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图示意197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年 B.2000年C.2015年 D.2025年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A.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C.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D.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3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人口增加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D.少儿比重大幅上升CDC1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区分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0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0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多;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0时,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2根据题目材料信息,判定人口问题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明确由于人口增长或年龄结构产生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老龄化问题;二是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提取;三是对题目给定有关人口新概念的理解,如人口红利、老少比等,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人口问题类试题无论怎么变,都要坚持一个思想,三个导向:我们的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口?活动10亿20亿30亿40亿50亿60亿30100141312世界“10亿”人口年表1270亿读图:
1、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2、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第二节人口容量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人口爆炸人口容量——最低生活水平下的极限值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理想生活水平下的最佳值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警戒性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一、几个概念资源(最主要)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二、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负相关)资源(最主要)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二、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及制约因素的关系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22000395青海、西藏1000010004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BB三、人口容量的特点警戒性相对性临界性
特点
含
义相对性
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容量也不相同。临界性
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如果实际人口超出人口合理容量,则表明这种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其结果要么人们生活水平下降,要么自然资源会遭受到灾难性的破坏。警戒性
人口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g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1949~2009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4.1949~2009年期间,影响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B.科学技术C.市场需求D.交通运输5.目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A.增加荒地开垦B.鼓励人口流动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D.提高机械化水平结合土地承载指数含义和图示信息分析知,我国1949~2009年期间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说明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这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是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造成的,而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是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BC人口分布Chapteronefirstpopulationdistribution2019湘教版读图思考: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四大人口稠密区包括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东部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都包括哪些地区?第一章人口与环境A类国家B类国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又称“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很不平衡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在热带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在热带多雨区:山区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疟蚊危害明显减轻,适宜人类居住原因:特别说明:在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适宜人类居住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5~6题。5东北地区经纬度范围大致为120°E~135°E,38°N~56°N,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处于均衡状态B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C人口重心移动逐渐减缓D北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6与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相关联的是①北部地区人口迁出数量大②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③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④南部地区二孩政策调整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BC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思考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人口增长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思考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永久或长期、跨越行政区界线一、概念人口迁移
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流动
季节移动、短期旅行、出差人口移动一、概念永久或长期、跨越行政区界线按迁移方向分农村城市(城市化)城市农村(逆城市化)农村农村城市城市二、分类按迁移方向分农村城市(城市化)城市农村(逆城市化)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二、分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二、分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永久性移民:华人和华侨非永久性移民:打工和求学国际难民定居:战争和政治二、分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省际县际永久性移民:华人和华侨非永久性移民:打工和求学国际难民定居:战争和政治二、分类阅读: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别找出人口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乡村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2经济因素:
3政治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地形(土壤)矿产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荒漠化与移民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荒漠化与移民淡水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37°N以南)的迁移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37°N以南)的迁移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气候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气候其它原因:东北部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等。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37°N以南)的迁移
大庆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
大庆矿产资源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开发北大荒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判断耕地开发北大荒什么是“生态移民”、“环境移民”?(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环境恶化如严重的水土流失、绿洲萎缩等都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阅读:迁移,为了远离旱灾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城市化——民工潮经济布局的改变——深圳、珠海大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区域的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开发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城市化——民工潮经济布局的改变——深圳、珠海大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区域的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开发——影响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交通和通讯2、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①50年代开始,十万战士在新疆大漠解甲屯田,为国家屯垦边疆,八千湘女被招入新疆军队②我国“文革”期间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政策——特别是有关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政治——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引起了人口迁移。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都城在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变换,引起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政治——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引起了人口迁移。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都城在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变换,引起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文化教育——二战后美国就接收了大批来自其它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迁移起重要作用。宗教信仰——1947年印巴分治,导致南亚次大陆规模空前的大迁移,印度境内1000万左右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200万左右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环境恶化等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3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P16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二战前二战后迁移路线特点四、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二战后迁移路线特点欧洲→美洲、大洋洲;
非洲→美洲;
中、印→东南亚、美洲、非洲四、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二战后迁移路线特点欧洲→美洲、大洋洲;
非洲→美洲;
中、印→东南亚、美洲、非洲四、国际人口迁移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家→未开发;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二战前二战后迁移路线特点欧洲→美洲、大洋洲;
非洲→美洲;
中、印→东南亚、美洲、非洲四、国际人口迁移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家→未开发;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亚、非、拉→西欧、北美;外籍工人→西亚、北非二战前二战后迁移路线特点欧洲→美洲、大洋洲;
非洲→美洲;
中、印→东南亚、美洲、非洲四、国际人口迁移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家→未开发;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亚、非、拉→西欧、北美;外籍工人→西亚、北非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二战前二战后迁移路线特点欧洲→美洲、大洋洲;
非洲→美洲;
中、印→东南亚、美洲、非洲四、国际人口迁移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家→未开发;永久性国际移民为主
亚、非、拉→西欧、北美;外籍工人→西亚、北非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比较:二战前后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及拉美的变化活动P21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表。活动1根据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迁出国:发展中国家
迁入国:发达国家经济因素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21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表。阅读P19分析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方向和原因?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2、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3、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五、中国人口迁移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特点:由北向南(黄河流域到长江、珠江流域)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阶段一: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特点:由北向南(黄河流域到长江、珠江流域)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方向:东部沿海东北、西北、西南内地、边疆特点:1规模小,频率低。2自发迁移少,政策性移民为主。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方向:东部沿海东北、西北、西南内地、边疆特点:1规模小,频率低。2自发迁移少,政策性移民为主。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阶段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特点?阶段二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
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
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
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
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7少量的自发迁移。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方向:从农村城市,从内地沿海。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特点:1规模大,频率高。2基本自发性,务工和经商、求学为主。方向:从农村城市,从内地沿海。阶段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特点:1规模大,频率高。2基本自发性,务工和经商、求学为主。原因:1农村人口增长快,剩余劳动力增多。
2户籍管理政策放松。
3区域经济差异加大。活动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思考:1与以往相比,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所增强?活动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思考:1与以往相比,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所增强?——流动原因更趋多元化,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活动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思考:1与以往相比,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发生了哪些变化?2为什么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所增强?——流动原因更趋多元化,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12012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②从城市流向农村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④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活动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思考:32012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②从城市流向农村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④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4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活动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思考:√32012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②从城市流向农村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④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4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活动阅读P19“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36亿”,思考:√——经济发展不平衡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1~2题。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甲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江西乙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湖北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1.甲、乙、丙分别为 A.北京、上海、广州 B.广州、上海、北京C.上海、广州、北京 D.北京、广州、上海2.近年来,表中所述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省区A.产业结构调整B.生育政策的变化C.生态环境优良D.农业专业化发展解析:第1题,北京、上海、广州为我国经济发达的超大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多。人口因经济因素的流动一般遵循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规律,同时一般遵循就近原则,由此可判断甲为广州,乙为上海,丙为北京,B项正确。第2题,随着我国各地区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岗位的增加,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就业;生育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人口的回迁影响不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大;农业专业化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减少,不利于务工人员的返乡就业。故A项正确。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1~2题。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甲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江西乙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湖北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1.甲、乙、丙分别为 A.北京、上海、广州 B.广州、上海、北京C.上海、广州、北京 D.北京、广州、上海2.近年来,表中所述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省区A.产业结构调整B.生育政策的变化C.生态环境优良D.农业专业化发展AB六、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利: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可更好开发土地弊: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对迁入地利:弊:
六、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利: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可更好开发土地弊: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对迁入地利: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弊:增加城市管理难度,造成环境压力和不安定因素
六、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利:加强对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可更好开发土地弊: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对迁入地利: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弊:增加城市管理难度,造成环境压力和不安定因素
从三个角度分析影响:辩证角度——有利不利区域角度——迁出迁入;要素角度——生态经济社会热点考向二从经济空间布局的变化看人口迁移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1~3题。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东北部B.南部C.中西部D.西部B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判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分别从西部、中西部、东北部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B正确。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各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数量明显变小,故C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美国本土的人口数量变化,故A错误。通过计算,可知1995年中西部地区以迁出为主,2010年依然是迁出为主,故B错误。1995年只有南部为净迁入,2010年南部和西部都是净迁入,所以净流入的地区增多,故D错误。第3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哪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多,就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A正确。热点考向二从经济空间布局的变化看人口迁移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A.数量减少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C.迁移规模变小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经济B.交通C.文化D.教育CA2017·浙江4月选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据此完成4~5题。4.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5.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①提高城市化水平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4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减少农村劳动力的使用量,缓解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故选B。扩大粮食进口规模,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没有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困境,A、C错误;农村劳动力外流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差异的必然结果,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则会对城市经济和农民收入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第5题,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但也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压力,①④正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主要为非劳动力且素质没有保障,这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②错误;平均工资是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③错误。故选D。2017·浙江4月选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据此完成4~5题。4.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5.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①提高城市化水平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DB6.2019·天津高考·节选读材料,回答问题。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解析:由材料可知,宁夏中南部地区气候干旱、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劣,贫困人口较多。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该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有人口迁入,所以要有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及较小的人口密度;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应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人口迁入地的风俗民情要与迁出地相近,这样才能使移民愿意移至迁入地,并与迁入地的人们相处融洽。答案: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考查重点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考查趋势近年来依然有考查,但是考查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减小命题预测以图文形式呈现的统计资料或区域图为载体,依托热点背景材料或者国家人口政策调整及区域经济、城乡发展成就,考查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依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考查要点视角一:经济发展差异下的人口迁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1~2题。12000~2010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
为其A.地理位置居中 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 D.交通网络发达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第1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地理位置居中,所以A正确。第2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三角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视角一:经济发展差异下的人口迁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1~2题。12000~2010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
为其A.地理位置居中 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 D.交通网络发达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AD从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拉力因素:主要指迁入地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迁入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工业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等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2推力因素:主要指迁出地促使人口迁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恶化、经济落后等。3阻力因素:交通不便等是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受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双重制约。下图为2010~2015年我国主要省份人口总数增加和增幅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视角二: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人口迁移1.图中反映2010~2015年各省人口增长特点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合同能源管理合同:动力煤进口清关与能效提升2篇
- 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主题
- 新生儿抚触和护理
- 2024年度品牌管理与市场营销合同2篇
- 2024版个人水泥购销合同(简易版)2篇
- 物业年度活动计划表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协议:新能源技术3篇
- 《外科感染治疗》课件
- 2024版建筑设计与技术指导合同2篇
- 《大污染事》课件
-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
- 吉尔伽美什史诗
- 中医脊柱养生
- 最小应急单元演练预案医院
- (23春)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1700498254.3303273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 山东建筑大学校规校纪考试题库
- 智能制造工程生涯人物访谈
- (完整word版)钢琴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空白)可
- 山东酒店标识牌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现场生活住宿区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