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省赛一等奖_第1页
群落的结构省赛一等奖_第2页
群落的结构省赛一等奖_第3页
群落的结构省赛一等奖_第4页
群落的结构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群落的结构若要你研究池塘生物群落,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研究池塘群落种群种类优势种群群落演替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种群位置池塘的范围和边界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二、群落的物种组成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1、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这些群落的不同是靠什么来区别的呢?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物种的丰富度气候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三、种间关系大象和斑马抢夺水源B、势均力敌,相互制约竞争的两种情况:A、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资料1竞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注意: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肉食资料二:猞猁和雪兔数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它们之间关系如何?捕食关系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生:蛔虫与人菟丝子与豆科植物根瘤内有大量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根瘤菌豆科植物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互利共生种间关系比较表关系类型物种关系一般特征实例AB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相互依存豆科、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狼与羊000捕食竞争共生ABC时间数量时间数量时间数量

答案:1、寄生2、互利共生3、寄生4、捕食5、竞争即时练是寄生呢还是互利共生?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环,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种真菌和幼虫的关系是?寄生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衣、苔藓层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林冠杜鹃等中层啄木鸟等下层画眉等(3)群落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的意义是什么?(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_____________,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生物种类和数量环境资源思考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也有分区现象水平结构影响因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例、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起伏而造成不同地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1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中物种的数目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C群落的空间结构D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堂练习AD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鼠妇鼠妇又称“潮虫”。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蜈蚣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调查方法:2.采集方法:3.丰富度统计方法: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1、准备:⑴制作取样器:如图:5cm⑵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注意断口处锋利,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并事先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2、取样:⑴选择取样点,将表土的落叶轻轻拨开⑵如图: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平齐。⑶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等。根据根据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诱虫器呢?A3、采集小动物3、采集小动物⑴用诱虫器采集:①将取到的土壤样品倒置在金属网上。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湿棉花诱虫器⑵简易采集法: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如果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哪个?如果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哪个?A或ABB4、观察和分类:⑴观察①用肉眼观察②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③普通显微镜:在4倍的物镜和5倍的目镜下观察⑵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动物名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样本2样本3时间地点地形温度湿度×××××××××待鉴定×××待鉴定×××5、统计和分析:6、结论:××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高思考: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1、取样器:2、取样:定点:定量: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每次取样数量相同网兜、瓶子等。当堂训练:1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D、纸层析法C2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18种,个体数平均值为109,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15种,个体数平均值为209,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B3、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C4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A共生

B竞争C寄生

D捕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