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2:基础理论知识资讯2-1农作物生产基础知识资讯2-1-4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昆虫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基本知识三病虫害防治基本方法四内容导航昆虫的基本知识一内容导航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生物。全世界已知的昆虫有100多万种以上,约占地球动物总数的2/3许多昆虫危害各种植物或传播疾病,对人类不利,称为害虫。如蚜虫、叶蝉等也有不少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称为益虫。如瓢虫、蜜蜂、家蚕等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二)昆虫个体发育
(三)昆虫的习性
(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纲生物的特征为:成虫体躯的若干环节明显地分段集中,构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成虫体躯口器触角复眼单眼3对足2对翅头部胸部腹部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结构上取食感觉中心运动中心营养和生殖中心功能上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下面这些节肢动物并是属于昆虫:蜘蛛、蝎子、蜱、螨——蛛形纲虾、蟹——甲壳纲蜈蚣、马陆——多足纲一、昆虫的基本知识1.头部具有1对触角、口器,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一)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昆虫口器昆虫的种类、食性、取食方式不同,头部的外形和构造上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口器类型。了解昆虫口器的构造类型,不仅可以知道害虫的为害方式,而且对于正确选用农药及合理施药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熟悉害虫的口器类型与被害特征后,即使害虫已经离开寄主,也可以根据被害状大致判明害虫的类别。(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根据取食对象分三类咀嚼式固体食物吸收式液体食物表面液体——舐吸式、虹吸式口器体内液体——刺吸式、锉吸式口器嚼吸式固体+液体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咀嚼式口器蝗虫咀嚼式口器用于取食固体食物,给植物造成明显的机械损伤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蜜蜂的嚼吸式口器膜翅目蜜蜂总科成虫特有雄蚊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刺吸式口器椿象取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和双翅目蚊类昆虫所具有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取食时,喙贴于寄主体表,用口针将寄主组织刮破,然后吸取寄主流出的汁液蓟马的锉吸式口器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蛾蝶类虹吸式口器蛾蝶式口器为鳞翅目成虫(除少数原始蛾类外)所特有,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弯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有些吸果蛾类的喙端尖锐,能刺破果实的表皮。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家蝇的舐吸式口器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不同口器造成不同的为害症状,依据症状推测口器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咀嚼式:剥食、蚕食,一些可造成虫瘿,如栗瘿蜂。此类口器常是直接为害。吸收式:吸取汁液,剥夺营养,造成直接为害,如刺吸和虹吸式。刺吸式口器还可唾液带毒素,造成失绿,畸形和虫瘿等,如蚜虫、蝽象和螨类等。造成伤口,引起病害如烂果,可传播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等。(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不同口器昆虫使用不同的杀虫剂咀嚼式口器:使用胃毒剂或触杀剂,表面喷施(雾、粉、烟、超低)、拌种、毒饵(防治苗期害虫)、生物农药如Bt等的使用。刺吸式口器: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表面喷施、根施(如呋喃丹等)、涂干、涂根、种衣剂等。虹吸式口器:使用糖醋液等。(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头部——昆虫口器一、昆虫的基本知识2.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昆虫运动的中心;(一)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3.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一)昆虫的外部形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可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从卵发育成为幼虫(若虫)的发育期;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后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1.昆虫的变态
2.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1.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要经过复杂的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这种现象叫变态。昆虫变态常见的有不全变态和全变态两大基本类型。(二)昆虫个体发育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不全变态:不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这种变态的昆虫,若虫和成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如叶蝉、飞虱、蝗虫、蜻蜓等均为这种变态。(二)昆虫个体发育1.昆虫的变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二)昆虫个体发育1.昆虫的变态不全变态:蜻蜓若虫成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全变态:具有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成虫和幼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完全不同,如蛾、蝶、蜂、蝇和多数甲虫属全变态。(二)昆虫个体发育1.昆虫的变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二)昆虫个体发育1.昆虫的变态全变态:舞毒蛾卵幼虫蛹成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不完全变态(有翅亚纲)半变态:蜻蜓目、襀翅目渐变态:直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螳螂目、等翅目、蜚蠊目、半翅目、同翅目等过渐变态:缨翅目、同翅目中的粉虱科和雄性蚧类完全变态(有翅亚纲)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二)昆虫个体发育1.昆虫的变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2.各阶段的特性昆虫个体发育可分为四(三)个阶段:(1)卵期(2)幼虫(若虫)期(3)蛹期(4)成虫期(二)昆虫个体发育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1)卵期昆虫的生命活动是从卵开始的。卵从母体产出后到孵化成幼虫(若虫)所经历的天数叫卵期,卵期的长短与昆虫种类和温度有关。(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1)卵期
孵化:
胚胎发育在卵内完成,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昆虫的孵化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2)幼虫(若虫)期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要经过多次蜕皮,以适应身体增长的要求。昆虫蜕皮的次数,因昆虫种类而异,一般蜕皮4~5次。从孵化至第一次蜕皮称第一龄;第一次皮蜕后至第二次蜕皮之间称二龄,依此类推。前后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从卵孵出到化蛹(羽化)所经过的时间叫幼虫(若虫)期(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2)幼虫(若虫)期
水稻三化螟成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2)幼虫(若虫)期
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2)幼虫(若虫)期
许多害虫在三龄之前食量小,抗药力差,容易死亡。四龄后食量增大,危害重,抗药性显著增强。掌握幼虫的虫龄和龄期,对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有一定意义。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2)幼虫(若虫)期
幼虫化蛹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3)蛹期完全变态昆虫由幼虫转变为成虫必须经历的一个不动不食的虫态,称为蛹,幼虫老熟后,蜕去最后一次皮变成蛹,叫化蛹。许多昆虫以此虫态越冬度过不良环境从化蛹到羽化为成虫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蛹期。(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3)蛹期
蝴蝶的化蛹过程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3)蛹期
家蚕蛹家蚕幼虫化蛹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3)蛹期
蛹的类型:蝴蝶悬蛹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3)蛹期
根据蛹在各发育时期的颜色及其外部特征的变化可将蛹分级,常用于进行成虫发生期预测。另外,昆虫在蛹期表面上不食不动,可采取相应措施来灭虫,如早春三化螟蛹期灌水浸蛹。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4)成虫期全变态昆虫的蛹蜕去蛹壳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蜕去最后一次皮而变化为成虫的过程叫羽化。(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4)成虫期
蜻蜓羽化过程(不完全变态)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4)成虫期
蚕羽化蝶羽化蝉羽化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4)成虫期
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二)昆虫个体发育2.各阶段的特性(4)成虫期
成虫的主要机能是繁殖。有的昆虫在羽化后变为成虫时,性器官已成熟,不需要取食就能交尾、产卵,如蛾、蝶等;有的昆虫在羽化后,性器官尚未成熟,需要取食一段时间,以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使性器官成熟,如蝗虫、蝽类等。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三)昆虫的习性昆虫的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和行为,是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性是种或种群的生物学特性,所以并不存在所有昆虫共同具有的习性,但是某一(些)类昆虫所共有的习性却是有的如属于天牛科的幼虫均有蛀干习性,夜峨类的昆虫一般均有夜间出来活动的习性等等,而且对农业昆虫工作者制定控制害虫的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昆虫的习性主要有:1.食性2.趋性3.假死性4.扩散和迁飞性5.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三)昆虫的习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1.食性不同种类的昆虫,对食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按食物的性质和来源,食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三)昆虫的习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植食性:以植物为食,据食性范围大小,又可分为三类:①单食性:只取食一种植物,如三化螟只为害水稻②寡食性:也叫偏食性,能取食同一科内或近缘科的若干种植物,如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取食玉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③多食性:能取食不同科的许多种植物,如粘虫、小地老虎等(三)昆虫的习性1.食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肉食性:以昆虫或其它小动物为食,绝大多数种类是益虫。按其生活和取食方式又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如瓢虫捕食蚜虫,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等。(三)昆虫的习性1.食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腐食性:以腐败的动植物遗体、遗物为食料常见的如家蝇、蝇的幼虫(蛆)、蜗牛和土元(三)昆虫的习性1.食性家蝇家蝇的幼虫(蛆)蜗牛土元(地鳖、土鳖)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杂食性:既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动物性食物杂食性昆虫的种类很多,它们面临危险时采取的自卫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具有保护色,有的有警戒色,还有许多昆虫能将自己变成其他形状,借以避开敌害。(三)昆虫的习性1.食性蟑螂甘蓝夜蛾一、昆虫的基本知识2.趋性昆虫对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叫趋性。如三化螟和黑尾叶蝉的成虫对光有趋性,叫趋光性;地老虎、粘虫的成虫对甜酸气味有趋性,叫趋化性。我们可利用昆虫的趋性诱杀害虫,作为虫情预测和防治手段之一。(三)昆虫的习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三)昆虫的习性2.趋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3.假死性有些昆虫一受惊扰随即坠地假死,过片刻后又爬行或起飞,如粘虫的幼虫、金龟甲的成虫等人们常利用假死性,采取骤然振落方法来捕杀害虫(三)昆虫的习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三)昆虫的习性3.假死性粘虫的幼虫金龟甲成虫金龟甲幼虫(蛴螬)一、昆虫的基本知识4.扩散和迁飞性某些昆虫在成虫期有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迁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为迁飞性。如粘虫、稻飞虱等可作季节性迁飞有些昆虫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或营养条件恶化时,由一个发生地近距离向另外一个发生地迁移的特性,称为扩散性。如蚜虫以有翅蚜向附近扩散(三)昆虫的习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5.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交配、取食和飞翔等都与白天和黑夜密切相关,其活动期、休止期常随昼夜的交替而呈现一定节奏的变化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根据昆虫昼夜活动节律,可将昆虫分为:日出性昆虫、夜出性昆虫和昼夜活动的昆虫。(三)昆虫的习性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日出性昆虫:如蝶类、蜻蜓、步甲等,它们均在白天活动(三)昆虫的习性5.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一、昆虫的基本知识夜出性昆虫:如小地老虎等绝大多数蛾类,它们均在夜间活动(三)昆虫的习性5.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一、昆虫的基本知识昼夜活动的昆虫:如某些天蛾、大蚕蛾和蚂蚁等,它们白天黑夜均可活动(三)昆虫的习性5.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一、昆虫的基本知识(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昆虫纲分目主要根据它们的变态、口器构造、翅的特征、触角形状等来区分。与农业生产有重大关系的主要八个目是:
1.鳞翅目2.鞘翅目
3.同翅目4.半翅目
5.直翅目6.缨翅目
7.膜翅目8.双翅目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1.鳞翅目全变态,幼虫口器为咀嚼式,植食性,多为农林害虫,咬食嫩枝条叶片呈缺刻光秆,或钻蛀茎秆果实。本目包括蛾类,如玉米螟、三化螟、粘虫、地老虎等;蝶类,如菜粉蝶、柑桔凤蝶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2.鞘翅目全变态,成虫和幼虫口器均为咀嚼式,大多数有趋光性和假死性。本目有肉食性昆虫如步行虫、虎甲;多食性害虫有玉米铁甲虫、二十八星瓢虫、星天牛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3.同翅目不全变态,口器刺吸式,多从头的下后方生出,常刺破植物组织吸取汁液。主要害虫有稻黑尾叶蝉、稻褐飞虱、蚜虫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4.半翅目这类昆虫通称椿象,俗名臭屁虫。口器刺吸式,不全变态,多为植食性,如稻褐蝽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5.直翅目咀嚼式口器,不全变态,多为植食性,如飞蝗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6.缨翅目这类昆虫通称蓟马。口器锉吸式,锉吸嫩组织汁液,不全变态,多为植食性,如稻管蓟马、烟蓟马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7.膜翅目口器咀嚼式或咀吸式,全变态,幼虫肉食性的多为无足型,少数植食性的为多足型。本目的蜜蜂、姬蜂、赤眼蜂、金小蜂多为寄生性,常是农业害虫的天敌。(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一、昆虫的基本知识
8.双翅目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全变态,幼虫咀嚼式口器,食性多样化。本目农业害虫有稻瘿蚊、潜叶蝇等。(四)常见农业昆虫主要类别项目2:基础理论知识资讯2-1农作物生产基础知识资讯2-1-4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二、病害的基本知识)昆虫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基本知识三病虫害防治基本方法四内容导航昆虫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基本知识二内容导航二、病害的基本知识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受到土壤、气候环境、栽培管理措施、虫害等因子的影响之外,也还会受到病害的影响……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二)作物病害的病原(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四)作物病害的诊断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当环境条件剧烈变化,超出适应限度或遭受致病生物的侵袭,使植物的正常新陈代谢遭到干扰和破坏,这种现象称之病害。1.病状2.病征3.病害发生的因素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1.病状植物染病后,植物本身表现的种种不正常状态叫病状,常见的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等五种。(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①变色:指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也有的表现为紫色或红色等其他色泽的变化,叶色变深成蓝绿色或叶片表面呈金属光泽(银叶病)等。叶片上不均匀的变色,常形成花叶、斑驳、环斑或同心斑和线条状变色的线纹。变色是由于叶绿素或其他色素受破坏或抑制所致(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①变色:(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
植物病部细胞内的色素发生改变,一般并不引起细胞死亡。常见的变色病状有黄化、花叶、褪绿、紫化、红化等。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②坏死: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坏死部位不同而异。叶片上的局部坏死称叶斑;有呈轮纹的坏死环斑或轮纹斑;有则仅是表皮细胞坏死呈蚀纹的线纹和橡叶纹等。坏死的叶斑组织脱落即形成穿孔。各器官均可产生局部坏死,如茎的条斑坏死(幼苗茎基坏死表现为立枯或猝倒)、果实坏死等。内部组织的坏死有块茎内的褐斑、网腐和黑心,维管束的褐死和韧皮部坏死以及果实苦陷等(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②坏死:(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植物病部细胞和组织死亡,但并不解离。常表现有斑点、叶枯、溃疡、立枯、猝倒等。其中斑点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茎、叶和果实等器官上。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③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和消解,根、茎、花、果实都可发生,尤易见于幼嫩组织。组织腐烂时可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质。细胞消解较慢时则腐烂组织中的水分会及时蒸发而形成干腐,如果实受侵染腐烂后形成的僵果。如细胞的消解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或软腐。(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③腐烂:植物病组织细胞死亡并解离。含水分较多的柔软组织多发生湿腐,如甘薯软腐病;而含水分少且比较坚硬的组织则发生干腐,如马铃薯干腐病。(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④萎蔫:植病中的萎蔫是植物输导系统被病原物毒害或病组织的产物阻塞造成的不可逆性萎蔫。一般根或主茎的维管束受害引起的萎蔫多是全株性的,分枝叶柄或部分叶脉的维管束受害则是局部性的。(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④萎蔫:(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植物因缺水而使枝叶萎垂。一种是因土壤缺水引起的生理性萎蔫;另一种是植物的根或茎部的维管束受到病原物的侵害,影响水分运输而引起的萎蔫。萎蔫可以是全株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⑤畸形:感病植物组织和器官所发生的皱缩、卷曲、矮缩、丛簇、丛枝、发根、肿瘤、花器和种子变态等现象。(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状⑤畸形:(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1.病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细胞或组织生长过度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成畸形。植株的徒长、矮缩,叶片扭曲,根部癌肿都是畸形。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2.病征病原物呈现在植物病部表面的特征叫病征,常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粉状物、点粒状物、菌核和脓胶状物等六种。(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征①霉状物:(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2.病征真菌为害后在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层。如霜霉、白霉、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征②粉状物:(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2.病征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末状物。粉状物可着生于植物表面,也可在植物表皮下或组织中产生,以后表皮破裂而散出。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征③锈粉状物:(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2.病征是各种植物锈病特有的病征,在植物表皮下形成,使表皮隆起成疤状,表皮破裂后散出鲜黄、橘黄以至棕褐色锈状粉末(锈菌孢子)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征④点粒状物:(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2.病征真菌繁殖器官在植物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点状或粒状物。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集或分散、数量多寡都不尽相同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征⑤菌核:(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2.病征菌核是真菌菌丝交结形成的一种致密的组织结构。形状大小差别很大,初期为淡色,后期多数是黑色的,少数棕色,常伴随整株或局部的腐烂或坏死病状产生,发生在植物病部体表,或茎秆内部髓腔中,此类病害多称为菌核病。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病征⑥脓胶状物:(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2.病征多数细菌性植物病害在病部表面溢出含菌体的液滴或弥散成菌液层,白色或黄色,干涸时成菌胶粒或菌膜。二、病害的基本知识
3.病害发生的因素影响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是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当病原侵染植物时,病害发生与否,常取决于植物抗病能力的强弱,若植物抗病性强,也可以不发病或发病很轻;当病原物和寄主植物都存在,且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时,病害就会发生、发展;当环境有利于寄主植物时,病害就不会发生或受到抑制。(一)病害的症状及原因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二)作物病害的病原作物病原种类很多,可分非生物病原和生物病原两大类。
非生物病原:包括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等。如植物营养失调、水分过多过少、温度过高过低、有毒物质的毒素等。这类病原没有传染性,因此,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二)作物病害的病原
生物病原能引起植物发病的寄生物称为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类立克次氏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所致的病害都具有传染性,称为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二)作物病害的病原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侵染性病害发生过程可分三个时期,即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侵入期:是指从病原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病原物种不同,其侵入的途径也不一样。如病毒只能从微伤口侵入;细菌可从伤口侵入、也可从自然孔口(如水孔、气孔、皮孔、蜜腺等)侵入;真菌除可以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外,有的还能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侵入期:病原物侵入寄主都有一定的适温范围,细菌和大多数真菌还要求寄主表面有水滴或水膜。因此若温度适宜、雨日多或雾露重,往往引起许多细菌和真菌病害的流行。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潜育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时期。该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获得养分进行生长发育和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对病原物的扩展表现不同程度抵抗性的时期。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潜育期:各种病害潜育期长短差别很大,通常局部性侵染的病害潜育期较短,全株性系统侵染的潜育较长。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寄主作物的抗病性及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如稻瘟病的潜育期一般是几天到十几天,在最适温度24~28℃时,潜育期只有4~5天,在17~18℃时为8天。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发病期:指从出现症状到病原物繁殖体形成为止的一段时期。真菌病害往往在受害部位产生外生的菌丝体、孢子、子实体等;细菌病害则产生菌浓而出现各种病症。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发病期:病症的出现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许多真菌、细菌病害,只有在温度适宜、湿度大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病症。如稻瘟病在干燥的条件下形成慢性型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形成急性型病斑。许多病毒在温度不适宜的时候呈现隐症现象。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2.病害的侵染循环病害的侵染循环又称侵染周期,是指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侵染循环主要包括:病原物的初侵染来源、初侵染和再次侵染和病原物的传播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病原物的初侵染来源:在作物生长季节结束后,病原物就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病原物在冬季休眠称越冬;在夏季休眠称越夏。在越冬越夏场所的病源,一般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病害的侵染循环
初侵染和再次侵染:越冬或越夏后的病原物,在作物生长季节引起作物第一次发病,称初次侵染;在初侵染的病部产生病原繁殖体,再次传播、侵染、引起再次发病,称再次侵染。摸清病原物侵染来源,在病害防治上具有重要意义。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病害的侵染循环
引起作物发病的病原物一般来源:①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②田间病株及病株残体③土壤④昆虫等传播介体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病害的侵染循环初侵染和再次侵染:
病原物的传播无论是初次侵染或再次侵染的病原物,都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和寄主感病部位接触。病原物传播的方式很多,可以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病害的侵染循环
主动传播:如游动孢子和部分病源细菌能借水游动,线虫能在土壤中蠕动,菟丝子通过蔓茎的生长而延伸,这些都是主动传播。主动传播并不普遍,而且传播距离也很有限。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病害的侵染循环病原物的传播
被动传播:绝大多数病原物是依靠外界动力而进行被动传播的,外界动力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有风力、雨水、昆虫等;人为因素主要是通过带菌的种子、苗木、包装材料、运输以及带菌工具等扩大传播范围。二、病害的基本知识(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2.病害的侵染循环病原物的传播二、病害的基本知识(四)作物病害的诊断正确地诊断作物病害,才能有效地进行防治作物病害诊断的方法主要有田间观察(又叫现场诊断)和室内鉴定
田间观察(又叫现场诊断):首先要注意区别是侵染性还是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分布比较成片(有时也可局部发生,如碳铵施用不匀时)、病株在田间分布也比较均匀,无传染蔓延现象;侵染性病害则相反,在田间通常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或健株中有病株出现。一般植物病害可根据田间的典型症状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二、病害的基本知识(四)作物病害的诊断
室内鉴定:田间观察常不能对病害内部症状进行识别,同时绝大多数病原物都是微生物,必须借助显微镜检查才能鉴别它们。室内鉴定的主要任务正在于识别有病植物内部症状,确定病原类别,并对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以及线虫所致病害的病原种类作出初步鉴定,进而为病害确诊提供依据。二、病害的基本知识(四)作物病害的诊断项目2:基础理论知识资讯2-1农作物生产基础知识资讯2-1-4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三、农药的基本知识)昆虫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基本知识三病虫害防治基本方法四内容导航昆虫的基本知识一病害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基本知识三内容导航三、农药的基本知识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林及其产品的害虫、害螨、病菌、杂草、线虫及害兽等的危害和调节昆虫、植物生长的药剂、增效剂等。(一)农药的分类(二)农药的剂型(三)农药的使用方法(四)合理轮换使用农药三、农药的基本知识(一)农药的分类按照农药用途,可分为:
1.杀虫剂2.杀螨剂3.杀菌剂4.杀线虫剂5.除草剂6.杀鼠剂7.其它农药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1.杀虫剂
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农、林、卫生及贮粮害虫的农药。根据它们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一)农药的分类(1)胃毒剂(2)触杀剂(3)熏蒸剂(4)内吸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1)胃毒剂通过害虫取食,经口腔和消化道引起昆虫中毒死亡的药剂。主要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的昆虫(一)农药的分类1.杀虫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2)触杀剂通过接触表皮渗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大部分杀虫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具胃毒作用。(一)农药的分类1.杀虫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3)熏蒸剂通过呼吸系统以毒气进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熏蒸剂宜在仓库、大棚、房屋等能密闭或近于密闭的条件下施用,在被熏蒸物体大量集中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消灭隐蔽的害虫或病菌。(一)农药的分类1.杀虫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4)内吸剂能被植物吸收,并随植物体液传导到植物各部或产生代谢物,在害虫取食植物汁液时能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一)农药的分类1.杀虫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杀虫剂按原料来源也可分为无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源杀虫剂。(一)农药的分类1.杀虫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2.杀螨剂
用来防治植食性螨类的化学药剂。按它们作用方式多为触杀剂,但也有内吸作用。(一)农药的分类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3.杀菌剂
用于预防或治疗植物真菌或细菌病害的药剂。杀菌剂按作用原理可分为保护剂和治疗剂(一)农药的分类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保护剂:在病原菌侵入之前用来处理植物或植物所处的环境(土壤)的药剂,以保护植物免受危害。如波尔多液等。(一)农药的分类3.杀菌剂熟石灰+
硫酸铜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由法国人米亚尔代在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故得名波尔多液。它是由硫酸铜、熟石灰(约1∶1)和约100倍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治疗剂:用来处理病原菌已侵入或已发病的植物,使之不再继续受害。(一)农药的分类3.杀菌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4.杀线虫剂
是用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药剂。多具有熏蒸作用,如威百亩、阿维菌素等。(一)农药的分类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5.除草剂
防、除杂草和有害植物的药剂。按对植物作用的性质,除草剂可分为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一)农药的分类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灭生性除草剂:施后能杀伤所有植物的药剂。(一)农药的分类5.除草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选择性除草剂:施用后有选择地毒杀某些种类的植物,而对另一些植物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药剂。(一)农药的分类5.除草剂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选择性除草剂:(一)农药的分类5.除草剂2,4-滴丁酯可防除阔叶杂草,而对禾本科杂草无效等莠去津是内吸传导型选择性除草剂,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等碳四作物以及果树、苗圃、林地等植物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6.杀鼠剂
是指毒杀鼠类的药剂。主要是胃毒作用。(一)农药的分类三、农药的基本知识
7.其他农药
如生长调节剂、种衣剂等(一)农药的分类三、农药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剂型农药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工配制成各种类型的制剂才能使用。制剂的型态称剂型,商品农药都是以某种剂型的形式,销售到用户。目前使用最多的剂型有:1.粉剂2.可湿性粉剂
3.乳油4.液剂5.颗粒剂6.熏蒸剂7.混合制剂
1.粉剂由原药与填充物机械混合、粉碎、过筛而成。粉剂主要用于喷粉和掺入细土撒施。三、农药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剂型2.可湿性粉剂由农药原粉、填充物和湿润剂经过粉碎加工而成。可湿性粉剂供喷雾使用。三、农药的基本知识(二)农药的剂型
3.乳油由农药原油、溶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开发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 航空航天招标代理质量控制与保障措施
-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计划
- 劳务分包资质合同范本
- 某网站商业计划书
- 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商业计划书
- 软件开发团队季度工作计划书范文
- 月嫂用工合同
- 绿色建筑工程的工期优化措施
- 消防救援队清洁用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MOOC】中央银行学-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橙色国潮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主题
- 2024阀门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 餐馆厨房经营权承包合同
- 专业洗车场施工方案
- TSXCAS 015-2023 全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 走进创业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重庆住院医师-重庆住院医师泌尿外科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无人机租赁合同
- 国开2024年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