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_第1页
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_第2页
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_第3页
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_第4页
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建筑装饰类型及文化内涵《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2014年第二期一、潮溪古村落建筑装饰的主要类型(一)彩绘在古建筑中彩绘的作用大致有三个:其一,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使木结构表面减少潮湿、风化等侵蚀,有些颜料还带毒性,可防虫蛀。其二,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可增加建筑富丽繁华之美。其三,颜色及图案的不同,体现建筑及宅第的风格和等级。潮溪村古建筑的彩绘主要装饰在内外山墙、外屋楣、内外门口、照壁等处。通常地位越显赫的人家,彩绘装饰就越丰富多彩,富丽堂皇。如朝议第左侧厢房两米多长的墙壁上就描绘了《凤宿高梧》、《三狮会燕》、《麟吐玉书》、《富贵平安》等五组图[1]84-93o《凤宿高梧》(见图3)由两只凤凰和一棵梧桐树组成,凤凰是我国的传统吉祥物,凤凰的文化精髓是由道、儒、佛三家的文化精髓的结合,即“和美”,寓意“崇尚高洁”。《三师会燕图》(见图4)由大、中、小三只狮子和四只燕子组成,狮子取“狮”通“师”的谐音,大即“太”,小即“少”。太师、少师为古代官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师。绘作的寓意是祈求保佑,代代高官厚禄。而“燕”通“宴”、“晏”,喻示着安宁、安乐的生活态度。《麟吐玉书》(见图5)由福兽麒麟、宝玉、古松组图,寓意是天下昌明。另外两幅插在它们之间,图组《富贵平安》(见图6);第一幅是由“花瓶、荷花、蝙蝠、香炉”组成图,瓶通"平"荷通"和”,蝠通“福”;另一幅是由“香炉、麒麟、铜钱、牡丹、花瓶”组成图,麒麟为仁兽,其蹄不踏青草和昆虫,不群居,不旅行,不饮污池;凤凰,被人类视为神鸟的神物,它不吃活虫,只吃竹食,连小草都不会践踏,也不会群居,不随意飞翔,只在梧桐树上休憩。这两组图可谓麟凤呈祥,其寓意为天下太平。钱通“前”、蝠即“福”,寓意是“福在眼前”的意思。牡丹图样则是富贵的代表。这两组彩绘图组都是采用了传统吉祥纹样的图样的谐音或者寓意,这些纹样放在一起的寓意为“平安富贵”。(二)木雕潮溪村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现存的清代建筑达14469平方米。当时的木雕技术正处于成熟阶段,每座豪宅都有木雕装饰,而且每一块雕刻的纹样都不一样,主要用于装饰外檐、门头、漏窗、隔扇、屏风门等处。雕刻手法有浮雕、圆雕、透雕。下面以封檐板上的雕刻工艺为例作主要解析。封檐板,指在檐口或山墙顶部外侧的挑檐处钉置的木板,其作用主要是使檐条端部和望板免受雨水的侵袭,同时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一般封檐板的主要装饰刻画在板的上中间,再由左、右和下方的次要装饰物围和起来。主要装饰部分和次要装饰部分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主要装饰部位的刻画比较繁复,次要装饰部位的刻画比较简单,但不失精致。潮溪村住宅上的封檐板雕刻精致,内容丰富,大多以花鸟鱼虫、祥云瑞兽、花篮宝瓶等为主题。同一个建筑里,不同部位的封檐板上的图样都不一样。如朝议第门楼上和正堂的封檐板,主要装饰部分以透雕的手法来完成,有两只麋鹿、两只麒麟、仙鹤、凤凰、中间一个大元宝和古松、梅花等吉祥纹样。次要装饰部分由“莲花、花瓶、祥云、蝙蝠和暗八仙”组成。整个封檐板面给人一种不对称却又平衡的美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雕刻师以“形态不一、数量一致”的吉祥物造型,从板的中轴点出发刻画,虽然它们的造型不一样,但是数量和大小统一使它们在视觉上达到了平衡,造型生动,意趣盎然,充分体现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从图7中我们依然能看得到它当年的风采,虽经历了无数风吹日晒,依然不朽。(三)灰塑潮溪村的灰塑技术也不可小觑,建筑体上的灰塑装饰造型优美,立体感非常强,主要装饰在屋脊、山墙、檐楣、门头、照壁、漏窗、滴水等处[1]84-93o潮溪村建筑体上的灰塑可分为两类:画和批。画即彩描,注重色彩的运用;批又分为浮雕灰塑和圆雕灰塑两类。画出来的灰塑也是潮溪村古建筑彩绘工艺的一部分。多运用在门楼、照壁的浮雕灰塑上,以钻蓝色为主要色调(见图8)。浮雕灰塑的工艺细腻精湛,造型逼真。一般以植物为主要题材,一朵小花就有六七瓣花瓣,栩栩如生。照壁上的灰塑浮雕也是如此,倾斜的竹枝像刚被微风轻轻吹过,颇为生动形象(见图9)。灰塑漏窗的装饰不但可以增加屋内的采光度,也能增强屋内通风效果。漏窗多以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的手法创作。在明清年间多以灰塑为主要装饰,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也有以琉璃包边的漏窗造型呈现。灰塑漏窗多用在回廊的装饰墙上、大堂门楼上和墙体高处。潮溪村的漏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灰塑材质的漏窗,以植物、文字、铜钱等吉祥图样的造型为题材,工艺简洁,造型优雅,多以对称的四和纹样和二方连续的形式体现。另一种是包了琉璃的漏窗。这种漏窗数量不多,是后人为补休已损毁的漏窗重新修葺的,在不改变原来造型的基础上,运用了新的材料做造型装饰(见图10)。(四)石雕石雕主要应用在大门两侧,以及柱础、石柱等建筑结构上,有石狗、石鼓等具有传统特色的石雕艺术形式。南方地区常年多余雨,空气潮湿,白蚁多生,所以南方的建筑外围、檐柱常以石代木。大门的部分,除了门用木材以外,部分基本上全是用石材。首先是门墩,门枕石在外面的那部分独立地发展起来,就是门墩了。门墩由门座(又称门台、门枕)和抱鼓石组成,门座安置在大门门轴底部,用来承托大门转轴的底部。将门枕向外延长,上面做成鼓形,称为门鼓,或抱石鼓。抱石鼓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在古代,石鼓也是代表着主人身份的标志之一,石鼓的造型越复杂,分量越大,说明宅主的身份越加显赫。潮溪村的抱石鼓造型简单,没有太多的修饰纹样,但每户人家的抱石鼓造型都不一样,有像南瓜形的,也有类似古灯的(见图ll)o二、潮溪古村落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影响雷州地区以农耕为主,农耕是民族定居生活的重要条件,而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又是农耕文化的必然产物。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建筑装饰材料,因此潮溪古建筑装饰上的材料也自然地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来选择利于夏季散热、防腐性强的砖石、批灰等天然材料。潮溪古村落的建筑装饰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它强烈地反映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是潮溪及周边地域历史发展的缩影,也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美好向往、审美心理和宗教信仰。明清时期潮溪村的村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以努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国子监为荣,崇尚仁、义、礼、德。潮溪人给自家住宅院落起的名字也是围绕儒家思想“礼治”、“德治”、“人治”的精髓,如“德晖”、“儒林”、“道义”、“明德”、“齐修”、“德成”、“明经”、“富德”、“朝义”等等。潮溪人更是通过建筑装饰中的绘画、雕塑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也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建筑的外观来看,建筑结构和南方大部分的建筑结构相类似,以红砖为建筑主体材料,屋顶以红瓦为主要材料,加上彩绘、灰塑、木雕等南方传统建筑特色,整体的建筑形式按照中国传统建筑对称布局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尊卑观念强烈。潮溪民居在建造形式上有着明显的等级观念,传承了儒家“礼治”主义的根本思想。他们还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信奉“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的观念。因此,潮溪村民居的内部装饰基本上是以宣传儒家思想和神仙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造型艺术,在体现儒家思想的仁、礼、忠、信等观念的同时兼容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文化。潮溪古村落中的民居多以红砖红瓦来建筑,有的甚至达到了官式体例,因为在古代红色一向是皇宫和高等级寺庙的专利[2]260—299。村中古建筑上的马鞍脊通常只有庙宇和宗祠才能用,但是潮溪古村落由于受到闽南文化的影响,敢于为自己追求的价值冒险,更是不怕为虚荣而冒险。潮溪人也受本土广府文化和石狗文化的影响,在村子的大门或者村子周围摆放石狗,每年都会供奉它们,祈求平安。总体来看,潮溪村的建筑装饰在地理环境、民俗习惯、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明清古建筑装饰特色。建筑结构中服务功能与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四合院式的封闭住宅,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建筑结构空间的变化和层次丰富,加之天际线的变化,打破了两侧高墙限制所造成的单调感,具有很明显的空间流畅性和进深感。院落空间是传统家居中的生活空间,它舒适、安全,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聚合力。建筑结构上的构造线条流畅、优美,形象生动,装饰工艺精湛,图形纹样丰富,寓意深刻。总而言之,潮溪古建筑装饰反映出雷州地区文化的持续性及融合性。由于地域环境和文化传承的特殊性,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南方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潮溪古建筑装饰艺术是广东省建筑文化体系中的珍贵题材,蕴涵着地域环境、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