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解释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解释A.

给篮球充气微粒间有间隔B.

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水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B.BC.CD.D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3.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铁易生锈 B.氮气不活泼 C.酒精易挥发 D.红磷能燃烧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干冰、冰水混合物B.氮气、氯酸钾、蔗糖水C.氧气、水、空气D.硫磺、氨气、石灰石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食醋与水——闻气味 B.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C.水和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 D.氧气和空气——用带火星的木条6.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锈蚀B.自行车胎爆裂C.炭包吸附异味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8.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白雾9.某温度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另一瓶为12%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少量的硝酸钾 B.加一定量的水C.室温下蒸发一定量的水 D.略降低温度10.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2 B.NO C.N2O D.N2O41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AB.BC.CD.D12.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A B.B C.C D.D13.地质队员在探测深洞时常点燃火把,若发现火把燃烧不旺时就迅速撤离,则此时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A.1% B.15% C.25% D.78%14.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他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制取这两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可能是相同的B.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收集满这两种气体后,集气瓶都要正放在桌面上D.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这两种气体15.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在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③_____;④_____。(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面横线上:①_____;②_____。上述装置改正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小雨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和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小晴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在两个反应中它都起催化作用。请你写出小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4)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5)有一名同学欲利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_____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小芳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编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粉等物质。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18.(8分)已知3.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4.克。求:(1)生成多少克的氧气?_____(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的氯酸钾?_____(3)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只写一条)。(5)反思:白磷燃烧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题分析】A、给篮球充气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错误;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B。2、B【解题分析】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锈钢、生铁和黄铜属于合金,氧化汞属于氧化物。故选B。3、C【解题分析】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题目详解】A、铁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B、氮气不活泼,是因为氮气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D、红磷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C。4、C【解题分析】

A、水银是单质、干冰、冰水混合物都是氧化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单质,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蔗糖水是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单质,水是氧化物,空气是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硫磺是单质、氨气属于化合物,不是氧化物,石灰石是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题目点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5、B【解题分析】

A、食醋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水无色无味,故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者,故A不符合题意;B、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二者,故B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生成,水中加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故二氧化锰可以区分二者,故C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空气中无明显现象,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区分二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题分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符合题意;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C。7、A【解题分析】

A、钢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的生成,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A符合题意;B、自行车爆胎是由于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造成车胎炸裂,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C、炭包内主要为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异味物质吸附于活性炭上,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达到气体分离,只是氧气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符合化学变化的特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解题分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9、B【解题分析】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各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晶体不溶解,可区分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故此选项正确。B、各加入少量水振荡,都没有现象,故此选项错误。C、蒸发少量水,饱和的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D、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的不会析出晶体,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10、B【解题分析】

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看,反应前3Cu、8HNO3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3Cu(NO3)2、4H2O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2X中含2个N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11、A【解题分析】

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A正确;B、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故B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C错误;D、牛顿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故D错误。故选A。12、A【解题分析】

保持氨气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气分子,一个氨气分子是由3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的,所以选择A。故选A。13、B【解题分析】

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成分为21%和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题目详解】A、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时,火把会熄灭,故A错误;B、若发现火把燃烧不旺,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则此时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15%,故B正确;C、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时,火把会燃烧更旺,故C错误;D、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8%时,火把燃烧更旺,故D错误。故选B。14、B【解题分析】

A、O2和CO2可使用固液常温型装置,制取这两种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可能是相同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C、O2和CO2的密度均比空气的大,收集满这两种气体后,集气瓶都要正放在桌面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这两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解题重点熟练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15、C【解题分析】在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故选C。点睛: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长颈漏斗集气瓶A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E中导管太短;应该伸到集气瓶的底部AE或F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导管b处,木条复燃,证明满了AD【解题分析】

解:(1)据图可知仪器③是长颈漏斗;④是集气瓶;(2)据图可知:A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了;应该略向下倾斜;E中导管太短;应该伸到集气瓶的底部;(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在装置B中,固体药品放在带小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实验室常用装置B代替装置C制取气体,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利用G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a通入,验证此装置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导管b处,木条复燃,证明满了;(6)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故选择A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所以他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题目点拨】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2+16×2=164;(2)丁香油酚(C10H12O2)中C:H:O=(12×10):(1×12):(16×2)=30:3:8;(3)丁香油酚(C10H12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解题分析】

见答案。18、0.96g2.45g27%【解题分析】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题目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