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名著选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西方名著选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西方名著选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西方名著选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西方名著选读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名著选读》主讲:吴文杰1/77课程性质及要求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汉字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统设课,依据培养目标需要,有选择地讲解外国文学上一些著名作品,适当兼及相关作家与文学史基本知识。使学员掌握入选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相关作家概况和必要文学史知识。

2/77学习方法1、正确阅读作品,并以之为重点去了解文学史普通情况。2、把握重点,由点及面,把整个外国文学史贯通起来,学会站在宏观角度对待文学作品。3、分析比较,深入地把握作品特色和意义。3/77但丁《神曲》但丁·阿里吉耶里(1265—1321)是意大利民族文学奠基人,也是中世纪最伟大作家。他创作表现了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中世纪终止和当代资本主义纪元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最终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段话准确地指出了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地位。

恩格斯指出>>4/77但丁《神曲》一、生平和创作二、《神曲》5/77一、出身与求学

但丁生于佛罗伦萨一个古老贵族家庭,但以后家道中落。但丁早年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学并研究古典文学。他对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极为崇敬,称之为导师。但丁在其它文化领域如绘画、音乐、哲学等,也颇有造诣,他是自己时代最博学人之一。

6/77诗集《新生》但丁少年时曾对邻家少女贝亚德丽斯产生爱情,这是一个近乎“柏拉图式”精神之爱,可是对但丁以后创作却产生了深远影响。1290年贝亚德丽斯因病逝世,但丁把自己1283年以来所写献给贝亚德丽斯30首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1292),以纪念自己所爱女子。7/77诗集《新生》诗人在这些诗里抒发了对贝亚德丽斯纯洁热烈爱情,也谈到因为她早亡所引发深切悲伤。《新生》没有触及重大社会问题,而且带有中世纪文学神秘色彩,但其中对纯洁爱情歌颂,反应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愿望,含有自然清新格调。这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披露作者最隐秘思想感情自传性作品。8/77政治生涯

但丁很早就参加了政治活动。他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贵尔夫党,主动投人反对封建贵族斗争。贵尔夫党得胜后,但丁被选为佛罗伦萨行政官之一。在贵尔夫党分裂为黑白两党后,但丁属于白党,反对教皇干政。1302年,黑党掌握了政权。但丁全部家产被没收,并被判处终生流放。

9/77政治生涯与创作流放生活,对但丁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走出了狭隘个人生活圈子,接触到现实主要问题。在流亡中他看到城邦之间内争之危害,更增加了他对祖国统一渴望。流放早期,他写了《飨宴》(1304-1307)和《论俗语》(1304-1305)两部著作。

10/77生平与创作漫长流亡生活中,但丁一直同教皇作斗争,拒绝向教皇在佛罗伦萨所支持反动势力屈服,一直没有再回到故乡。1321年但丁客死于拉文那。但丁在死前完成了他最伟大作品《神曲》,因为这部作品,但丁成为不朽诗人。11/77影响和成就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与文化集大成者(融合两希文化:希伯来和希腊),又是近代文学与文化先驱。他创作对欧洲文学从中世纪向表现新时代文化方向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艺术上,但丁把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等融于一体,丰富了诗歌表现手法,把诗歌创作推向了新高峰。12/77但丁《神曲》一、生平和创作二、《神曲》13/77《神曲》命名《神曲》题名原意是“神圣喜剧”。但丁原来只给自己作品取名《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汉字意译为《神曲》。14/77《神曲》影响和地位这是诗人坎坷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结晶,是近代第一部用意大利文写成伟大诗篇,代表了当初欧洲文学最高成就。15/77主要内容《神曲》全长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部,主要情节是写诗人梦游三界故事。16/77迷路与引路当他在人生中途(即三十五岁)时候,在一座幽暗森林中迷了路,正待要向一个光明小山头走去时,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了三只猛兽——豹、狮和狼(象征淫欲、强暴和贪婪),诗人便惊慌呼救。这时,古代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他是奉天上圣女贝阿特丽采命令,搭救但丁从另一条路走出绝境。

17/77地狱但丁在维吉尔率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地狱共九层,上宽下窄,像一个大漏斗插入地球中心。凡生前有罪亡魂,被罚在地狱中受刑,依据罪孽大小安排在不一样层次。但丁在这阴森恐怖、凄惨万分地狱中逐层下降,见到了各种忍受苦刑灵魂。地狱出口在北半球,维吉尔带着但丁走出地狱,来到炼狱。图示>>18/77地狱图示19/77炼狱这是一座浮在海上山,共有九级,除初进“山门”和顶上“地上乐园”外,炼狱本身分为七级,分别安排犯有骄、妒、怒、惰、贪、食、色七种罪孽亡魂,这些灵魂生前罪孽较轻,能够得到宽恕。他们在这里忏悔,一旦断除孽根,便可升人天堂。图示>>20/77炼狱图示21/77天堂但丁到了地上乐园,贝亚德丽斯接替维吉尔,率领诗人游历天堂,天堂有九重,这里住着生前为善灵魂。最终到了天府,这是上帝和天使们居所。圣贝拉引导但丁去见神本体,只见电光一闪,全诗到此结束。图示>>22/7723/77虚构框架与写实细节结合三位一体完美结构.3部,每部33篇,加序曲1篇,共100篇每部9层,外加一天府,共10层。3是三位一体。10是完整。一个宗教,虚幻整体结构。但内容是真实,是现实人生。且大力加强细节描绘,加以精雕细刻。从而化虚幻为形象。24/77象征意义生发《神曲》不是简单利用象征手法,而是整体就是一部象征艺术品。主题象征性:地狱/炼狱/天堂=现实追求理想人物象征性:维吉尔/贝雅特丽采结构象征性:3部,33篇,合为100《神曲》是关于人精神与道德探寻。容量巨大,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过多地使用象征手法,也使得其含有浓厚神秘色彩,有些象征和隐喻使人难以了解。25/77语言利用意大利语言写作,对意大利民族文学形成与发展含有开创意义。还含有重大社会历史意义:反应了民族意识觉醒;打破了拉丁语一统天下局面,促进民族文化统一和形成;有利于使教育文化突破贵族特权范围,教育广大民众。26/77思想双重性初露了人文主义曙光:强烈批判了精神统治者贪婪腐化,世俗统治者专横残暴,市民阶级贪财好利。主张政教分离,渴望意大利统一,表示了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同情受迫害灵魂,同时赞美自由,勇敢,表现了一定民主思想和进取精神。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追求荣誉,赞美人才能和智慧。27/77思想双重性表现了中世纪思想文化一些主要特征:从政治上看,把祖国统一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身上,而不是寄希望于意大利人民。从对宗教态度看,但丁是个虔诚基督徒,他只是把“坏”神职人员打入地狱,而把“好”神职人员放入天堂。从道德伦理看,主张用宗教道德来处理社会问题,探索民族出路。在爱情观上,也只赞美精神恋爱。28/77思索题但丁神曲在艺术上是怎样继往开来?分析《神曲》中新旧世界观矛盾。《神曲》在中世纪神学体系框架下,展示了人类怎样历程?29/77塞万提斯《唐吉诃德》(1)生平与创作(2)《唐吉诃德》返回目录30/77(1)生平与创作传奇般人生:米盖尔·堂·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他父亲是个游医,他从小伴着父亲处处漂荡,从生活中得到了丰富知识。23岁那年到过罗马,一年以后,他去报名从军。战斗中左手被砍成重伤,使他终生成了残废。战争结束后,他却在回家路上落到了摩尔人海盗手中,并被卖为奴隶,五年以后,才被赎出。当过士兵和奴隶后,塞万提斯想方设法要在诗人、剧作家、传奇道路上碰碰运气,但均告失败。返回目录31/77(1)生平与创作在追求声誉不可得时,他才安下心来寻求家庭幸福,结婚成家。塞万提斯曾一度当过商品代销员,以后他又当了政府收税员。要么是贪污,或者是粗心疏忽,他所经管资金出现严重缺额。于是他被捕入狱,被判了一个时期徒刑。塞万提斯在刑满释放后,为了谋生,又转向文学。他用韵文写一些颂扬性书评,没有什么价值。58岁后,塞万提斯竟然一下子知名了,他在垂暮之年被激励着写出了伟大小说《唐》,它能排进世界最伟大小说之行列。返回目录32/77(1)生平与创作《堂吉诃德》第一部于1605年问世。它轰动一时,一年内再版四次,打破当初销书统计,但塞万提斯把这本书版权卖给了书商,书多印,他并没有得到好处。他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困苦,贫穷还时时跟随他。他被迫在贫民窟里安身,在一家设备简陋旅馆里租了一个房间,和自己女儿、妹妹住在一起。1605年6月27日,是他一生中最不幸日子。人们发觉有位浪荡贵族子弟死在塞万提斯住那间房子里。塞万提斯一家被怀疑是凶手,全被逮捕了。所幸是他们都有确凿证据来证实自己无罪。返回目录33/77(1)生平与创作接下来十年中,在整个西班牙都被《堂吉诃德》迷住时,塞万提斯却写得极少。整整十年他在文学上成就总共只有一些诗和少许从未上过舞台剧本,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而他《堂吉诃德》在以后几年时间里声誉大增,成为世界文学中最成功作品之一。以后,有个冒名者用阿维拉尼达笔名出版了《堂吉诃德》续篇。塞万提斯被这无耻行径激怒,用极快速度写成续篇,于1615年出版问世。因为写作过分劳累,他于第二年与世长辞了。假如没有那个冒名者竞争刺激,他可能完成不了第二部。返回目录34/77(1)生平与创作塞万提斯文学创作深刻反应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走向衰落时期社会现实。其作品基本主题和主要倾向是暴露封建制度黑暗,表示对受压迫人民深切同情,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他创作表现了他美学主张,即文学应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充分发挥作家丰富想象力,使作品中幻想与历史真实相统一,让道德教育与艺术真实相融合。返回目录35/77(2)《唐吉诃德》小说摹仿骑士传奇写法(能够称为“反骑士”小说),描写堂吉诃德和他侍从桑丘·潘沙“游侠史”。故事简述。返回目录36/77(2)《唐吉诃德》堂吉诃德人物形象:这么人不论干什么,其效果往往和动机适得其反。他游侠行为不但没有救了他人,反而给他人带来更大灾害。违反客观规律,拉历史倒车堂吉诃德本是一个被讽刺对象,可是在塞万提斯幽默笔触下,现有讽刺,又有同情,而且越到以后同情成份越多。能够说,堂吉诃德穿着古代骑士盔甲,脑袋里却装着人文主义思想。在堂吉诃德心目中,游侠骑士是理想化了游侠骑士,骑士精神也是理想化了骑士精神。堂吉诃德处处以“救苦,扶危,济困”为己任,因为“世道人心,一年不如一年”很显然,他所谓游侠骑士是历史上或现实中从未有过。他和桑丘趣谈中,相关自由、美德、智慧、人本性等,则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他一些游侠行为尽管荒谬可笑,背后却显出严厉高尚精神。返回目录37/77(2)《唐吉诃德》为何有了改革社会善良愿望,偏偏又采取如此“错误打法”,要用恢复反动、过时骑士道方法来加以实现呢?这种矛盾显然是由作者本身时代和阶级矛盾原因所决定。西班牙比欧洲其它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保留了更多落后封建成份。新兴资产阶级还很弱小。为数不多人文主义者,虽有一定民主思想,还不可能把眼光转向人民。塞万提斯本人因为当初历史条件和他本身局限,使他只有把改革社会希望寄托在过时骑士理想中,而找不出更加好处理方法。这就是为何堂吉诃德明明是个喜剧性人物,还有不少读者在他身亡却看出了悲剧成份原因。因为在这个人物身上反应出来时代要求和这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矛盾,带有悲剧性质。返回目录38/77(2)《唐吉诃德》桑丘·潘沙是作品中另一个主要人物,他是作为西班牙农民形象出现。桑丘性格伴随故事发展是有所改变,他贪图小利,胆小怕事,反应了农民狭隘自私一面。但更主要是他冷静和清醒头脑恰好和堂吉诃德狂热发疯头脑形成强烈对比。几乎在堂吉诃德每次冒险之前桑丘都要劝阻,而每次冒险之后又都证实了桑丘正确。桑丘跟着主人经历各种生活,他心胸也逐步开阔起来,他正义感克服了小私有者性格,在他真正有机会作“海岛总督”时,能够公正地替人民办事。越到以后,他们之前主仆关系就越来越被共同与恶势力斗争搭档关系所代替。但桑丘不像堂吉诃德那样生活在海市蜃楼之中,而一直保持着讲求实际性格特点。返回目录39/77(2)《唐吉诃德》作用、意义:肃清骑士小说恶劣影响。特殊历史条件赋予了塞万提斯独特历史重担。要扫清小说发展道路,必定要肃清骑士小说影响。《堂吉诃德》这部书很好地表达了塞万提斯意图,塞万提斯借小说人物口,抨击腐朽没落文学形式和观念,深刻地阐述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堂吉诃德》给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生活描绘出了一幅辽阔社会生活图画。返回目录40/77(2)《唐吉诃德》艺术手法特色:在塑造经典人物形象时,小说广泛利用对比和夸大手法,重复强调他们性格上一些特征。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两人从外形到内心都形成了鲜明对照,堂吉诃德年将老迈,又瘦又高,连他坐骑也一样。桑丘正当盛年,又胖又矮,连他毛驴也一样。堂吉诃德谈吐高雅,通达而严厉;桑丘满嘴方言俗语,诙谐而多趣。一个坦荡无畏,一个自私胆小;一个遇事糊涂,乱冲乱杀,一个遇事清醒,小心慎重;一个虚幻,一个求实。这些鲜明对照都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印象。语言利用,表达了作家高深造诣。这部小说文字活泼,语言流畅生动,而且大量利用了民间谚语,成为西班牙民间谚语宝库返回目录41/773-3莎士比亚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主要作家,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作家之一。本·琼森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部世纪。”(1)生平与创作(2)《哈姆雷特》返回目录42/77(1)生平与创作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艾汶河上斯特拉福镇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莎士比亚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过古典文学、修辞学、拉丁语和法语等。以后,因为家道中落,他中途辍学,走上了独立谋生道路。1582年,18岁莎士比亚娶了比他大八岁安妮·赫索威。婚后他们生有三个孩子。三年后,莎士比亚只身离开故乡来到伦敦。他先是在剧场门口给人看管马匹,在剧场里当清洁工,随即在剧院担任暂时演员。返回目录43/77(1)生平与创作

1590年,莎士比亚开始戏剧创作,并与当初“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交往。他戏剧才华很快就显露了出来,所编写剧本不停取得成功。以后,他还成了伦敦环球剧场股东之一。从1597年起,他剧本开始出版,并十分走俏。从此,莎士比亚成了著名戏剧家。返回目录44/77(1)生平与创作

大约在1612年,莎士比亚大致上完成了38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0首十四行诗写作,遂离开伦敦,回到故乡斯特拉福。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逝世,享年52岁。返回目录45/77(1)生平与创作莎士比亚创作生涯长达23年,依据他思想和艺术发展,其创作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返回目录莎士比亚创作历史剧/喜剧/诗歌时期悲剧时期传奇剧时期46/77(1)生平与创作

第一阶段(1590---1600)为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创作时期。青年时期莎士比亚怀抱着人文主义理想,对社会、人生以及人类前景态度是乐观。这时创作,基调也是浪漫、激越、明朗。返回目录47/77(1)生平与创作

第一阶段(1590---1600)为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创作时期。青年时期莎士比亚怀抱着人文主义理想,对社会、人生以及人类前景态度是乐观。这时创作,基调也是浪漫、激越、明朗。返回目录48/77(1)生平与创作

《亨利四世》(上篇1597,下篇1598)是莎士比亚历史剧方面代表作。剧中早利四世是一位有才能君王,却不是完美、理想君王。完美、理想君主是亨利五世。即使,他在做太子时不务正业,经常在市井与没落贵族福斯塔夫以及一些流氓无赖鬼混,但在内战暴发后却能勇敢地奔赴战场,为平定叛乱立下汗马功劳。即位以后,他能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返回目录49/77(1)生平与创作

在《亨利五世》(1599)中,作者深入写他团结民众,外御强邻,内止纷争,把国家引上和平统一正道。在他身上,集中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关于开明君王政治理想。返回目录50/77(1)生平与创作

剧中福斯塔夫是一个富于喜剧色彩人物,全剧经过他活动,展示了丰富多彩平民社会生活图画,描绘了辽阔生动社会背景,这就是恩格斯所说莎士比亚创作“福斯塔夫式背景”。莎士比亚历史剧能够把庄重典雅宫廷生活和金戈铁马战争场面、五光十色市民生活融为一体,场景辽阔,色彩纷呈,含有史诗般宏伟气势。另外,悲剧性与喜剧性是相互混合。返回目录51/77(1)生平与创作

《威尼斯商人》(1596)是莎士比亚喜剧代表作。该剧除了含有莎翁所共有抒情浪漫格调外,还含有讽刺性,除了表现爱情主题外,又表现了悲剧中期诈报复主题。返回目录52/77(1)生平与创作

全剧主要经过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与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为一磅肉而展开矛盾冲突,表现了正义、仁慈、慷慨、无私对贪婪、残暴、无私、狠毒展开斗争并取得胜利喜剧,它歌颂了青年男女之间深厚情谊、真挚爱情和以仁爱为本人道精神,抨击了高利贷者冷酷、自私与贪婪。返回目录53/77(1)生平与创作

该剧讽刺性与社会批判性,是集中经过夏洛克形象塑造表达出来。夏洛克是一个贪婪吝啬、凶狠狡诈高利贷者形象,是莎士比亚戏剧著名人物,也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吝啬鬼形象之一。返回目录54/77(1)生平与创作

夏洛克是用放高利贷方式来坐享暴利,聚积钱财是他生活最高目标。他哲学是,“要使金钱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快快地生利息。”他既是一个贪得无厌吸血鬼,又是一个一毛不拔守财奴。返回目录55/77(1)生平与创作

他不让仆人吃饱饭,原来胖胖,在他那儿干活后就变得骨瘦如柴,结果把仆人给饿跑了。他把女儿关在家里看管他钱袋,把家庭变成了“地狱”。夏洛克身上贪婪吝啬,是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者普遍特征。返回目录56/77(1)生平与创作

夏洛克凶狠狡诈性格,集中地表现在“一磅肉”矛盾冲突中。安东尼奥是个商业资本家,他靠海外贸易积累资本。他慷慨好施,借债不收利息,这严重妨碍了夏洛克高利贷生意,夏洛克早就怀恨在心。返回目录57/77(1)生平与创作

在安东尼奥向他借钱时,他伪装同安东尼奥“交个朋友”,订下了不收利息,但到期不还就要在对方身上割一磅肉契约,设下了伺机复仇圈套。因为商船海上出事,安东尼奥不能准期还钱,夏洛克撕下了友好面具,不听任何人关于慈悲、人道劝说,在法庭上磨刀霍霍,非要在安东尼奥心口挖一磅肉,不置对方于死地决不罢休,足见他冷酷凶残。返回目录58/77(1)生平与创作

当然,遵照坏蛋必定要受捉弄喜剧规律,他不但没能得逞,反因犯有“谋害罪”而受到没收财产处罚。这个结局表达了莎士比亚对夏洛克违反人道言行嘲讽与训斥。返回目录59/77(1)生平与创作

不过,对在种族歧视、种族压迫社会环境中生活被压迫者夏洛克,作者又寄予了同情。鲍西娅在判决时给他留二分之一财产让他能继续活下去,这既表现了作者对夏洛克同情,也表现了作者博爱、宽恕人道标准,因为“仁慈是人间上帝”。返回目录60/77(1)生平与创作

鲍西娅是莎士比亚笔下含有些人文主义思想新女性形象之一。她含有超世俗爱情婚姻观,认为权势和金钱都不应主宰爱情。他在选择丈夫时有意不把自己玉器放在金匣与银匣之中,因为金银会玷污爱情纯洁。返回目录61/77(1)生平与创作

她含有很高智慧,在法庭上,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夏洛克打得一败涂地。鲍西娅不但本身充满生气与活力,而且,她出现,为全剧注入了喜剧轻松、抒情与浪漫,增添了浓郁喜剧气氛。返回目录62/77(1)生平与创作

《威尼斯商人》以“一磅肉”故事为根本,以“三个匣子”故事和夏洛克女儿故事为副线,三条线索在“法庭”一场中会合,把剧情推向高潮。在整个剧本中,“法庭”一场戏戏剧冲突较为完整,有相正确独立性,其特点是:巧设悬念、层层展开;先抑后扬,先悲后喜。整场戏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峰回路转,多姿多彩。这是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生动性、丰富性最好例证之一。返回目录63/77(1)生平与创作

《罗密欧与朱丽叶》(1591)是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写悲剧,该剧热情赞美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追求,展现了人文主义爱情理想与家族世仇、封建道德观念之间冲突,格调靠近喜剧。返回目录64/77(1)生平与创作

第二阶段(1601—1607)是悲剧创作时期。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成就。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对社会与人生态度是矛盾和消极失望,但对现实认识大大加深。返回目录65/77(1)生平与创作

悲剧主要写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象矛盾以及理想幻灭,其基调是现实、悲愤和沉郁,剧中强烈批判精神表现了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个性解放带来社会后果深刻反思。《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剧作中最著名。返回目录66/77(1)生平与创作

《奥瑟罗》(1604)写威尼斯城邦军事统帅、摩尔人奥瑟罗同其爱妻苔丝德蒙娜悲剧,他们能够冲破封建束缚,赢得爱情胜利,却无力识别利己主义者阴谋。该剧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被利己主义践踏主题。返回目录67/77(1)生平与创作

奥瑟罗是一个含有些人文主义理想军人形象,他身上现有奇伟骁勇、正直豪迈、光明磊落优良品格,也有轻信、嫉妒、偏狭、凶狠特点。伊阿古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形象,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险恶化身。正是这个含有坑骗性和危害性人物,直接造成了急躁轻信奥瑟罗和天真善良苔丝德蒙娜悲剧。返回目录68/77(1)生平与创作

《李尔王》(1606)经过古代不列颠王李尔被两个女儿遗弃故事,写出了时代动荡和社会灾难,揭示出了金钱权势对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秩序破坏,描绘了原始积累时期罪恶丛生社会图画。李尔是一个久居权位而丧失理智,刚愎自用、专制任性封建君王,在经历了地位激变和暴风雨般思想斗争后,恢复了理性和人道思想,但无法挽救悲惨时世,这说明了人文主义理想在严峻现实面前脆弱无力。返回目录69/77(1)生平与创作

他性格转变表达了作者对开明君主呼唤。《麦克白》(1606)是莎翁悲剧中最阴暗恐怖。该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因为野心驱使走上犯罪道路故事,集中展示了野心与人善良天性之间矛盾冲突。返回目录70/77(1)生平与创作

麦克白从煊赫一时英雄堕落为人人痛恨暴君过程,正是野心对人腐蚀与毒害过程。莎士比亚经过麦克白悲剧,表示了反对暴政、反对个人野心恶性膨胀,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统一愿望。该剧在艺术上以戏剧情节紧凑、集中和悲剧气氛阴沉、恐怖著称。返回目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