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孤独与忧心仲仲_第1页
论鲁迅的孤独与忧心仲仲_第2页
论鲁迅的孤独与忧心仲仲_第3页
论鲁迅的孤独与忧心仲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鲁迅的孤独与忧心仲仲

一资产阶级的探索鲁迅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封建医生家庭。他在《从草坪花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到了他小时候的真实记录。生活的巨大困难使他进入了青少年时代。如果说祖父的入狱和父亲的病逝使他幼稚的心灵曾为家庭的不幸感到悲伤,那么,被称为“乞食者”的轻蔑和长辈亲朋的倾轧以及乡邻的流言,还有那湘与当铺间的连年奔走,则使他过早地尝遍了还不能完全理解的人生酸苦。母亲在鲁迅心目中就是一个支离破败的家庭、养育着一群年幼孩子的忍辱负重的形象。他对母亲充满了深沉而又复杂的感情。母亲在儿子身上倾注了自己最宝贵的心血与汗水,正因为如此,才迫使他不能不喝下母亲为他酿就的人生苦酒:鲁迅与朱安的一场婚姻,使他陷入一个几乎囚禁了整个内心达20年之久的阴暗牢笼。“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老的少的罪,又不能责备女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20年的禁欲主义,给鲁迅的打击可想而知,以至于当真正的爱神向他走近时,他竟有些怀疑了:“我还能爱吗?我配爱那一个人吗?”鲁迅日记记载:1927年9月末与许广平一起由广州往上海。这是他们在上海正式开始的同居生活,而此时的鲁迅46岁,已经渡过了他整个生命的十之七八。1904年鲁迅前往日本仙台学医,想学成之后解救国人的病痛疾苦,却因为一次偶然的“影片事件”打消了他“科学救国”的思想。鲁迅意识到:“如果思想没有觉悟,即便身体如刚壮,也只能做枪毙示众的材料。”鲁迅感到了苦闷,但也促使他进一步的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鲁迅终于做出最后决定,弃医从文,以文艺形式来为革命事业制造舆论。1906年夏天,他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从事鼓吹革命的新文艺运动。这时的鲁迅的思想已由反帝爱国发展成为提倡反抗、主张斗争并直接投身于革命浪潮的民主主义思想。随后的一个时期里,鲁迅的内心更为苦闷,他无论从绍兴听到的,或从北京看到的一些政治事件,都使他对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越来越感到失望。鲁迅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在失望中,他感到资产阶级是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但应该由谁来领导?思想武器是什么?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感到苦闷。在苦闷里,他又觉得不应该由这些就得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悲观的结论,所以“他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到过的事件,是有限的。”“世界上一定有另一类人们的存在。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受马克思主义和当时的革命先驱者的影响,鲁迅又重新找回了“信仰”,加倍热情地投入到革命的工作。婚姻的不幸,致使鲁迅奋勇起来寻找使他以及全民族不幸的根源,期间,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过程当中,因为他的思想始终处在领先的位置,只能使他更为孤独: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说遭遇经历之惨,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孤独,那么,不倦的斗争和不断完善的思想最终使他成为气质上的孤独,而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谁又是不孤独的呢?二孤独而孤独的精神世界早期鲁迅总是不能摆脱对于所谓“天才”和同样意义上的“个人”热烈讴歌和推崇。一个人吸收什么思想,摈斥什么思想,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他个人的气质和已经形成的世界观。鲁迅是个极具怀疑精神的人,他欢迎一切新生事物,却又往往持怀疑的态度。叔本华、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学说等西方思潮作为新事物传入中国时,鲁迅也曾部分受到影响,成为他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社会,和鲁迅所说的一样:“看来看去,看到后来竟怀疑起来,于是失望。”然而他终究不愿沉默下去,这仿佛是一种宿命,先觉者总是与孤独结下不解之缘。思想上的伟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总逃不脱这种命运的残酷捉弄。由于他的言辞之中的对于中国现状的无情批判,使得鲁迅不能不陷于思想和精神孤立无援的困境中;同时,也由于他的思想的深刻程度不足以真正使人完全理解,这又加深了鲁迅的寂寞。尽管生命意志的强大使鲁迅能够抵御环境的黑暗和精神的孤寂,甚至使他能够以某种高傲的冷嘲玩味着世间的冷酷和灵魂的痛苦。但是,对这一切的那一点最基本的清醒认识,又使鲁迅感到一种多么深切的哀痛。鲁迅虽然对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了几乎是无以复加的尖刻嘲讽,如《阿Q正传》中对阿Q精神的讽刺;《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迂腐的嘲笑。但是,他的这种批判和否定性行动,却并不是要拒绝人们,相反,只有对国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才使鲁迅得以义无反顾的谴责他们的愚昧和丑陋。——虽然带有一点个人主义色彩。鲁迅对于国人的命运的关注、担忧,首先是使他对自己生命承担了所感受的一切。他把自己贡献出来,在由他所开创而为后人所践踏的联结现实与未来的历史的桥梁上了。这不仅是由于他作为先驱,由于与群众间的必然距离而造成的结果,因此不得不充当了一个孤独的牺牲者;而且也是由他所能够明确意识到的。在鲁迅看来,历史所赋予他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要使他不惜以自己血肉之躯成为历史进步的一点代价!而鲁迅正是以此为自己的自觉使命。他曾说:“自问数十年来,于自己保存之外,也时时想到中国,想到未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在生活的路上,自愿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然而鲁迅却悲哀的发现,“人们笑我瘦了”,他不禁用一种愤世嫉俗的极端口吻喊道:“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谁能够体验到这句话中所包含的鲁迅内心的辛酸和悲愤!这正体现了鲁迅对于中国人的那种最无私、最真诚的爱。同时,这也是鲁迅最深刻、最痛苦的孤独之源。“呜呼,人和人的灵魂,是不相通的。”只要看到鲁迅笔下的那个“傻子”的命运,就可以体会他所感到的悲痛了,最后赶走和攻击“傻子”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主义”,而是“傻子”曾为之尽心竭力地提供帮助的“奴才”,这就是鲁迅的命运悲剧。三激烈的心理冲突(一)孤独的精神劳动鲁迅对社会底层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同时又恨其不思进取,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闰土》中的少年闰土何等的健康活泼,是“我”几十年连绵不绝的思乡之源泉。少年的伙伴中年重逢,欢喜刚刚浮现便立即被恭敬压倒,一声“老爷”宣告他已服从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我们可以想像:鲁迅先生在一阵徒劳的焦急后,心里只剩一片悲哀。《孔乙己》反映的是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有力地体现了“表现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阿Q正传》中的阿Q,他的性格上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它使得阿Q无法清醒的认识自己的悲剧命运。更不用说作出改变自己生存境遇的反抗行动。”从鲁迅越来越激愤的行文当中,或可领悟鲁迅的寂寞:绝望着,却又不肯完全的绝望,在他夸张的揭露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也还是希望着有越来越多的人警醒吧!鲁迅的孤独,就在于他的思想实在太超前。他的忧心忡忡,并不在于人民生活境遇之惨,而是在于人民无法意识到如何改变这悲惨的命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是鲁迅最大的悲哀。(二)孤独的生命内涵《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小说中最典型的先觉者形象,体现了他对于周围环境的直接反映,使人分明体验到一种被恐怖包围的感觉。但其最直接的表现,是一种寂寞。其于“狂人”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清醒认识,他断定中国封建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那么,他的这一孤独显然也就是一个先觉者的深刻孤独。孤独感对于一个伟人来说是必然的。所以孤独的涵义,乃是对于孤独的生命涵义更深层的心理肯定。这样,孤独、反抗孤独在鲁迅的心目中也就交织在一起了,使鲁迅这位个性激烈的个性主义者陷于失望的孤独中的,是他发现自己和民众,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广大距离与深刻鸿沟。或许鲁迅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的思想中,已经深深潜藏了他的孤独,而鲁迅的作品,不过是这一思想的延伸。(三)贫困与孤独:激发情绪与反习《野草》几乎是人们公认的鲁迅隐秘的世界最充分的展示,鲁迅的哲学都体现在《野草》中了。读者终于获得了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得以通过《野草》打开鲁迅心灵的奥秘。华裔美国学者李欧焚认为:“鲁迅独特的散文诗集《野草》向我们呈现了他那难以透视的心灵深层世界,这里有魔鬼的身影游荡于衰败荒废的象征图景中……”人们对《野草》抱以极大的热情,原因在于它“鲜明地反映了包含在鲁迅作品中的冲突矛盾的人格。”当然,还有一个事实是:在鲁迅的全部著作中,最神秘的同样莫过于《野草》。因此,《野草》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挑战。而我认为尤其重要的这种互相矛盾对立的事情同样也恰如其分地反映鲁迅在创作《野草》和面对《野草》时的心理。自从意识到自己灵魂中潜藏着深重的虚无后,鲁迅就开始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殊死搏斗和挣扎,试图冲破这种虚无意识的侵扰和包围。高度的紧张和不安,深刻的孤独与悲哀,强烈的愤怒与仇恨,是《野草》最主要的情绪氛围。鲁迅曾多次提到《野草》乃是自己的失望、颓唐之作。他说:《新青年》团体涣散以后,只剩下自己“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成短文,以后印成一体,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也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只是心情有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野草·题辞》第一句便反映了鲁迅内心那种达到了极点的寂灭与虚妄感:“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后来曾解释过这句话的心理内涵:“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处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就是鲁迅心目中的极度妄灭。“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虽然,“我坦然、欣然”。但是,这却是“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腐朽火速到来……”由于他的虚无,他才会这样象征地沤歌死亡,期望死亡,仿佛只有死亡这种生命的极境才足以证明他的虚无。鲁迅的壮烈和义无反顾,其实只为了证明并渲泄这一点,即他的绝望和虚无感。然而,就是在《野草·题辞》越来越急促和激烈的行文中,也分明让人感到了一种特殊的紧张和不安,说得严重一点,我觉得那是一种压抑、逃避和恐惧。如果鲁迅真的如他所说,在生命的死亡和腐朽中达到欢喜,他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并且也不可能表现这种非同寻常的激动。正是这些心理因素,才深刻的唤醒了鲁迅的生存信念,使鲁迅在生命的最底层即本能上体会到一种对于生命的威胁。因此,他才如此表现自己对于生命的毁弃的“激动,否则,他将平静的表达这一切。因为,在如此深刻的虚无驱使下,他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毁灭,要么重新生活。”而后者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