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02期)(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1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02期)(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2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02期)(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3页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02期)(全国通用)(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点目录考点62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考点63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点62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A.高歌猛进 B.奄奄一息 C.朝气蓬勃 D.夹缝求生2.(2023年北京市)竹枝词是一种以吟咏社会风土人情为主的文学体裁。20世纪初电车刚进入北京时,有竹枝词写道:“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荣祸多。”后来,有人赞叹:“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这说明(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认可B.沿海地区更易感受到社会生活变化C.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材料中的“状元”是(

)A.荣宗敬 B.张謇 C.侯德榜 D.卢作孚4.(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东方杂志》第8期转载的文章《论实业所以救亡》指出,“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应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潮是(

)A.实业救国 B.变法强国 C.民主共和 D.师夷长技5.(2023年广东省)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A.魏源 B.张之洞 C.张謇 D.詹天佑6.(2023年河南省)据统计,1901年上海、武汉两地的华商纱厂纱锭占到全国的74.7%;1910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国的51.5%。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纺织业(

)A.发展曲折 B.分布不平衡 C.技术落后 D.规模比较小7.(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中国投资设厂,外国对华资本输出的门户洞开,随即列强掀起了在华设厂办矿的高潮。针对这一危机,张謇呼吁(

)A.“闭关锁国” B.“公车上书”C.“扶清灭洋” D.“实业救国”8.(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内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这说明一战期间(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C.民族工业发展严重受挫 D.民族工业结构完善9.(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在北大任教的辜鸿铭梳着小辨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国民思想仍存在的问题是(

)A.封建专制观念根深蒂固 B.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出现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10.(2023年广东省)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A.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时局影响社会风气C.清朝统治秩序崩溃 D.新式学堂得到发展11.(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A.时人崇洋媚外 B.地区发展有差异C.不记得了 D.科学思想的传播12.(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1882年,电灯出现在上海街市,“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由此可见当时(

)A.政府禁止使用电灯 B.工业文明传入中国C.上海科技领先世界 D.城市生活没有变化考点63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观察下表中学堂和学生总数变化的情况。对该变化有影响的事件是(

)年份新式学堂总数(所)新式学堂的学生总数(人)19044222921691909523481560270A.科举制度的废除 B.中华民国的成立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双百”方针的提出2.(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申报》 C.《民报》 D.《国闻报》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的一首歌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它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C.《毕业歌》 D.《黄河大合唱》4.(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我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A.《黄河大合唱》 B.《渔光曲》C.《青春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5.(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节选)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是伴随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不断觉醒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