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2、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3、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才去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1、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2、健康: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3、体育教学: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预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人之,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4、运动训练: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5学校体育功能: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6.学校体育目标: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区别:1)体能是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2)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3)体能随年龄的增长二发展。技能长期训练和积累才干获得,一旦形成,不易遗忘。联系:1)二者以运动实践为基础。2)二者在运动练习中形成。二十一、,简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区别和联系:⑴区别:1)主体不同,前者是在校生;后者是运动员。2)目标不同,前者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传播体育文化。后者是创造最好成绩。3)从形式上看,前者是班级授课。后者是专门化训练。4)从内容上看,前者是全面的。后者是单一的。5)时间上看,前者是短散。后者是长整。6)文化层面上看,前者是教育性和文化性结合。后者是商业性和极端性。7)社会关注程度上看,前者是大。后者少。(2)联系:1)二者同宗同源2)二者经历了不同的文化轨迹3)二者之间是对立的4)二者要相互依存23.简述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1)基础性2)实用性3兴趣性4科学性一、论述我国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一)体育课程改革和社会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二者有密切的关系。(二)体育课程改革的特征:⑴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⑵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体质目标的达成,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过程。⑶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要。(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倾向。⑸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三)社会变革促进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速度。社会变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二、论述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学的作用):(一)(1)学生的身体发展: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体能发展。(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式2)提高机能水平3)全面发展体能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反抗能力。 (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二)(1)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的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⑶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认识和尊重个性。(三)(1)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反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1)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立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3)组织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三、论述技能发展在体育教育中的意义:1)正确掌握运动技术2)科学锻炼,增进健康、增强体质3)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开展。四、.从“终身体育”到“全面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一)终身体育:(1)世界各国制定大众体育发展的计划,“终身体育”思想已对世界体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世界各国相继提出“终身体育”的命题时,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3)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结合,成为终身体育的一部份。4)学校体育和运动教育,健康教育结合。5)“终身体育”强调体育运动贯通每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包括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二)全面发展:(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式2)提高机能水平3)全面发展体能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反抗能力(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的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3)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三)、学校体育发展趋势:1)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3)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4)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五论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区别:1)主体不同,前者是在校生;后者是运动员。2)目标不同,前者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传播体育文化。后者创造最好成绩。3)从形式上看,前者是班级授课。后者是专门化训练。4)从内容上看,前者是全面的。后者是单一的5)时间上看,前者是短散。后者是长整。6)文化层面上看,前者是教育性和文化性结合。后者是商业性和极端性。7)社会关注程度上看,前者是大。后者少。(2)联系:1)二者同宗同源,人的肢体语言。2)二者经历了不同的文化轨迹,前者是终身体育。后者趋于功利。3)二者之间是对立的,历史原由、现实原因、二者的运动训练竞赛管理体制4)二者要相互依存。竞技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份。六、根据学校体育发展趋势。论述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⑴学校体育发展趋势:1)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3)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4)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⑵终身学习:一个人一辈子都接受教育。(3)终身学习的特点:1)平等性2)终身性3)生活性4)发展性5)理想性6)主体性。(4)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1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2)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是其知识不断更新的必需。⑸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1)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内容:1学习进程的终身性2学习机会的开放性。3学习者的主体性4学习型组织的普遍性。5教育资源的共享性。2)体育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1营造社会氛围2建立保障机制。3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4加强课程建设。(6)总之,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加在职培训,接受继续教育,以符合终身学习和未来学习化的要求。一、比较分析体育教学的完整法与分解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一)完整法:(1)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致于破坏动作结构和浮现动作节现象。其缺点是:不易于较快的掌握复杂的动作。(2)注意事项:1)直接运用(教简单动作时采用)2)强调重点(教完复杂动作时,提醒学习重点或者重要环节时采用)。3)降低难度(减轻分量,降低高度,放慢速度,或者徒手完成动作)。4)改变练习的外部条件(由高处向低处做前滚翻,外力匡助(二)分解法:(1)优点: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较快的掌握动作。缺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⑵注意事项:1)根据动作技术特点合理分解(时间先后、空间部位)2)划分动作技术的段落与部份,不破坏动作的结构。3)明确各部份与段落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为组合作好准备。4)在建立完整动作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及时向完整法过渡。二、比较发展体能与掌握技能的特点与意义,并分析二者在体育教学中的关系:(一)(1)发展体能的特点:1)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要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以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2)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3)发展体能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4)必须按学生的身心发展、机体适应性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发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效果。(2)发展体能的意义: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份,发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着标志。(二)(1)掌握技能特点:1)长期训练获得2)一旦形成,不易遗忘。(2)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1)正确掌握运动技术2)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锻3)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开展。(三)关系:发展学生体能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好地解决了学生对参预体育活动价值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健康要求的主动性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为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源泉和推动力。发展学生的体能将使体育教学改革向着实质方向发展,即体育教育的终身化、个性化、健康化。三、根据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三个依据,评述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1)学生的需要。1)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体育将无从谈起。2)学生的需要包括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需要3)学生的需要包括当前的需要和长久的需要,学生天赋的自发需要,学生在后天的体育过程中形成的自觉的需要。⑵社会的需要。1)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2)社会的需要可以分为:社会的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3)从空间上来可以分为:家庭、社区、民族、国家的需要。⑶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人们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不仅仅是考虑学校体育的功能,而且,会受到自己体育价值观的摆布。(4)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时学生、社会、学科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成为学校体育目标的来源。过分强调某一因素,就会导致学校体育向一个极端发展。四、分析一节体育实践课的结构,说明各部份的特点,目标和组织教学:⑴准备部份:1)特点:生理和心理做好准备,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使机体进入工作状态。2)目标: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精神和注意力;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3)组织教学:基本体操教材,队列队形。(2)基本部份:1)特点: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大脑皮层处于最适宜的兴奋性。2)目标:学习、复习教学计划规定的主要教材,完成体育课基本任务。3)组织教法:①将新的、较复杂、速度和灵敏性教材放在基本部份的开始,把体力性教材放在后面。②根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安排好辅助练习、诱导练习、转移性练习和体能练习。③安排好练习密度、生理和心理负荷④安排好练习形式。(3)结束部份:!)特点:机体疲劳,兴奋性降低。2)目标:有组织地结束课的教学活动。做好整理活动和小结。3)组织教学:轻松自然地走步,徒手放松练习,简单的舞蹈。五、举例分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集体与分组教学形式的应用:(1)集中教学:1、把所有教学对象组织在一起进行练习的教学形式。2形式:1)行政班:在这个班中教学采用分小班或者分组的形式2)男女分班或者合班:女生想学体操,男生想踢足球,这就要男女分班教学.女生学体操,男生大部份也想学,就合班上3)按兴趣爱好分班:女生喜欢舞蹈,男生喜欢篮球。4)小班化教学:把想学篮球的放一起,想学武术的放一起。进行小班教学。(2)分组教学:1、根据学生的条件对学生分组教学。2、形式:1)随机分组:老师可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2)同质分组:篮球练习中,水平高的在一个蓝架下活动,水平低的在一起活动。3)异质分组:在接力赛中,要把跑得快的和跑的慢的交织分组4)合作型分组:在接力跑中,突出合作分组5)帮教型分组:在小组中,让学习好的匡助学习差的。6)友伴型分组:在游戏中,人们都喜欢找自己熟悉的人。六、、浅析体能发展在体育教育中的意义:(1)体能是指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2)意义: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份,发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着标志。(3)特点:1、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要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以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2、发展体能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3、发展体能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与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4、发展体能必须按学生7、普通训练:是指根据未来专项运动的需要,先用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的方法手段,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进体型,初步掌握专项的运动技能、技能、为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大好多方面的基础。8、专项训练:是指采用专项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技术结构相似联系进行训练,提高专项所需要的身体机能,专项身体素质,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和理论及提高专项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以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9、教学原则: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10、教学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11、平生体育:一个人平生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俞快,平生受益。〃它主要由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两部份构成。12、快乐体育:、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13、身体训练:体育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法和方法,增进学生运动员身体健康,改善体型,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基础的训练过程。的身心发展、机体适应性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发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效果。(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从而促进身体形态、功能、体能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殊表现在各种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七、.体育教学中有哪些基本方法?举例分析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选用:(一)语言法二)直观法三)完整与分解法(四)预防与纠正错误法(五)游戏与比赛法。(二)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选用:(1)考虑的因素:1)体育教学目标2)教材内容的特点3)学生实际情况4)教师的条件。(2)在运用中的特点:1)整体性2)启示性3)灵便性。(3)以“正踢腿”为例1)利用语言法进行全面的讲解,让学生整体地理解正踢腿的动作原理难点。2)利用直观法呈现完整的动作表象。3)利用完整法呈现完整的动作,让学生整体的感受正踢腿动作完整的美。再利用分解法把正踢腿动作分解成几部份。4)利用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对动作进行纠正和修改,是正踢腿动作完美的呈现在赛场上。5)利用游戏和竞赛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体育的意念,促进动作的吸收与创新。)八、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规律:⑴认识规律。2)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3)学生身心发展性规律。4)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5)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6)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7)动作技能迁移的规律。一、德意志教育家古茨姆茨的学校体育的课程形式:1)摆脱了博爱学校体育的课外活动和游戏形式。2)体操安排上午11-12点进行3)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年龄和能力分组教学。4)课堂被分为导入、观察、矫正、助成、测定、评价。二、学校体育的结构:1)运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2)健康教育3)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三、学校体育目标的特点:1)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2)不同方向的指向性。3)激励进去的前瞻性。4)一定的蜿蜒性。四、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1)学校体育目的2)学校体育目标3)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课余一定训练目标。五、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D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六、学校体育目标(总目标):1)有效地增进健康2)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3)形成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4)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5)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6)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7)提高少数学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七、义务教育课程领域目标:1)运动参预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八、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九、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1)身体直接参预2)体力与智力活动结合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十、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整体性2)连续性3)层次性十一、体育教学目标陈述: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行为条件4)表现方式。十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1)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2)有教育价值3)目标描述要准确4)充分考虑多的实际5)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6)合理的目标分类7)及时调整。十三、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1)身体运动性2)健身性3)娱乐性4)非阶梯性。十四、体育课组织与管理:(1)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激发:1)是学生感到自身的重要性2)明确目标:a)确定目标是为学生制定的b)确保目标可以达到c)将目标划分步骤d)设置切合实际的实现时间e)将目标记录下来(2)体育课堂纪律的维持:1)制定规章制度:合理性、清晰明了、可实施性、一致性(2)体育课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a)建立课堂堂规b)严格执行课堂堂规c)慎用与巧用批评和惩罚d)合理使用指导与指令e)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f)提高学生的自我期待值。(3)体育课堂管理应注意的问题:a)教师有指导的责任b)合理设计体育教学过程c)创设学习情境d)及时而恰当的反馈。十五、体育课教案设计:⑴教案: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所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2)1)确定课的目标:运动参预、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2)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步骤4)选择恰当有效地教学组织及措施5)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6)教案简单明了。十六、体育学习策略的构成:1)元认知策略:心理激活策略、制定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2)认知策略:选择性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练习策略、精细加工策略3)运动技能形成策略4)资源管理策略。十七、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1)根据来源分为:校内、校外(2)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性、隐形(3)大家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条件性(4)根据形态分为:1)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竞技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民族民间传统体育。2)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3)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十八、竞技运动项目的开辟与运用:(1)改造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展个性3)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平生体育奠定基础(2)改造的方法:1)简化结构,减小运动难度2)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赛规则3)降低负荷要求4)组织教材内容是要全面发展十九、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1)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2)提高学习文化课的效率3)巩固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5)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6)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二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2)输送后备人材,培养群体骨干3)塑造良好品质,提高适应能力。二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形式:1)学校运动会2)单项运动竞赛3)单项娱乐性竞赛4)季节性单项竞赛5)体育节或者体育周,体育文化节6)校际间交流竞赛。二十二、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1)性格:1)高尚的思想品德2)热爱本职工作3)谦虚好学4)良好的心理品质5)活泼开朗的性格(2)专业知识:1)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3)特殊的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1)教育能力2)教学能力3)科研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5)社会活动能力、工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6)组织课外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7)精力充沛、体魄茁壮。(4)体育教师具备的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之,作为一位体育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迎接挑战。二十三、学校体育训练的特点(学校体育训练与普通训练的区别):⑴共同点:1)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2)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3)训练内容手段的联系⑵异同点:1)学校体育训练的业余性2)学校体育训练的基础性。二十四、师生关系:(1)现代的师生关系已经从单一走向复合,从肤浅走向身入,将教育学同一。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过程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不管是双主体论、滑移位错论、还是主导主体论,都即使反对绝对的教师主体、学生消极被动的情况,也是摒弃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漠视教师主导作用的情况,转而寻求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2)例如,根据故意学习理论,体育教师在学生的故意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等都直接关系到先进组织者对学习和保持效果的影响。但是,故意学习理论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的作用。(3)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匡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扬自己的潜能。(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鼓励者,而且课堂气氛有教师营造,课堂教学目标最终确立者是教师。可见,虽然提倡学生为中心,但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或者缺的。14、技术训练: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15.体育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里健康、发展特性的发展,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质,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16、健康教育: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17、课余体育锻炼: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睬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8、课余体育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对部份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者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人材。20、体育学的终结性评价: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2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22、体育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以运动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心身全面发展的一个认知和发展的过程。23、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24、运动技能: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25.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活动。26、学生本位课程模式:体现“学生中心学校”或者“是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思想。1、特征:各年级的学习方式有重大差异,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2、目标:让学习自我实现,培养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加爱慕的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3、内容: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这生的学习内容。27、社会本位课程模式: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1、特征:以社会的需要来规定的目的、内容和培养人材的标准。2、目标:掌握运动技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习惯,增强体质,能够承受当今社会的压力与竞争。3、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情感体验。、简述体育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体育教师4)学生5)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6)体育教学环境7)体育教学反馈这几种要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活动整体。不是各种因素的相加。二、简述运动技能教学的基本方法:1)直观法2)语言法3)分解法与完整法4)预防法与纠正错误法5)游戏法6)竞赛法三、简述发展体能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2)适量性原则。3)持续性原则。4)健康性原则。四、简述课余运动的特点:P1751)目的任务的多样性.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组织形式的灵便性五.简述体育课程的功能: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六、简述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1)人体生理机能适应规律:“超量恢复”原理.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3)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七.简述体育学习的特点:1)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4)在体育学习中要承受一定得运动负荷。5)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八、体育教学遵循的原则:1)健康性2)全面性3)主体性4)适量性5)直观性6)针对性7)实效与发展性九、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对部份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者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人材。十、体育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对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课程实施活动以及整个系统所进行的评价活动,通过课程评价以期对已有体育课程进行反馈,为体育课程编制、修订和完善提供事实依据。十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崇左考从业资格证客运试题
- 2024年泉州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模拟试题
- 2024年鄂尔多斯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吉首大学《教师书写技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城乡社会综合调查与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床夹具设计》试卷20
-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投融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人体结构素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交通陪偿协议书范本范本模板
- 安装空调水管合同协议书范文
- 期中模拟(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点亮文明 课件 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及答案
- 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限公司招聘28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 湖北省襄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CCUS技术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25形势与政策:七十五载砥砺奋进创辉煌 中国式现代化继往开来兴伟业
- “数字城市”公共智慧底座项目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