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公园冬季鸟类对公园的利用_第1页
欧洲城市公园冬季鸟类对公园的利用_第2页
欧洲城市公园冬季鸟类对公园的利用_第3页
欧洲城市公园冬季鸟类对公园的利用_第4页
欧洲城市公园冬季鸟类对公园的利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城市公园冬季鸟类对公园的利用

目前,在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其多样性、周期性和动态性,很难获得城市区域的生物数据。因此,现有的生态效益保护规划和设计方法通常采用“生境途径”(于孔坚等,1998),以保护具有潜在生物生存价值的自然区域,并在规划地图上显示绿色区域。然而,与自然保护区不同的是,城市内被保留的自然区域往往是需要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公共绿地,其中景观设计如何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设计思维及实践的盲区。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接触的典型空间类型,野生鸟类是完整的自然体验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体现了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也为公园空间体验增加灵性,为游憩活动增添趣味。野生动物对城市公园空间的利用与人类使用空间存在矛盾,了解鸟类对城市公园空间的利用方式,是协调此矛盾的关键。1丰富鸟类食物来源鸟类一个年周期的生活可分为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在冬季寒冷的区域,越冬期对鸟类生存而言十分关键,此时鸟类生命脆弱,且集群出现,易于观察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其忍耐度也较繁殖期更强,适宜获取鸟类最大耐干扰能力的信息。欧洲城市公园因其食物来源的多样性和温和的小气候,备受野生鸟类青睐。本文分析了5个欧洲城市公园内鸟类对环境的利用,分别是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MunichOlympiapark)、慕尼黑东园(Ostpark)、慕尼黑英国花园(EnglischerPark)、巴黎肖蒙山公园(Chaumontpark),以及阿姆斯特丹冯德尔公园(Voldelpark)。调查时间从2012年12月延续到2013年3月,共计观察鸟类31种(表1)。1.1小面积、大长度、小体积、小风貌平静的水面是城市公园水系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然而,水面面积并不是限制鸟类使用水体的主要因素,交通线与水面、绿地的空间关系才是决定鸟类如何利用水体的关键。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内一个面积约7500m2的小型水域(图1),其西侧大水池在进行底泥清理的过程中,成为候鸟们集中栖息的空间。水池北侧的覆土建筑在冬季关闭不使用,水池周边围绕宽约3m的微地形,将步行道路和水面隔开;在游步道上人的视野被建筑、微地形和植物遮挡。水池东西侧各跨一座小桥连接两岸,是观鸟的最佳地点(图2)。冬日里,绿头鸭、灰雁、红嘴鸥、普通秋沙鸭、红胸黑雁等鸟类在此栖息。该水池水岸设计呈“凸”型(图3),绿头鸭等较为近人的鸟类选择在面向水面的水岸休息,红胸黑雁等较警觉的鸟类选择在背靠闲置建筑的草岸觅食。慕尼黑东园一个面积约1.7hm2的水池岸边聚集了大量鸟类(图4),水池作为汇水区,位于地形的最低处。道路距水面较远一侧由大草坪分隔(图5),距离60~100m不等;而道路距水面较近一侧则种植了密集的树丛(图6),所以跨水桥梁依然是观赏水鸟的最佳地点。此水面附近分布有白骨顶、黑水鸡、疣鼻天鹅、红嘴鸥等水鸟。慕尼黑英国花园南段北侧一个面积约8hm2的水面(图7),其周边紧紧环绕游览道路,水面散置3个小岛,岛上长满了茂密的树丛(图8)。在较为宽阔的水面上,水鸟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区域。绿头鸭和白骨顶较为亲人,向游人讨要食物;潜鸭则选择“潜水”寻找食物或在水面休息;灰雁则是一大群条带状散布在湖边的草地上觅食(图9)。它们的身后是一片树林,由此可见,水鸟在陆地觅食时也倾向选择一个背靠树林和水面的环境。以上3个案例揭示了在冬季城市公园内既能使游人亲水又能为鸟类维护一个较为安全的栖息环境的设计方法。按照水面“大-小”,游览道路距离水面“远-近”进行排列组合可知,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的水面小,游览道路距离水面近,人类与鸟类的空间矛盾较大,地形和树丛的组合使用是维护鸟类栖息空间的设计手段;慕尼黑东园水面小,道路距水面远近不一,较远一侧设计了宽阔的大草坪,可在夏季充分发挥绿地的游憩功能,而距水面较近一侧则在道路与水面之间设计了茂密的树丛;英国花园水面大,鸟类对空间的选择较为自由,所以虽然游览道路紧贴水面,鸟类也依然可以泰然处之,仅在水面中设计小岛作为水鸟的潜在夜栖空间。1.2树丛岛的植物配置由于城市公园的下垫面大部分为植被覆盖的区域,所以植被结构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城市公园的空间感和景观风貌。欧洲城市公园的植被类型多为大片的草地之上点缀树丛或树林,空间分野明显,具有明确的林缘线,利于从设计视角分析鸟类对不同植被环境的选择,同时也符合设计思维追求秩序感的特点。巴黎肖蒙山公园水面周边的草坪坡度较大,树丛像岛屿一样分布在草坪上(图10、11)。观察发现,草坪上多为鸦科鸟类,如大嘴乌鸦和喜鹊,而在岛屿状的树丛里,则栖息着欧歌鸫、大山雀、蓝山雀、银喉长尾山雀、欧亚鸲、火冠戴菊和鹪鹩等林鸟,可以明显看出不同鸟类对不同植被的选择。肖蒙山公园树丛植物种类的配置十分有特点,每一个面积不大的树丛拥有不少于10种乔木和灌木,且每一种植物的数量少而均衡(图12),符合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内涵,如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index)。肖蒙山公园为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一种范例——“树丛岛”。此种植被结构既满足视线通透的安全性要求,也满足维持较高鸟类多样性的要求。“树丛岛”所占面积不大,以“地被-灌木-乔木”3个层级占满三维空间,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地提升绿量;“树丛岛”在客观上为游人观赏鸟类提供了便捷的空间类型,即毫无遮挡地观赏栖息在树丛岛各层植物上的鸟类。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此种植被结构摹拟了中西欧典型的“草地”自然景观;其次,草地为需水量较大的冷季型草地,适合欧洲中西部的气候特点,而中国区域差异大,需要根据各地气候特点选择乡土地被植物;第三,应在树丛周边围合栅栏,防止家养动物进入,从而保证林栖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图13)。1.3自然食物的来源分区管理是城市公园进行鸟类栖息环境管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阿姆斯特丹冯德尔公园在管理实践中设计了两个人类禁入区域,使用宽约2m的水渠将两块草地围合,任野生植被在其间自由生长(图14、15),调查时发现白鹳和野兔在其中觅食(图16)。游览道路围绕水渠,且水渠两侧并没有连贯的树丛遮挡视线,游人可以便捷地欣赏被围合区域的风景,观赏生活其间的动植物。在上文提到的5个公园中,植被结构均为“草坪+林地”,而且林地的结构丰富,高大的乔木林下,茂密的野化灌木丛填满了林下空间(图17),人无法进入,为喜好灌木丛的鸟类提供了隐蔽的空间,同时也是松鼠等小型哺乳类动物安全栖居的家园。除了正在生长的植物,对倒树、枯木、落叶等失去生命的有机物,也采取了随其堆放的管理方法(图18),因为它们可以为低等物种——苔藓、地衣、真菌类、节肢动物等提供生存的小环境,这些低等物种又是鸟类的食物来源。可以看出,欧洲城市公园中的自然保持着“让自然做功”的状态,设计并不是一定要对物质空间加以改造,而是对城市公园生境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有效的管理流程和具体方法,最终体现设计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空间观感。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具体体现在人类投喂鸟类时(图19)。在寒冷的冬季,城市公园吸引鸟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来源多样,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游人丢弃或主动投喂的食物。对游人主动投喂食物,公园管理采取温和的折中态度。实际上,水鸟是觅食水体耗氧藻类以及浮叶植物的生力军,如果投喂食物替代了自然食物,那么就会破坏公园水体营养代谢的平衡;然而,在寒冷的冬季,食物来源并不能满足大量积聚在公园内越冬鸟类的需求,所以允许投喂行为时常发生。管理中对投喂的规定是,不能将投喂的食物撒入水体,防止水体污染。2公园5m2青年湖公园是典型而成熟的城市公园,始建于1960年代,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面积14.4hm2,水体3.9hm2(27%),绿地6.1hm2(42%),铺装及建筑2.9hm2(20%),其他用地1.5hm2(10%)。公园具有综合功能,包括高尔夫练习场、水上乐园、儿童乐园、老年撞球练习场、游船服务等多项休闲游憩服务。与上述5个城市公园类似,青年湖公园拥有水面及岛屿,植被结构丰富,林下植被部分呈现野化状态。2.1鸟类的滞留型和地位2013年冬天对在青年湖公园越冬的鸟类进行3次调查,调查时间为早上8:00~10:00,共得17种鸟类(表2),可以发现,文献记载鸟类的居留型和调查结果略有差异,黑尾蜡嘴雀、白头鹎和丝光椋鸟在冬季仍然可见于城市公园;而斑鸫和赤颈鸫这两种迁徙鸟近年也开始选择在北京城市公园内越冬,灰椋鸟则已全年可见。青年湖公园冬季未见水鸟,所记录的17种鸟类皆喜好在林地栖息。2.2鸟类分布和食性对青年湖公园进行鸟类生境分析(图20、21)可知,林地占据青年湖公园大部分绿地面积。其中以混交多层林地为主,占绿地面积一半以上,且林下植被多呈现野化迹象。由此可知,青年湖公园在建成后多年的运行中,形成了城市人工栽培环境较为成熟的林地。正因如此,调查所得多为在林地中栖息的鸟类。本研究在调查过程中,根据所看见和听见的鸟类,记录其出现的空间位点、种类、数量、行为和第一次目击位置的小环境。采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分析鸟类数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图22),可以看出,鸟类密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公园西侧的林地和水岛,以及南侧林地和东侧林地。汇总分析鸟类出现的小环境(表3)。在冬季,水源对鸟类生存至关重要,青年湖公园冬季水面局部结冰,经调查发现,除了尚未结冰的水面,喷灌头也可以为鸟类提供水源。阔叶乔木是大部分鸟类均喜好的小环境;树麻雀、灰椋鸟、珠颈斑鸠和喜鹊相较其他鸟类而言更喜好草地;金翅雀更喜好针叶树;灰椋鸟和乌鸫更喜好灌木丛。除了单一的植被层,树麻雀和灰喜鹊因其数量大,不惧人的特点,已经适应了城市公园多样的小环境;树麻雀在水面结冰的冬季,依然在湿地植被觅食;灰喜鹊性格活泼,在林地内各层植被之间穿行跳跃。珠颈斑鸠喜好在针叶树和草地环境之间切换活动,大嘴乌鸦常停留在建筑物上。仅在冬季出现的3种鸟——斑鸫、赤颈鸫和燕雀均喜好在阔叶乔木上活动,小部分斑鸫和赤颈鸫会选择到草地上觅食或饮水。2.3青年湖公园水体设计青年湖公园冬季无水鸟越冬。水鸟一般为大型鸟类,越冬需要较多食物、不受打扰的水面和清理羽毛的水岸;对涉禽而言,需要滩涂状的水岸或大片湿地。青年湖公园水体分为两个部分,西侧南部水域种满荷花,北部长满芦苇,不适合水鸟的起飞与降落;东侧水体供游船使用,几乎没有湿地植被。从分析所见,可由中部水岛向西,在管理上禁止游船进入,并移除部分荷花,至少保留1/3的静水面供水鸟起飞或降落。青年湖公园水体水岸为垂直驳岸,且缺乏水边绿地,所以可以在水面上搁置横木,供水鸟整理羽毛、休息所用(图23)。青年湖公园水体面积接近公园面积的30%,铺装建筑用地占20%,绿地空间仅占整个公园面积的42%,混交多层林地的面积占整个绿地面积的50%以上,茂密的植被形成城市森林般的空间感,是青年湖公园经过多年发展所特有的。从鸟类的角度,冬季在青年湖公园栖息的鸟类多为林鸟,所以目前的植被环境十分适合这些鸟类的栖息。建议将青年湖公园高尔夫练习场周边条状绿地、东侧绿地和南侧绿地部分区域围合,禁止游人入内,维持其茂密的状态;目前大部分地被为麦冬,建议逐渐放松管理,使野生地被逐渐替代麦冬。将西侧北岸林地也作为维持野化植被的区域,允许游人进入体验目前已经形成的山林空间氛围(图24)。茂密野化的植被由于其视线的不通透性,会增加空间的不安全性,所以青年湖公园选择这些区域,一是因为其是鸟类适宜的栖息地,二是因为这些区域紧靠围墙或是被游览道路围绕,可以避免非安全空间的出现。3公园生境优化对比欧洲城市公园和青年湖公园冬季越冬鸟类对公园空间的使用,可知:(1)景观设计需要从注重视觉景观营造逐渐转变为“设计-建造-管理”整个过程体系的构建。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景观不是一种设计风格,它应该成为每一块城市自然用地具备的素质。(2)学习吸收国外经验须在了解自身客观条件的基础之上,生物类群保护有地域性限制,中国的鸟类和欧洲的鸟类在物种组成上有差异,且植被景观也受地理气候影响甚巨。根据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状况,有两种介入类型:(1)现有公园的局部改造;(2)新建公园在设计流程中介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现有公园的局部改造,应该以生物类群的保存作为主要目标,选择鸟类或小型哺乳类(如松鼠、刺猬等)皆可;首先获取目前城市公园的植被类型和指示生物类群的数据,分析目标生物类群如何利用环境,在考虑游憩安全性的前提下,采取“保留-局部改造-分区管理”的手段进行适度干预。与之类似,新建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设计方法也以场地的植被结构和目标生物类群的数据为基础,在方案之初即划定严格保存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憩系统设计;被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和游憩系统之间应该相互作用,在空间设计上游憩系统需要引导游人观察体验自然,抱着“每一个城市公园都是自然博物馆”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