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讲评_第1页
期中考试讲评_第2页
期中考试讲评_第3页
期中考试讲评_第4页
期中考试讲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授课人:彭瑞雯一、成绩总结班级总分Ⅰ卷Ⅱ卷最高分最低分80706050以上40以上(含40)20以上(含20)全校860159326744759732111822821924124438128135115252039371381212724224127147480310282491574230313183211168428241319281218801211420165二、试卷分析1.试题特点:①重视基础、突出主干,坚持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②难度适中。2.同学们答卷主要问题:①审题失误;②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③学科术语的理解模糊不清;④深入分析的能力差;⑤史料解读能力差;⑥表达能力差;⑦卷面不规范Ⅱ卷1.答题步骤: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2.注意Ⅱ卷材料分析题几种问法的区别:(一)“根据材料回答”(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四)“综合材料谈看法或启示”三、错题分析Ⅰ卷1.审题失误:对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或忽视、漏审2.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混淆,不能自如地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3.学科术语理解模糊:对历史名词、历史概念的含义不理解、把握不准4.深入分析能力差:只停留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肤浅5.不能适当运用排除法历史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一、审题

1.要阅读创设情境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明确要求回答内容。

2.要注意细节,找出试题中的条件限定语,准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即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和条件下回答。二、回归知识点

即将题干中提取的有效信息与课本或所学知识“挂钩”,进行知识迁移,借助课本或所学知识进行选择。

三、正向选择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

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即:答案在材料中。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否则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三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一般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四是“综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或启示”

,要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历史材料题[答题方式]的一般解题技巧第一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第二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第三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第四类对比两则材料,进行说明或分析异同第五类简述……的启示或认识从指定材料中得出答案从指定材料中及书本中得出答案从书本中得出答案从指定材料中得出答案从自己脑子中得出答案31.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三: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五百人)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

——摘自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材料四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来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3)根据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四“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提出弹劾。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院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7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得结束。”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哪些文献?据材料信息,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哪几种类型?(6分)(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发挥了哪些相同的作用?(4分)

(3)材料三中的“国王”和材料四中的“皇帝”的权力有何不同?(2分)原因是什么?(2分)(4)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看,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2分)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对两国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31、(3)根据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决策方式民主科学,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2、(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哪些文献?据材料信息,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哪几种类型?(1)文献: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32、(3)材料三中的“国王”和材料四中的“皇帝”的权力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异: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自上而下的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4)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看,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严格限制,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皇帝权力至主无上,议会权力十分有限。31、(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秦朝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1、(3)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四“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男人”是指拥有雅典公民权的成年男子,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有政治权利32、(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发挥了哪些相同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了国家的共和政体,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2、(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发挥了哪些相同的作用?(对比材料)确立了国家的共和政体,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材料三中的“国王”和材料四中的“皇帝”的权力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对比材料)异: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2分)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自上而下的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4)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看,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对比材料)不同点:英国王权受到严格限制,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皇帝权力至主无上,议会权力十分有限。(6)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材料五: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罗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适应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二、紧扣题意:——“问什么答什么”;“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还是“过程”“结果、作用、影响等”;——“怎么问就怎么答”。“怎么问”——答题方式,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指出”“分析”“评价”“简要说明”等。

一、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内涵式提示语“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这类问题的解题必须依据材料。在解题时只要符合题意,照抄、摘抄材料也能得分。但是不能全文、整段摘抄。外延式提示语有“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这类问题的解答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而与材料本身关系不大。内涵外延结合式提示语“根据(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回答此类问题既要依据材料,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内涵式一般从材料中找答案,同时需要归纳、概括、提炼。审题思路:一般一句话一个要点。需注意标点符号和分值。文言文如有一两个字不懂,别慌,从整体上读出大意即可。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外延式根据问题,定位知识点的教材位置,整合,重组出答案。

内涵外延结合式先提炼材料信息,然后结合教材知识,解决问题。

二、审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中,往往有比较、列举、简述、论述、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不同。如比较型问题,有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相同点用“都”、“均”等字眼,不同点用对称性语言。2、审清问题的指向3、审清问题的限制性条件限制条件有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程度等(简称两间、两度)

二、审题技巧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也有1分一个,还有3、4、5分一个的。一般情况下,偶数分值的题2分一个要点,比如6分的题3个要点等。(但我们自己考试一般有1分一个点的,也有2分一个点的。)4、审清题目的分值

5、审清问题的核心

三、答题要求作答时做到四化:要点化(提炼要点,能力要求较高,须练习)序号化段落化规范化(用历史性语言,不用文学性语言)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1、评价类。

评价类问题的提示语有“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从不同历史时期分析评价事物;主客观评价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试评述一下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是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一个暴君,功大于过。

功:(1)完成国家的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

过:(1)焚书坑儒,摧残了中国古代文化。

(2)徭役繁重,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生活腐化。

四、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类型及解题技巧2、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解题技巧:从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根据问题的类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政策、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进行分析和说明。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