用图1所示装置收集O2,O2由_____口进入;若在装置中装满水,则O2应由____口进入(填编号)。(4)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若用上图装置可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为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选用如图装置____(选填编号甲、乙、丙)。(5)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NH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得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制取和收集NH3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填序号)。(6)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____;14.Ⅰ.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试管A中所得气体是________,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Ⅱ.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_________的性质。(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___________(选填“a”或“b”)口通入。1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应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据此回答:(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2)实验中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3)写出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4)氧气还可以用__________法来收集。(5)用Ⅱ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装满水,气体应从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硫酸铵曾经是广为使用的一种化肥,但使用后会造成土壤板结,目前已很少生产和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肥效更高的尿素等.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请根据尿素的化学式进行如下计算:(1)计算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2)计算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3)计算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18.食品在制作时常加入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谷氨酸钠,其化学式为。根据题中的信息计算:(1)谷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2)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3)谷氨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4)338g谷氨酸钠中含钠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近些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导致温室效应。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我们应该“低碳”生活,请列举我们生活中“低碳”生活的措施(答三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是紫色固体,故错误;B、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错误;C、水受热蒸发,而不是分解,故错误;D、铁丝生锈、农家肥的腐熟、新陈代谢均是缓慢氧化,故正确;故选:D。2、A【解题分析】

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酒精灯熄灭时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以防着火,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C【解题分析】

A、倾倒液体,标签没向着手心,会使流下来的药液腐蚀标签,故A“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B、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应向下倾斜,图示中可能因加热蒸发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的底部引起试管的炸裂,故B“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会引燃烧灯内酒精,故C“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D、量筒读数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高,故D“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选C。4、C【解题分析】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8+16×3=152,故A错误;B、香草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个香草醛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香草醛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8:8:3,故C正确;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8):(1×8):(16×3)=12:1:6,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5、B【解题分析】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4,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C24H38O4对人体有害,故错误。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构成的,1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6、C【解题分析】

A、从化学式为可知,乙硫醇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C、从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知硫元素的质量对大,质量分数也最大,故C错误;D、1个乙硫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故D正确。故选:C。7、D【解题分析】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8,故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1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则中子数=293﹣118=175,分析题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原子中的两个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并能够熟练的应用.8、A【解题分析】

A、操作不正确,因为给是观众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B、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正确的操作;C、读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是正确的操作;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平放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A9、C【解题分析】

A.碘酒中的溶质是碘,碘由碘分子构成,酒精是溶剂,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B.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错误;

D.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正确。故选C。10、C【解题分析】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属于分解反应,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分,化合反应有“多变一”的特征,分解反应有“一变多”的特征,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抓住三种反应的基本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1、C【解题分析】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以上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题目详解】A、光气化学式为COCl2,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B、光气是由碳、氧、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C、光气是由碳、氧、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正确;D、稀有气体是氦、氖、氩等,不包括光气,故D不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物质分为纯净物和化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12、D【解题分析】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不能证明原瓶中的气体是CO2,也可能是氮气或者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错误;B、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不证明CO2与水反应,也可能是其溶于水,错误;C、某无色气体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一定是CO,也可能是甲烷等含碳的可燃性气体,错误;D、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2H2O22H2O+O2↑分解反应CAB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甲AE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解题分析】

(1)图中标号仪器名称为:①长颈漏斗。(2)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一变多”特征,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来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则气体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C。(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若直接使用图1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由A口进入,若在装置中装满水,则氧气应由B口进入。(4)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若用上图装置可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为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应选用装置甲。(5)用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得氨气,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制取和收集氨气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AE。(6)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14、增强水的导电性氢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若复燃,说明是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集气瓶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密度比空气大a【解题分析】

Ⅰ(1)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2)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试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试管A中所得气体是氢气,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试管B中所得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若复燃,说明是氧气;(3)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而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Ⅱ(1)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的名称为集气瓶;(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将集气瓶炸裂,事先在容器底部放一层水或细沙;(3)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4)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应从a管通入。15、酒精灯A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集满【解题分析】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