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_第1页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_第2页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_第3页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_第4页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文学创作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文学创作有何特点?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中,作家主体起了什么作用,生活起了什么作用?创作过程分为哪两个阶段?第三节创作个性和文学风格什么是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特点1、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1、1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精神劳动。1、2

文学创作是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生产的。为什么要为精神消费生产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满足精神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从事文学活动的目的

巴金: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陈映真:写作则是为了使那些绝望的人重新充满希望,让那些因失败的人重鼓斗争的勇气,使受凌辱的人重获自由与尊严。白先勇:我写作,是因为我愿把内心深处无声的痛苦用文字表达出来。德国伯尔:对于我,搞创作是一种乐趣……写作首先是创作某一故事的愿望。英国格林:写作是由不得我的事。好比我长了个疖子,只等疖子一熟,就非得把脓挤出来不可。文学创作是为了满足人类

“认识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存在

托尔斯泰日记中记录了他收拾房间事,他强烈地感受到了无意识生存状态的可怕——“如果许多人的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那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或许正是出于对无意识状态的这种深刻地感受,才使托尔斯泰格外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人的生命存在不同于动物的地方:

在于体验使人有了生命意识,使他对自身存在和人生的意义有所领悟。

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萌发与自觉,

乃是人之为人的起点。自我意识:指人的意识对意识活动本身的认识。黑格尔宣称:人的意识首先以他物为认识对象,即狭义的认识阶段,这时候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从认识他物进到认识“意识自身”,才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自我意识”的阶段。例如金岳霖发现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序言”:

决定历史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工具的生产,另一种则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对“种的蕃衍”狭隘的理解,体现为狭义的物种蕃衍,单纯的自然生命的延续。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种的蕃衍,是人类在广义的精神文明的熏陶下,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的演进。使人得以认识自己的体验之境,就必然地成为人类生产自身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中国美术展览馆展出

行为艺术的一个作品:

两只猪正在交配,猪的身上画满了书报的图样。思考此行为艺术作品的内蕴:

针砭那些表现庸俗、病态、低级趣味的文化现象。现实生活与

言说人生真实体验的文学

生活的匮乏曾经使大多数人无心关注精神,物质欲求的泛滥在今天又使许多人无暇关注精神。生命感的空缺和匮乏几乎是始终飘浮在人类历史行程上空的一片乌云。于是,执着于言说人生真实体验的文学,就成了一片令人神往的绿地,成了能让心灵获得慰藉的精神家园。小说《暗算》的作者麦家说:

作品应当是温暖人心的

我觉得作家也应该承担责任。文学是影视的一个血脉和基础,最近十年,我觉着这个基础完全倾塌掉了,文学从十七年文学结束以后,进入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叙事状态,一种欲望化、物质化的叙事。在你的小说里,如果表达一种庄重的人生,就意味着你没有艺术探索。我写了一群英雄,人家对此都觉得很滑稽,现在谁还讲英雄?而写到人生的黑暗、困惑、绝望,某些作家写得津津乐道,惊心动魄。他们毫无公共承担的愿望,痴迷于一种自我的,自私的,自恋的题材。我一向是觉得作品总的来说是要温暖人心的,一味地反抗宏大叙事、主流叙事、庄重叙事,这就进入到另一个极端,而两个极端犯的是相等的错误。(《文汇报》2008、12、8)2、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2、1从生活到艺术,主体的作用具有决定性。

创作主体:指已经处于创作活动之中的作家个体。作家并不等于创作主体。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作家个人的能力上,即作家的艺术修养、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语言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又要受时代、社会的制约。a、个人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将社会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可能与程度。以小说《林海雪原》为例。

b、作家个人能力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又要受他所属的时代、社会的制约。

作家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处理、艺术形象的创造,都受他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影响。

以小说《小二黑结婚》、《金瓶梅》为例。c、从另一个方面看,时代、社会的制约,也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创造那个时代的典型形象的条件。比如,巴金笔下的高觉新,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等。卢新华笔下的王晓华。

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破天荒地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全文刊登了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这和之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的发表,如同平地炸响的两声春雷,引发了思想界、文学界,乃至全国民众对十年"文革"的集体反思。《伤痕》一举奠定了卢新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永久地位,而"文革"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也以他的这部具有发端意义的小说的名字——"伤痕"命名。刘心武:《爱情的位置》,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开始,普通老百姓就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变革的诉求。1977年夏天我写出了《班主任》,1978年8月卢新华的《伤痕》发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记得在一次座谈中,大家说“样板戏”不仅把爱情斩尽杀绝,甚至一涉及夫妻,一表现完整的家庭,就是不革命。正是由于这种从“革命文艺作品”里取消爱情的做法,使得当时的社会生活里,爱情乃至正常的夫妻关系都只能转入地下。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构思一篇作品,题目定为《爱情的位置》,为爱情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面恢复名誉,获得应有的位置。当时,我们出版社的同仁正酝酿创办一份大型的文学双月刊,以《十月》命名,由于无法立即获得期刊号,就决定先“以书代刊”。在筹备过程里,我写出了《爱情的位置》,编辑部和创研部联合召开座谈会,把《十月》创刊号拟定的目录拿给大家征求意见,一见其中有《爱情的位置》,与会者都很兴奋,记得参加座谈会的老作家严文井不禁喟叹:“爱情总算又有位置了!”2、2社会生活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生活本身为创作提供了可能。当某种生活素材本身就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审美意义的时候,艺术创造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例如小说《复活》的素材。

某种生活本身就缺少审美意义,要创作出好作品就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更需要的就是作家的洞察力和艺术创造、艺术想象了。作家的洞察力和艺术创造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指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论艺术》p4)罗丹一生十分注重观察生活。要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到巴黎动物园去看那只铁栅栏里的豹。终于里尔克从平凡中有所发现,写出《豹—在巴黎动物园》。诗人从对动物的豹的观察,发现了、生产出了文学的豹,悲剧中的英雄形象。3、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取决于“对象化”

3、1哲学上的“对象化”:马克思认为,对象化是人能动地通过实践活动而改造自然界或外部世界的活动及其结果,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对象化表明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本质的力量通过活动而转化为物质存在形式,创造出一定的客体,是主体向客体的转化;是人的有目的对象性活动的实现。美学中流行的定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2文学活动中的对象化对象化: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从而在创作中,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觉经验中的对象,成为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情感化和个性化了的对象。抒情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于那些能够显示这种情感的外在景物相契合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情感寻找“客体对应物”的过程。例如杜甫的《登高》。郑板桥画笔下的竹子,毛泽东诗词中的梅花,是人的主观精神的物化,客观事物的人化。

作家的能动性:

自觉、积极地体验、领悟生活。

例如舒婷创作《致橡树》的经历。由体验到体现的过程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评析/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舒婷回忆《致橡树》的创作过程:舒婷在自传性散文集《真水无香》中回忆《致橡树》的创作过程:1977年3月,舒婷陪蔡其矫先生在鼓浪屿散步,“爱情题材不仅是其矫老师诗歌作品的瑰宝,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笔重彩,对此,他襟怀坦白从不讳言。”那天他感叹着:他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纵然有那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必定是泼辣精明的女强人,令人望而生畏。年轻气盛的舒婷于是与他争执不休,认为天下男人都要求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为自己有取舍受用的权利,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失望。当天夜里两点,她一口气写完《橡树》,次日将匆就的草稿让蔡其矫带到北京,给艾青看。北岛那时经常去陪艾青,读到了这首诗,舒婷和北岛开始通信,北岛转达了艾青的意见,《橡树》于是改成了《致橡树》。“这首诗流传开来,不断碰到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向我投诉没有橡树。”于是舒婷又写了《神女峰》作为补充,“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郑媛《舒婷:我和鼓浪屿息息相关》发布时间:2007-11-2508:24来源:文摘报莫泊桑从创造艺术形象的角度,谈对象化:“无论在一个国王、一个凶手、一个小偷或者一个正直的人的身上,在一个娼妓、一个女修士、一个少女或者一个菜场女商人的身上,我们所表现的,终究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得不向自己这样提问题:‘如果我是国王、凶手、小偷、娼妓、女修士、少女或菜场女商人,我会干什么,我会想什么,我会怎样行动?”金圣叹从创造艺术形象的角度,谈对象化:

“写豪杰,居然豪杰”,“写淫妇居然淫妇,写偷儿居然偷儿,则又何也?”“耐庵非淫妇、非偷儿者,此是未临文之耐庵耳。”“惟耐庵于三寸之笔、一幅纸之间,实亲动心而为淫妇、亲动心而为偷儿。”(金圣叹评《水浒传》第55回)

郭沫若从创造艺术形象的角度,谈对象化:

“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其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在我的生活中,同蔡文姬有过这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郭沫若《〈蔡文姬〉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郭沫若专集》上册第134页。王蒙从感觉表现的角度,谈对象化:“我认为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求助于自己的头脑,而且要求助于自己的心灵,求助于自己的皮肤、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每一根末梢神经,例如你写到冬天,写到寒冷,……而不去动员你的皮肤去感受这记忆中的或假设中的冷,如果你的皮肤不起鸡皮疙瘩,如果你的毛孔不收缩,如果你的脊背上不冒凉气,你能写好这个冷吗?”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