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关系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 D.自然界氧循环模型2.工业上生产硅的重要反应为:SiO2+2CSi+2X↑,则X的化学式为()A.SiO B.SiC2 C.CO D.CO23.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完全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A.10 B.8 C.4 D.0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 D.加锌粒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 B.清澈的河水 C.液氧 D.水泥砂浆7.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海水晒盐C.菜刀生锈D.榨取果汁8.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氢气分子B.氢气C.氢原子D.氢离子9.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A.年产量高B.铁锅中含有有机物必含的碳元素C.价格便宜D.熟饪的食物留有铁元素10.下图做法中,没有利用过滤原理的是A.晾衣服 B.装纱窗C.捞饺子 D.沥茶水11.实验是学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得基本操作正确的A.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克,液体一般取1-2ml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可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C.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洗净12.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化合反应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从微观上分析: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__,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3)若试管未冷却到室温便观察进入试管内水的体积,则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A、B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123456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201819172119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实验分析】(1)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①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③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改进实验】(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一所示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1)量取10mL液体需要的仪器是____(镇字母序号)。(2)实验室若要加热50mL的蒸馏水,所需仪器除酒精灯外,还需要图一中的仪器有____(填仪器名称);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16.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高锰酸钾③二氧化锰(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2)若小明选择装置B和E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显的木条伸到_____________,观察木条是否复燃。(4)下面是利用E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______(填序号)。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5)已知:氨气(NH4)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氢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从上图(A-E)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是____。(6)某气体X可用C装置收集,若改用F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______口进(填“a”或“b”)。(7)小明为了用如下图装置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_18.专家提醒: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最简整数比)。(3)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选项A错误;B、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了,是并列关系,没有交叉部分,选项B错误;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选项C错误;D、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的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选项D正确。故选D。2、C【解题分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CSi+2X↑,可知: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所以2个X的分子由2个O原子和2个C原子构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故选C。3、C【解题分析】

根据化合价原则,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于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得:(+1)+x+(-2)×2=0,则x=+3。故选C。4、D【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的总质量为4+1+42+10=57,反应后待测=57-20-6-31=0,故选D。5、C【解题分析】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图中操作错误;B、用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D、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6、C【解题分析】

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题目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河水中溶解的有多种物质,清澈的河水属于混合物,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液氧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水泥砂浆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C【解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菜刀生锈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风力发电、海水晒盐、榨取果汁等过程中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C8、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A.是氢分子,符合题意;B.是氢气,是宏观物质不是微粒,不合题意;C.是氢原子,不合题意;D.是氢离子,不合题意;考点:分子概念的理解;点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做题时要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哪一种,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9、D【解题分析】

根据铁锅的主要成分及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判断【题目详解】铁锅的主要成分是铁,烹饪食物时会使食物中含有铁粉,铁与胃酸反应能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二价铁离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故选:D。【题目点拨】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10、A【解题分析】

过滤用于分离水溶液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在过滤的过程中,固体颗粒直径大于滤纸的孔隙,不能透过滤纸,留在了滤纸上。【题目详解】A、晾衣服利用的是水分在阳光照射时温度升高和空气流动的作用下加快水分的蒸发,没有用到过滤的原理,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装纱窗,纱窗孔隙小,比纱窗孔隙大的物质挡在外面,利用到了过滤的原理,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捞饺子,饺子大小比漏勺的孔隙大,留在了漏勺中,利用到了过滤的原理,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沥茶水,茶叶大小比茶漏的孔隙大,留在了茶漏中,利用到了过滤的原理,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解题分析】

A、从节约药品的角度分析,在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果未说明用量,一般按照最少量来取用,即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一般是刚好盖满试管底部,故操作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12g氯化钠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天平指针偏向左偏移,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氯化钠,故操作错误;C、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会污染瓶内药品,故操作错误;D、如果玻璃仪器清洗干净,水就会均匀地附着在内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操作正确。故选:D。12、D【解题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题目详解】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选项错误;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D.从微观上分析:该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8%氮气偏小【解题分析】

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题目详解】(1)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2)红磷燃料消耗试管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试管内压强减小,水进入试管的体积即为红磷燃烧所消耗氧气的体积,故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3)若试管未冷却到室温便观察进入试管内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减小,则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会偏小。14、A五分之一略略①③略略【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中要注意装置的严密性、所用药品的量、生成物的状态、氧气不足1/5的误差分析、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设计实验】:实验A和B的区别在于红磷的位置,而这一点与氧气的密度有关,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红磷在稍微低的位置更利于反应的进行,也更利于氧气的消耗,所以实验设计A更合理;【数据分析】根据集气瓶的容积是100ml,进入水的量的几次不同结果求其平均值可得:进入水量的平均值是19ml,所以进入水量占总容积的19%,即氧气量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分析】:(1)红磷足量可充分消耗的氧气,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3)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时,会导致装置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因此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小于的;②实验前若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大于的;③未塞紧瓶塞,冷却时会使空气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的;④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的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大于的;综上所述就选①③【改进实验】:(1)实验C是在装置内点燃,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跑到空气中,也就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有毒的五氧化二磷不会散失到空气造成环境污染,节约了红磷,故C装置的优点是:环保.同时也利于实验的结果的准确.(2)采用量筒进行实验的优点是方便、准确计算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题目点拨】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装置是否漏气;②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③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④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15、AD烧杯和铁架台石棉网【解题分析】

(1)量取10mL液体需要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AD。(2)实验室若要加热50mL的蒸馏水,所需仪器除酒精灯外,还需要图一中的仪器有烧杯和铁架台;还缺少的仪器是石棉网。16、分液漏斗锥形瓶①③过滤集气瓶口③②①ADbc→d→b根据量筒中液体体积可确定收集氧气的体积【解题分析】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按照固体加热和固液不加热两类装置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实验,同时选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同时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题目详解】(1)考查实验室常见仪器名称,①为带有开关的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开关,②为反应装置锥形瓶,所以①分液漏斗,②锥形瓶;(2)B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氧气,为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备氧气,所以选择的药品为①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书写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所以为,反应后固液混合物,常用分离方法为过滤;(3)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带火星的木条不得深入瓶内,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是沉于集气瓶底部,若深入瓶内,瓶内氧气多,木条复燃,但是此时氧气却未集满,所以需要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4)E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槽中,当开始有气泡产生时,是内部受热的空气排出形成气泡,不能收集,当反应继续进行,氧气生成,则有连续均匀的气泡生成,此时才是较为纯净的氧气,可以用于收集,瓶口出现气泡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在移出水槽,所以正确顺序序号为③②①;(5)氨气是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所以选择的装置为A,而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则采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所以选择装置D,所以制备氨气选择AD;(6)装置C收集,说明气密密度比空气大,改用F收集时,避免气体先沉积于底部被排除,所以应从长管口进气,短管口排空气的方式收集,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