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桀犬吠尧:《史记》()A.乐此不疲:《汉书》B.乐不思蜀:《三国演义》C.讷言敏行:《论语》D.阳春白雪:《离骚》答案C。解析:此题题干是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桀犬吠尧”出自《史记》,“乐此不疲”出自《后汉书》,“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阳春白雪”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讷言敏行”出自《论语•里仁》。行测:经典公式第一: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两岸型S=3S1-S2例1: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抵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A.1120米B.1280米C.1520米D.1760米解析:经典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假如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第二:十字交叉法:A/B=(r-b)/(a-r)例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解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1.2X75-X175X1.2X-751.8得X=70女生为84第三:来回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例3: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A.24B.24.5C.25D.25.5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第四:过河问题:M个人过河,船能载N个人。需A个人划船,共需过河(M-A)/(N-A)次例4:有37名红军战士渡河,目前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载5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A.7B.8C.9D.10解:(37-1)/(5-1)=9第五:牛吃草问题: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例5: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停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假如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A.16B.20C.24D.28解:(10-X)×8=(8-X)×12求得X=4(10-4)×8=(6-4)×Y求得答案Y=24公式纯熟后来可以不设方程直接求出来。第六:N人传接球M次公式:次数=(N-1)的M次方/N,最靠近的整数为末次传他人次数,第二靠近的整数为末次传给自己的次数。例6: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规定每人接球后再传给他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A.60种B.65种C.70种D.75种公式解题:(4-1)5/4=60.75最靠近的是61为最终传到他人次数,第二靠近的是60为最终传给自己的次数。【隔年增长率公式:R1+R2+R1R2=R3(R1是增长率R2是增长率R3是对于的增长率)】措施至上--硫酸勾兑原理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超级应用公务员考试热度一年高于一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公告又呼之欲出,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笔试公共科目中就占了半壁江山,其中,作为考生最头疼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其备考措施和备考技巧一直备受考生关注,但愿可以找到迅速便捷的措施可以高效备考,短期内迅速提分。京佳全玉老师认为:行政职业能力测查的是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备考一定要讲究方略,盲目的学习是要不得的,方略的第一步是明确自己的目的,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同步,备考必有措施。京佳全玉老师乐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陆续和大家分享某些备考方略。一、初级应用之数量关系【例题】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后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30%
B.32%
C.40%
D.45%老式解析措施:100克7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100×70%=70克;400克2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400×20%=8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的量=70+80=15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总重量=100+400=50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50÷500×100%=30%,故对的答案为A。全玉老师认为:若稀硫酸和浓硫酸的量相等,则新硫酸的浓度为45%【(70%+20%)÷2】,本题(20%)稀硫酸的量400克远不小于(70%)浓硫酸的量100克,故新硫酸浓度趋向20%远低于45%,即可排除C、D选项,又由于新硫酸的浓度一定在20%~70%之间,相差50%,两者的量是4:1的关系,把50%分5份儿,新硫酸浓度更趋向20%,因此取1份儿10%相加即可得到新硫酸浓度为30%,选择A。【例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目前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似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似。目前两杯溶液的浓度是()。A.20%
B.20.6%
C.21.2%
D.21.4%全玉老师提醒:两种浓度勾兑成一种浓度,溶质、溶剂没有增减,23%的量多,。因此答案一定比简朴平均数20%(17%~23%)大,趋向23%,甲、乙的量分别4:6,把两浓度之差6%分10份,靠近23%取4份儿,即23%-2.4%=20.6%,选择B。二、中级应用之资料分析:【国考08真题】某市就该市城镇居民和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及其影响原因,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束后按城镇、性别分别进行了记录,记录成果如下两张表所示。表2:某市城镇居民和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原因(%)
城
镇农
村男女缺乏组织8.83.67.07.4缺乏指导7.84.77.16.8
133.A.5.2%
B.6.2%
C.7.1%
D.8.2%全玉老师提醒:由上表第一行可知:男的假设为稀硫酸(7%),女的假设为浓硫酸(7.4%),则全体人群为新硫酸,浓度一定在7%~7.4%之间,故选C。
【国考02真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率(%)
中国87.57.1
134.从到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靠近的是(
)。A.8.1%
B.7.5%
C.7.2%
D.6.2%全玉老师提醒:设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三种浓度,故平均浓度一定在7.1%~8%之间,又由于中国、、三年的经济量差异不是太大,故可以简朴平均,选择B。
三、高级应用之资料分析:【河南省考真题】某市,的记录数据表明,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为30000人,比例达10%,………网络成瘾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20%,女性青少年的这一比例为5%,……
122.
该市,男女青少年各有多少人?(
)A.100000
00
B.150000
150000
C.250000
100000
D.300000
100000
123.
该市男女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各有多少人?(
)A.15000
15000
B.0
10000
C.25000
5000
D.18000
1老式解析:上述试题在河南考题中对的率较低,老式解法需解方程,设该市男青少年为x,女青少年为Y,则:X+Y=30000÷10%,20%X+5%Y=30000,解出X、Y后可做122题,然后再代入方程可算出123题,大多考生在资料分析部分想不到解方程,也不符合出题人的本意,虽然想到嫌麻烦时间不够用也放弃了,故对的率较低。全玉老师提醒:把网瘾数当溶质,青少年当溶液,则网瘾率就是浓度,浓硫酸(男的20%)稀硫酸(女的5%)勾兑出新硫酸(总的青少年10%),很显然新硫酸浓度10%距离5%更近,阐明女性青少年一定比男的多,122题符合此条件的选项只有A,故男性青少年100000人,女性青少年00人。男性人数乘以20%,女性人数乘以5%即可得到123题答案B。四、硫酸勾兑原理:
浓硫酸和稀硫酸勾兑,浓硫酸被“稀释”,稀硫酸“变浓”,若浓硫酸的量特多,稀硫酸的量特少,则勾兑后的新硫酸浓度趋向浓硫酸的浓度;反之,则勾兑后的新硫酸浓度趋向稀硫酸的浓度;若稀硫酸和浓硫酸的量完全相等,则新硫酸的浓度等于浓硫酸浓度和稀硫酸浓度的简朴算术平均数(即两者之和除以2)。设有浓度20%和70%两种硫酸勾兑出500克新硫酸如下图A、B、C、D、E所示,两种原硫酸的量分别为1:1、4:1、1:4、2:3、3:2。则新硫酸浓度在原两种浓度范围内分别作相反变化,份数比分别为:1:1、1:4、4:1、3:2、2:3。
图A:
图B:
图C:图D:
图E:二、资料分析技巧1.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隔年增长率问题)假如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r2【例1】某市房价上涨16.8%,房价上涨了6.2%,则的房价比上涨了()。A.23%B.24%C.25%D.26%【解析】16.8%+6.2%+16.8%×6.2%≈16.8%+6.2%+16.7%×6%≈24%,选择B。2.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假如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r1+r2+r3+……rn/n(实际上左式略不不小于右式,增长率越靠近,误差越小)求平均增长率时尤其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1.“从到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达不包括的增长率;2.“、、、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达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例3】设某市经济增长率为6%,经济增长率为10%。则、,该市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多少?()A.7.0%B.8.0%C.8.3%D.9.0%【解析】r≈r1+r2/2=6%+10%/2=8%,选择B。【例5】假如某国外汇储备先增长10%,后减少10%,请问最终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A.增长了B.减少了C.不变D.不确定【解析】A×(1+10%)×(1-10%)=0.99A,因此选B。总结:“同增同减,最终减少”。1,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8,15,39,65,94,128,170,()A.180B.210C.225D256观测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种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1,2,3,5,8,很明显的一种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选C。2,增幅较大做乘除例2:0.25,0.25,0.5,2,16,()A.32B.64C.128D.256观测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此前项得出1,2,4,8,经典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3,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例3:2,5,28,257,()A.B。1342C。3503D。3126解:观测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而数列的每一项必与其项数有关,因此与原数列有关的幂次数列应是1,4,27,256(原数列各项加1所得)即1^1,2^2,3^3,4^4,下一项应当是5^5,即3125,因此选D4.长数列,项数在6项以上。基本解题思绪是分组或隔项。5.双括号。一定是隔项成规律!例6:1,3,3,5,7,9,13,15,(),()A.19,21B。19,23C。21,23D。27,30解:看见双括号直接隔项找规律,有1,3,7,13,();3,5,9,15,(),很明显都是公差为2的二级等差数列,易得答案21,23,选C例7:0,9,5,29,8,67,17,(),()A.125,3B。129,24C。84,24D。172,83解:注意到是摇摆数列且有双括号,义无反顾地隔项找规律!有0,5,8,17,();9,29,67,()。支数列二数值较大,规律较易显现,注意到增幅较大,考虑乘除或幂次数列,脑中闪过8,27,64,发现支数列二是2^3+1,3^3+2,4^3+3的变式,下一项应是5^3+4=129。直接选B。回头再看会发现支数列一可以还原成1-1,4+1,9-1,16+1,25-1.总结:双括号隔项找规律一般只确定支数列其一即可,为节省时间,另一支数列可以忽视不计。《十字交叉法》(关键关键:差量相等)《十字交叉法的运用推广》对于数学运算部分中的浓度问题以及波及到平均的问题,虽然能用方程法进行求解,不过较复杂,不利于迅速作答,尤其是浓度问题中的三者及以上的溶液混合时的问题就更繁杂了。鉴于此,特为各位考生推荐十字交叉法的推广应用,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问题。1.十字交叉法的实质诸多朋友由于对该措施的实质不是很清晰,因此往往不能纯熟运用,甚至还轻易出错。其实,波及到几者的平均数问题,那么对平均数而言,几者中一定有些多,有些少,多出的量和少的量一定是相等的。如,考试中有10人得80分,10人得60分,他们的平均分是70分。这是由于80分的比平均分多10×10=100,而60分的比平均分少(70-60)×10=100,多的100刚好弥补局限性的100。2.波及两者的十字交叉法这是该措施运用最多的状况。注意两者中必有一大一小。例:某车间进行季度考核,整个车间平均分是85分,其中2/3的人得80分以上(含80分),他们的平均分是90分,则低于80分的人的平均分是多少?解析:设低于80分的人的平均分是m,因此90↘↗85-m1/385m↗↘90-852/3即(85-m)×1/3=(90-85)×2/3,m=75例:甲容器中有浓度为4%的盐水15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45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浓度为8.2%的盐水,那么乙容器中的浓度是多少?解析:设乙容器中的浓度是m,因此4%↘↗m-8.2%4508.2%m↗↘8.2%-4%150即(m-8.2%)×450=(8.2%-4%)×150,m=9.6%3.波及三者的运用根据所有多出量之和等于所有少的量之和。例:把浓度为20%、30%和50%的某溶液混合在一起,得到浓度为36%的溶液50升。已知浓度为30%的溶液用量是浓度为20%的溶液用量的2倍,浓度为30%的溶液的用量是多少升?解析:设浓度为30%的溶液的用量是m,因此20%↘↗50%-36%50-m-m/230%→36%→36%-30%m50%↗↘36%-20%m/2即(50%-36%)×(50-m-m/2)=(36%-30%)×m+(36%-20%)×(m/2),m=20只要掌握了十字交叉法的实质,对于三者以上的有关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解体中就能做到速度快并且不易出错。《十字交叉法可合用于解两种整体的混合的有关试题》基本原理如下:混合前,整体一「数量x,指标量a」;整体二「数量y,指标量b(a>b)」。混合后,整体「数量(x+y),指标量c」。可得到如下关系式:x×a+y×b=(x+y)c。推出:x×(a-c)=y×(c-b),得到公式:(a-c):(c-b)=y:x则任意懂得x、y、a、b、c中的四个,可以求出未知量。不过,求c的话,直接计算更为简朴。当懂得x+y时,x或y任意懂得一种也可采用此法;懂得x:y也可以。有关的指标量可以是平均值、浓度等等。举例如下:1.求指标量a、b之一例1:器中有浓度为4%的盐水15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45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成浓度为8.2%的盐水,问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A.9.6%B.9.8%C.9.9%D.10%解析:已知从乙容器中取出的盐水量x=450,甲容器中原有盐水量y=150,甲容器中原有盐水浓度b=4%,混合后盐水浓度c=8.2%,可得到(a-8.2%):(8.2%-4%)=150:450,则b-8.2%=4.2%÷3=1.4%,即乙容器中盐水浓度b=9.6%对的答案:A例2:某车间进行季度考核,整个车间平均分是85分,其中2/3的人得80分以上(含80分),他们的平均分是90分,则低于80分的人的平均分是多少?A.68B.70C.75D.78解析:已知得80分以上(含80分)的人的平均分a=90,总平均分c=85,得80分以上(含80分)的人数与低于80分的人数比例x:y=(2/3):(1-2/3)=2:1,(90-85):(85-b)=2:1,则85-b=10÷2=5,即低于80分的人数为b=80。对的答案:C2.求数量x、y之一例1:车间共40人,某次技术操作考核的平均成绩为80分,其中男工平均成绩是83分,女工平均成绩为78分,该车间有女工多少人?A.16人B.18人C.20人D.24人解析:已知男工平均成绩a=83,女工平均成绩b=78,总平均成绩c=80,车间总人数x+y=40,则y:x=(83-80):(80-78)=3:2,则女工人数y=40×3÷(3+2)=24人。对的答案:D例2:有浓度为4%的盐水若干克,蒸发了某些水分后浓度变成10%,再加入300克4%的盐水后,浓度变为6.4%的盐水,问最初的盐水多少克?A.200克B.300克C.400克D.500克解析:已知原有盐水蒸发后浓度a=10%,加入的盐水浓度为b=4%,重量为y=300克,混合后盐水浓度c=6.4%,则y:x=(10%-6.4%):(6.4%-4%)=3:2,则原有盐水蒸发后为300÷3×2=200克,最初盐水为200×10%÷4%=500克。对的答案:D浓度问题(十字交叉法)1,基本公式: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一杯盐水,其中有盐5克,有水45克,那么该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国考)一种挥发性药水,本来有一整瓶,第二天挥发后变为本来的;第三天变为第二天的;第四天变为第三天的,请问第几天时药水还剩余瓶()A.5天 B.12天C.30天 D.100天(湖南)在10克盐与40克水的盐水中,取出40克盐水,其中盐与水分别为()克A.8,32 B.10,30C.8,30 D.10,32(上海)在20度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从中取出食盐水50克,取出的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36.0% B.18.0%C.26.5% D.72.0%浓度7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20%的酒精溶液400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浓度是多少()A.30% B.32%C.40% D.45%(北京)甲杯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目前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似总量的溶液,把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似,问目前两杯溶液的浓度是多少()A.20% B.20.6%C.21.2% D.21.4%(安徽)当含盐30%的60公斤盐水蒸发为含盐40%的盐水时,盐水重量为多少公斤?()A.45 B.50C.55 D.60(湖南)一种容器内有若干克盐水。往容器内加入某些水,溶液的浓度变为3%,再加入同样多水,溶液的浓度变为2%,问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A.1.8% B.1.5%C.1% D.0.5%(国考)一种溶液,蒸发一定的水后,浓度为10%,再蒸发同样的水,浓度为12%,第三次蒸发同样多的水后,浓度变为多少()A.14% B.17%C.16% D.15%一杯溶液浓度为5%,蒸发V升水之后浓度变为6%,请问再蒸发2V升的水之后浓度变为多少?()A.7.5% B.8%C.9.6% D.10%(四川)木材本来的水分含量为28%,由于挥发,目前的水分含量为10%,则目前这些木材的重量是本来的()A.50% B.60%C.70% D.80%(山东)两个相似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种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3:1,另一种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A.31:9 B.7:2C.31:40 D.20:11(湖南)有两只相似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倒入甲桶,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A.无法鉴定 B.甲桶糖水多C.乙桶牛奶多 D.同样多2,多次混合问题 Ⅰ型问题 设盐水瓶中盐水的质量为,每次操作中先倒出克盐水,再倒入克清水,反复次。 盐水浓度为:Ⅱ型问题 设盐水瓶中盐水的质量为,每次操作中先倒入克清水,再倒出克盐水,反复次。 盐水浓度为:(江苏)杯中原有浓度为18%的盐水溶液100ml,反复如下操作2次:加入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百合花中考试题及答案
- 软陶教学课件
- 2025年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偏好调整策略与风险管理报告
- 直播带货公司办公设备管理办法
- 八下全册语文教学课件
- 直播带货公司内容审核发布制度
- 2025届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教学助手课件导出
- 送别 音乐教学课件
- 2025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北方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警察政治培训课件
- 毒蛇咬伤的急救处理要点
- 2024年湖南省辰溪县档案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
- 2025年山西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所属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软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舒适眼镜白皮书-艾瑞咨询-202506
- 配电故障紧急抢修
- (2025)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经济学基础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 测绘工程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