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由基础知识'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的形成从全局来看,分裂孕育着统一;从主流来说,生产力在不断发展。(1)220年,①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注意:曹操并非三国时期人物。(2)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0o(3)孙权称帝,定都③,国号吴。[知识点]三国与西晋,三国鼎立根据所学,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Ic考点剖析]:考点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表现⑴经济:魏晋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而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等。(2)政治:这一时期的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⑶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⑷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总体上趋于和缓。.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1.陆俟(本姓步六孤)是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爰士";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六代陆卬""在席赋诗,印必先成";印子义"于五经最精熟",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陆氏家族的发展反映了A,科举制度影响深远B,中原文化渐趋衰落C.民族交融深入发展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知识点]东晋与南朝,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陆俟作为北魏鲜卑贵族,其后代热衷于中原的儒家文化,反映出少数民族的发展到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民族交融深入发展,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举,排除A;材料不能证明中原文化衰落,排除B;D项在西汉时已经出现,排除D。考点二: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启示.原因⑴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⑵北方人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3)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各族人民共同劳动。⑷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⑵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例2.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政治中心逐步南移[知识点]东晋与南朝,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可知,南朝的货币经济逐渐扩大并取代物物交换的实物经济,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治中心此时期逐渐转移到南方,南方相对稳定,使得南朝的货币经济逐渐扩大,D项正确;货币经济繁荣是社会整体经济进步的表现,排除A项;北朝实物经济色彩比较浓厚,说明北朝商品交换比较少,排除B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方货币经济超越了北方,在商品经济发展这一领域,南方领先北方,而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排除C项。故选D项。少真题演练少真题演练(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知识点]三国与西晋,少数民族内迁[答案][解析]根据"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得出汉族的习惯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内容,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C项正确;群言百家指各家著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人口的流动,也不是地方的物产,排除BD项。故选C项。(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知识点]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东晋与南朝,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D[解析]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项。故选D项。(2021・广东・高考真题).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知识点]三国与西晋,西晋的统一与兴亡[答案]B[解析]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效率无关,排除Do(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文化共享民族接触民族交往交流交啜文化共享民族接触民族交往交流交啜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知识点]三国与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唐前期的鼎盛局面,疆域的奠定[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论述:民族交往是从民族接触开始的,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比如,古代中国长城沿线,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其在地域上与汉族邻近,为各民族间生活和社会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间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由此形成包括资源、信息和语言交流在内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交流。比如,北魏教文帝改革实行说汉话、穿汉服等措施,通过加强民族交流进而促进民族交融。民族交融重在文化交融、文化共享,通过血缘交融、习俗交融、信仰交融等,达到心理交融,心理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高层面。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互相通婚,少数民族政权还积极推进儒学教育,从而推动各民族形成对儒家文化信仰和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总之,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析]论述:首先,观察图片及相关文字解释,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如根据“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级结构和"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等信息,可得出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的主要途径;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可从民族交往、民族交融的角度展开分析;最后总结,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2021•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君人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君人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知识点]十六国与北朝,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魏孝文帝改革[答案(1)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解析](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戌,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君B、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得出:改镇、戍为州、君B、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由材料信息"孝文帝还将州、君口、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得出: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由材料信息”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由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由材料信息"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戌,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由材料信息”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得出: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由材料信息"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得出: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答案]曹丕蜀汉建业[解析](1)220年,①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注意:曹操并非三国时期人物。(2)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②蜀汉。(3)孙权称帝,定都③建业,国号吴。2.西晋⑴建立:266年,a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⑵统一:—拿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_金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知识点]三国与西晋,西晋的统一与兴亡[答案司马炎280匈奴[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①处填写司马炎;②处填写280;③处填写匈奴。3.阅读“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见教材P27)信息解读:上图表明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并同汉族人交错杂居在一起。这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⑴东晋建立:317年,a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今江苏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⑵土族崛起: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土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阶层形成。②逃到南方的北方高门土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指地位高,有钱有势的人家[知识点]东晋与南朝,东晋的兴亡与土族的兴盛[答案]东晋司马睿土族[解析]结合所学可知,317年,东晋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士族阶层形成,①处填写东晋司马睿;②处填写士族。.阅读教材P28"历史纵横":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影响是什么?[知识点]东晋与南朝,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答案现象: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族专权。影响: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解析]现象: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东晋时期的士族专权。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土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①。[知识点]东晋与南朝,南朝的更替与统治[答案]南朝[解析]根据所学知识,420年,出身低级土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故填空南朝。.江南开发(1)背景: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鱼,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⑵表现①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⑶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知识点]东晋与南朝,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景乡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阅读教材P28"思考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知识点]东晋与南朝,北民南下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因此江南得到了开发。.南北对峙(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①附近。(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知识点]东晋与南朝,南朝的更替与统治[答案]黄河南岸[解析]根据材料"南北对峙……东晋南朝……陈朝……”可知,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到陈朝时,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故填空为黄河南岸。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①,合称“十六国”。⑵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3)观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2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后来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观水。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知识点]十六国与北朝,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答案]成汉典章制度氐族[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养配餐及食谱编制曾小娟
- 外阴癌手术步骤
- 《光合作用讲》课件
- 口腔科感染管理知识简单
- 《公司债券融资》课件
- 人力资源公司的培训
- 《全神贯注》课件
- 世界金融机构
-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 专题08阅读理解精练精析20篇(期末真题名校模拟)-2022-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复习查缺补漏冲刺满分
- GB/T 4354-2008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
- GB/T 37439-2019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 GB/T 18723-2002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 药品供应目录(人民医院药品名分类汇总表)
- CAK6136V车床面板操作
- 矿井提升机技术参数介绍及设备选型过程
- 《经济学基础》试题库(附答案)
-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8000字(通用九篇)
- 初中议论文写作讲解完整版课件
- 赣价协〔2023〕9号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基准价
- 5000字论文范文(推荐十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