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宝林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乐至县宝林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乐至县宝林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乐至县宝林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乐至县宝林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乐至县宝林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B.步骤电弧炉中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Si+CO2↑C.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D.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通过蒸馏(或分馏)可提纯SiHCl32、下列物质:①水泥②玻璃③陶瓷④水晶,其中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B.蒸馏和蒸发都用来分离液体混合物C.工业上制无水酒精通常是将生石灰与95%酒精混合后蒸馏D.碘水中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Mg→MgO B.CaO→CaCO3 C.Cl2→NaCl D.H2SO4→SO25、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仅①②④⑤ B.仅①②③④C.仅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6、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D.只需滴加KSCN溶液7、下列对化学键及化合物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MgCl2与NaOH均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均属离子化合物B.BaCO3与H2SO4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均属强电解质C.乙醇与醋酸,均只含共价键,均属非电解质D.氯气与氧气,均只含共价键,均只做氧化剂8、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为()A.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 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C.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D.高温分解石灰石制生石灰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镁可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漂白粉可用于净水和消毒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可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的是()A.H+、Cl-、Ag+、NO B.Na+、CO、Cl-、Ca2+C.Fe3+、SO、Na+、Cl- D.H+、Ba2+、Cl-、NO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合理的是A.NaOH、Ba(OH)2属于碱 B.H2SO4、CH3COOH属于酸C.Na2CO3、NaHSO4属于盐 D.Na2O、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12、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A.Fe(OH)3;Fe2O3 B.Fe(OH)2;Fe2O3C.Fe(OH)2;Fe(OH)3,Fe3O4 D.Fe2O3;Fe(OH)31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池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14、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精和糟入瓯(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B.《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C.《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有黄安长者为宅煮糖,宅坦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D.《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15、下列体系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MnO4-、K+、C1-、SO42-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3-、Cl-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4+、K+、Cl-、OH-D.0.1mol·L-1NaHCO3溶液:Na+、Ba2+、NO3-、OH-16、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与O2 B.Na2O2与CO2C.Na2CO3溶液与盐酸 D.NaAlO2溶液与盐酸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H2OB.氯化铝中加入氨水:Al3++3OH-═Al(OH)3↓C.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D.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SO42-+Ba2++2OH-=Cu(OH)2↓+BaSO4↓18、将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BaCl2、NaOH、NaHCO3B.Na2CO3、MgCl2、H2SO4C.AlCl3、NH3·H2O、NaOHD.Ba(OH)2、CaCl2、Na2SO419、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A.FeS+2HCl=FeCl2+H2S↑B.Fe+H2SO4=FeSO4+H2↑C.FeO+2HCl=FeCl2+H2OD.2FeCl3+Cu=2FeCl2+CuCl220、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器皿B.陶瓷C.丝绸D.中草药A.A B.B C.C D.D21、200mL1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2mol•L—1的NaOH溶液,最终产生7.8g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①350mL②90mL③150mL④200mL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2、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示正确的是()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 B.bcd C.abcd D.ac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丙__________,乙__________,H__________(2)根据要求回答:①D溶液和F溶液在空气中混合的现象__________;②)反应③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③反应⑦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4、(12分)元素推断题。根据部分短周期元素的信息回答问题。元素元素信息A第三周期VIIA族B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C原子序数是11DD3+与Ne的电子数相同(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C、D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B、D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在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B、C的单质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C原子与D原子的__________相同。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D的单质与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5、(12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F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请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装置A中烧瓶内的固体可选用_____;装置B中试剂可选用_____;a.碱石灰b.无水CuSO4c.无水CaCl2d.浓硫酸(3)E装置选用试剂的名称_____;(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①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②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③当有a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德罗数常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结果注明单位)(5)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______________;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在上图右边方框中画图,表示处理该气体的方法,并标出气流方向和所用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26、(10分)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2)经计算,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_(选填10mL、50mL、100mL)规格的量筒;27、(12分)某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杂质,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纯碱样品中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Ⅰ.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Ⅱ.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Ⅲ.准确称量纯碱样品放入容器中;Ⅳ.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Ⅴ.打开弹簧夹,往试管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最后称得干燥管的质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2)装置中试剂应选择_____,目的是________。(3)装置的作用是____,步骤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4)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的质量分数为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没有装置,会导致测量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8、(14分)某研究小组同学对市售某种补铁口服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根据名称认为该糖浆中含有Fe2+,设计方案进行验证。I.设计方案如下:方案试剂X预期现象方案i1mL1mol/LNaOH溶液a方案ii1mL1mol/L酸性KMnO4溶液b方案iii依次加入5滴KSCN溶液、1mL氯水c(1)方案i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最终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方案ii的预期现象是_________。(3)方案iii的预期现象是________,反应中氯水参与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II.进行实验操作,得到的实际现象如下:方案实际现象是否与预期现象相同方案i产生灰绿色浑浊,长时间不变红褐色不同方案ii相同方案iii自始至终无明显现象不同(4)为探究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查看说明书,得知有关补铁口服液成分的如下: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分葡萄糖酸亚铁30毫克,辅料为:蔗糖、香精、枸檬酸、羟苯乙酯。结合资料对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想:______________;为验证其猜想,在方案iii的基础上继续加入过量的氯水,得到了预期的现象。(5)实验反思:方案ii中预期现象与实验现象相同,并不能证明补铁口服液中一定含有Fe2+,理由是______。(6)小组同学进一步提出研究问题:仍选用之前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某久置的补铁口服液(计为Y)已部分变质。以下是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实验序号操作现象ⅳ取2mL溶液Y,加入1滴KSCN,再加入1mL水溶液显红色V实验V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29、(10分)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实验窒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下列装置补充完整,在虚框内画出连接图。___________(3)下列试剂不能用手干燥NH3的是_________。A.浓硫酸B.碱石灰C.NaOH固体(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分为三步:①NH3→N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②NO→NO2实验现象是_______。③NO2HNO3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5)图1中,实验室只用一种物质将NO直接转化为硝酸且绿色环保,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6)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从物质性质上看,X属于_______氧化物。(7)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A.O2B.NaC.NH4ClD.NO2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题分析】A、硅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硅,只有化合态的硅,故A错误;B、电弧炉中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所以B错误;C、二氧化硅和硅都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C错误;D、SiHCl3(沸点33.0℃)和SiCl4(沸点67.6℃)的沸点有较大差距,所以可通过蒸馏(或分馏)提纯SiHCl3,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2、C【解题分析】

陶瓷、水泥、玻璃属于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答案选C。3、C【解题分析】

根据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题目详解】A.碳酸钙需要在高温下分解,不能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故A错误;B.蒸馏常用来分离相互溶解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蒸发是将可溶性固体溶质从其溶液中析出,故B错误;C.乙醇与水转变为乙醇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沸点差异较大,蒸馏提取乙醇效果更好,故C正确;D.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紫色层在下层,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高中阶段常用萃取剂有四氯化碳、苯。其中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在水下层,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层上方。4、A【解题分析】氧化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指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A.Mg的化合价变化:0→+2,属于氧化反应;B.元素化合价无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Cl的化合价变化:0→-1,属于还原反应;D.S的化合价变化:+6→+4,属于还原反应;故选A。5、D【解题分析】

①钠是IA族元素,为银白色金属单质,有金属光泽;②质地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将钠放入水中,钠会立即熔成小球,说明熔点较低;④钠能浮于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小;⑤钠是金属,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故选D。6、B【解题分析】

A.先滴加氯水,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即使原溶液不含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3+,故A错误;B.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含有Fe2+,故B正确;C.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灰绿色是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混合物颜色,能检验亚铁离子存在,但无法证明不存在少量的Fe3+,故C错误;D.只滴加KSCN溶液,根据溶液是否显红色,能检验出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无法验证Fe2+存在,故D错误。答案选B。7、B【解题分析】

A.MgCl2中只有离子键,A错误;B.BaCO3与H2SO4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前者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后者只有共价键,都属强电解质,B正确;C.乙醇与醋酸,均只含共价键,乙醇是非电解质,醋酸是电解质,C错误;D.氯气与氧气,均只含共价键,不一定均只做氧化剂,例如氯气可以作还原剂,D错误;答案选B。【题目点拨】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另外也需要注意电解质和化合物的关系。8、D【解题分析】

A.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易爆炸,不能用此方法制氯化氢,故A错误;B.工业生产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海水结晶,故B错误;C.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故C错误;D.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分解石灰石制生石灰,故D正确;选D。9、C【解题分析】

A.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可与胃酸(主要成分是HCl)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B.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信号弹、焰火、闪光粉等,不符合题意;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Ca(ClO)2遇水产生强氧化剂次氯酸(HClO),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净水的工序较为复杂,仅仅加入漂白粉不能达到净水的目的,符合题意;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用作透雾能力强的高压钠灯和照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题目点拨】注意:碳酸钠虽然也能和盐酸反应,但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较强,容易烧伤黏膜,不能用作胃酸中和剂;常用作中和胃酸的有氢氧化铝、小苏打,但小苏打不适用于患有胃穿孔以及胃溃疡的患者,需注意相关药品的规范使用。10、D【解题分析】

A.氯离子和银离子会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根和钙离子会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铁离子的水溶液会先淡黄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且无色,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11、D【解题分析】

A.NaOH和Ba(OH)2均为强碱,A项正确;B.硫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B项正确;C.碳酸钠是正盐,硫酸氢钠为酸式盐,C项正确;D.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D。12、B【解题分析】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向该溶液中加入氨水时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加热时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红棕色氧化铁,故白色沉淀是氢氧化亚铁,加热得到最后的残渣是氧化铁,故合理选项是B。13、D【解题分析】

A.取出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不能放回原瓶,会污染原试剂,故A错误;B.钡离子有毒,可污染地下水,不能直接排放进下水道,故B错误;C.蒸发时不能蒸干,应利用余热蒸干,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故C错误;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较高,应冷却后在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

故选:D。14、D【解题分析】

A.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B.《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土块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糖中的色素,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D.“熬胆矾铁釜亦化为铜”,说明Fe和CuSO4反应生成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D。15、B【解题分析】

A.MnO4-显紫色,不满足无色条件,故A错误;B.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四种离子可以共存,故B正确;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存在Fe3+,Fe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CO3-、OH-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碳酸根和钡离子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等。16、B【解题分析】

A.Na与O2反应,温度不同,产物不同,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A不合题意;B.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B符合题意;C.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盐酸不足可生成碳酸氢钠,盐酸过量,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C不合题意;D.NaAlO2溶液与盐酸反应,盐酸不足,可生成氢氧化铝,盐酸过量可生成氯化铝,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同,D不合题意。故选B。17、D【解题分析】

A.CaCO3难溶,不能拆开,正确写法为:2H++CaCO3=Ca2++CO2↑+H2O,A选项错误;B.NH3∙H2O是弱碱,不能拆开,正确写法为:Al3++3NH3∙H2O=Al(OH)3↓+3NH4+,B选项错误;C.电子得失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写法为:Fe+2Fe3+=3Fe2+,C选项错误;D.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2OH-=Cu(OH)2↓+BaSO4↓,D选项正确;答案选D。18、B【解题分析】

A、等物质的量NaOH、NaHCO3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aCl2和碳酸钠后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一定有沉淀生成,故A不选;B、Na2CO3、MgCl2、H2SO4等物质的量混合后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可能生成沉淀,故B选;C、AlCl3、NH3•H2O、NaOH等物质的量混合,1mol铝离子需要3mol氢氧根离子完全沉淀,根据题意碱不足,所以一定有沉淀生成,故C不选;D、Ba(OH)2、CaCl2、Na2SO4等物质的量混合可以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定有沉淀生成,故D不选;故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给定量的物质混合时的反应判断,关键是要充分掌握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生成物质在所在环境中的存在判断,综合性较强需认真分析作答。解答时可根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反应的先后顺序逐项分析,同时要注意反应物量的问题。1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铁元素被氧化,说明铁的化合价升高,只有B符合题意。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20、A【解题分析】

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化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据此判断。【题目详解】A.青铜器皿是铜合金,A符合;B.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合金,B不符合;C.丝绸属于有机物,不是合金,C不符合;D.中草药主要由植物的根、茎、叶、果等组成,不属于合金,D不符合;答案选A。21、B【解题分析】

AlCl3和NaOH反应,当NaOH不足时生成Al(OH)3,当碱过量时,则生成NaAlO1.AlCl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完全生成Al(OH)3沉淀时,沉淀质量应为15.6g,大于实际沉淀质量为7.8g,说明有两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Al(OH)3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1,据此计算。【题目详解】0.1mol×78g/mol=15.6g>7.8g,说明有两种情况:一为沉淀不完全,只生成Al(OH)3沉淀;另一种情况为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1。n[Al(OH)3]==0.1mol:①若碱不足,由Al3++3OH−═Al(OH)3↓可知,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故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15L=150mL;②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1。0.1molA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6mol,生成Al(OH)30.1mol,还需要再加入0.1molNaOH溶解0.1molAl(OH)3,发生的反应为:Al(OH)3+NaOH=NaAlO1+1H1O,所以共需要NaOH0.7mol,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35L=350mL,故B项正确,答案选B。22、C【解题分析】

①标准状况下,6.72LCH4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H2S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④0.2molNH3;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所以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②>③>①>④,故a正确;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①CH4为16g/mol②HCl为36.5g/mol③H2S为34g/mol④NH3为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②>③>④>①,故b正确;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①CH4为0.3mol×16g/mol=4.8g,②HCl为0.5mol×36.5g/mol=18.25g,③13.6gH2S,④NH3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②>③>①>④,故c正确;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①CH4为0.3mol×4=1.2mol②HCl为0.5mol③H2S0.4mol×2=0.8mol④NH3为0.2mol×3=0.6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越大,氢原子的数目越多,所以氢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①>③>④>②,故d正确;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AlHCl

Cl2Fe(OH)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2Al+2OH-+2H2O=2AlO2-+3H2↑2Fe2++Cl2=2Cl-+2Fe3+【解题分析】

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说明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的丙为HCl,溶于水得到的E为盐酸;物质D(氢氧化钠)和G反应生成的红褐色沉淀H为Fe(OH)3,说明G中含有Fe3+,金属C与盐酸反应得到F,F与氯气反应得到G,可推知C为Fe,F为FeCl2,G为FeCl3。【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知道物质B的化学式:Al,丙为HCl,乙为Cl2,H为Fe(OH)3;答案:Al、HCl

、Cl2、Fe(OH)2。(2)①根据上述分析知道D为氢氧化钠溶液,F为FeCl2溶液在空气中混合发生反应为FeCl2+2NaOH=Fe(OH)2+2NaCl,生成白色Fe(OH)2沉淀不稳定,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答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②)反应③为物质D和金属B反应,根据分析D为氢氧化钠溶液,金属B为Al,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答案:2Al+2OH-+2H2O=2AlO2-+3H2↑。③反应⑦为物质F和乙反应,根据分析F为FeCl2溶液,乙为Cl2,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Cl-+2Fe3+;答案:2Fe2++Cl2=2Cl-+2Fe3+。24、ClO钠铝第二周期第ⅥA族第三周期第ⅢA族2Na+O2Na2O2电子层数Cl2+H2O==H++Cl-+HClO2Al+2NaOH+2H2O=2NaA1O2+3H2↑【解题分析】

A是第三周期VIIA族,则其为氯;B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3倍,则其为氧;C的原子序数是11,则其为钠;D3+与Ne的电子数相同,则其为铝。(1)由以上分析,可确定A、B的元素符号及C、D的元素名称。由B、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确定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在的位置。(2)B、C的单质在加热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3)通过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确定C原子与D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A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D的单质与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题目详解】(1)通过以分析,可确定A、B分别为氯和氧,元素符号分别为Cl、O,C、D的元素名称分别为钠、铝。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在的位置分别是第二周期第ⅥA族、第三周期第ⅢA族;答案为:Cl;O;钠;铝;第二周期第ⅥA族;第三周期第ⅢA族;(2)B、C的单质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2Na+O2Na2O2;答案为:2Na+O2Na2O2;(3)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Na原子与Al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Cl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l与Na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1O2+3H2↑;答案为:电子层数;Cl2+H2O==H++Cl-+HClO;2Al+2NaOH+2H2O=2NaA1O2+3H2↑。【题目点拨】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时,可利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在确定两元素原子的共同点时,也可通过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作出判断。25、MnO2+4HCl(浓)MnCl2+Cl2↑+2H2Oaa饱和食盐水b/2amol-1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解题分析】(1)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或碱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上可以产生氨气,所以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是生石灰或碱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答案选a;装置B中试剂用来干燥氨气,氨气能与氯化钙或浓硫酸反应,可选用碱石灰作干燥剂,无水CuSO4一般用来检验水蒸气的存在,一般不作干燥剂,答案选a;(3)E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可以将氯气中的氯化氢吸收,氯气不溶于其中,但是氯化氢在其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E装置选用试剂的名称为饱和食盐水;(4)①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生成物是氯化铵。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应该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②反应中氯气是氧化剂,3mol氯气得到6mol电子,因此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③当有3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当有a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2amol,个数是b=2amol•NA,所以NA=b/2amol-1;(5)氨气密度比氯气的小,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导氨气)、右边较短(导氯气),可以保证二者充分混合;氯气是大气污染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图为。26、②④⑥100mL容量瓶、玻璃棒5.410mL【解题分析】

(1)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的配制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盖好瓶塞,摇匀,需要使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②④⑥,缺少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故答案为:②④⑥;100mL容量瓶、玻璃棒;(2)图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应该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5.4;10mL。27、夹紧弹簧夹,将B中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位不下降,气密性好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CO2气体中的水蒸气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让装置D的碱石灰充分吸收,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75.7%偏大【解题分析】

(1)B中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使B处于一个密封环境,观察压强的变化;(2)装置A中试剂X应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后续实验验证;(3)C装置中浓硫酸是吸收CO2气体中的水蒸气,避免测量结果产生误差,“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是为了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让装置D的碱石灰充分吸收,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直到干燥管D的质量不变,为82.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2.4g-80.20g=2.2g,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碳酸钠纯度。【题目详解】(1)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将两端的导气管夹紧,将B中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漏斗内的水位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好;(2)本实验是为了检验纯碱的纯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实验产生干扰,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干扰后续实验验证;(3)装置C的作用:吸收CO2气体中的水蒸气,避免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偏大);(4)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直到干燥管D的质量不变,为82.4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2.4g−80.20g=2.2g,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碳酸钠纯度=×100%=75.7%,若没有E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导致D装置的质量增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变大,纯度偏大。28、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加入KSCN后无明显现象,加入氯水后溶液变血红色Cl2+2Fe2+=2Cl-+2Fe3+补铁口服液中含有还原剂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被还原,补铁口服液中除了有Fe2+外还有其他还原剂,因此褪色不一定证明是高锰酸钾与Fe2+反应取2mL溶液Y,加入1滴KSCN,再加入1mL氯水,溶液显红色,颜色比iv深【解题分析】

I.(1)方案i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说明X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转变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2)X溶液中若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X溶液中若含有亚铁离子,向X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氯水具有氧化性,再加入氯水,亚铁离子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II.(4)方案i和方案iii的实验现象与I中的现象不同,根据现象描述,X溶液中的亚铁离子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没有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依据补铁口服液成分分析,造成现象结果与预期不一致的可能为补铁口服液中自身带有还原性的抗氧化剂,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而失去补血作用;(5)方案ii中预期现象与实验现象相同,并不能证明补铁口服液中一定含有Fe2+,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被还原,补铁口服液中除了有Fe2+外还有其他还原剂,因此褪色不一定证明是高锰酸钾与Fe2+反应;(6)验证某久置的补铁口服液(计为Y)已部分变质,而不是全部变质,需要做一个与方案iv的对比试验,假定只有部分亚铁离子被氧化,若向Y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将所有亚铁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