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_第1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_第2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_第3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_第4页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彩时刻(每课一故事)

精彩时刻(每课一故事)1他自幼穷苦,曾为地主,后来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之后又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边走边

。25岁时参加郭子兴的,他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后,他当上了

。放牛乞讨小行童红巾军皇帝他是谁?他自幼穷苦,曾为地主,后来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2名字:籍贯:出身:职业:朱元璋安徽凤阳贫苦农民和尚--军人--皇帝认识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从万人之下到万人之上,朱元璋走向了人生新巅峰!名字:朱元璋认识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从万人之下到万人之上,3明朝的统治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4课4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明成祖君权的加强。2、辩证认识加强君权的影响。3、正确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4、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明朝建立、明太祖和明成祖君权的加强。学习目标5一、明朝的建立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南京)朱元璋(明太祖)1368年1、时间:2、建立者:3、都城:一、明朝的建立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应天(南京)6明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影响: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南京)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呢?明朝的建立1368年怎样才能让大明王朝历经万代,长治久安7厂卫特务机构封藩王废丞相和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八股取士

按察司废行中书省布政司

都司皇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二、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厂卫特务机构封藩王废丞相和中书省吏户礼兵81、政治上:(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地方权力分散②分封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强化中央集权三司:布政使司(民政财政)、按察使司(司法)、都指挥使司(军务)1、政治上:(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地9胡惟庸案如果你是朱元璋,会采取怎样的措施避免再次出现这种危险?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胡惟庸案如果你是朱元璋,会采取怎样的措施避免再次出现10(2)在中央: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分理朝政;②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③明成祖时设置内阁,帮助皇帝批阅文件,处理政务。加强君主专制思考:废除丞相有何利弊得失利: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免除丞相专权。弊:导致皇帝负担加重,个人决断难免草率,有失偏颇(2)在中央:①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分理朝政;加强君11皇帝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三司皇帝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12明朝皇帝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唐朝皇帝丞相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秦朝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明朝皇帝工部刑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唐朝皇帝丞相工部刑部兵部礼部13

作为一名皇帝,除了要加强皇权外,他还想及时了解臣民的动态,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统治;那明太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作为一名皇帝,除了要加强皇权外,他还想及时了解臣民的142、设立特务机构:3、强化皇权措施的作用(1)明太祖:锦衣卫(2)明成祖:东厂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历史纵横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被封燕王,拥有重兵,镇守北平。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孙朱允炆嗣帝位后削藩,危及燕王。1399年7月,朱棣为夺帝位,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号称“靖难”之师。于1402年6月南渡长江,攻取京师,建文帝不知所终,即帝位,世称永乐皇帝。西厂,全称西缉事厂,由明宪宗设立,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其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2、设立特务机构:(1)明太祖:锦衣卫地方和中央的各15侵犯了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让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bai史汇编》侵犯了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历史与现实:164、文化上:科举考试(八股取士)(1)变化:①题目来自“四书”“五经”;②题目解释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③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4、文化上:科举考试(八股取士)(1)变化:①题目来自“四书174、文化上:科举考试(八股取士)(2)影响:①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②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4、文化上:科举考试(八股取士)(2)影响:①内容空疏,形式18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破题】【承题】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入手】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起股】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

,……【中股】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

【后股】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束股】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之无方,……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圣人行藏19“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末学者)顾炎武摧残了人才,扼制了思想,年代世界主要科技发明中国占百分比汉代45(件)2862﹪隋唐45(件)3271﹪宋元67(件)3857﹪明清472(件)194﹪“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

八股取士对我国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摧残20三、经济的发展三、经济的发展21找一找苜蓿占城稻找一找苜占城稻22农业引进了哪些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农业引进了哪些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23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外来高产农作物:16世纪广东、福建等地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高产的农作物:玉米、甘薯明朝时我国还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番茄、辣椒、洋白菜、四季豆等,棉花的种植遍布南北;明朝人的衣料,以棉布为主;。

16世纪晚期,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烟草明朝时,我国广泛引种了外来高产农作物:16世纪广东、福建等地241、农业引进南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甘薯、花生、向日葵1、农业引进南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甘薯、花生、向日葵252.手工业3.商品经济的活跃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以苏州为中心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青花瓷)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晋商、徽商)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26明朝建立朱元璋统治政治文化经济地方:设三司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特殊机构:锦衣卫、东厂科举:八股文农业:引进新产品手工业:棉纺织业

丝织业(苏州)

制瓷业(景德镇)商业:商业城市、商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课堂小结

明朝建立朱元璋统治政治地方:设三司科举:八股文农业:引进新产27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或读书人,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说明理由。感知历史

你认为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自由创新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或读书人,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28选择题: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