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目

录一、地球的自转基本特征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速度:①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地相同,约为15°/h。②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参照物时间自转角度意义恒星日恒星23小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一、地球的自转知识深化——线速度1、影响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2、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看速度递变方向。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2)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一、地球的自转知识深化——线速度2、应用(3)判断纬度带:

0°——1670km/h30°——1447km/h60°——837km/h90°——0km/h(4)航天发射基地的选择

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且向东发射。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一、地球的自转课堂拓展——星轨2023年4月16日,央视一则新闻——“我,肉眼看到了地球自转!”火爆全网。一、地球的自转课堂拓展——星轨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速度:大约15°/h周期:23时56分4秒观测时间与地点

时间:避开白光、月光,晴朗无云的夜晚。

地点:光污染少、大气能见度高;

纬度低,观测星空范围大;

纬度高,星空起落范围小,便于观测。一、地球的自转课堂拓展——星轨(天津卷)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右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

低纬地区

B.

中纬地区C.

北极附近

D.

南极附近2.

右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AB二、地球的公转基本特征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速度:①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②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参照物时间意义恒星年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太阳365日5时48分46秒以春分点为参考点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三、黄赤交角1、形成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数据(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90°-极圈度数。(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3、变化带来的影响黄赤交角,热带范围,寒带范围,寒温带范围黄赤交角=0°,太阳全年直射赤道,无四季变化;

相关气候类型范围变大(变小)。

三、黄赤交角4、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三、黄赤交角4、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巧用:

①二分二至日期②太阳直射点所在南、北半球及其移动方向③移动速度:8°/月三、黄赤交角1、纬度的确定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②

通过节气来判断。

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③

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用公式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④“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经度的确定①: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②: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知识深化——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课堂拓展——赤道式日晷组成:晷盘与晷针安装:坐北朝南

角度=90°-当地纬度晷面的判读:

①晷面:朝北;十二时辰

②投影:夏半年——在北面,顺时针移动

冬半年——在南面,顺时针移动

③角度: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即为当地纬度

晷面与地平面的倾角=90°-当地纬度

晷针与晷面垂直

三、黄赤交角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1、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即分为夜半球和昼半球。易错点提醒

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1)

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主要是由地球的不透光性决定的。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2)

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无关。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产生昼夜交替2、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3、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①昼夜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②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深化——晨昏线昼弧夜弧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1、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2、判断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

地方时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深化——晨昏线3、特点①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⑤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在在0-23°26’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最大。⑥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18时。⑦直射点所在经度的时间为正午12时,与正午相对的经线为子夜(24:00)。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深化——晨昏线3、特点NDB12:000:0018:00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NA地方时是18:00过昼弧ABC中点的经线NB地方时是12:00过夜弧ADC中点的经线ND地方时是0:00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NC地方时是6:00CA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深化——晨昏线(2020年浙江统考)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3-4小题。3.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4.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5点

B.6点

C.7点

D.8点DC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1、地方时(1)定义: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而不同经度产生不同的地方时。(2)细节:

①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②不同经线,东早西晚:东早(大)西晚(小)

③15°/小时

⟶1°/4分钟

⟶15′/秒

④地方时以当地一日中太阳最高(即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为正午12时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1、地方时(3)计算:

所求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

经度差

×

4分钟

注意:①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反之用“-”;

②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

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4)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也就有无数个地方时,这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为避免时间上的紊乱,决定按同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记时的方法。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区时(1)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15°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区时(2)细节:

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

时区数=已知经度数

÷15(小数点后一位,四舍五入)

中央经线=时区数

×15°

④时区范围:中央经线7.5°7.5°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区时(3)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

时区差

×

1小时

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区时(4)特殊情况: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世界时:中时区的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夏令时:比正常时间快一小时

(适宜中高纬昼夜变化大的地区,有利于节能)

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区时(5)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

±

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021·广东卷)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运载火箭名称发射场发射时间中国长征5号B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欧洲织女星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美国猎鹰9号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5、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A.长征5号B、织女星、猎鹰9号

B.长征5号B、猎鹰9号、织女星

C.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

D.织女星、猎鹰9号、长征5号BC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3、日界线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3、日界线·类型自然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经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自东向西移动,是新一天的起点位置不变,是新一天的终点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3、日界线·特点

经线展开图极地投影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今天(新一天):0时180°经线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3、日界线·应用(1)确定两条日界线

180°

:经度0时:平分黑夜(夜半球);与12时正相对(2)确定日期

向东(3)确定一天的范围

6、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产生时差(2018·海南卷)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D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产生地转偏向力1、原因①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②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③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2、特点3、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产生地转偏向力4、判断左右手法则5、表现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产生地转偏向力6、原理应用①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②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产生地转偏向力7、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物体水平运动产生偏转向右偏气旋逆时针方向流动反气旋顺时针方向流动三圈环流风向①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形成东北信风;②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西南风;③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极地东北风四、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产生地转偏向力7、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季风环流①东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西太平洋低压,形成西北季风;②南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东北季风;③东亚夏季,由西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季风;④南亚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洋流①东北信风形成北赤道暖流;②中纬西南风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③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看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如果昼弧比夜弧长,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如果昼弧和夜弧等长,则昼夜等长。(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除极昼地区)。(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1、昼夜长短的判断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空间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除极昼地区);另一半球反之;赤道永远昼夜等长。(2)时间(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3)极昼(极夜)变化规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3)极昼(极夜)变化规律: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极昼(夜)分布、变化规律直射点位于哪一半球,则此半球极圈内有极昼,另一半球极圈内有极夜北半球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极昼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方向扩大,极夜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方向扩大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极昼由北极圈向北极点方向缩小,极夜由南极圈向南极点方向缩小南半球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极昼由南极点向南极圈方向扩大,极夜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方向扩大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极昼由南极圈向南极点方向缩小,极夜由北极圈向北极点方向缩小注:①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这两天无极昼、极夜现象;②纬度越高,极昼(夜)持续的时间越长。

③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昼夜长短的计算(1)利用昼夜弧的弧度数计算

昼(夜)长=昼(夜)弧/15°(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时对称。

②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时对称。

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

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①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12)=24-夜长②日出时间=12-昼长/2(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昼夜长短的计算(3)利用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计算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

②空间对称(4)利用日期的对称性计算

①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纬度一样,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正午太阳高度一样。②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B日昼长=C日夜长。同一地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同一天中,θ°N的昼=θ°S的夜

θ°N的夜=θ°S的昼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一)昼夜长短的变化直射点位置日出方位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北半球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正东(6时日出)正西(18时日落)昼夜等长南半球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昼夜长短的应用(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根据昼夜长短,判断直射点位置:

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

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2)根据昼夜长短差值,判断纬度高低:

昼夜长短差值越大,纬度越高;

赤道地区,昼夜长短差值等于0。(3)根据昼夜长短,判断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12-1/2昼长;

日落时间=12+1/2昼长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2022·浙江金华联考)下图为三地连续两个月夜长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三地位置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丙、甲、乙

B.由北向南顺序依次为:甲、乙、丙

C.甲、乙两地纬度差大于乙、丙两地

D.甲、乙、丙处于同一半球C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2022·浙江金华联考)下图为三地连续两个月夜长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8.图示纵坐标的n值最可能是()

A.11 B.9

C.7 D.4D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2022·浙江金华联考)下图为三地连续两个月夜长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解析]根据不同地区夜长曲线与夜长12小时的差别可知,甲地两个月内夜长变化幅度最小,因而纬度最低,丙地夜长变化幅度最大,因而纬度最高,A项错误;由于南北半球无法确定,甲、乙、丙位置可能是由北向南,也可能是由南向北,B项错误;同一日,乙、丙两地夜长差异较小,因而乙、丙两地纬度差小于甲、乙两地,C项正确;图示三地中,甲地连续两个月份中夜长少于12小时,乙、丙两地连续两个月份中夜长超过12小时,说明乙、丙两地处于同一半球,甲地处于另一半球,D项错误。8.[解析]

n值为11时,连续两月为11、12月,这期间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半球,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离赤道最远,此日后三地夜长变化应该出现转折,但图示信息并未呈现,A项错误;n值为9时,连续两月为9、10月,这期间太阳直射点经历从一个半球到另一个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分,各地夜长均为12小时,图中三地夜长与此不符,B项错误;n值为7时,连续两月为7、8月,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离赤道越来越近,三地夜长应越来越接近12小时,与图示不符,C项错误;n值为4时,连续两月为4、5月,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离赤道越来越远,三地夜长与12小时的差值应越来越大,与图示相符,D项正确。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1)定义: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2)分布规律:①空间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直射点90°、晨昏线0°、昼半球>0°、夜半球<0°②时间分布规律:日出正午日落最小0°最小0°最大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正午的含义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着纬度和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δ)。“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

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

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时,

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δ=90°-(40°-10°)=60°;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δ=90°-(10°+23°26′)=56°34′。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总体上:由太阳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夏至日冬至日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总体上:由太阳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分解:(1)空间分布:近大远小(2)时间分布:来增去减(3)同一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一样(4)对称规律:关于直射点对称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一样。(5)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大,纬度就相差多大(前提:两地位于直射点同一侧时)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①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

ΔH=23°26′+Φ

(Φ为当地纬度);②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恒为

46°52′

;③

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从

46°52′

逐渐降低至

23°26′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纬度:

H=90°-|当地纬度

±

直射点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注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房屋内接受的光照面积越小;反之则越大。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4)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0),反之,日影越长。

②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5)确定楼间距:H取当地最小值——北半球

冬至日

南半球

夏至日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6)确定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原理:集热板朝向太阳

集热板与阳光垂直

安装角度=纬度差③调整角度=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2023年厦门5月卷)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图1),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该光伏阵列的倾角(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欠佳的3月确定。9.图示光伏阵列的倾角最接近

A.24°

B.44°

C.64°

D.84°C(2023年厦门5月卷)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图1),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该光伏阵列的倾角(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欠佳的3月确定。10.极夜期过后,光伏组件开始工作。图示光伏阵列为站区供电大致始于每年(

A.5月25日

B.6月25日

C.7月25日D.8月25日C(2023年厦门5月卷)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每年有58天的极夜期。为保护南极环境,中山站采用固定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图1),所发电力直接并入站区电网。该光伏阵列的倾角(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根据当地光照条件欠佳的3月确定。11.图示建筑物位于光伏阵列的(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D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1、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春秋:冬夏的过渡。2、气候四季: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三)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太阳视运动1、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太阳视运动2、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正午日落北半球东北正南/正北(看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位置关系

)西北赤道正东正西南半球东南西南(1)全球(除极昼地区)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太阳视运动2、日出日落方位(2)极昼地区日出正午日落北极附近正北正南正北南极附近正南正北正南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太阳视运动3、日影长短与朝向(1)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2)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

日出日落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太阳视运动4、太阳视运动在地面的投影轨迹图

“三点定迹”注意:①中午距原点最近②三点为日出,日落,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据此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太阳视运动(2022年上海统考真题)12、如图所示,记录的是某地6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