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止于至善你知道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你知道这些校训出自哪里吗?香港大学——明德格物河南大学——止于至善学习目标了解与《大学》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现象。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容。探究“诚意,正心”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启示。壹文
化
常
识作者介绍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编者简介戴圣,西汉官员、学者,西汉今文经学“小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国人。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二人合称为“大小戴”宣帝时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作品介绍《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但是篇中却见不少《老子·道德经》德篇中的论述,因此,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作品介绍中庸大学论语孟子
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唐代儒家经典“六艺”)作品介绍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所编,《小戴礼记》和《周礼》、《仪礼》并称"三礼”。《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教育和德性教养有重要影响。《礼记》作品介绍《礼记》的特点及地位特点“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汉代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代加《周礼》、《仪礼》,并将《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九经(名目相传不一);至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贰文
本
解
读文题解读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
小学1.博学。2.“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大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如何理解“大学之道”的“大学”?“大学”与“小学”有什么不同?文本解读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
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最完善的境界。(4)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5)静:心不妄动。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得:处事合宜。文本解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注释】(6)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一概、一律。本:根本。叁文本赏析问题导学1、大学之道(宗旨)是什么?
2、“三纲”具体指什么?3、如何看待“三纲”之间的关系?4、如何才能实现“三纲”?1、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怎么做呢?2、“八目”中哪一条是核心?3、“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八目”与“三纲”之又是怎样的关系?三纲八目三
纲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朱熹)问题导学一:1、大学之道(宗旨)是什么?
2、“三纲”具体指什么?三纲关系对己立德对人爱人明明德完善自我,改进自我亲民爱民顺民,引导百姓自我完善止于至善最终追求“三纲”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始有终的过程。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实现三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静安虑得六个步骤心不妄动性情安和思虑精详处事合宜达到“至善”境界志向坚定不移实现三纲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标止定静安虑得步骤近道先后本末终始八
目“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实践中求知,然后明白事物。“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了解事物,获得“真知。能辨明是非善恶。问题导学二:1、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怎么做呢?八
目“齐家”:是善于理处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布施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公正诚明,无所偏倚,不动摇心志。八
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使心意诚实端正内心修养自身整治家庭治理国家使天下归于太平八
目2、“八目”中哪一条是核心?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目的“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八目关系方法(步骤)根本、关键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己以安人内修(善其身)外治(善天下)3、“八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纲八目关系八目三纲具体步骤指导思想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内修外治★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4、“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小结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朱子认为大学之道的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小结
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的人生境界。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总是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在现代,也可以用来回答学习的意义。肆文本特
色思考: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①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②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文章气势更强,意义联系更加紧密,论证力强。③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伍课
外
拓
展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阐释。思辨探究《大学之道》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之后,又具体阐明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这“八目”,由推究事物的原理依次扩展,到处理家族关系,最终到“天下平”,即承担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认同观点反观当下一些学校的教育,急功近利,过度重视对知识的灌输和对技能的培养,而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所以才出现了清华学子刘海洋向狗熊泼硫酸、复旦研究生林森浩给室友投毒、北大学霸吴谢宇弑母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而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责任意识,缺失家国情怀。
在《大学》这类传统典籍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令其承担社会责任。这对当下一些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轻视道德培养的学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鼓励青年学生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能构建他们的道德自律,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只以个人利益为唯一的考量。
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中的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贺州学院《语言学导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机床设备采购租赁合同3篇
- 党史课程培训活动方案
- 学校庆典活动礼仪培训
- 2024年度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线出口合同3篇
- 2024年度销售代理合同详细条款3篇
- 护理培训班开班
- 项目经理聘用合同
- 《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课件
-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合同(2024版)
- HG∕T 3704-2003 氟塑料衬里阀门通 用技术条件
- 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
- DL∕T 1845-2018 电力设备高合金钢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二辑】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 医院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汇报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 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中心供氧)
- CJJ95-2013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
- 3 吉祥图案(教学设计)人美版(北京) (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