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14《文言文二则》_第1页
下14《文言文二则》_第2页
下14《文言文二则》_第3页
下14《文言文二则》_第4页
下14《文言文二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文言文二则中宁县第九小学高思捷【教学目标】1、学会“援、射”等生字。2、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以及遇事要多思考,敢于质疑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4、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道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逐层铺垫,设境激趣。1.交流中国古代名言师:课前我请大家搜集一些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有所收获的同学请冲我挥挥手!(生挥手,指名交流)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与弟子们合著《孟子》一书,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学弈》就出自其中。二、身临其境,人文合一。1.引入故事情境出示课件:古乐声中,画面进入了战国时代。一家棋社门口张贴了张告示,上书四行字(配音):弈秋棋社今日招徒,一朝学成终身不俗,广纳天下贤人雅士,齐聚书卷路150号。2.寻访棋社,拜师交友在弈秋的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读时注意参阅课本上的注释。3.检查交流(1)生读(2)师范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配乐范读)(3)学生接力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诲、鹄、缴、弗。三、化整为零,沐浴书香。1.小组故事会试着结合课下注释,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评一评故事的优缺点。2.小组合作探究。(1)你认为文中的弈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一句话看出来的。(2)你喜欢哪一个徒弟?为什么?(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四、品读课文。1.你认为文中的弈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一句话看出来的。(我认为弈秋是个棋艺高超的人,从文章第一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可以看出。)2.你喜欢哪一个徒弟?为什么?(我喜欢第二个徒弟。因为他学棋时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在下棋方面得到进步。)3.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1)“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用敬仰的语气读。师:其他同学要补充吗?生:我觉得用叹服的语气读更好。师:说得好,你们俩来试试。(点两名同学试读,同学评价。)(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生:我觉得应该用一种赞赏的语气。师:那你来试试。(该生试读)师:读得真有味道!你来教全班同学读读好吗?(指导全班朗读)(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读出一种批评的味道。(其他同学补充:还可读出轻浮、想入非非的感觉。之后学生加动作演读,生共同评价。)五、升华感悟。1.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说都可以。)2.设境想象: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好吗?甩甩手,晃晃头,扭扭腰,闭上眼睡吧,睡得真香啊!不知不觉开始做梦了——在梦里呀。你居然见到了弈秋的两个弟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各自会怎样呢?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好了,就让故事在你的梦里继续吧……(学生伏桌做梦状片刻。)指生说自己想到的后续故事。六、作业。1.续写《学弈》故事。2.试背全文。3.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板书设计:学弈专心致志,学有所获态度决定一切三心二意,一无所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亚圣”孔子,在他的《学奕》中明白了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孔子的《两小儿辩日》。关于孔子的事情,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说一说。(生说,师适时补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教始祖。他是私人讲学的先驱,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3.学生字。(1)分小组学习生字。(2)交流汇报。4.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小儿:小孩。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如:好像。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太阳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太阳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5)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多呀?”)3.教师小结。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五、以表演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