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目的明示】1.品味本文简洁,精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掌握阐明文的几种阐明次序和举例子的阐明措施。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第一课时:【目的导学】一、整体感知1.学生简介竺可桢,教师补充。
2.迅速朗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3.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原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二、品味探究1.朗诵1段,品味语言。找出这一种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2.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漂亮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目的检测】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意对的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róng)孕育(yùn)翩然归来(piān)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理解(jiě)销声匿迹(nì)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隧道(suì)头晕目眩(xuàn)窥见(kuī)
2.找出下列各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B.斤斤计较C.满院狼藉D.昂首阔步()()
(2)A.得心应手B.迫不急待C.原形毕露D.令人喷饭()()
(3)A.在所不昔B.谈笑风声C.难能可贵D.记忆犹新()()
(4)A.哭笑不得B.以物谕人C.入木三分D.花团锦族()()
3.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
A.灵验B.敏捷C.灵活D.灵便
(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
A.观测B.观测C.预测D.观望
(3)月亮的影子协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B.制定C.确定D.肯定
(4)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种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A.神圣B.神奇C.神异D.神秘二、阅读·感悟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几千年来,劳感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仿佛大自然在传语要赶紧耕地;桃花开了,又仿佛在暗示要赶紧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感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措施。将表达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5)本段的阐明次序是()
A.时间次序B.空间次序C.逻辑次序
三、体现·交流1.2.
答案:【目的导学】一、整体感知1.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赴美国留学,19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来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3..(1)第1.2.3段
(2)第11.12段(3)第6.7.8.9.10(4)第4.5段【目的检测】积累·运用C2.(1)AB(2)BC(3)AB(4)BD3.(1)B(2)B(3)C(4)B二、阅读·感悟
(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2)荣枯去来
(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
(4)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5)A
三、体现·交流1.2.
第二课时:【目的导学】一.整体感知朗诵6-10段,思索:(1)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原因?作者是按什么次序简介物候现象的决定原因的?(2)作者重要用什么阐明措施来分别阐明这些原因的影响?
二、品味探究1.第10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否删去?为何?2.抛砖引玉,引用《大林寺桃花》,理解影响物候现象的原因。3.七嘴八舌,质疑问难三步曲:第一步,默读课文,找出疑难地方,标出。第二步,四人一组讨论问题。第三步,每组处理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若没有,教师提问:同学们都懂得文章简介了物候现象,那为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4.各显神通:在生活中,尚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
答案:【目的导学】一.整体感知(1)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2)举例子。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开20天。阐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但有时为了使阐明对象更透彻,可以举更多的例子。二、品味探究1.起限制作用,体现了阐明文语言的精确性,科学性。你还能在文中找出体现阐明文语言的精确的地方吗?2.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目前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本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恰好阐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原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3.(抓住关键词:首先,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此外。)明确:重要到次要的逻辑次序或从空间方面届时间方面的逻辑次序。4.沙尘暴,海啸。
【目的检测】一、积累·运用
1.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对的的两项是()
A.“但凡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阐明措施。
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尚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平均同19到193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
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措施。
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2.下列句子次序排列对的的一项是()
①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②我国是大豆的来源地。
③古代把大豆叫做“菽”,秦汉后来逐渐用“豆”字替代“菽”字。
④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迹中,都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
⑤许多古书中也有有关大豆的记载。
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A②⑥④⑤③①B①③⑤④②⑥C②⑥⑤③④①D①⑤③④②⑥
3.下面是一则广告,有人对其中六处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意见提成四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工厂经工程技术人员精心研究设计,推出新产品彩色搪瓷浴缸,具有造型美观,瓷面光滑,色彩鲜艳,质量稳定,经久耐用等特点,适应中、高档宾馆、饭店及现代住宅理想卫生洁具。
(1)“经久”改为“结实”(2)“洁具”改为“用品”
(3)“适应”改为“合适作”(4)“理想”前加“的”字
(5)“卫生”前加“的”字(6)“新产品”后加破折号
A、(1)(4)(6)B、(1)(2)(6)C、(2)(3)(4)D、(3)(5)(6)二、阅读·感悟
(一)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毕背面的练习。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清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多种花_________(A.次第;B.持续;C.陆续;D.所有)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很快,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_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展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感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仿佛大自然在传语要赶紧耕地;桃花开了,又仿佛在暗示要赶紧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感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阐明对象是()
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阐明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的阐明措施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种词语行不行,为何?三、体现·交流1.2.
【资料链接】本课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只在合适的时候加以指导即可。答案:【目的检测】一、积累·运用
1.C2.A
3.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聚焦体育新课标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主观测评路径与调控策略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教师教学洞察力的表现特征、生成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
- 包含维修条款的2025年度二手手机买卖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桉树种植与星海生态教育合作项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国留学学费支付及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运输合同范本: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文化中心场地租赁协议书4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聘用工程师及项目实施合同4篇
- 2025版充电桩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定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慧医疗路演投资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 《零售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房地产行业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MOOC 数字电路与系统-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