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质量 D.物质总质量2.碳可以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 B.SO2 C.SO2 D.H2S3.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B.N(NO2)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手术麻醉时用液氮作冷冻剂 B.急救病人时用氧气供人呼吸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电极材料 D.节日庆典时用氢气充灌气球5.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请判断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5 C.+3 D.-36.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根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约含铁130mg、锌167~172mg、铝5mg、硼7mg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7.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8.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钙 B.铁 C.锌 D.碘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能供给呼吸,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10.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1/4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水从烧杯进入容器D.红磷一燃烧完,就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11.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氮气是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是C.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D.通常情况下,氮气不能支持燃烧12.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有关K2Cr2O7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B.K2Cr2O7中C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3%C.K2Cr2O7中K、Cr、O元素的质量比为39:52:56D.K2Cr2O7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4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__g。(2)请写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用序号作答,后同),并指出其中错误的操作_________。(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A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所取用的氯化钠含有杂质D称量好的溶质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撒出14.如图一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制取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分子C.都是氧化物D.都是含氧化合物(3)实验室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收集较纯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此方法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__。(4)由图二可知,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中,轴所代表的含义与下列哪一选项符合_______。I固体中钾元素质量Ⅱ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Ⅲ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Ⅳ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5)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若要利用装置B制取6.4克的氧气,理论上需消耗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_______?(请根据方程式列式计算)(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请在图三中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15.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2)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与B装置做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要用G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先在G装置中装满水,应从____口进入(填“c”或“d”);(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A-E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若改用G装置收集氨气,则应从______口进(填“c”或“d”);(6)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研究。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16.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______接触,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2)实验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大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①~⑥序号)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⑥实验3锥形瓶內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氧化铁(Fe2O3)又称为铁红粉,是一种无机颜料,用于油漆、橡胶等的着色。请计算:(1)氧化铁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2)氧化铁的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18.已知,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完成下列问题:(1)计算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2)计算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3)20g的硝酸铵含氮元素质量为多少?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它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题分析】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故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元素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前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2、C【解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因此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C。3、C【解题分析】A、N(NO2)3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属于氧化物,正确;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B【解题分析】
A、液氮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所以常用作医疗手术中的冷冻剂,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呼吸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氧气能供人呼吸是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来的,为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用石墨作做电极材料,是利用的石墨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D、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题分析】
根据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及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来解答本题。【题目详解】NaNO2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1)+x+(-2)×2=0
解得x=+3,
即NaNO2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
故选:C。6、D【解题分析】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在人的头发中铁、锌、铝、硼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D7、B【解题分析】
根据微粒的性质分析,人们能够闻到茶香,是因为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最后运动到人的鼻腔中去了,故选B。8、A【解题分析】
A、骨质疏松是由骨组织中钙盐流失引起的骨病,缺钙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选项A正确;B、人体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B不正确;C、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C不正确;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与骨质疏松无关,选项D不正确。故选A。9、B【解题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判断,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题目详解】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此说法正确。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的体积不变。此说法错误。C、分子在是不断运动的,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温度高,分子运动的快。所以湿衣服晾干的快。此说法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和海水中的氧气都是由同种的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所以,都能供给呼吸。此说法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C【解题分析】
A、红磷有剩余,说明氧气全被消耗,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测定结果会偏小,故错误;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C、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烧杯进入容器,故正确;D、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测定结果会偏小,故错误。故选C。11、C【解题分析】
A.氮气有很多用途:制造氮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保质期、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所以说氮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确;B.氮气由大量氮分子构成,一个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故氮气的化学式是,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才常用作保护气,选项错误;D.通常情况下,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选项正确。故选:C。12、C【解题分析】
A、K2Cr2O7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K2Cr2O7中铬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K2Cr2O7中钾、铬、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2):(52×2):(16×7)=39:52:56,故选项说法正确。D、K2Cr2O7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52×2)+(16×7)=29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广口瓶3.0②①⑤③④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BCD【解题分析】
(1)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0g;(2)配制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3)A.用生锈砝码称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不选;B.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D.称量好的溶质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故选BCD。14、锥形瓶水槽DAE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I便于添加液体并能控制反应速率0.4【解题分析】
(1)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为:①锥形瓶;②水槽。(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制取氧气,其原因是它们都是含氧化合物;故填:D。(3)实验室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为了收集较纯氧气用排水法,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此方法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4)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符合题意;Ⅱ、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氧气的生成,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大,直至反应停止,不符合题意;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氧气的生成,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直至反应停止,不符合题意;Ⅳ、随反应的进行,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会从0逐渐增大,直至反应停止,不符合题意;故填:I。(5)双氧水制氧气可选择装置B或C,其中装置B的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并能控制反应速率,若要利用装置B制取6.4克的氧气,设需要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则;则需要消耗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将收集装置补画完整为。【题目点拨】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5、酒精灯试管过氧化氢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2KClO32KCl+3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dAEd催化作用【解题分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试管。(2)装置B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过氧化氢;C装置中用针筒代替了长颈漏斗,针筒可以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节约药品。(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可以选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收集氧气。(5)G装置作为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难溶于水,故氧气应该由短管d通入,水由长管b排出。(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易溶液水,故只能选向下排空气法装置E收集。G装置改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氨气由短管d通入。(7)二氧化锰是该反应中的催化剂,故起催化作用。16、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先膨胀后变小③④⑥【解题分析】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实验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3)锥形瓶中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技术合作项目终止及解除合同书
- 2025年度农村水井承包合同与农业灌溉用水权流转及监管协议
- 2025年度特殊年龄段劳动者用工协议及权益保障
- 2025年度个体商户劳动合同(家政服务行业合作)
- 5G通信借款居间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分红股收益确认与分配协议
- 2025年度影视作品著作权许可及广告植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分手协议书模板:分手后共同债务承担协议
- 2025年度房屋拆除与建筑垃圾清运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带徒技能传承服务协议
- 榆神矿区郭家滩煤矿(700 万吨-年)项目环评
- GJB5765-2006 军用机场场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公司合作计划书
- 2016-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领域联合诊疗(MDT)管理法规
- 光伏电站运维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保安员考核评分标准与细则
- 四年级竖式计算大全100道
- 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的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