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10.2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网电压u1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u2。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2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u3。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压u3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u4。稳压电路: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保持输出电压uo的稳定。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u1u2u3u4uo10.1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1.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导通,uL=u2二极管截止,uL=0+–io+–u2>0时:u2<0时:一.单相整流电路u2uLuD
t
2340主要参数:IL=UL/RL=0.45u2
/RL
uL
20t(2)输出电流平均值Io:IL
(1)输出电压平均值UL:(3)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uD
20tURMID
=ILURM=22u(4)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IL
2.全波整流电路+–+–原理:+–+–变压器副边中心抽头,感应出两个相等的电压u2当u2正半周时,D1导通,D2截止。当u2负半周时,D2导通,D1截止。全波整流电压波形u2uLuD1
t
2340uD2uL
20tIL=UL/RL=0.9u2
/RL
主要参数:(2)输出电流平均值IL:(1)输出电压平均值UL:ILuD
20t(3)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
=IL/2(4)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3.桥式整流电路(1)组成:由四个二极管组成桥路u2正半周时:D1
、D3导通,D2、D4截止+–(2)工作原理:u2uL-+u2负半周时:D2、D4
导通,D1
、D3截止u2uL输出电压平均值:UL=0.9u2输出电流平均值:IL=UL/RL=0.9u2
/RL
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IL/2u2uL(3)主要参数: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RM=22u脉动系数S1:用傅氏级数对桥式整流的输出uL
分解后可得:uL
20t基波基波峰值输出电压平均值集成硅整流桥:u2uL+
–
~+~-
+–1.电容滤波二、滤波电路(1)空载(RL=∞)时:u2tuLtuc=uLu2>uC时:二极管导通,C充电u2<uC时:二极管截止,C放电。由于RL=∞,无放电回路,所以uC保持。(2)接入RL(且RLC较大)时u2tiDtu2>uC时:二极管导通,C充电u2<uC时:二极管截止,C放电。二极管中的电流uc=uL近似估算:UL=1.2U2(b)流过二极管瞬时电流很大整流管导电时间越短
iD的峰值电流越大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a)UL与RLC的
关系:RLC愈大
C放电愈慢
UL(平均值)愈大RLC较大一般取:(T:电源电压的周期)u2tiDtuc=uL2.电感滤波电路电路结构:
在桥式整流电路与负载间串入一电感L。输出电压平均值:UL=0.9U2对谐波分量:
f
越高,XL越大,电压大部分降在电感上。
因此,在输出端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对直流分量:
XL=0相当于短路,电压大部分降在RL上3.其它滤波电路
为进一步改善滤波特性,可将上述滤波电路组合起来使用。LC滤波电路RCπ型滤波电路10.2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作用:交流电压脉动直流电压整流滤波有波纹的直流电压稳压直流电压一.稳压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以下参数来说明稳压电源的质量:1、稳压系数2、输出电阻3、温度系数输出电压:二.稳压管稳压电路1.稳压原理——利用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特性。
由于反向特性陡直,较大的电流变化,只会引起较小的电压变化。稳压原理:(1)当输入电压变化时UiUZUoUoURIIZ由图知:(2)当负载电流变化时稳压过程:
ILUoURUoIZIR2、限流电阻的计算(1)当输入电压最小,负载电流最大时,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最小。此时IZ不应小于IZmin,由此可计算出稳压电阻的最大值。即
(2)当输入电压最大,负载电流最小时,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最大。此时IZ不应超过IZmax,由此可计算出稳压电阻的最小值。即
所以:三.串联式稳压电源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缺点:(1)带负载能力差(2)输出电压不可调改进:(1)提高带负载能力——在输出端加一射极输出器UO=UZ-0.7V改进:(2)使输出电压可调——在射极输出器前加一带有负反馈的放大器。调节反馈系数即可调节放大倍数UO=AUFUZ-0.7V为了进一步稳定输出电压,将反馈元件接到输出端。
由四部分组成:基准电压、调整管、取样电路、放大比较环节。1.串联型稳压电源的构成2.工作原理(1)输入电压变化时实质:电压负反馈UiUfUoUoUo1UCE(2)负载电流变化时ILUo1UoUCEUoUf3.输出电压的计算可见,调节R1或R2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用负反馈的理论计算:10.2.3
集成串联式稳压电路一.
带隙基准电压源电阻R2上的压降:所以,输出的基准压:当时温度系数为0。特点:温度特性好。二.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
调整管过压保护过热保护启动电路取样电路基准电压源过流保护放大比较环节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1.
启动电路
由R
4、DZ1、T12、T13、R
5、R
6、R
7和R
18组成。上电后,R
4、DZ1先导通,使得T12和T13导通,随后T8和T9也导通,整个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时R
1上压降增加,使T13截止状态,切断了输入回路与基准源之间的联系。2.
基准电压源由T1~T7管和电阻R1~R3组成的带隙基准电压源。根据前面对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分析可知:T7管的集电极电位:
因此,有:
整理可得:
3.
放大比较环节:
由T3和T4管组成的复合管构成,电流源T9作它的有源负载。T3和T4管既是基准电压电路的一部分,又是比较放大器的放大管。取样电压UF叠加在基准电压上。输出电压:
4.
调整环节:
由T16和T17组成的复合管,是整个电路的调整管。其集电极接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其发射极通过R11接负载电阻RL,可以输出较大的电流。
5.
保护电路:
⑴过流保护电路由R11和T15组成。
⑵调整管安全区保护电路由R13,DZ2和T15组成。
⑶过热保护电路由DZ1、R7和T14组成。当芯片内部的温度超过允许的最大值时,R7的压降也增大,而UBE14却减小,使得T14管导通。其集电极电流IC14使得T16管的基极电流分流,从而限制了T16和T17管的电流,芯片功耗也会随之降低,起到过热保护的作用。
常用的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外形及类型类型:W7800系列——稳定正电压
W7805输出+5VW7809输出+9VW7812输出+12VW7815输出+15VW7900系列——稳定负电压
W7905输出-5VW7909输出-9VW7912输出-12VW7915输出-15V1端:输入端2端:公共端3端:输出端1231.基本使用方法+20V+15V注意:输入电压Ui一般应比输出电压端Uo高3V以上。二.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的使用
C1、C2的作用:防止自激振荡,减小高频噪声、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2.输出正负电压3.输出电压可调由:可得:
4.扩大输出电流
T1是扩大输出电流的大功率BJT,T2管是T1的保护管。当输出电流较小,R2上的压降也较小,T1、T2管都不导通。
IO=I
当输出电流大于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电流时,使R2上的压降变大,T1导通。IO=I+IC1
当输出电流进一步增大时,T2开始导通,限制Ic1增加,保护T1管1.三端可调式稳压器W117的内部结构:三.三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
电阻R1和R2为外接电阻,忽略基准源电流,则有:电容C1
:防止自激。电容C2:减小电阻R2上的电压波动。D1、
D2:保护二极管。三.W117的基本应用电路
1.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半波整流:UL=0.45U2
全波整流:UL=0.9U2
桥式整流:UL=0.9U22.滤波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程管理年中工作总结
-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实施方法
- 建筑石膏抹灰施工课件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2025企业合同审核与流转管理流程
- 2025年土地租赁合同附加协议
- 2025标准商业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石油贸易居间合同
- 2025代理合同风险评估与委托协议样本
- 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 一人有限公司章程(范本)
- 员工惩罚通知单
- 2022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专题 烃 卤代烃
- GB/T 25742.4-202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4部分:表示
- 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处理
- 萧红《呼兰河传》课件
- 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大学生三生教育主题班会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内部控制建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