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研究_第1页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研究_第2页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研究_第3页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研究_第4页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研究

在犯罪中,除了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要素的事实外,还有其他与犯罪密切相关的事实(故事)。这些事实(故事)在理论上属于犯罪构成要素之外的惩罚阴谋(定罪)之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刑法和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同一罪名中的多个量刑情节的适用存在疑问:满足特定的量刑情节的量刑幅度与多于特定量刑情节的量刑幅度没有区分,犯罪成立要件之外的从重情节不能有效发挥平衡量刑的作用,有被虚置的倾向。在罪刑法定原则的统摄下,法官就不能突破量刑幅度适用升格的法定刑。这种情形就不能充分体现法定量刑情节之外的量刑情节的刑法评价,在实质正义的角度可能会导致量刑失衡。一、赵某的量刑要求2010年8月27日晚9时许,被告人赵某驾驶严重超载(超载核定载重23.8%)并且右后尾灯已坏的载重货车行驶至沪宁高速常州段时,撞上前方正常行驶的微型面包车一辆,造成面包车内四人重伤。事后经查明,赵某当天是醉酒驾车(酒精含量为0.12g/ml),且赵某的驾驶证已经过期。交警部门认定赵某在本起责任事故中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本案审理过程中,法院在赵某的量刑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主流观点认为:对赵某应当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内从重处罚。理由是根据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相关规定,赵某的行为并不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性情节”的条件,只构成普通的交通肇事罪,鉴于其有多个情节,依法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少数意见认为:对赵某应当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其理由是,根据《解释》的相关规定,虽然赵某具有多个量刑情节没有被纳入到“其他特别恶劣”的规定中,未达到《解释》规定的加重法定刑的标准,但从实质方面考察,其行为存在多个量刑情节的情况比某些已经达到《解释》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行为侵害的法益更加严重。因此,对赵某应当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量刑。本案承办法官认为:在情理方面,按照《解释》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在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方面并不比仅仅造成五人重伤、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行为人小,对其量刑不应局限于3年有期徒刑的限制,否则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但是,根据《解释》第四条之规定,行为人的行为并不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范畴,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行为人的量刑应严格按照《解释》的规定,不能突破3年有期徒刑的上限。(1)综合考虑,对行为人应该顶格判处3年有期徒刑。案外,本案承办法官坦言,对此案的量刑虽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在客观上将赵某在犯罪成立要件之外的多个理应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被虚置、架空了。笔者试问,难道真的是我们的法律与正义之间背道而驰,抑或是存在无法修补的漏洞吗?陈忠林教授曾多次申明其在法律解释方面的主张———没有不讲理的法,只有不懂法的人!情与法之间不应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法谚道,法无解释不得适用。但司法解释本身又难免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因此,要保障法官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做到同案同判,则需要对法律进行具体、明确的解释。就法律的实际运用而言,上述判决似乎并无不当。但若细致地对上述案例及司法解释加以精致地分析,却可发现些许极其不合理的问题。例如,行为人李某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伤5人的严重后果,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根据《解释》的相关规定,李某应当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刑幅度内量刑。赵某除了重伤人数比李某少1人外,在犯罪行为方面,比李某多“严重超载”、“无证驾驶”和“明知安全装置不全的机动车辆而驾驶”三个情节,而且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如果对赵某只能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内量刑,则不符合国民的法感情和公平正义理念,亦有违量刑均衡原则。应该说,通过司法实践的总结,对“严重超载”、“无证驾驶”和“明知安全装置不全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等犯罪成立要件之外的量刑情节作出更为理性的刑法评价,成为司法实践面临的紧要问题。笔者认为,同一犯罪事实中存在多个独立于犯罪成立要件之外的量刑情节,不应局限于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应该在充分的论理解释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规律的使之成为本罪法定刑升格的依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本罪量刑领域的实质正义。二、基准刑的概念及司法适用法律及其司法解释具有内在逻辑性,对其理解与适用应在探索此逻辑性的基础上遵从之。可以说,“若未考量立法之整体,而仅按其中些许片断,即作出裁判或答复,实为不当。”(2)《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划分为三个幅度,即一般情形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及逃逸致人死亡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与之相对应,《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3)第3条规定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标准;第4条列举了“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形;第5条规定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上述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与刑法条文在逻辑衔接上看似天衣无缝,实则暗含玄机。其最大的解释空间便是行为人具有第2条第2款多种情形并造成一定严重后果(4)时,是否可以构成“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并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之论证。基准刑(BaselinePunishment)是在起点刑(TheStartingPointofPunishment)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其他量刑情节(如重伤人数Number、情节Detail)等所对应的刑罚量予以确定。以2010年10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为例,(1)其对交通肇事罪基准刑的确定可以通过下列公式得出:结合《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当行为人具有《解释》中第2条第2款第(一)至(五)项的全部情节,并且导致四人重伤,负事故全部责任时,其基准刑一般为(此处起点刑S取中间值15个月,每重伤一人刑罚增加值M取中间值4.5个月计算):换言之,参照《实施细则》的规定,当行为人具有《解释》中第2条第2款第(一)至(五)项的全部情节,并且导致四人重伤,负事故全部责任时,其基准刑一般应为3年零4个半月,已经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上限。附:基准刑随重伤人数及情节数增加的变化情况《实施细则》第2条第(3)项规定:重伤五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量刑起点为三年六个月至四年有期徒刑;重伤人数每增加一人,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从表1中不难看出,负事故全部责任时,重伤一人到重伤四人的起点刑分别为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和30个月。而重伤五人时起点刑就变为42个月至48个月。《实施细则》在重伤4人与重伤5人间的量刑跨度明显与其他情节间的跨度不匹配。本文研究的对象———犯罪成立之外的多个量刑情节的刑法评价,是否可以在量刑的司法实践中突破《解释》第2条的规定,突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幅度,将其纳入到第4条中的“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从而适用3年以上7年以下的法定刑?对于这个司法实践中充满实质正义的疑问,上文的分析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为论证支撑,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的方式已经初步予以证成。事实上,犯罪成立要件之外的多个量刑情节的刑法评价———法定刑升格,在刑法哲学的高度,可以将其解释为对准危险犯的积极应对:在交通肇事犯罪的认定中,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二是发生严重事故。这两个条件之所以缺一不可,一方面是因为前者反映了行为人主观上的非难可责性,后者强调了客观上的法益侵害性;另一方面,也是尤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前者的原因行为是后者结果状态的逻辑前提,二者之间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非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严重事故,行为人不成立本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强调行为人故意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对于本罪的预防和处理具有前置性的基础意义。因而,对于行为人客观上存在多种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量刑情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事实上,行为人本罪成立要件之外的多个量刑情节并存之所以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制,是因为它们只是处于引发危险的“预备状态”。对于存在多个从重量刑情节这种极易引发危险的“准危险犯”,刑法立法和司法解释应当给予充分关注。三、形式合理性优先有人认为,如果将行为人因交通肇事重伤4人且存在多个量刑情节的行为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内量刑是对法律规定赤裸裸的侵犯,是典型的枉法裁判,甚至会导致法官的恣意司法。但笔者认为,上述特殊情形下突破3年有期徒刑的上限并不必然违反法律规定和法理精神。诚然,只有实现了形式合理化的法律制度,才能够确保法律的确定性,也才能真正地符合法治原则的要求。(1)当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发生不可两全的矛盾而不得不有所牺牲时,司法裁判则应当以优先实现形式合理性为原则,以牺牲形式合理性为例外。(2)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形式合理性难以达到完美的程度,所以在司法过程中,形式合理性优先也就在所难免会出现例外的情况;在少数例外的情况下,实质合理性会成为处理个案时优先被考虑的因素。这种例外情况之一便是刑事司法中的量刑实践。此时,法律因形式合理化程度所限而不能提供足够的确定性,因此,司法者不得不求助于实质合理性的指引来解决问题。(3)按照法律规范术语一致性的原理,《解释》对相同意思表示的用语应该一致。笔者注意到,《解释》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使用的词汇均是“是指”一词,而对“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规定却使用了“属于”一词。前者是限定性用语,(4)其内涵与外延均已设定,不容更改;后者是列举式用语,其更多的是一种指导性、方向性的指向。《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前所述,《解释》中对“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规定,在规范用语的角度使用的词汇是“属于”,“属于”一词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方向性的规定,即具有《解释》第4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的行为便可以认定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笔者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解释》对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规定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定和排他的限定,其用语是“属于”而非“是”或者“等于”。“属于”代表的是一种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即“属于”之前的内容包含于之后的内容,换言之,“属于”前的内容只是“属于”后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解释》第4条所列举的情形只是“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参考,不是绝对性的框定。申言之,解释并没有限定“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范围,而仅仅是采用列举方式,列举了属于其他恶劣情节的部分情节指导司法实践。在文义解释的角度,将犯罪成立要件之外的多个量刑情节并存的情形,在量刑时解释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不仅不是对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违反,没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而且保证了对多重犯罪构成事实的全面评价,防止遗漏或主观降低其量刑价值,能够准确体现量刑均衡的原则。四、从数罪并罚的角度区分第2条第2款的第2项在3年以下量刑或者长根据同种数罪理论,对于行为人所犯的同种数罪,应作为一罪定罪量刑,不再单独评价。此时,多次的行为应作为量刑情节。如行为人在无驾驶资格的前提下,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并且已经报废的机动车辆还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伤4人的严重后果,并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行为人无驾驶资格而驾驶车辆,造成1人重伤,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情形已经达到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标准,应当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量刑;另外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并且已经报废的机动车辆还驾驶,造成3人重伤,并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情节也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量刑;对两者本应数罪并罚,但根据同种数罪理论,此时,后者只能作为量刑情节,不再单独定罪。但根据数罪并罚理论,此时对行为人的量刑不应再局限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而应突破该法定刑,否则不符合数罪并罚的原则。从体系解释的角度看,《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构成事实所包含的六种情形地位并不均等,并不是简单的平行关系。从《解释》第3条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规定及《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加重处罚不难看出,此六种情形实质是“5-1”型犯罪构成事实,即第(一)项至第(五)项的地位均等,第(六)项的地位特殊于前五项规定。但是,笔者并不认为这就等于说第(六)项的情形地位高于前五项。如《实施细则》第1条在应当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的规定中,对《解释》的第(一)项至第(五)项均做了规定,唯独没有提及第(六)项的情形。换言之,根据此《实施细则》,当行为人只有第(六)项情形时,暂时无法单独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基于此,笔者认为第(六)项情形相对于其他五种情形应该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而不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申言之,第(六)项与前五项的地位相当,作用不同。因此,《解释》第三条规定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需要的第(六)项及前五项任一情形的法益侵害性并不必然高于第(一)项至第(五)项中的两种(含两种)以上情形的法益侵害性。换言之,将第(一)项至第(五)项的多种情节解释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与“交通肇事后逃逸”同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内量刑符合公平正义理念及法律法规的内在逻辑。五、量刑情节的适用应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司法实践中,犯罪情节的适用并没有完全选定法定刑,立法中对法定刑的多层设置为量刑情节对法定刑升格提供了空间与可能。换言之,在设置有多个法定刑幅度的罪名中,量刑情节的考量才最终决定个案的法定刑适用。以交通肇事罪为例,其法定刑幅度有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和7年以上有期徒刑三档,定罪情节仅是确定了某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具体应适用哪一法定刑幅度还有赖于量刑情节的判断。换言之,量刑情节的适用可以突破确定罪名中某一法定刑的限制,在加重法定刑的幅度内量刑,对此并不存在立法上的障碍。通过上文的分析,如果对交通肇事罪中具有多种从重处罚的量刑的行为不纳入到《解释》第4条规定的“有其他恶劣情节”的类型,将从实质上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为了更好地使司法解释和审判实践趋近立法精神,衔接实质正义,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以下两个方面。(一)强制执法解释条款的完善根据《解释》的规定,若赵某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的结果,也只能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刑幅度内量刑。运用体系解释方法,(1)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第1项之规定,我们可以将“死亡1人”与“重伤3人”的法益相等同,即“死亡1人”视为“重伤3人”(2)。赵某此时侵害的法益相当于造成2人以上死亡或7人重伤。而根据《解释》的规定,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就应在3年以上7年以下法定刑幅度内量刑。如此便产生了《解释》前后规定的实质冲突。司法解释不可能像刑法一样稳定,应及时修改,弥补漏洞。(3)针对现有规定间的脱节,从维护《解释》总体稳定和量刑均衡角度出发,笔者建议在量刑临界点部位不机械地设置强制性规定,即简单地将重伤4人行为规定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内量刑,将重伤5人行为规定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内量刑。此种解释看似将各种情形都进行了归类,相互间并无重叠与遗漏,实质上会导致个案量刑的明显不公。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增强此类解释条款的可操作性:1.可以在《解释》第4条中对“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情形规定中增加一项作为兜底项,如“死亡人数或犯罪情节与前三项危害等同,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至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判定造成的危害是否与前三项等同,可以按死亡人数与重伤人数可以参照1∶3的关系换算,情节数的换算可以参照量刑指导意见。如此,既符合司法解释的价值定位,即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做出解释,增强法律的实践性,又褪去了其一直饱受的对法律越俎代庖的争议。2.以法益侵害性的大小确定一定的“指导刑”基准,如果侵犯法益较大,已经超过指导刑基准,甚至累加后的基准刑已经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上限,便可以适当突破3年有期徒刑的限制,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刑幅度内科学量刑,此是对刑法及司法解释的体系考量与实质正义的对比所得出的客观结论,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以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为例,法定刑之间不应设置绝对的分界线,应设置“指导刑”一项。以《实施细则》的规定为例,将行为按照中间值得出的基准刑超过30个月(1)设置为指导刑,达到指导刑标准时,不再硬性规定行为的量刑不能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上限,而由法官在3年有期徒刑向上幅度一定比例(如10%-20%)之下量刑即可。如此便能较好解决情与法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类似“许霆案”中一审法官的“无奈”。(2)(二)在现有法律体系下,丰富检察机关参与权的行使方式《解释》本身虽然存在矛盾之处,但这种根本性矛盾只能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途径解决。司法工作者只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一步具体阐释相关法条及司法解释的应有含义,弥补漏洞。(3)在立法机关及最高司法机关尚未对矛盾规定作出新的解释时,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应通过合法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