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大赛_第1页
《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大赛_第2页
《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大赛_第3页
《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大赛_第4页
《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大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作业设计休宁县石田初中:胡小民吴新根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程式》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4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化学方程式的提高应用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的本质原因。方程式的技巧。进行计算的规范格式。4.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二)教材分析12学方程式的技能,因此成为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成效的分水岭。课题3(三)学情分析尤为重要。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定律来解释一些现象。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技巧。4.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际运用。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所示;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如下图2“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学知识。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涵义: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数量关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书写遵守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微观探析化学反应实质:微观“三不变”1.写:短线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书写步骤:

2.配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3.等:将短线改为等号4.注: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5.查:检查化学方程式1.表示化学反应应用: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3.计算题格式:设、方、关、比、算、答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图1 单元知识结构图单元主题 课题主题 课时主题 课时主题单元主题课题主题课时主题课时主题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第三课时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第四课时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第五课时化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和守恒来解释一些现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程式的技巧。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建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规范格式。进一步掌握化学方程式计学方程式的 提高应用

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的实际运用。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图2 自然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现象。作业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升氢气与1升氧气反应生成3升水蒸气;C.镁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重,但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00g冰融化得到10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理解不清;错选B,质量守恒并非体积守恒;错选D,对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不清。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和守恒的原因,会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现象的掌握情况。作业2: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SO2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气体是否有毒判断错误;错选C或D,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不能理解。一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复习前面涉及到的有毒气体等知识。作业3: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是 。 A B(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或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4)下列项目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分子种类 ②分子个数 ③原子种类 ④原子个数 ⑤物质总质量⑥原子质量 ⑦元素种类 ⑧物质种类1.参考答案:(1)向右 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散逸(2)相等(3)密闭(4)③④⑤⑥⑦2.时间要求:3分钟3.评价设计:(4)错选,可能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微观解释模糊不清。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个别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知道部分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知道课本中反应质量变化情况能判断陌生反应的质量变化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只知道质量总和不变但不知范围条件知道质量总和不变及范围条件知道实验中质量总和改变的原因能理解所有陌生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个别原因知道部分原因知道多种原因知道所有原因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化学反应个别变化因素知道部分变化因素知道多种变化因素知道化学反应所有变化情况微观解释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二课时提供的信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作业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B,对化学方程式“质”的意义不理解;错选C,对化学方程式“量”的意义不理解;错选D,对化学方程式概念不理解。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作业2:现有10克A和足量B混合后充分反应,若10克A完全反应生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4:1 C.5:1 D.2:1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B或D,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量”的意义理解不透。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通电作业3“质“量“微观粒子角度写出化学方程式22O==2H2↑+O2↑表示的三个意义。“质”的意义: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可以生成32份质量的氧气和4份2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可以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2.时间要求:2-3分钟3.评价设计:从广义上对化学反应中量变理解。不能从广义上对化学反应中微观变化的理解。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通过语言文字叙述,测评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三个意义的情况。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能正确的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点燃作业+3O2==2CO2+4H2O由此推断出R的化学式为 。1.参考答案:CH4O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对“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不变”这一规律认识不清。(2)错写成H4CO,不懂得有机物化学式书写规律。这一规律的认识程度。作业2:正确书写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2)电解水1.参考答案:略2.时间要求:3分钟3.评价设计:(1)化学式错写,对化学反应“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一原则不理解。(2)未配平,对化学反应“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不理解。(3)反应条件及“↑”写错或未写,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认识不完整。的缺陷,然后不断改进最后达到熟练掌握。作业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C2H6+ O2

点燃== CO2+ H2O(2)Fe3O3+ CO

高温== Fe+ CO2746(2)13232.时间要求:3分钟3.评价设计:(1)化学计量数全错,对配平的意义不理解或不懂得如何配平。(2)化学计量数部分错误,可能对配平的要求不严密。平在第2题中遇到,通过这个练习提升配平的能力。第四课时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规范格式。作业1:在反应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参考答案:582.时间要求:1分钟3.评价设计:(1)错填成29,对2D的相对分子质量理解有误。(2)错填成58g,对相对分子质量单位理解有误。比两者,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作业2: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点燃1.参考答案:4Al+3O2==2Al2O3 108:96:2042.时间要求:2分钟3.评价设计:(1)化学式错写,对化学反应“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一原则不理解;未配平,对化学反应“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不理解。(2)错答结果,对相对分子质量概念理解有误或计算能力存在偏差。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作业3:某工厂需要制取100kg氧气,若采用电解水方法,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质量多少的氢气?1.参考答案:112.5kg、12.5kg2.时间要求:3-4分钟3.评价设计:(1)错写或未写假设,如:带单位等。对计算书写格式不甚理解。知识掌握不牢。(3)与计算有关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透。(4)计算结果有误,计算能力偏差。(5)结果未作答。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基本掌握个别简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掌握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课本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陌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点强调书写格式,特别注意几个易错点。计算氢气也可直接采用质量守恒定律,通过这个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五课时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运用。作业1:12g镁与足量的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1g2.时间要求:3分钟3.评价设计:(1)错写或未写假设,如:带单位等。对计算书写格式不甚理解。(2)化学方程式书写有误,如:写成MgCl、未配平等。(3)与计算有关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透。(4)计算结果有误,计算能力偏差。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作业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15.5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10.7g。求:①制得O2的质量②剩余固体混合物是什么?各多少克?1.参考答案:①4.8g②剩余固体中氯化钾7.45g二氧化锰3.25g。2.时间要求:3-4分钟3.评价设计:①空白或错答,对质量守恒定律缺乏理解和运用。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计算结果有误;结果错答。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气体质量会用气体质量进行部分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课本中类似相关计算掌握陌生反应的类似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2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增减变化情况模糊不清及化合物、单质概念区分模糊;错选B,催化剂概念模糊;错选D,不会根据数据变化判断反应物、生成物以及不会灵活使用质量守恒定律。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本题意在检测学生根据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的增解。作业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的化学式是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3)2.时间要求:2分钟3.评价设计:

催化剂2CO+2NO===N2+2CO2欠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了解个别物质中元素化合价了解部分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掌握物质中元素化合价能由微观分子模型判断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只会书写个别简单物质化学式会书写部分物质化学式会书写所学物质化学式能由微观分子模型判断生成物化学式无意义或只会书写个别会书写部分掌握课本所能由微观分子空白答案简单反应的化简单反应的学反应的化模型书写反应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的实质,并书写化学方程式,重在检测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作业3:请按下列要求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2)铁在氧气中燃烧;(3)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4)加热后分解只生成一种金属、一种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参考答案:略2.时间要求:5分钟3.评价设计:(1)化学式错写,对化学反应“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这一原则不理解。(2)未配平,对化学反应“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不理解。(3)反应条件及“↑”写错或未写,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认识不完整。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重点检测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情况。PAGEPAGE10作业4:+2NH3一定条件==========CO(NH2)2+H2O试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生产6t尿素,理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