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灌注桩监理控制的措施钻孔灌注桩是建筑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但在施工中也是很轻易出问题的工艺,问题诸多重要还是来自人为为主(不排除内部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手段,而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工艺不妥,断桩、堵管、夹泥、蜂窝、少灌等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给我们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质量隐患。由于灌注桩的每道施工工序,均属于隐蔽工程,一旦成桩后无法剥离试验,对钢筋笼的安装、桩的长度、沉渣的厚度、桩自身的质量等无法预测,这也就是监理控制的关键微弱环节,也是施工单位最轻易做手脚及玩偷工减料的把戏,如钢筋笼的长度局限性、桩长局限性、入持力层达不到设计规定、桩径不够、混凝土充盈系数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规定、沉渣超过规范规定等,在温州市建筑市场也发生多次施工单位在打桩时偷工减料,主管部门也高度的重视,作为监理单位必须也要高度重视,做好每个项目部监理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和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必须要保证每个工程的桩基工程施工质量。也要具有对灌注桩的最微弱环节控制有非常的手段:一、灌注桩监理控制的关键手段:1、企业和总监对每个项目部监理人员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必要时采用奖罚制度,责任到人,严禁有和施工单位互相串通、弄虚作假做偷工减料之事;2、有效桩长的控制手段:措施一:动工前监理人员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对桩机的钻杆(钻具)、导管全面复核长度,形成书面资料,必须要满足设计孔深规定,必须还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复核钻具和导管的长度,防止施工人员弄虚作假。在成孔过程中再根据钻具的长度,测量主钻杆的机上余尺,再在终孔起钻后查查钻杆数量和导管安装的数量,这样用导管和钻杆双保险控制就可以保证有效桩长;措施二:诸多施工单位在测绳上做手脚,不管什么测绳(包括钢丝测绳)同样会做手脚,因此每个监理项目部必须要配置自己验收的测绳,验收完毕要统一拿到监理项目部办公室保管,严禁使用施工单位的测绳,作为企业和项目总监必须例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发既有监理人员有不按制度验收的要采用严厉措施;措施三:测绳测孔深时一般状况下不要施工人员安放,最佳监理验收人员自己放好测绳,诸多施工人员在放测绳前做手脚、打活结,手段相称高明,让监理防不防;我个人认为假如作为监理能做到以上这三点,有效桩长基本上有保障,项目总监按以上三点去交底和控制,就是现场监理人员也很难弄虚作假。3、钢筋笼的长度控制手段:措施一:桩终孔和钢筋笼验收前,必须规定施工单位把整套钢筋笼拉到桩机边验收,绝对不容许在钢筋笼制作场地验收,由于在场地验收,届时我们监理也搞不清晰钢筋笼的使用,施工人员也会撒偷工减料的手段。假如在钢筋笼拉到桩机边验收,施工单位想再偷钢筋笼,现场施工人员一般也不会再拉回去,所有这样规定施工单位偷钢筋笼的机率也就减少了诸多。企业和项目总监再加大力度巡查和抽查,如钢筋笼安装时钢筋笼没有拉到位的,可以对现场监理人员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偷钢筋笼重要原因还是来自我们监理内部;措施二:企业应对每个项目部配置数码相机,对相机设置好拍摄显示时间,可以在照片上明显反应整套钢筋笼的安装时间和逻辑关系,每个桩必须要拍摄到位,进行保留,企业和总监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拍摄影像资料的保留状况;措施三:监理人员必须对整套钢筋笼的每个接头进行检查验收,并保留好影像资料,每个接头的影像资料必须要显示出时间;以上几条也就是最佳的控制施工单位偷钢筋笼的措施;4、灌注桩的沉渣控制手段:目前灌注桩二清结束验收沉渣的厚度也没有尤其科学的措施,也只有采用现场的某些实际手段。我自己测沉渣厚度的措施:二清结束验孔前规定施工人员不可关闭泥浆泵,要施工人员把导管放到桩底面,再关闭泥浆泵放测绳(测绳安放规定以上已提到),这样导管内是没有沉渣的,这样测好实际孔深,再规定施工人员把导管提起一、两米再导管放下去,这样沉渣基本上全沉淀在孔底,再用测绳二次检测,第一次和第二次数差就是沉渣的厚度,这也我本人现场验收的常规手段,也不知与否妥当?验收过程也可保留影像资料;5、充盈系数的控制手段:措施一:监理人员对桩机钻头直径必须严格控制,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钻头进行复核,必须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规范规定桩径容许偏差±50mm,但要根据混凝土的系数而定,如满足不了充盈系数钻头必须要加大;措施二:对混凝土用量要严格控制,每根桩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对施工单位的混凝土清单严格检查,与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如满足不了必须规定施工单位加大钻头;6、端承桩入持力层控制的手段:措施一:熟悉设计文献和地质汇报,对地质的分类状况要掌握清晰;措施二:桩机入持力层时,要参照地质汇报和设计图纸,再根据钻机的动态与否已到持力层面,进行取样与地质汇报查对并保留,必须对样品注明取样入岩时间、桩号,必要时保留影像资料;措施三:确定入岩后检查机上的主钻杆余尺,并做好记录和记号,可以有效的控制入岩深度,保留好影像资料;措施四:如入岩深度到达设计规定,验收时根据上次入岩的记录和余尺数据进行查对,符合设计规定进行现场取样保留,保留影像资料;7、影像资料的管理:护筒埋设验收、入岩取样、终孔取样验收、钢筋笼制作验收、每节钢筋笼安装验收、砼浇筑旁站过程、塌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等。以上的某些提议是我个人的想法和此前验收的某些手段和措施,也不知与否可行。假如每个监理项目部的监理人员都履行自己职责,提高人员素质,不与施工单位串通和勾结、不弄虚作假,施工单位想偷工减料也难,如项目部能按按以上几条去实行,企业和总监再加大现场的巡查、抽查及管理的力度和手段,桩基工程基本上也就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二、监理工作流程钻孔桩施工监理控制总流程和工序质量监理控制程序:监理巡视监理验收监理巡视、旁站监理巡视监理验收监理巡视、旁站工序1总包检查分包自检工序2准备工作工序1总包检查分包自检工序2准备工作复核测量定位复核测量定位检查钻机定位检查钻机定位钻进成孔审查进场机械设备钻进成孔审查进场机械设备 终孔验收巡视终孔验收巡视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第一次清孔验收第一次清孔验收钢筋笼制作验收施工准备阶段钢筋笼制作验收旁站下放钢筋笼旁站下放钢筋笼材料进场和质量控制第二次清孔验收材料进场和质量控制第二次清孔验收混凝土检查旁站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检查旁站混凝土灌注复测桩位复测桩位与否超偏设计出处理方案是与否超偏设计出处理方案否钻孔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处理到位钻孔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处理到位桩基子分部验收和评估桩基子分部验收和评估二、灌注桩质量检查原则(规范规定、详细按设计而定)项序检查项目容许偏差或容许值检查措施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桩位单桩D/6,用不不小于100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群桩D/6,且不不小于1502孔深mm+3003桩体质量检查桩基桩检测规范。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50cm按机桩检测技术规范4混凝土强度设计规定试件汇报或钻芯取样送检5承载力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按桩基检测技术规范一般项目1垂直度<1%测套管或钻杆,或用超声波检测,2桩径±50mm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3泥浆比重(粘土或砂性粘土中)1.15~1.20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处取样4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沉渣厚度:端承桩摩擦桩mm≤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mm≤1506水下灌注干灌注mm160~220坍落度仪mm70~1007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用钢尺量8混凝土充盈系数>1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9桩顶标高mm+30-50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三、灌注桩监理预控要点1、检查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参与设计交底,并提出阅图意见,并构成会议纪要,便于设计变更。2、检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贯彻状况;审查桩基工程分包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资质与上岗证。3、动工前,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核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组织体系,措施与否完善。4、检查场地布置与否合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与否相符,现场水、电运送便道以及硬地坪就满足施工规定。5、审查机械设备报审表,机械设备型号、数量、性能应戌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合格证、操作证应齐全。6、对进场原材料质量应严格控制,重点是钢筋原材料,应有质保书,且有温州市建筑材料管理处的“准用证”,切实做好现场见证取样送样。7、检查施工方测量人员上岗证以及测量仪器、设备检定证书,测量监理应对轴线、桩位、标高进行复核。8、现场派有经验的监理人员进行跟踪监理,及时记录各项控制数据,并且预测施工过程中也许出现的问题及需要采用的对应措施,从而消除质量隐患。9、充足运用监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强大技术优势,当施工出现困难时,及时与施工方共同协商,争取以最迅速度拿出最佳技术方案处理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四、灌注桩监理过程控制要点1、检查复核护筒中心位置,护筒埋设应对的、稳固,护筒中心(即桩位中心)容许偏差≤10mm。2、钻机就位后,机架就平稳,其天车中心、转盘中心、护筒中心应成一垂线,其偏差值应控制在≤20mm。3、对现场投入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查,查对其原材料生产厂家、品牌、炉批号、等级与质保书和见证取样的原材料与否相符,否则,严禁使用。4、开钻前,检查钻头直径、钻具长度、机高、及转盘水平。5、钻进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详细地层差异,合理选用不一样的钻进技术参数,控制钻孔垂直度,容许偏差<1%。6、钻进成孔时,根据工程勘察汇报,结合现场取岩样,确定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保证桩底进入持力层厚度。7、成孔后,及时检查机上余尺、成孔登记表,计算实际孔深,数据齐全,精确无误,控制成孔深度容许偏差值+300mm。8、第一次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20以上,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9、检查钢筋笼制作质量,其容许偏差控制按规范规定;10、钢筋笼制作钢筋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内应控制在50%,上下接头错开距离控制在≥35d,接头焊接,单面焊10d,双面焊5d,电焊接头100%检查验收签字。11、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沿钢筋笼垂直间距每三米设保护块一组,每组保护块不少于三块沿圆周均布,上下钢筋笼接头时应保持垂直、牢固。12、钢筋笼安放总长度与下入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偏差应控制在±100mm,为此,应根据各桩孔口标高,精确计算和检查吊筋长度及钢筋笼固定状况,否则,严禁下入孔内。13、严格检查下入导管的时间、规格、节数、长度,控制底管管口距孔底的高度,其距离应保持在300~500mm,保证孔底沉渣符合设计规定。14、严格检查第二次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其端承桩厚度应控制在≤50mm,摩擦桩应控制在≤100mm,泥浆比重在1.15~1.20,泥浆粘度10~25s,含砂率≤6%。15、必须控制二清结束至混凝土灌注的时间间隔,其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否则,应重新清孔。16、严格控制自成孔至灌注混凝土时的间歇时间,不不小于20小时,否则,应拔出钢筋笼,重新用钻机扫孔至孔底。17、初灌料斗容积,必须满足初灌量,即导管底口在混凝土中的埋深高度≥1.20m,提拔导管前,须用测绳测混凝土面深度,准克计算出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一直控制在2~6m。18、灌注混凝土时,监理人员应现场旁站,并监督随机取样,制作抗压试块,每根桩留置试件一组,如每根桩的混凝土不小于50方,要按每50方混凝土留置试件一组,抽查坍落度不少于一次,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混凝土不得灌入孔内。19、在混凝土刚灌注完毕的相邻孔时,其两桩桩位中心间距回旋钻机应不小4d,或间隔时间不少于36小时,方能开钻。20、桩顶以上混凝土超灌高度一般不少于1.0米,详细按设计而定,混凝土灌注完毕,应及时检查混凝土面高度,并计算混凝土实际用量,混凝土充盈系数规范规定≥1.0;详细根据设计规定,对不符合规定者,及时采用对应的处理措施。21、定期检查得复核施工方测量工具,如:钢卷尺、测绳、水平尺、泥浆测试仪器等,并且定期检查复核钻头直径及钻具、导管长度。五、灌注桩监理工作措施及措施1、监理工作措施:①根据钻孔灌注桩的工艺特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跟踪、巡视和旁站,并明确规定旁站监控点,对下钢筋笼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等关键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旁站监理。②桩基有总、分包单位施工的关系,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分包自检总包复检监理验收的程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开孔告知、终孔验收、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焊接)验收,第二次清孔及成桩终验等。③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理采用口头告知或下达监理工作联络单、监理工程师告知单等,必要时召开专题会议。④对钻孔灌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科技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 科技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策略
- 拆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个人与单位借款合同模板大全
- 专业拳击教练聘任合同
- 产学研合作协议合同新
- 个人雇佣合同样本
- 个人购房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个人车辆投资共享合同2025
- 一图读懂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申请步骤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库55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假睫毛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2附解析
- 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第3篇 助跑 项目六 异形芯片分拣与安装讲解
- 传统戏剧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创新传播渠道
- 2024年越南天然食用香料与色素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4-2030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 教案-中国书法史
- 隧道施工-绪论(使用)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