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与调控方略研究_第1页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与调控方略研究_第2页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与调控方略研究_第3页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与调控方略研究_第4页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与调控方略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与调控方略研究

预测预测的可能警告称为警告。就目前研究来看,区域经济差异预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简单地说,区域经济差异预警就是对区域经济差异状态进行监测、预测,对因区域经济差异过大而引发的重大问题提前发出警报。具体就是通过一定的模型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状态进行评价,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及其趋势进行预测,确定区域经济差异的警限,对区域经济差异偏离正常、合理、适度状态的警情进行预报,对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可能引发的重大经济、社会和民族问题提前发出警报,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警情。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管理,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和区域经济差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区域经济差异预警是区域经济预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很多,但对区域经济差异的预警研究还鲜有涉及,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使政府对差异的变化态势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和预警,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际上,预警方法在金融安全、农业与粮食安全、失业风险、宏观经济景气、企业经营风险、灾害防治、生态环境等领域已开始有益的探索,有些已得到应用。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边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那么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差异的警情如何?是否超过了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未来(“十五”)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处在哪一警度区间?以下将在以往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疆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警情状况进行初步判定,并对“十五”末的警度做出初步预报。一、新疆经济绝对差异的评价(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回归模型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由于区域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局限,只能首先发展优势地区以求得较快的总体增长速度,但这势必会加大区域经济差异,当差异过大反过来影响区域总体增长速度时,旨在缩小差异的区域经济调控便成为首选目标。显然,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尽管一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选择,但还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界点,它代表的差异程度既能体现总体效率最高也就是高速度,又能保障落后区域的利益,促进其较快发展,这当然不是公平与效率的简单折中。区域经济差异的合理值即临界点反映区域对经济差异的最大耐受能力和对发展的最大支持强度。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对绝对差异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绝对差异的临界值也不同。针对某个特定区域,我们不仅要找出这个临界值,而且还要求得适度差异下的经济发展速度,以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一般采取倾斜发展战略,伴随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s的增大,经济发展速度v会相应提高,当差异达到合理值s0时,发展速度v达到最大(理想状态)。如果绝对差异s继续扩大,区域对差异的耐受力减弱,出现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从而发展速度v也会开始回落,这时如果不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发展速度会继续下降,随着各种矛盾的积累及爆发,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区域经济停滞。以上过程大致如图1所示(据黄朝永,1996)。当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到s0时,如果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差异宏观调控政策,也就是说政府进行干预,如通过加大落后区域的基础建设投资、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促进发达区域的产业向落后区域转移等措施来加快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又使发达区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则差异s缩小,发展速度v会继续提高,这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图1中虚线所示。图1中的实线大致呈抛物线曲线,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二次抛物线回归模型:v=a+bs+cs2式中a、b、c为待估系数,利用上式求导得:v′=b+2cs当v′为0时,发展速度v有极大值,从而可算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s的合理适度值s0,即警戒水平,据此又可计算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处于合理适度状态下的经济发展最大增长速度v。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s的取值范围是[x1,x2],合理适度值为s0。第二,s0是区域政策从提倡效率到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转折点,故可将其称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警戒水平。第三,对任何区域均可借鉴以上思路,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和统计检验来确定警戒水平s0值。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研究(二)新疆地区均gdp标准差拟合结果对新疆地州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预警,由于论文篇幅所限,这里选取最重要的预警指标即人均GDP的标准差,以此为例,运用前面建立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经济发展速度的二次抛物线回归模型:v=a+bs+cs2,来初步界定人均GDP绝对差异的警戒线。利用新疆1978-1999年的地州人均GDP标准差和全疆GDP增速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在统计软件上进行曲线拟合,建立拟合模型:V=a+bs+cs2其中,a=6.87,b=2.24,c=-0.26,则所建模型为:V=6.87+2.24s-0.26s2该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系数和回归模型都显著;R=0.84,说明拟合较好。对模型求导,解V在极大值处的s0值得s0=4.308千元,代入模型得V=11.7%。也就是说,新疆地州人均GDP绝对差异警戒水平为:人均GDP标准差为4308元时,可以达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最佳状态,如果差异超过这一水平,就处于警戒状态,因为既破坏了公平,又降低了效率。通过计算可知,新疆地州经济绝对差异从1993年开始,就超过了警戒水平,与此同时,新疆GDP增速开始下降,以后绝对差异逐年扩大,到1999年已达到9067元,而新疆GDP增速也几乎下降到历史最低(7.1%)。二、新疆经济相对差异的评价(一)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线的确定对于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警度区间,目前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区间划分,来界定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警度区间。国际上通常认为吉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或高度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之间为差异较大,大于0.5为高度不平均,0.6以上为差异极其悬殊。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收入差异的警戒线(李子奈,2000;国家统计局,2001;孟波,2001等)。由于吉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克服了其他方法的不足,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来自我国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的信息,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国家统计局专家(国家统计局,2001)建议: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由于吉尼系数在反映相对差异方面的优越性以及所采用的普遍性,本文也采用吉尼系数指标来界定区域经济差异的警度区间。借鉴以上国内外居民收入相对差异警戒线的划定,本文初步对以吉尼系数反映的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警限、警情、警度界定如下:吉尼系数为0.4作为区域经济相对差异过大的警戒线,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警限、警情、警度区间及警度输出信号表示见表1。吉尼系数0.2、0.3、0.4、0.5、0.6分别是各警度区间的上、下限或叫临界值。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监测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各预警指标,由于都是用吉尼系数来表示的,因此上述警度区间和警限都适用。此外,为了对区域经济相对差异警情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判断,还可以给各预警指标一个大致的权数,来计算综合评判值,然后根据综合评判值从总体上来大致判断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警情。把吉尼系数0.4作为区域经济差异过大的警戒线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农村居民已经习惯于不和城市居民攀比。而就区域经济相对差异而言,由于解放后实施均衡发展战略使中西部落后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基本呈缩小的态势,直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80年代末以后,区域经济相对差异急剧扩大,因此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落后区域对于经济差异的承受力和耐受力要低一些,因此本文将吉尼系数0.4作为警戒线。第二,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日趋扩大,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受到许多学者和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区域经济差异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胡鞍钢等1995),已经超过警戒线(徐逢贤等1999)。中国存在区域经济差异、90年代后呈逐渐扩大态势而且到9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已经比较严重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而且也得到绝大多数学者和各界人士的认可。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就是最好的佐证。90年代中期我国各省、市、区人均GDP的吉尼系数在0.35左右(1994年是0.344,1995年是0.349),考虑到警戒线可以比这个水平稍高一些,故将吉尼系数0.4作为区域经济差异的警戒线。(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差异的警情分析根据对新疆地州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各主要指标吉尼系数)的计算,以及对新疆地州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各主要指标吉尼系数)变化趋势的定量预测,可以对新疆地州经济相对差异(主要指标)的警情、警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状况作出以下基本的判定(见表2):人均基本建设投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居民人均消费和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的相对差异的警情较为严重,非农产业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万人拥有教师数城镇职工平均货币工资的相对差异有一定警情,而万人拥有医务人员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对差异处于无警状态。对这些指标综合评判来看,新疆地州经济相对差异有一定警情,处于轻警2(黄灯)的状态。如果不对地州经济相对差异进行政策调控,任其发展,到“十五”末,人均财政收入将会由目前的重警变为巨警;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将会由中警变为重警;万人拥有医务人员数将由无警转为轻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将由轻警1转为无警;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由无警转为轻警2。从警源上分析,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反映的是投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经济政策的区域差异;人均乡镇企业与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又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反映的科技水平,因此可以说,造成地州经济差异警情的因素主要是地州投资、经济政策、人口素质和地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差异。三、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建立了警戒水平,就可对区域经济绝对差异进行跟踪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控措施,以使公平与效率达到最佳状态。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变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政策调控一般会采取三种形式:初期,差异较小,可采取倾斜发展政策,集中发展优势地区,以提高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实力。中期,差异不断扩大并逐步逼近警戒水平,这时可采取适度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既要促进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又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后期,区域经济差异越过警戒线,则公平与效率都受到损失,应采取差异调控政策,积极对发达地区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转移,同时加大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接受新产业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创造条件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扩大的势头得以遏止,进而缩小之,并逐步使其合理化。目前,新疆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已远远超过绝对差异警戒线,而且还存在加速扩大的趋势。与绝对差异相比较,新疆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警情要小一些,还没有达到警戒线,但也是处于偏大的状态,而且相对差异也呈逐年扩大的态势,如果不加控制,将会加剧绝对差异的警情,加重绝对差异的直接影响,因此应对差异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由于绝对差异调控的难度较大,加之自治区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能力较弱,故现阶段应将相对差异的调控作为重点,使相对差异不再扩大,并趋于缩小,在此基础上,减缓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快速扩大程度,通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努力,使区域经济绝对差异被控制在人们社会心理所能承受的合理范围和警戒线以内,从而最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目前需要采取的方略是:(一)税收支持及资金筹措调控差异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能力。目前,新疆财政比较困难,还难以完全承担起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重任,需要自身不断发展以提高财力,同时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提高新疆财力以增强调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其一,建议中央建立对新疆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用于弥补新疆的财力缺口,满足履行政府职能基本支出需要)、专项转移支付(用于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等)、政策性转移支付(用于新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特有的语言文字、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的发展等特殊支出需要)等补助。其二,提高新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新疆财源。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新疆财税增收的重要基础,由于新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资金周转慢,亏损面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越来越弱。而非公有制企业尽管在新疆的比重还较低,但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中一支活跃生力军、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疆财税收入的重要源泉。因此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这是新疆经济振兴的希望,更是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