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孙迪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孙迪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孙迪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孙迪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孙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麓山滨江实验学校孙迪*知识回顾,逐段落实(一)第一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字词】以:因为,连词其:代词,代郑国贰:有二心军:名作动,驻扎【句式】状语后置【译文】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亲近楚国。晋国驻扎在函陵,秦国驻扎在氾南。2(一)秦晋围郑的原因(1)原因:晋国:1)以其无礼于晋2)郑贰于楚秦国:1)秦晋的友好关系秦晋之好2)扩张争霸的野心(2)差别:晋国师出有名;秦郑无矛盾冲突,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利益。提问:晋国和秦国为何要联合出兵围困郑国呢?他们之间有没有差别?(二)第二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3【字词】于:对若:假如师:敌军从:听从之:代词,佚之狐的建议辞:推辞之:取独,不译犹:尚且为:做已:通“矣”用:任用而:才是:这是:是……也:表判断然:然而焉:语气助词,不译之:代词,指面见秦君这件事【句式】状语后置判断句*知识回顾,逐段落实4(二)Q: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军营的?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勇于自责,以情动人,以诚感人)【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危险了啊!假如让烛之武面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这个建议。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做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情况危急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知识回顾,逐段落实(三)第三段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以:连词,来之:取独厚/薄:形作动,变雄厚/薄弱以为:把……当作夜:在夜晚,名作状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既:已经以:介词,拿、用以:连词,来其:代词,这件事焉:为什么之:取独乏困:形作名,缺少的物资所害:有害的地方,害处*知识回顾,逐段落实(三)第三段……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阙秦以利晋6尝:曾经;为:给予;赐:动作名,恩惠;朝:名状;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之:取独所知:所知道的事之:提宾标志,不译东:在东边封:使…成为疆界阙:使……削减之:代词,土地以:连词之:代词,这件事盟:结盟,动词之:代词,指郑国*知识回顾,逐段落实7【译文】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来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知识回顾,逐段落实8Q1: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退师?A:①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君)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④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唯君图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Q2:这10句中,哪一句说辞最能打动秦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三)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知识回顾,逐段落实9Q3:赏析烛之武的劝说艺术,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呢?A:①切中要害――“有利”②援古例今――“有理”③逻辑清晰――“有节”④语言适当――“有体”(三)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知识回顾,逐段落实(四)第四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0而:却,表转折敝:损害之:代词,他其:自己的知:通“智”,明智以:介词,用武:符合武德,名作动其:还是,表商量语气之:代词,指秦军微:如果没有夫人:(古)那人之:结构助词,的因:凭借之:代词,指郑国*知识回顾,逐段落实11【译文】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知识回顾,逐段落实齐读第四段,思考:Q: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A:①“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②“不知”才是实质,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③“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四)故事的结果及意义*知识回顾,逐段落实1213Q: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了烛之武什么精神品质?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士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士一个机智善辩、不卑不亢的士义勇谋*知识回顾,逐段落实知识归纳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4)秦伯说,与郑人盟(5)失其所与,不知14共通供,供给厌通餍,满足说通悦,高兴知通智,明智已通矣,语气词2、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阙秦以利晋(4)既东封郑(5)晋军函陵,秦军汜南15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兵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受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获利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名词作动词;驻扎知识归纳2、词类活用(6)夜缒而出(7)朝济而夕设版焉(8)既东封郑(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邻之厚,君之薄也(11)共其乏困16名作状;在夜晚动作名;恩惠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名作状;在东边名作状;在早上,在夜晚形作名;缺少的东西知识归纳3、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7古: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包裹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知识归纳184、特殊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状后)因为他曾经对晋侯没有以礼相待。

(2)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啊。(3)夫晋,何厌之有?(宾前)晋国哪里会满足呢?知识归纳18个文言虚词【以、其、之】19连词,因为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⑥阙秦以利晋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⑦以乱易整介词,用、拿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目的介词,把连词,表目的介词,用20代词,郑国2其①以其无礼于晋②共其乏困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⑥吾其还也⑤失其所与④又欲肆其西封18个文言虚词【以、其、之】代词,使者代词,这件事代词,晋国的代词,自己的语气助词,表商量,还是2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之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⑥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