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_第1页
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_第2页
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_第3页
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_第4页
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电视剧第一节:电视剧的诞生1958年,当时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直播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20分钟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正是这部20分钟的“直播电视小戏”,从此拉开了中国电视剧的帷幕。

第一节:电视剧的诞生此后8年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总共创作了近200部电视剧,培养了第一代电视剧拍摄制作以及播出人才。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到了1966年至1976年,特殊年代原因阻碍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使电视剧事业一直停滞不前。第一节:电视剧的诞生八部样板戏时代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龙江颂》现代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第一节:电视剧的诞生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率先开始了彩色电视试播。同年,成都等3家电视台也紧随其后。但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反,电视剧的创作却陷入停滞局面。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这样的局面一直到1978年,随着中国第一部完全实景录制的电视剧《三家亲》的播出,才有所打破。1978年5月播出的《三家亲》是新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也是电视单本剧的开始。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1978年之后的10年,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在此时慢慢凸现。而以《三家亲》、《凡人小事》、《有一个青年》、《永不凋谢的红花》等为标杆,宣告了中国电视剧复苏时代的到来。这个事情电视剧的内容基本可以用“检讨文革”概括,属于电视剧中的“伤痕”艺术。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1981年2月5日播出的由王扶林导演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这时,录像技术得到运用,电视机逐步普及,电视剧开始突破单一剧观念,朝连续性的作品迈进。1982年,4集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以柯碧舟、杜见春等人的形象,首次在荧幕上再现了文革时知青的生活。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乔厂长上任记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连续剧的情节繁复、悬念迭生,与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相似。它的诞生不仅是电视剧艺术从复苏走向成熟的外部特征,更是创作者对时代改革和文化发展双重视角的内在把握。——陈友军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1985年到1989年间,连续剧产量由121集发展到1232集。此时拍摄的根据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红楼梦》和《西游记》至今仍被观众所喜爱。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西游记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红楼梦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这是电视剧由单一剧向连续剧发展的必然结果,随之,其题材也越来越宽泛。1985年,恰逢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播出的《四世同堂》,因为这一家族剧带来的巨大轰动,甚至有人说它为老舍先生的小说注入了青春的气息。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四世同堂第二节:电视剧的文化身份凸显进入80年代中后期,多题材的电视剧是将更多的角度集中对准了观众‘心灵文化’的需要。《今夜有暴风雪》、《篱笆女人和狗》、《一村之长》、《山不转水转》等,主要以人物形象的深层心理结构为依据,把人物自身的情感愿望当做中心,将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精神结合,用新一代农民对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和抗争,表现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体制转型,‘回归生活’,从平凡的生活寻求人生的意义成为电视剧创作的必然要求。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渴望: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1990年播出的50集连续剧《渴望》就是这时电视剧文化转型的标志,它不仅拉开了长篇室内剧的制作模式,也拉开了中国通俗电视剧和家庭伦理剧的大幕。从此时起,电视剧开始向娱乐消费的方向转变,改革及反腐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剧目也开始尽量地避免使用单一话语,而是融入了更多家庭的生活元素。

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从《渴望》开始,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平民化风格的作品层出不穷。延续了这种风格的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门话题,可以说是90年代流行热点和社会风俗的百科全书。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编辑部的故事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继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之后,《过把瘾》、《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皇城根》、《爱你没商量》诸如王朔们调侃式台词的京城室内剧风靡一时。

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在轻松调侃之际,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成了最中式的西洋景,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北京人在纽约》成了大多数“移民族”的荧屏写照。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我爱我家第三节:多元化的电视剧时代

北京人在纽约

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1994年是内地戏说历史剧的元年。《戏说乾隆》里,郑少秋将乾隆打造成了百无禁忌、随心所欲的游侠,同时也遍尝民间疾苦和凡人辛酸。几年之后,随着《宰相刘罗锅》和《还珠格格》的得势,戏说风还是不可遏制地刮了起来。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戏说乾隆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戏说乾隆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这一年并非随意虚构的戏说剧一枝独秀,庄严、凝重、宏篇巨制、内涵丰富的历史剧也投下了重要的一子。1994年冬天,央视一套黄金档推出了精心炼制的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据统计,《三国演义》当时在全国的收视率高达46.7%。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三国演义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三国演义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宰相刘罗锅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宰相刘罗锅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1997年,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已经很丰富,荧屏上的电视剧数量猛增,这一年播出的《水浒传》跟前三部名著剧相比,已经失去了一家独大的"王者"风范,但收视成绩仍然不俗:平均收视率为36%,最高达46%,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则创下58%的收视率。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水浒传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新水浒传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1998年,张国立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宰相刘罗锅》的成功使张国立认准了娱乐开路、借古讽今的模式,而邹静之的加盟使他如虎添翼,《康》剧在“戏说”方面走得更加自信和张扬。良好的收视成绩给了主创人员足够的信心,其后一续再续拍了四部144集。但是,这一年的年度电视剧只能属于另一部戏说剧——《还珠格格》。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第一部1998年在北京播出时的收视率是44%,令很多业内人士瞠目结舌;到了第二年,《还珠格格2》登陆北京时再创新高,收视率达48%,而在上海和湖南播出时收视率竟然达到55%和50%,最高点突破65%。即使是几年后的《还珠格格3》,在演员大换血、观众注意力转移之下,也能蒙故业、因遗策,在各地取得10%以上的收视率。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还珠格格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雍正王朝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雍正王朝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1998年的中国颇有些暗流涌动,并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惕。有意思的是,到这一年年底,荧屏上出现了一部与现实颇有互文和映照感的历史剧《雍正王朝》。这部1999年央视的开年大戏不但给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雍正翻了案,而且因其有一种暧昧的双关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媒体的热议。第四节:历史题材和娱乐精神

在《雍正王朝》之前,刚刚火势冲天地流行过“疯癫派”清宫剧《还珠格格》。在《雍正王朝》之后,还要有戏说派历史剧《康熙微服私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