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五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1.gif)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五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2.gif)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五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3.gif)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五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4.gif)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五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08711107ea2a0db01dcc61edbdc1116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页共29页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情况。2、对设备润滑技术和管理进行指导,组织润滑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工作。3、组织推广设备润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改进、完善设备的润滑条件。4、审查确定重要的润滑方式和代用油脂品种。5、组织分析因润滑不良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并研究制定防止事故的措施。6、组织关于摩擦学及设备泄漏防治技术等专业会议,作好经验总结、交流及资料汇编工作。第二条仓库职责1、采购部负责全公司润滑材料的采购,仓库负责保管、发放和废油回收等管理工作。2、妥善保管好润滑油脂和其它润滑材料,做到专桶专用,标志分明,分类存放,严禁露天和敞口存放。3、制定润滑材料采购、贮存、保管、发放和安全消防等各项制度细则,并监督贯彻执行。第三条制氧厂职责对设备部、油库和各生产单位送来的油样要及时进行化验和登记,做到工作认真,数据准确,严禁推诿扯皮。第四条各厂设备科职责1、全面负责本单位润滑技术及其管理工作,制定各项润滑管理制度细则、设备润滑规程等;按照润滑“五定”的要求,建立每台设备的润滑卡片;拟定润滑人员的职责范围。2、确定各润滑设备用油数量和消耗定额,编制年、季、月用油脂计划,润滑治漏计划,报公司有关部门。3、加强润滑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润滑事故台帐、油脂单耗台帐、定期化验和换油台帐、费油回收台帐及小改小革治漏台帐;对主要润滑设备建立润滑技术挡案。4、指导和监督维修工、润滑工、操作工执行设备润滑制度,搞好润滑和治漏工作,组织分析因润滑不良造成的设备事故,制止违章行为。5、组织润滑人员学习润滑技术,指导润滑剂的改进代用工作。6、改进和完善设备的润滑系统。与设备部配合,做好润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使用工作。第六章设备润滑技术管理第一条各厂根据设备性能、工作制度、工作环境和其设备说明书技术要求及油脂质量标准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润滑油;主要设备和进口设备的润滑油质已经确定,不得擅自改代。若需改代时,应上报设备部,由主管领导批准。第二条各厂要认真贯彻设备润滑“五定”工作,每台运转设备应建立润滑“五定”卡片和管理台帐。第三条主要设备均应制订润滑管理制度、设备润滑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润滑图和润滑卡片,必须建立设备润滑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润滑方式、选用油品、油品化验和换油记录、运动副的磨损情况及间隙记录、事故记录等。第四条认真做好油品的净化工作,实行三级过滤。人工注油部位,必须使用专门的注油器具。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特别是高速运转设备(如空压机、鼓风机、精密机床等)的润滑油,必须定期取样化验,定期净化。对不符合要求的油品应采取措施和更换,并记入设备润滑技术档案。第五条经常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和润滑效果,研究改进润滑方式和润滑材料,制止设备在润滑不良情况下运转。第六条对润滑不良造成的设备事故及时进行分析,针对事故原因制订预防措施。第七条设备的润滑装置和控制仪表,应经常维护和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拆除和修改。第八条加强设备润滑密封的维修保养,积极采用新型密封材料和先进的密封装置。消除泄漏现象,实现设备无泄漏、地面无油污、工作环境整洁。第七章附则第一条设备润滑“五定”制度的内容1、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2、定质。按照润滑图(或卡片)规定的油脂牌号用油;润滑油脂的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经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3、定量。在保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定量加油。降低油品消耗,加强旧油品回收工作。4、定期。按照润滑图(或卡片)的规定,定期取样化验,按质定期加油和清洗换油,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5、定人。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都要规定有专人负责加油、换油、维护保养和配制润滑冷却液。6、设备润滑“三级”过滤制度的内容油库向油站加油要过滤。油站向加油用工具内加油要过滤。加油工具向加油点加油要过滤。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本制度由公司设备部起草、解释。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二)一、总则1.为了预防设备润滑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润滑故障造成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2.设备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必须重视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润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二、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1.生产运行部负责设备润滑技术管理工作,各生产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润滑工作。2.物资采购部门按设备管理部门的技术要求采购油品。3.各生产单位应对每台设备都制定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并认真执行。4.各生产单位应经常检查、监测设备润滑状态,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润滑装置,解决润滑工作存在的问题。5.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要采取有力措施,协助有关人员治理设备漏油,做好废油回收工作。6.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三、对设备润滑的技术要求1.设备用润滑油必须严格管理,不得滥用、混用,不得使用不合格油品。2.设备润滑必须坚持“五定”,其内容如下: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定质:各润滑点按指定的润滑油脂牌号加油。定量: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油量加油。定期。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时间,取样化验、加油、换油和清洗储油箱。定人。明确每个润滑点加、换油的责任者。3.凡运转的机械设备,要根据其使用维护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逐台制定出润滑“五定”,各岗位严格贯彻执行。4.不得随意代用或混用润滑油(脂)。如需代用或混用,要取得分厂生产技术科同意,同时要注意观察,分析润滑效果,并记入档案;如系主要设备或大型特殊设备要及时向生产运行部报告。5.润滑油(脂)须定期更换,以防老化和污损。6.新安装及大修设备要注意以下几点:(1)装配之前,彻底清洗润滑系统,方可加入润滑油。(2)在跑合期满时,必须进行清洗换油。(3)验收设备要注意润滑和密封部位不应有渗漏现象。7.设备润滑必须保证“三清洁”(即油具、油箱、管路三清洁),实行“三级过滤”(即进入油箱、油具及加油点的油都必须层层过滤),不同油质的油具要专用;换油之前要对油具、油箱、管路、轴承、齿轮等另部件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润滑系统的清洁畅通。8.润滑系统有缺陷,继续运行有可能造成事故的设备,必须密切观察或停机处理。9.精心维护保养轴承、导轨和减速箱等另部件,做到不漏油(包括内漏和外漏)、不漏水(附有水冷却系统时,指内漏和外漏),无油污、无积灰,不允许水与油及不同品质的油相互串通,并使各部位的温度、压力、油位处于正常状态。10.用油泵循环的润滑系统,要定期检查清洗油泵出口端和回油端的过滤网;如发现有金属屑末时要及时停机检查处理。11.高级油(电气绝缘油、冷冻机油、透平机油和内燃机油)使用单位领用时,为确保质量可取样复验。四、职责划分1.生产运行部负责生产设备润滑技术和润滑管理业务指导,参与主要设备和大型特殊设备的润滑管理,督促各分厂润滑技术工作的开展,组织全厂润滑技术和管理的培训工作,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____分厂要根据生产规模、工艺特点、设备台数及其复杂程度等情况,合理配备各级润滑工作人员,制定润滑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明确职责,形成严密的设备润滑管理网。____分厂生产技术科要做好如下工作:(1)制定主要设备和自动润滑站的润滑技术规程。(2)组织各车间逐步制定设备的润滑五定,检查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3)组织建立以车间为单位的各种管理图表和台帐、消耗定额和各种原始记录(如润滑系统油箱换油、润滑材料化验分析,润滑事故和故障,润滑油脂使用周期、润滑材料变更、润滑方式变更等)。推广使用设备润滑新材料,研究治理设备泄漏新技术,不断提高设备润滑技术水平,消除跑冒滴漏。4.车间工段和班组是搞好润滑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执行设备维护规程中有关润滑的规定。5.工段和班组要明确维修工、操作工各自的润滑作业责任。日常润滑由操作工人负责,补充加油和定期换油由维修工人负责。要严格按润滑五定对设备进行润滑,并作好各种记录,要严格执行润滑油的“三级过滤”和“三清洁”制度,保证油(脂)纯洁、油具清洁,油路畅通。五、现场设备漏油的预防与管理设备漏油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而且造成浪费。设备漏油的预防与治理,是现场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由于造成设备漏油、渗油的原因较多,涉及设计、制造、操作、维护、修理等各个方面,所以预防与治理设备漏油必须领导重视,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各方面协作,实行专群结合,分工负责,严格管理,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较好效果。1.各生产单位对生产设备润滑油的跑、冒、滴、漏等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问题。2.防漏治漏的主要措施:(1)狠抓查、治、管三个环节。即反复查、反复治、严格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每年结合设备普查进行设备漏油和治理情况的普查,组织专人查漏点、找原因,根据设备漏油的情况,制订防治措施。对易于治理的漏点,边查、边治,查明就治;对治理难度较大的漏点,应制定方案,组织攻关;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漏点,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治理。(2)按堵、封、引、接、修、焊、改、换八字,对症下药,治理漏油。(3)加强管理,巩固查、治效果。治理设备漏油必须严格规章制度,持之以恒,严格按照防止漏油的验收条件,详细检查和验收设备。3.现场生产设备漏油治理标准:(1)渗油。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____%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5)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十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6)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但不够上述严重漏油程度的,为一般漏油设备。(7)治理合格。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先天性缺陷已采取措施,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或引回到润滑油池的为合格。六、附则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生产运行部。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三)一、总则1.为了预防设备润滑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润滑故障造成的损失,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2.设备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必须重视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润滑工作的____领导和监督检查。二、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1.生产运行部负责设备润滑技术管理工作,各生产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润滑工作。2.物资采购部门按设备管理部门的技术要求采购油品。3.各生产单位应对每台设备都制定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并认真执行。4.各生产单位应经常检查、监测设备润滑状态,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润滑装置,解决润滑工作存在的问题。5.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要采取有力措施,协助有关人员治理设备漏油,做好废油回收工作。6.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三、对设备润滑的技术要求1.设备用润滑油必须严格管理,不得滥用、混用,不得使用不合格油品。2.设备润滑必须坚持“五定”,其内容如下: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定质:各润滑点按指定的润滑油脂牌号加油。定量: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油量加油。定期。各润滑点按规定的时间,取样化验、加油、换油和清洗储油箱。定人。明确每个润滑点加、换油的责任者。3.凡运转的机械设备,要根据其使用维护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资料逐台制定出润滑“五定”,各岗位严格贯彻执行。4.不得随意代用或混用润滑油(脂)。如需代用或混用,要取得分厂生产技术科同意,同时要注意观察,分析润滑效果,并记入档案;如系主要设备或大型特殊设备要及时向生产运行部报告。5.润滑油(脂)须定期更换,以防老化和污损。6.新____及大修设备要注意以下几点:(1)装配之前,彻底清洗润滑系统,方可加入润滑油。(2)在跑合期满时,必须进行清洗换油。(3)验收设备要注意润滑和密封部位不应有渗漏现象。7.设备润滑必须保证“____洁”(即油具、油箱、管路____洁),实行“三级过滤”(即进入油箱、油具及加油点的油都必须层层过滤),不同油质的油具要专用;换油之前要对油具、油箱、管路、轴承、齿轮等另部件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润滑系统的清洁畅通。8.润滑系统有缺陷,继续运行有可能造成事故的设备,必须密切观察或停机处理。9.精心维护保养轴承、导轨和减速箱等另部件,做到不漏油(包括内漏和外漏)、不漏水(附有水冷却系统时,指内漏和外漏),无油污、无积灰,不允许水与油及不同品质的油相互串通,并使各部位的温度、压力、油位处于正常状态。10.用油泵循环的润滑系统,要定期检查清洗油泵出口端和回油端的过滤网;如发现有金属屑末时要及时停机检查处理。11.高级油(电气绝缘油、冷冻机油、透平机油和内燃机油)使用单位领用时,为确保质量可取样复验。四、职责划分1.生产运行部负责生产设备润滑技术和润滑管理业务指导,参与主要设备和大型特殊设备的润滑管理,督促各分厂润滑技术工作的开展,____全厂润滑技术和管理的培训工作,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____分厂要根据生产规模、工艺特点、设备台数及其复杂程度等情况,合理配备各级润滑工作人员,制定润滑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明确职责,形成严密的设备润滑管理网。____分厂生产技术科要做好如下工作:(1)制定主要设备和自动润滑站的润滑技术规程。(2)____各车间逐步制定设备的润滑五定,检查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3)____建立以车间为单位的各种管理图表和台帐、消耗定额和各种原始记录(如润滑系统油箱换油、润滑材料化验分析,润滑事故和故障,润滑油脂使用周期、润滑材料变更、润滑方式变更等)。推广使用设备润滑新材料,研究治理设备泄漏新技术,不断提高设备润滑技术水平,消除跑冒滴漏。4.车间工段和班组是搞好润滑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执行设备维护规程中有关润滑的规定。5.工段和班组要明确维修工、操作工各自的润滑作业责任。日常润滑由操作工人负责,补充加油和定期换油由维修工人负责。要严格按润滑五定对设备进行润滑,并作好各种记录,要严格执行润滑油的“三级过滤”和“____洁”制度,保证油(脂)纯洁、油具清洁,油路畅通。五、现场设备漏油的预防与管理设备漏油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而且造成浪费。设备漏油的预防与治理,是现场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由于造成设备漏油、渗油的原因较多,涉及设计、制造、操作、维护、修理等各个方面,所以预防与治理设备漏油必须领导重视,充分发动群众,____各方面协作,实行专群结合,分工负责,严格管理,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较好效果。1.各生产单位对生产设备润滑油的跑、冒、滴、漏等情况,要____研究攻关,逐步解决问题。2.防漏治漏的主要措施:(1)狠抓查、治、管三个环节。即反复查、反复治、严格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每年结合设备普查进行设备漏油和治理情况的普查,____专人查____、找原因,根据设备漏油的情况,制订防治措施。对易于治理的____,边查、边治,查明就治;对治理难度较大的____,应制定方案,____攻关;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____,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治理。(2)按堵、封、引、接、修、焊、改、换八字,对症下药,治理漏油。(3)加强管理,巩固查、治效果。治理设备漏油必须严格规章制度,持之以恒,严格按照防止漏油的验收条件,详细检查和验收设备。3.现场生产设备漏油治理标准:(1)渗油。油迹不明显,在油迹被擦净后五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2)漏油。油迹明显,有的形成油滴,在油迹或油滴被擦净后五分钟内出现油迹或油滴的为漏油。(3)漏油点: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的,为一个漏油点。(4)不漏油设备: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者,为不漏油设备。____%的结合面不漏油,且漏油的部位三分钟内漏油不超过一滴者为基本不漏油设备。(5)严重漏油设备。一个漏油点一分钟滴油超过十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6)一般漏油设备。凡有漏油现象,但不够上述严重漏油程度的,为一般漏油设备。(7)治理合格。静结合面不渗油,动结合面不漏油。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先天性缺陷已采取措施,使润滑油不滴到地面或引回到润滑油池的为合格。六、附则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生产运行部。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四)加强设备机械用油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润滑工作顺利而合理的进行,做好润滑油脂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下发执行。(一)责任制度1.润滑工程师(技术员)职责(1)拟定各项管理制度、检查润滑制度的执行情况(2)编制与审核机械设备的润滑卡片(3)指导润滑油脂的正确应用,油品的合理保管及日常的油品质量维护保养工作(4)督促化验人员检查入库油品质量,并对长期使用的油料进行定期检验,提出使用意见(5)核定设备的润滑油脂消耗定额,规定换油期限,制定换油操作规程,负责贯彻执行(6)审查本单位润滑油脂年季月度需要计划(7)负责处理设备检修和运行中的一切有关润滑技术问题(8)学习与介绍有关设备润滑管理的先进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缺乏适用油时,确定代用油脂的品种规格(9)发现设备润滑不良,引起严重磨损时,应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润滑状况(10)定期召开润滑管理工作会议,检查总结本单位的设备润滑情况,并提出技术组织措施计划(11)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与掌握油品应用的基本知识和经验交流2.设备润滑员的职责(由指定的维修工担任)(1)及时领取油料,保证油脂供应,正确做好油料收发记录,按时统计上报(2)具体执行设备的“三定””三专”管理制度,实行定量(加油)、定时(换油)、定期(化验)及专用(加油工具)、专地(存放油脂)、专人(管理油脂和工具)的设备润滑“三定三专”原则。(3)按定额发放油料,并经常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做到合理用油(4)保证车间油库和容器的清洁,做好油品质量维护工作,做到专桶专用,分类储存,不得混杂(5)定期检查每台设备润滑系统工作状况,摩擦面润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解决处理(6)按设备检修换油计划进行清洗换油工作,遵守换油操作规程(7)将回收的废油按品种、牌号分别保管,定时交库(8)督促司机正确润滑和保养设备,对不遵守设备润滑卡片的人员提出指正3.操作司机的职责(1)及时领取油料,做到按定额合理用油(2)严格执行设备润滑卡片的规定,保证设备润滑良好及正常运转(3)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上班时应清扫设备,按量注油,下班后也应做好清洁工作,保持注油口洁净(4)经常检查机械设备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二)设备润滑卡的制度1.设备润滑卡片是指导机械设备润滑工作的技术文件,卡片上规定的一切事宜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应随意变动或更改2.设备润滑“三定”工作是。实行定量(加油)、定时(换油)、定期(化验)。3.每台设备的润滑卡片都应一式两份,一份存入技术档案,另一份放在机械设备上,以利操作人员执行4.在执行润滑卡片过程中,如发现不妥之处,提出后经有关人员讨论可以补充修改5.设备润滑的好坏,关系到机械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机械的使用寿命,也关系到油脂的合理消耗程度,因此机械设备必须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允许操作运行,润滑情况不符合以下条件时,应停止运转,组织检修(1)润滑系统或润滑附件完整齐全,灵活可靠,不漏油(2)润滑系统附件和油孔等清洁畅通(3)设备润滑情况完全符合润滑卡片的规定(4)润滑系统中的油压、油温和油的流量都符合操作指标(5)设备运转中没有因润滑不良而产生的怪声和杂音(6)润滑油脂的加油量应不缺、不少、不过量。而且供应均匀(三)储油容器和润滑点的标记1.各机械设备的润滑卡片一经制定,即应由司机和维修人员遵守执行,不得滥用油料,否则会使油品质量变坏,达不到润滑的目的,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2.对机械设备的所有注油孔、油杯和油池等润滑部位及一切注油工具和器具等,都应标注明确易懂的明显标志。如品种、牌号和定量等,便于识别,避免混乱。3.储存各种润滑油的容器,都应在容器外壁标上一定颜色(标号)以示区别。4.各单位向油库领油向各种机械识别注油时,都应与容器颜色对照,符合后方可加注油脂(四)油品保管和采购验收1.计划编制和采购验收(1)根据机械识别润滑卡片规定使用的润滑油及润滑脂的品种、牌号、数量,结合本单位使用情况编制油品使用计划,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交供应部门编制月份(季度)计划以备采购(2)在油品入库的同时,应交销售单位开出的“油品质量证明书”,经本单位化验员分析认为合乎国家油品质量标准时方可入库,否则不予验收。提取油品前,应将容器洗刷干净,确认容器中没有水份、杂质和没有影响油品质量的物品时才能提运(3)油品入库化验时,应首先化验粘度、水分、闪电和酸值等主要指标,以复验质量2.油品的发放和使用(1)各单位按已提出的月度用油计划,持领料单向供应部门请拨油品,如超计划领用,须说明理由并经有关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才可安排供应(2)经供应部门专管人员审核交油库保管员记账后发油。根据单位需要,可以发给油品质量证明的抄件。(3)单位领油时,须备好与规定标记颜色相符,干净的容器来油库领取油料(4)润滑工人向单位储备点领用润滑油时,必须持有与规定标记颜色相符的清洁器具和工具。将油品过滤后才许装入容器(5)润滑工人或司机润滑机械时,首先检查油路或油槽的油面,并观察机械润滑情况,结合机械设备润滑卡片规定详细对照,油品或颜色相符后方可注油(6)领油和发油时,各操作人员都应珍惜油品,不得浪费3.油库管理(油品管理)(1)验收入库的润滑油脂,应尽量在室内保管(室温____度),万不得已必须在露天存放时,油品应采取上盖下垫,并将油桶倾斜____度角,使桶盖的两个口盖严,并将两口位置保持同一水平,以防雨水侵入(2)油库内力求清洁,干燥通风,地面不得堆存其它易燃物品和无关材料(3)无论室内外的油品库房都应设有足够的防火设备(防火用砂、灭火器和警报器等),油库应与建筑物隔开,严格隔绝火源。油库内严禁烟火,库内应有暖气设施,以便于低温时发料(4)润滑油品应分品种牌号保管,避免混淆。润滑脂除分别注意保管外,不要靠近热源,以防润滑脂受热分解。堆放时每堆不宜过高,容器不应倒置(5)油品的保管期限超过六个月时,应重新化验质量(6)抽注油工具、器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如有灰尘、砂粒或杂质等污物时,应彻底洗刷干净后再用(7)用油罐储油时,罐内必须先洗刷干净,并在油的入口和出口装置滤网,罐外保持清洁无污(8)油罐应有玻璃刻度计量装置,库内准备记录设备(9)所有装卸油的管线和器具、工具等,都应保持清洁完整,不用时擦净,放在固定木箱内。最好用布将工具盖好,以免与灰尘、砂粒、杂质等接触4.容器和工具的管理(1)用过的宽桶和容器应将盖拧紧盖严,卧放上垛,下边垫起,以防锈蚀(2)容器油桶应有明显标记(单位、油品品种、牌号)做到专桶专用。如有破损应及时补修(3)供应部门与使用单位的油桶容器应分别注帐使用(4)油桶和油罐每年清洗一次,清除杂质,清洗后应有检验标准,保证新装油品质量,车间油桶容器每季度清洗一次(5)油桶油罐按规定分类,以便分别使用(6)班组润滑工人使用的注油容器每月清洗一次(7)机械的油箱或油槽在设备检修时彻底清洗(8)各种工具专油专用,必要时应清洗后再用,并应注意保管,防止与灰尘和泥沙等脏物接触(9)单位使用的各种润滑油容器、工具和器具,都应有明确标记和颜色以资区别,防止滥用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五)加强设备机械用油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润滑工作顺利而合理的进行,做好润滑油脂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下发执行。(一)责任制度1.润滑工程师(技术员)职责(1)拟定各项管理制度、检查润滑制度的执行情况(2)编制与审核机械设备的润滑卡片(3)指导润滑油脂的正确应用,油品的合理保管及日常的油品质量维护保养工作(4)督促化验人员检查入库油品质量,并对长期使用的油料进行定期检验,提出使用意见(5)核定设备的润滑油脂消耗定额,规定换油期限,制定换油操作规程,负责贯彻执行(6)____本单位润滑油脂年季月度需要计划(7)负责处理设备检修和运行中的一切有关润滑技术问题(8)学习与介绍有关设备润滑管理的先进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缺乏适用油时,确定代用油脂的品种规格(9)发现设备润滑不良,引起严重磨损时,应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润滑状况(10)定期召开润滑管理工作会议,检查总结本单位的设备润滑情况,并提出技术____措施计划(11)____本单位职工学习与掌握油品应用的基本知识和经验交流2.设备润滑员的职责(由指定的维修工担任)(1)及时领取油料,保证油脂供应,正确做好油料收发记录,按时统计上报(2)具体执行设备的“三定””三专”管理制度,实行定量(加油)、定时(换油)、定期(化验)及专用(加油工具)、专地(存放油脂)、专人(管理油脂和工具)的设备润滑“三定三专”原则。(3)按定额发放油料,并经常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做到合理用油(4)保证车间油库和容器的清洁,做好油品质量维护工作,做到专桶专用,分类储存,不得混杂(5)定期检查每台设备润滑系统工作状况,摩擦面润滑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映解决处理(6)按设备检修换油计划进行清洗换油工作,遵守换油操作规程(7)将回收的废油按品种、牌号分别保管,定时交库(8)督促司机正确润滑和保养设备,对不遵守设备润滑卡片的人员提出指正3.操作司机的职责(1)及时领取油料,做到按定额合理用油(2)严格执行设备润滑卡片的规定,保证设备润滑良好及正常运转(3)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上班时应清扫设备,按量注油,下班后也应做好清洁工作,保持注油口洁净(4)经常检查机械设备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二)设备润滑卡的制度1.设备润滑卡片是指导机械设备润滑工作的技术文件,卡片上规定的一切事宜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应随意变动或更改2.设备润滑“三定”工作是。实行定量(加油)、定时(换油)、定期(化验)。3.每台设备的润滑卡片都应一式两份,一份存入技术档案,另一份放在机械设备上,以利操作人员执行4.在执行润滑卡片过程中,如发现不妥之处,提出后经有关人员讨论可以补充修改5.设备润滑的好坏,关系到机械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机械的使用寿命,也关系到油脂的合理消耗程度,因此机械设备必须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允许操作运行,润滑情况不符合以下条件时,应停止运转,____检修(1)润滑系统或润滑附件完整齐全,灵活可靠,不漏油(2)润滑系统附件和油孔等清洁畅通(3)设备润滑情况完全符合润滑卡片的规定(4)润滑系统中的油压、油温和油的流量都符合操作指标(5)设备运转中没有因润滑不良而产生的怪声和杂音(6)润滑油脂的加油量应不缺、不少、不过量。而且供应均匀(三)储油容器和润滑点的标记1.各机械设备的润滑卡片一经制定,即应由司机和维修人员遵守执行,不得滥用油料,否则会使油品质量变坏,达不到润滑的目的,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2.对机械设备的所有注油孔、油杯和油池等润滑部位及一切注油工具和器具等,都应标注明确易懂的明显标志。如品种、牌号和定量等,便于识别,避免混乱。3.储存各种润滑油的容器,都应在容器外壁标上一定颜色(标号)以示区别。4.各单位向油库领油向各种机械识别注油时,都应与容器颜色对照,符合后方可加注油脂(四)油品保管和采购验收1.计划编制和采购验收(1)根据机械识别润滑卡片规定使用的润滑油及润滑脂的品种、牌号、数量,结合本单位使用情况编制油品使用计划,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创新与成果分享机制计划
- 防止职业倦怠的小技巧计划
- 医学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
- 建立员工反馈与建议机制计划
- 2025年电动晾衣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景区承包合同
- 珠宝定制服务特殊条款协议
- 农产品电商项目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 泌尿外科护理个案汇报
- L-Ornithin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 《千年古村上甘棠》课件
-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 子女放弃继承房产协议书
-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合理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小马过河》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专题解读
- 爱车讲堂 课件
- 成立商会的可行性报告5则范文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