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宗教活动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_第1页
乡村振兴中的宗教活动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_第2页
乡村振兴中的宗教活动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_第3页
乡村振兴中的宗教活动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_第4页
乡村振兴中的宗教活动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振兴中的宗教活动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

福竹泰山宫位于福竹村居民区,占地450多平方米,是一座两座悬山建筑。前进为大厅,内有活动式戏台;后进为神殿,供奉着多尊神明偶像;中间为天井,两旁有钟楼与鼓楼。泰山宫主祭东岳泰山仁圣大帝,配祭华光大帝、五福大帝、齐天大圣等三位神明,宫庙主体建筑为民国年间所建,保存有明代的建庙及祭祀石碑两方。因为这两块石碑,该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宫大门两侧挂有“闽侯县道教泰山宫管理委员会”、“闽侯县泰山宫文物保护委员会”牌子两块,标明该庙有两个得到官方认可的管理组织。但实际上只有一个管理组织,即由当地村民自发成立的泰山宫管理委员会。据庙中的告示称,泰山宫管委会有理事会与常务理事会两个分会,理事会有理事100名,理事之中再产生18名常务理事,基本上每村6人。实际上,理事平时并不参与宫庙管理工作,只有村庙开展集体性活动时出来帮忙,才参与管理。常务理事会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男性老年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都是村落中比较有社会威望的。傅筑泰山宫的前厅还是村老人协会活动场所,内有竹制躺椅40多张,还有电视机、VCD机、报纸、茶水等消闲娱乐所需之物,村民们可在此看电视、喝茶聊天。凡庙内神明诞辰之日,这里还有地方戏可看。由此看来,泰山宫不仅是村民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是村民聚会、娱乐与消闲的公共活动场所。泰山宫一年一度的迎神赛会活动采取三村轮办制度,时间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当地称迎神赛会为“迎春”。2002年的马年迎春活动轮到莲峰村举办,不过,梅岭与傅筑两村也要出力,因为迎神绕境需要三村协作。举办者主要任务是筹集演戏三天及游神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并与其他两村泰山宫的常务理事们组织好游神活动。协办者主要任务是出资雇请娱乐队参加游神活动,增加游神的喜庆气氛,另外还参与游神绕境的指挥工作,以确保游神活动组织有序,不出差错。莲峰村主要姓氏是谢姓、黄姓,其次还有张姓、周姓、何姓、李姓、吴姓等。在莲峰村存在着两个以老年人为主体的非正式组织,其一是村老人协会,这是受地方政府承认与支持的老人组织,其二是谢姓、黄姓村民,还有围绕祠堂管理而成立的宗祠董事会,这些非正式组织在人员上基本都是相互重叠的。解放前,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采取选“福首”的办法举办,现在这种办法被废除,代之由村老人协会出面操办一切。今年轮到莲峰村老人协会出面举办,老人协会通过自荐与推荐的方式产生10名游春筹备会委员,有总理、副总理、会计、出纳、后勤员等具体职务分工。其中总理一人,统管总务;副总理两人,协助总理处理全部事务,负责召集整个游神活动所需要的人员,并确定举旗、打灯笼,抬轿、放炮、顶神像等事务的具体人选;会计与出纳各一个,职责是接受村民捐款,处理财务问题;后勤人员有五人,负责采购食品饮料,在游神之时供应给整个参加游神的人,作为午餐,因为游神过程中不停下来吃饭。梅岭与傅筑两村再各出数名较有威望的老人作为协助员。由于游神队伍长,参加人员多,为使游神队伍前后步调一致,他们当中还产生七名游神指挥人员,分前段、中段、后段,其中前段指挥两人,中段指挥三人,后段指挥两人,每人还配备手提扩音喇叭一只。游神指挥员都是三村之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具有较强的号召力,所有参加游神活动的人都必须听从游神指挥的口令。迎神赛会的第一步骤是恭请神明下驾本村行宫,莲峰村的谢氏宗祠将临时成为泰山诸神的“行宫”。二月十二日九时,莲峰村游神筹备会成员与本村抬轿队、鼓乐队成员共30多人从谢氏宗祠整装出发,在鼓乐与鞭炮声中,他们抬着四台彩轿奔赴傅筑村的泰山宫。泰山宫离谢氏宗祠很近,不到一里路。泰山宫管委会主任林老先生等早已在宫门口恭候,并鸣放爆竹以示迎接。莲峰村民迎神队伍将四顶轿子停放在泰山宫的前厅后,他们在泰山宫各位神像前点燃预先准备好的香烛,本次游神总指挥代表莲峰村民给各位神灵磕头问安,意在恭请泰山诸位神灵进驻莲峰村,享受莲峰村民祭礼。祭毕,人们依次将泰山大帝、华光大帝、齐天大圣孙悟空、五福大帝的木雕坐像从神龛中移下,抬到神轿里。安置好四圣后,村民们又将宫内侍神——黑白无常、天仙孩儿弟等神的木雕面具放到篮筐中,准备担回莲峰村。神像都装轿入筐后,这时鼓乐声、鞭炮声再起,众人抬起轿子,担起篮筐,请神出宫。迎神队伍回到莲峰谢氏宗祠,早有村民在祠堂门口列队迎接。泰山等四神像被安置在祠堂后厅上方临时搭成的高台上,其侍神则站立在左右两边,有天仙孩儿弟、黑白无常、和合神仙等,这些神像是用“塔骨”(什么是“塔骨”,后文有介绍)制成的,共计20个。这些侍神不完全来自泰山宫,有的来自村中其他四座小庙,它们有的样子很威严,有的很和善。到上午11时,神像基本上安置好。这时,莲峰村请的闽剧团也已来到,他们就住在祠堂旁边的老人活动中心。这个戏班演职人员有50人,大部分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女孩子为多。他们要在这里连续演出三天,都是晚场,每晚戏资是3200元。演出的戏台就搭在离谢氏宗祠不远处的广场上。每晚7时开演,10时结束。傍晚6时半,在戏开演之前,莲峰村在祠堂内设宴祭祀四圣,并有道士在旁念经,意在恭请四圣前往看戏。祭毕,演出正式开始,第一天演出的剧目是闽剧《金殿辩冤》。在正剧演出之前,还要加演“大长春”,主要是拜神戏,意在人神共庆,演员祝全村男女老少四季平安,家家户户财源广进。这个剧目只有10分钟左右。演罢这个节目,才是正式全本的闽剧。演出持续三个小时,10点结束,这样第一天活动便告结束。二月十三才是三村真正的节日,这一天也是三村全年最为热闹的时候,是全村的节庆。村民们的客人大都在今天来到,一看白天的游神,二看晚上的演戏,另外主人要好酒好菜招待来宾。闽地习俗,游神这天,谁家客人来得越多,谁家就越有面子。因而在村庙节庆这天,村民们都争相邀请平时不甚来往的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因而,这天也是三村客人来得最多的时候,整个村落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之中。关于游神的组织与人员安排事宜,早在一个月前的春节期间就开始筹备,到二月十三日一切都早已准备好。早晨7时左右,各路参加游神活动的队伍及本村人员都在谢氏宗祠内外汇合。由本村村民组成的游神队伍都在祠堂内集中,外请的娱乐队伍都在祠堂外的巷子里集中。由于人数太多,迎春指挥中心按事先拟定好的次序将两支队伍在祠堂外的巷子里进行整编组合。在正式出门之前,还要祭祀一番,然后请神入轿。上午8时整,在总指挥的调度下,游神队伍终于在祠堂门前的巷道上整编完毕,形成一个长约500多米的队伍。村道弯曲,站在头部根本就看不到尾部。笔者对照其事先印好的说明书,终于将这个庞大队伍的次序搞清楚。本次迎神巡境队伍共有八大组成部分,主要有鸣锣开道队、灯笼队、旗牌队、侍神队、娱乐队、神轿队、群众队等,另外还有指挥、放炮、安全(负责防止火灾与打架斗殴)等人员,其中以娱乐队最为庞大,有鼓乐、歌舞、舞狮、舞龙等分队组成。神轿队与群众队人员也很多。这些队伍中,娱乐队多是由外乡人组成,是花钱雇请而来,而其他队伍的人员都由本地村民充任,义务制,没有任何报酬。尽管没有任何报酬,但本村居民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人们争着要给神抬轿子、打灯笼等。在福建民间,人们认为给神抬轿子、打灯笼可保平安,身体健康,于是大家争着要承揽这项工作。整个游神队伍总人数有500多人,这还不包括尾随在队伍后面看热闹的群众。队伍最前列的是“鸣锣开道队”。有6人,有旗与锣各两面,四人负责,每两人抬面大铜锣,前面的人还要执上书“鸣锣开道”字样的彩色旗一面,后面的人敲锣,每走一步敲一次。整个游行队伍都要听锣声行事。锣声停表示队伍停止前进,锣声响则表示继续行进。还有两个人是放爆竹的,每走几米远就放爆竹一小串,也表示开道。旗牌队穿插在整个队伍之中。走在前面的是虎头牌队,有4个少年举虎头装饰的木牌四面,上书“回避”、“肃静”、“禁止”、“喧哗”等字样。还有宣传版队,有红底黑字的宣传牌6面。队伍中还有彩旗十多面,有的上面无字,但绣有龙凤虎豹等动物的图案;有字彩旗绣有“合乡平安”、“人寿年丰”等祈祷吉祥幸福等字句。彩旗主要分布在队伍的前列和后列。高照队(灯笼队)也排在队伍的前面,有20人各举大灯笼一只,灯笼的字标明它们代表三村的庙宇与宗族。排在最前面的是泰山宫高照一对,然后是四座小庙的四对高照,再次是黄、张、谢、李、何等宗族的高照。紧随在高照队后面的是支舞龙灯队,队伍前有村民举着上书“谢氏治融派奉献舞龙队”红纸牌作为引导,表明后面的舞龙队是由谢氏治融派宗亲出资雇请的(后面的娱乐队伍情况同比)。这个队伍中有布制彩龙两条,每条龙长约10米,各有10名舞龙队员。另外这支队伍里还有四人组成的锣鼓队,为舞龙队伴奏。除舞龙外,还有两支舞狮队。一支由谢氏塔兜里派宗亲出资雇请,队伍有9人组成,3只彩狮,6个年轻的小伙子负责舞动,另有一人推着三轮车,车上有鼓架和兵器架,后跟两人,一人打鼓,一人打锣。6个小伙子在表演完舞狮后,还要拿起兵器表演对打,非常精彩,不时引来众多乡亲的围观。另一支舞狮队只有单纯的舞狮,没有武打表演。整个娱乐队中以腰鼓队为最多,共有五支。从队伍前面的牌子来看,它们也是由傅筑三村不同的宗族与房派出资雇请的。五支腰鼓队清一色由中青年女子组成,统一着装,或全身红,或全身蓝,或全身绿,队员们边走边敲鼓边起舞,有时还拿手帕,或拿纸扇作道具,很是好看。有支腰鼓队的姑娘们打扮得像泉州惠安女,头戴红白相间的斗笠,脸围白色纱巾,上身穿泛白花的绿袄,下穿绿裤,这在五支腰鼓队里颇显眼,另外这支腰鼓队还会跳民族舞与现代舞,偶尔停下表演,引起众多乡亲的围观。娱乐队中还有一支军乐队与两支“十番”队。军乐队由谢氏治江派宗亲出资雇请,队员全部着军衣军帽,除指挥与两位鼓手是女性外,其余都是男性,边走边吹打,很是雄壮。这支军乐队并不是从军队请来的,而是本镇某村的村民组成,纯是民间乐队而已。“十番”是福州地区传统的民族乐器队,由十种乐器组成,吹、拉、弹、打,样样都有,喜庆气氛很重。这两支“十番”队着装也很独特:一支由老年人组成,全身西装革履,还戴着黑色的礼帽;另一支个个头戴竹笠,身披蓑衣,一副山野村夫打扮,招来不少村民好奇目光的注视。队伍中还有两组歌舞队,边走边唱。一队名“地下行舟”,由莲峰陈氏出资雇请。歌队有7人,之所以命名“地下行舟”歌队,是因为该歌队有一艘用三轮车改装的“小船”,前面一人负责踩三轮车,两位穿着古装戏服的女子坐在车上,拿着话筒唱闽剧,车后面有4人组成的伴奏队。车上还载着蓄电池、扩音器、电喇叭等设备,经过扩音后的演唱声音很大,不至于被鞭炮声或鼓乐声所淹没。第二队名“高脚歌队”,由谢氏治善派宗亲出资雇请。高脚队共10人,有6个穿着古装戏服的男女踩高跷,手里拿着一米长的彩棍,边走边舞边唱。该队也配有三轮彩车一辆,车上也有扩音设备,一人踩车,其他3人负责伴奏。队伍中间穿插着20个“塔骨”侍神,有孩儿弟、黑白无常、和合神仙、牛头、马面、千里眼、顺风耳等。“塔骨”神像头部是用木材雕成的,中间是空的;身子是用竹架搭成的,外面披了纺绸做的衣服,有两个木制的手。游行之时,人钻在里面,手拿两个木制的假手,头顶着神像游行。顶的人俗称“神脚”,“神脚”可透过神像(个子矮小)的嘴巴,或神像(个子高大)腹部的孔洞而看到面前的情况。一个“神脚”旁边还配一个换班的,因为神像有二三十斤重,始终由一个顶着有点累,需要有人换班;换班人还起到向导作用,因为“神脚”看不清脚底下的路面。孩儿弟是一个大头胖娃娃的造型,有男,有女,表吉祥如意。黑无常,一身黑,瞪着眼,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样子相当滑稽可笑,个不高,相当于孩儿弟,头顶即可游动;白无常个高,吐着长长的红舌头,头戴着白色的高帽,高达两米半,顶神像的人用肩扛负,神像的胸口开有一个心形小孔,肩负的人可以从这个孔看到外面的情况。其他侍神如和合二仙、千里眼、顺风耳、马将军、牛将军等,样子都很高大威猛,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游神队伍中还有6个男孩子妆扮的“无常”,他们身穿黑衣,戴白色纸质高帽,男孩子们都由母亲陪着走在队伍中。福州习俗,男孩体质差,可认“无常”作干爹,以保健康成长。村庙迎神巡境时,这些男孩要装妆成“无常”参加游神活动,作为酬谢的一部分。笔者仔细审视这些小男孩,果然个个脸色苍白,确实身体不好,他们的母亲都在一旁跟着,有的还牵着小孩子的手,成为游神队伍中很独特的一个小分队。队伍最后面就是神轿队。有一个人高举一面金色木牌走在队伍的前面,上书“天齐仁圣大帝、华光大帝、五福大帝、齐天大圣”。紧随其后的有两人,胸前各抱着两尺高的木制文武判官像一尊,这两尊木偶是从泰山宫搬来的。旁边还有两人在帮他们打伞。若四位主神停轿享用村民祭祀时,抱木偶的人就要将文武判官放到供桌上,作为泰山大帝的“御前官员”。神轿队后面还有“护卫队”与‘班头队”。“护卫队”由四名男青年组成,每一个人都是头扎黑头巾,身穿紫色古装衣袍,腰悬带鞘弯刀一把,因脸上化着浓妆,个个都显得很威严的样子,这算是四圣的“御前护卫队”。“班头队”由6人组成,他们一身黑色古装衣帽,脸上画着油彩,手握竹制的威武棒,扮作古时衙门中的差役。当后面的神轿停下来,接受村民献祭时,班头们分两班站立在泰山神轿前,以增加泰山神的威武。泰山宫香炉由两人抬着游行,里面的香火不断,献祭的村民要将自家的香火与此香炉的香火相交换,意为“请香”。泰山等四位尊神坐在四顶轿内,每顶四人抬,共16人;另外每顶神轿还配一人打黄罗伞,4个换班的,以接替抬轿,共有36人。这36人都穿着统一的古式服装,黄帽、黄褂、黄裤上面都绣有腾云驾雾的神龙图案。在主神泰山大帝前,还有四人一队的金鼓吹,这是神轿队的乐队。队伍的后面还有道士一名,道士的职责主要是有家户设案接神时,道士负责宣读祈文,将献祭人家的姓名、住址念给神听,以请神庇护。在游神队伍的前中后三个部位,还有指挥7名,他们每人手中都有扩音喇叭一个,不停地协调队伍的行动方向与速度。当这支庞大的游神队伍出发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而行,村民们竞相围拢在街道的两旁观看,虔诚的妇女们则代表家庭在路旁设祭,并跪在道旁迎候游神队伍经过自家门前。通常是好几户人家合在一起献祭,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让每户都有献祭的机会。祭品主要有新鲜的水果、黄酒,以及生的鸡鸭鱼肉、海鲜等。桌上还摆有鲜花或塑料花等修饰物,显得极其庄重。腰鼓队、舞龙队、舞狮队、各类乐队与歌队伍每过村民设祭旁,都要舞蹈、奏乐一番才能过去。但后面的神轿队伍则要停下来,让四位尊神享用村民们的宴祭。在鞭炮齐鸣、香烛高烧之际,道士走到祭桌前,一边摇着铃铛,一边念经,大意是请四圣享祭,同时请四圣保佑村民平安。道士还将献祭人家的姓名与住址念出来,让神知道谁在献祭。献祭家庭的代表,主要是已结婚的妇女,则一直跪在地上聆听道士念经。整个停下来的时间以道士念经时间为准。如果遇到一片开阔地,又有人家在此设祭迎接时,整个游神队伍都要停下来,让请来的娱乐队集中进行表演,各展拿手好戏。当然最精彩的还是五支腰鼓队之间的竞赛性表演,她们轮番上场表演,掀起一个个高潮,让村民与来宾们看个够。舞狮表演也很精彩,特别是舞狮之后所表演的对打,更是引来围观群众的一阵阵掌声。整个游神队伍,如果你没有看到后面的高高的大神以及轿内的神,你根本想像不到这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游神活动,还以为是乡间文艺演出。快近中午时分,游神组委会派人送来馒头与罐装饮料作为午餐,但队伍并不停下来,而是在游神的间隙抽空吃饭。其实午餐也不必送,游神队员们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吃到东西,如村民们献祭用的水果、熟食,在道士念完经后都可以拿来吃;一些热情的村民还在家门口支起锅,煮饺子、鱼丸、面条等招待队员们。笔者的午饭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游神指挥之一的谢老先生告诉笔者,中午不停下来吃饭,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另外停下来再重整队伍比较麻烦,不如一直游到底。整个游神活动直到下午四点半钟才告结束,收场时还有一个回祠仪式。神轿队伍先停在祠堂大门口,大门紧闭。由道士出来念经,大意是四圣巡境保佑全乡平安,现在恭请四神回祠堂休息。在经文结尾处,道士代神说一些祝词,民间俗称“说好”,众人在旁呼应答说“好!”一时间将气氛搞得空前热烈。“说好”完毕,这时祠堂大门重新打开,鼓乐齐鸣,抬轿人齐时呐喊,作争先恐后状,一鼓作气,将神轿快速抬进祠堂,其他人等也一拥而入。在鼓乐与鞭炮声中,众人将神从轿中抬出并重新放置在祠堂内的临时神台上,20个侍神则安放在四位主神的两旁。这时,舞狮队、腰鼓队等依次列队进入祠堂的前厅,表演一番,算是与神告别。至此时,才宣告整个游神活动结束。不过,整个庆典活动并没有结束,还有两个晚场的戏。至第四天上午,莲峰村民将四圣及其他侍神送回泰山宫,才算彻底结束。莲峰村为此次游神迎春活动共募集到捐助资金23600多元,其中游神当天开支9200元,主要用来支付外请的娱乐队的工资,参加游神的本村村民都是义务工,没有报酬,三天的戏资9600元,合计支出18800元,节余4600元,这钱留作泰山神诞演戏之时开支。据筹备组的谢老先生介绍,本年度游神活动如果将三村各姓氏自己出资雇请的演出队伍所支出的花费,合计开支要达45000元。对照谢氏宗祠内张贴的收款红榜,莲峰村最多的一户捐资800元,最少的是10元。谢老先生对笔者说:“我们村的捐资完全是采取自愿原则,不强迫。”另一位老者说,捐款最多的大户家里都办有企业,数百元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负担。游神之时,只要村民在村道旁设祭迎请,游神队伍都要停下来,并不考虑其家在这次游神之中捐款的数目,体现一种公平。福建村庙信仰中的游神巡境仪式有点类似传统社会中北方的庙会,北方的庙会也是以迎神赛会为主题。赵世瑜在对华北地区的传统庙会研究后认为,中国传统庙会及娱神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狂欢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原始性、全民性、反规范性的特征。庙会具有心理调节器、社会控制安全阀以及维系社会组织、增进群体凝聚力的良性功能”(《中国庙会中的狂欢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当今福建民间围绕神诞庆典所开展的各种集体性仅式活动近似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庙会,那么福建村庙迎神巡境有没有这方面的狂欢特征呢?笔者认为当代福建村庙游神巡境仪式也具有一种狂欢精神,但其中更具有神圣性、娱乐性、全民性与组织性的社会特征。神圣性游神巡境作为村庙信仰的重点活动之一,宗教神圣性在其中的体现是非常显著的。所谓神圣性即是信仰者对于神明存在的一种体验。首先,庞大的游行队伍,相对统一的着装,步调一致的行动,其本身就表现一种宏大而壮观的气势,让人顿生敬意。迎神巡境仪式是对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出巡的刻意模仿,使人们突然有一种回到传统时代的感觉。彩旗、大铜锣、喝道牌(写有“回避”、“肃静”、“禁止”、“喧哗”的木牌)、灯笼、着古装衣服的护卫队、神轿队,种种神圣符号让人不敢不对其产生敬意。其次所有参与的群众都不敢表现出马虎,都极其投入。双手捧香,跪在家门口地上的家庭主妇,其迎神诚惶诚恐的神态,使人倍感神圣与庄严。“祭神如神在”,在这种宗教仪式性的作用下,参加游行的村民的群体宗教意识得到加强,容易投入到宗教生活中去。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神圣的体验”。最后,随队出发的神明偶像也更能体现出神的存在,这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神格”高的村庙主神与配祭神由八人或四人抬的大轿子抬着前进,“神格”低的侍神则由“神脚”顶着前进。福州地区的“塔骨”是由“傩舞”演变而来的。傩舞表演者是脸部套上面具进行表演,而福州地区的“塔骨”则将之扩大化,使其形象更为高大与威猛,更加增强村庙主神出游的神圣性。“塔骨”神像出游,其功能与“傩舞”类似。傩舞是装扮成威猛的鬼怪形象以驱鬼逐邪,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巫术”。傩舞驱鬼邪思想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人将福祉归于神灵,而将灾难归于邪鬼。商周时代傩舞就存在于国家祭典与民间鬼神活动中。解放前,傅筑泰山庙迎神巡境经常有本村的童乩即兴表演,现在已没有了,但也有一些村庙有这种习俗。童乩在表演时,通常光着上身,披头散发,腰围红肚兜,下系白裙,或手持刀剑自砍其背,或用长针刺穿自己脸颊,或脚踩刀梯、刀桥,或赤足从火炭上走过,或伸手入沸腾的油锅,……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举止,目的在于证明“神明附体”,令观众相信神明真能“显灵”,以增强仪式的神异气氛。村庙主神的威严通过巡境仪式得到强化,增强了村民对村庙神明的信仰。如果没有这类年度性的仪式,村庙主神的威严则难以得到强化。对于全体村民来说,参加一年一度的游神巡境就是上一堂关于“神圣”的教育课。娱乐性游神巡境,如果观众看不到神像与神轿,还以为是一次娱乐大游行。游神娱乐性的体现就是在游行队伍中有多支娱乐队伍的参与。通常娱乐队伍的人数基本上是总数的一半。游神活动在要求达到神圣性的同时,也要求达到娱乐性。用村民们的话就是要“热闹”。福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团体也非常多,其中大多数是因游神巡境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村庙游神巡境组织者或花钱雇请,或自己组织,因而在一次游神巡境中就有多支民间鼓乐队、曲艺队、舞蹈队等被邀请加入。演奏类的有锣鼓队、十番吹、军乐队等;舞蹈类则有腰鼓舞、舞狮、舞龙、车鼓舞、宋江阵(民间武术团体表演,表演者为青壮男性,一律光着上身,每人手中拿一件冷兵器进行演习,见于闽南地区)、拍胸舞(同宋江阵,不拿兵器,以手拍胸前进,见于闽南地区)等。闽南游神巡境队伍中出现的宋江阵、拍胸舞,其表演尤其刚劲有力,雄浑博大,体现闽南人过去尚武的风格。由此看来,一次游神巡境就是一场民间歌舞曲艺的大会演。全民性乡村的游神巡境活动就是一场全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方志上经常说民间游神巡境时“举国若狂”,这种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乡村干部一般不允许参加这类活动,但实际上他们都参与了,有时他们还是游神巡境活动的指挥者,更能体现他们的领导才干,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有时游神需要当地小学生参与,小学只得按村民要求给学生放假参加活动。很多没有民间信仰的居民也会加入看热闹的行列,或到其中举标牌提灯。许多人化妆参加游行,脸上涂有油彩,其本来面目已不存在,感受到一种自由与放任,乡村狂欢节的体现就在这里。这时候最忙的要数组织者,他们前后跑动,来回指挥,忙得不可开交。概括地说,乡村游神巡境的全民参与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村民直接作为游行仪式中的一员;二是作为群众拿着香火或提灯笼尾随在游神巡境队伍后面;三是作为接香者在家里代表家庭迎接巡境队伍经过;四是作为看客,在道旁观看游神巡境活动,这些看客不仅仅有本村居民,还有外村来的亲朋好友。正是因为社区居民的全方位参与,游神巡境活动才搞得空前热闹,声势浩大。组织性作为社区大型宗教与民俗活动,游神巡境一直被政府认为是具有不良社会功能的民间习俗,自民国以来,游神赛会一直是政府查禁的对象。在传统社会中,游神巡境活动经常导致村落、宗族之间的械斗;而村村都办迎神赛会又要花费大量金钱,政府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加重了群众负担。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坚决地扫荡各种所谓的“封建迷信活动”,游神赛会活动一时被禁绝。即使在现今的福建,政府仍然明令禁止村庙搞游神巡境活动。政府部门认为游神巡境是一种民俗活动,但浪费钱财较多,加重了群众负担,同时活动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也较容易引发治安案件,如火灾、阻塞交通、械斗等等,要求基层政府与公安部门严禁游神巡境。实际上这项禁令基本上是无效的,在城市传统社区中已较少见到此类活动,但在乡村则成普遍之势。村民们认为只有举行这样的仪式才能求得全村一年的“平安”,不能不举行。政府对于游神巡境的反对,也造成游神巡境活动组织的规范化与严谨化,力图不会引起阻塞交通,引发火灾或治安案件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间群体性活动组织性的增强。村庙精英尽量使得民间信仰活动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适应。本次泰山宫游神巡境活动中,村民们举着一些宣传牌在村道中游行,牌上写有:“弘扬道教,救世利人”;“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人神共欢庆,合境享安宁”;“国家行善政,民众奔小康”;“爱国爱教,爱土爱乡”。从这些标语来看,村民们进行的游神活动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也暗示他们的活动不是“封建迷信”活动,而是民俗活动,或道教信仰活动。从福州村庙迎神巡境的娱乐性与全民性(社区性)来看,明显具有一种狂欢精神,在此不必多言。从游神巡境中的“塔骨”神像驱邪,以及童乩即兴表演来看,当代福建村庙庆典仪式有原始性可言,至于反规范性,村庙庆典仪式并不存在。村庙庆典活动给终年辛苦劳作的村民有了难得的休闲与放松机会,不过这种放松是很有限的,也很有节制。基层政府规定不准村庙搞游神巡境活动,但村民们总是以种种“合理化”的方式取得基层政府的默许。其仪式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主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