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第1页专题四

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与国家统一二政治建设波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第2页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主要成就,认识实施依法治国策略主要意义。课程标准第3页二政治建设波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9月)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4页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1956年9月)

第5页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全方面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已经基本上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情况之间矛盾。中共“八大”决议中共“八大”召开国内背景是什么?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改变?史料与问题第6页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背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2、主要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P70学习思索:中共八大在民主建设方面提出了什么任务?(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意义:良好开端第7页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挫折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原因:毛泽东把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深入扩大化2、导火线:3、标志:第8页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挫折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4、破坏民主政治表现:P74:自我测评1:“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政治建设带来了哪些危害?第9页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合作探究:看以下图片,阅读课文内容,思索“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表现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尊严,谁要罢免我,要经过全国人大,你们这么做,是在欺侮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何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红卫兵斗走资派1、青年红卫兵运动对公民基本人权肆意践踏,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

2、工人造反派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3、各地革命委员会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一次重大倒退。

4、人大和政协等各级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第10页“革命委员会成立”第11页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1964.12.21~1965.1.4)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1975.1.13~17)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一次会议

(1964.12.20~1965.1.5)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一次会议(1978.2.24~3.8)

第12页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背景:(1)“文革”结束后,因为没有能够及时地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错误,党和国家工作处于徘徊中前进局面。(2)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第13页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背景:2、内容:(1)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3)组织路线(4)改革开放第14页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背景:2、内容:3、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含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

P73:学习思索:为何?

把党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正确轨道上来;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第15页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现在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订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订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它各种必要法律……经过一定民主程序讨论经过,而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第16页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讲话,强调必须处理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问题,表达了新时期民主政治初步构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1980.)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17页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制订符合中国实际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2、确立依法治国基本策略1997年,十五大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3、法律体系不停完善第18页二政治建设波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9月)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19页第20页1、出现“文革”错误根源在于A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主要矛盾错误认识B关于主要矛盾处理方式C建国后形成了高度集中政治体制D个人崇敬和毛泽东个人专断作风日增巩固练习A第21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含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请回答以下问题2、四川广安邓小平旧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浪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对联创作当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相比,主要不一样是:A正确分析了中国国情B强调实事求是C进行了拨乱反正D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巩固练习DC第22页“文化大革命”结束已整整30周年,你能依据本节课学习谈谈体会?比如:①说说从“文革”史中你得到教训和启示?②谈谈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哪些新发展?那些需要完善地方?你准备为此做出哪些努力?思维与探究第23页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波折发展历程,从良好开端走向重大挫折,再发生历史性转折,走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康道路。其标志性事件分别是:八大——“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宪法修改第24页德国人因为建立了纳粹集中营博物馆而摆脱了纳粹梦魇。中国人将因为缺乏文革博物馆而担心历史重演。文革博物馆将一直是中国人未了心愿。巴金传记作者李辉说,一个民族不能面对丑恶是没有希望。巴金1986年6月15日在《随想录》系列中写了《“文革”博物馆》一篇。他说:“我并没有完备计划,也不曾经过周密考虑,不过我有一个坚定信念:这是应该做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馆,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我只说了一句话,其它我等着他人来说。”

晚年巴金有两大心愿,一是建立中国当代文学馆,一是建立文革博物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