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概述_第1页
佛教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概述_第2页
佛教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概述_第3页
佛教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概述_第4页
佛教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教不同时期的传播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二、口语传播时代三、文字(贝叶)传播时代四、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五、网络传播时代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1)创始人释迦牟尼简介1、身世简介原本居住在中亚细亚的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代入侵印度。公元前6-前5世纪,雅利安人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原土著居民成了奴隶或者接近奴隶的人。释迦牟尼所属的释迦族就属于雅利安人。公元前6世纪左右,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诞生,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是种族名称;牟尼意为圣人,人们尊称他为佛陀(觉悟圆满的人)。根据现有文献和考古资料,基本确认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为公元前565-公元前486,与孔子(551BC-479BC)的生活年代大致相同,比孔子早逝7年。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2、当时的印度社会

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祭祀文教的僧侣阶级刹帝利掌管军政的国王武士吠舍商人、手工业者、农民首陀罗农人、牧人、仆役、奴隶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3、沙门思潮孕育了佛教思想

婆罗门思想:作为最高统治阶级的婆罗门阶层,创立了婆罗门教(印度古代宗教,现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因崇拜梵天及由婆罗门种姓担任祭司而得名。

主要思想:人们只能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的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压迫与反抗:沙门思想涌现

公元前6—前5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武士贵族、商业富有者和城市居民开始谋求更多的生存与政治权利,印度出现了与婆罗门思潮相对立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派别的通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顺世派和不可知论派等。沙门思想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原素(大)是地、火、水、风四大。一切有情识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物质原素不断运动,具有内在的力量,从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悉达多太子的生母摩耶夫人在赶回娘家的路上,也许动了胎气,在半路的蓝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佛陀。传说佛陀是从母亲的右肋出生,而七日之后佛母即离开人间,这应该是难产!据载佛陀父母是四十之后才有这个孩子,高龄产妇,路途劳累,加以天气炎热,致使佛母无法顺利生产。

悉达多的父王净饭王后来续娶佛陀的姨母为妻,佛陀是在姨母的抚育下长大成人。姨母在净饭王去世后亦随佛陀出家。

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少年的佛陀,从小失去生母,性格敏感而深思。在一次农耕大会里,佛陀看见刚开垦的泥地里有许多虫子被鸟儿啄食,鸟儿却被蛇吃了,突然飞来一只鹰将蛇抓起,看完这一幕,他开始思考弱肉强食这样的丛林法则是否合理。佛陀是从小就喜欢沉思默想,这是所有哲学家和宗教家一个共同的特质。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作为国家的未来继承人,悉达多太子也要接受严格的文物训练,从7岁时开始学习语言学、工艺、医药学、伦理学、武术等。

19岁时,依从家族安排,悉达多太子与表妹耶输陀罗完婚。他们育有一子,名罗睺罗,后随佛陀出家。

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当时在沙门思潮的影响下,很多武士贵族都出家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佛陀之父为了不让佛陀感到生老病死之苦而出家修道,为他建立三个宫殿,春、夏、秋三季分别住在三个地方,举凡衣食住行都极尽奢华,王子王妃出城亦是派人提前布置路道,以免他们看见普通人最不希望看见的事物——生老病死。

但是佛陀曾被净饭王带出王宫体察农村社会,在出游分别看见了病人、老人、死人和一位出家人,感到痛苦不已。其实,这只是传说中的隐喻,以佛陀的敏感细腻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查不到生老病死。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悉达多太子29岁那年,在一个夜晚,苦于思索生老病死的问题而得不到解答,趁王宫内一场狂欢后所有人的酩酊大醉,与他的理想私奔出宫了。现在看起来,悉达多太子当初的出走可能带有很天真的想法——寻求长生,避开老病死。一个对精神的自由极度向往的人,往往会做出惊世骇俗的事情来。悉达多太子抛弃了家庭和王位,开始了苦行,并拜访当时知名的僧侣、哲学家,来寻求对治他痛苦的方法。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佛陀出家后,拜访了当时最有名的几位大师,了解到他们全部的教导,觉得这还不是他要的“道”,毅然离开,开始长达六年的苦修。佛陀曾尝试闭气、减食、久坐等常人无法企及的严厉苦楚,感动许多同道赞美尊崇,然而,除了形色劳损,苦行并没有带来他思想上的解脱。当时的社会在婆罗门宣扬的“身世论”之下,顺世享乐与遁世苦行是两种极端的修行方式,出身富贵的悉达多经历了苦行,可以说经历了两个极端,他发现两者都不能让自己的精神得到解脱。享乐主义会使人堕落,而苦行主义也是另一种执着——为了寻求所谓来世的福报,而虐待自己的形体,禁锢自己的精神,对解脱而言毫无收获。因此,他走上了不偏于物质,也不偏于精神的“缘起中道”的修行之路。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4、出家的缘由及主要经历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在拒绝苦行之后,悉达多太子接受了一位牧羊女施舍的羊奶粥,恢复神气,在一颗菩提树下,发誓不证悟生老病死的真相,就不离开所坐的蒲团。在禅修(静坐冥思)中,经典记载佛陀心里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这是人性最深处的无力与恐惧!面对自身及外境许多事件,我们常常因无力改变而缺失所谓“安全感”,进而莫明其妙的恐慌,想紧紧抓住什么,好有个保障,驱动我们不断囤积与创造,根本不考虑这些东西真的需要还是不需要!在深入的禅定中,悉达多太子了悟到一切不安全感都来自我们的“心”,即我们的欲望,停止了“欲”的驱驰,就能获得了“涅槃“(心灵平静之幸福)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5、了悟的佛教理论(1)因果(2)色空不二(内因外因)(3)缘起论[凡存在,必依附其他条件]推演出原始佛教的思想准则(对沙门思想的继承与完善)(1)众生平等(2)否定神创(3)非唯物非唯心(4)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宇宙的成住坏空)(5)一切唯心造(主观能动性)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6、释迦摩尼的灭度及释迦族的覆灭一、佛教的创立与核心思想四十多年奔波教化,佛陀的肉身毕竟是老了,常常背痛,体力不支。佛说:有生必死,一切皆然!八十高龄的佛陀依然说法不断,虽觉气力衰竭犹如破车,还是与随侍弟子阿难一路游行。似乎佛陀想再回故国,路上因吃铁匠纯陀奉上之野菌肉饭而腹部剧痛并泻血痢几次,当晚让大弟子阿难于娑罗双树间铺设卧具,于此圆寂火化。因为佛陀的出家,迦毗罗卫国无人后继王位,佛陀推举其大臣摩诃那摩继位。之前强大邻国的国王波斯匿王曾来求释迦族通婚,傲慢的释迦族人不愿意通婚又惧怕波斯匿王的势力,当时的大臣摩诃那摩献策下嫁自己的奴女末利,埋下欺骗的种子。末利后来生下了琉璃王太子,继承了波斯匿王的国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并饱受释迦族的讥讽,最终发兵攻破了迦毗罗卫国的都城,释迦族人几乎尽数被灭,生者流亡至其他国家。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二、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的教派分化:佛教创立初期,中国的造纸术尚未被发明,印度本土由于处于各国分裂割据的时代,文字也不统一,因此佛教最初的传播基本都是口语传播,据记载每半个月佛陀的僧团会集中背诵当时产生的佛教戒律。

正如《论语》并非孔子本人创作,佛教的《经》《律》《论》(统称三藏)也并非佛陀本人的创作,而是其弟子在佛陀灭度后的几百年里,通过三次大的集结,集体背诵及辩论后创作的。集中《经》为佛陀所说过的话,都以“如是我闻(我听到佛陀的讲述)”开头;《律》为戒律;《论》为佛陀、僧团阐述佛陀思想所作的阐述。

因为口语传播具有易消逝、易掺杂传者主观思维的特点,佛教的经文从起初就难以像《圣经》、《古兰经》那样得到“仅此一本”的统一,这也使得后来佛教的部派根据承袭思想的不同,出现了数次分裂,但是对佛教核心思想(四谛十二因缘)的传承都是一致的。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二、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的教派分化:

出于对戒律与教义的不同看法,僧团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派。

上座部(分化为12部)主要由保守的长老组成,因此又被称作长老部,他们忠实于原始的佛教教义,逐渐演化为后来俗称的小乘佛教,经由锡兰南传至南亚各地,在我国的云南地区主要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更倾向于自我修行求得解脱。

大众部(分化为8部)主要由思想革新的青年组成,传入我国的佛教思想主要为这一部派传承,即大乘佛教。这一部派倡导积极入世,贴近生活,对于释迦牟尼的观念趋于理想化,对现实生活则求“人间化”。

大众部后来的主要理论经历为中观派(讲空性)——瑜伽行派(讲假有),唐玄奘西行求学就是学习的瑜伽行派的理论(《瑜伽师地论》),并在唐高宗李世民的支持下,主持了佛教经文的翻译工作。

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三、文字书写(贝叶)传播时代玄奘取经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主要在那烂陀寺学习,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因为中国的造纸术在大约7世纪末才传入印度,因此玄奘从印度取回的657部经文都是贝叶经,现大量藏于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地宫内。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三、文字书写(贝叶)传播时代贝叶经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中国的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叶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客观上,阿育王(前304年-前232年)统一南亚次大陆,印度的文字逐渐被统一(主要流行文字为南北两种。)贝叶媒介的特点易得:贝树种植地域广阔,贝叶供给充分保存久远:经过蒸煮的贝叶可保存千年以上,打破了口语易逝的缺陷便携:可随身携带,使得佛法的传播更为便易,更为广阔在我国,傣族的文化被称作贝叶文化,这是因为得益于地理上的接近,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家的南传佛教与今天的云南地区的原住民一直有经济和文化上的交往。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四、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一、纸质媒介的普及

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造纸术,但是成本高昂,至东汉时期,蔡伦(公园62~121年)改进了造纸工艺,廉价的纸张才逐渐普及,他用树皮及其他废料制造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二、佛教的传入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从阿育王开始,佛教从印度境内向境外四方传播。到公元前1世纪中叶,佛教僧侣的足迹已达到西亚、中亚、东南亚的许多地区。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经过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中国的民族宗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有意思的是,从6世纪传入中国开始,印度本土的佛教在7-13世纪进入了它的密教时期,也就是与印度教和民间信仰高度结合,逐渐成为了组织化的以咒术、民间信仰、繁琐礼仪为特征的一门宗教。

因为理论创新的停滞不前,咒术的加入与强化,密教时期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区分日益模糊,在群众中逐渐失去了其活力。随着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入侵南亚次大陆,伊斯兰教对印度本土的佛教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佛教在印度基本衰亡了。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纸质媒介的偏向性

英尼斯认为偏向空间的媒介:如纸张,具有易于流通和传播,便于对空间跨度的控制的特性,它有助于贸易的展开和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不森严的政治体制。

佛教从传入中国就与皇权紧密结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贵族宗教,这与古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多位王孙贵族子弟分不开。印刷术的出现

隋朝我国开始出现雕版印刷,这种印刷耗费工时,文字不可变动,因此没有大面积推广开。因此在隋唐时期,纸质的佛教书籍有抄写与印刷两种形式并存。佛经大量传入中国学术界目前较多认为佛教是由汉代传入中国的,在东汉桓帝时期,佛教在汉室宫廷已有一定影响。但当时的统治者所理解的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人们把它作为一种能实现自己愿望的工作,认为信奉佛陀可以消灾招福,长生不老。(现在很多人也是这么迷信)真正影响中国社会的是佛像与佛经的传入:佛像的传入便于人们对佛进行崇拜,营造出一种宗教气氛,佛像的安置又需要佛寺,一般认为汉地造佛像建佛寺是从东汉末三国时期的丹阳人笮融开始。

四、纸质媒介传播时代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东晋十六国时期,印度佛教典籍大量翻译成汉文,出现了官方组织的翻译场所,翻译的种类和质量比之先前都有根本的变化。以鸠摩罗什为代表(58岁时来到长安,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大规模佛典译场)。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典籍传入了一部分。唐代教育的普及为唐代佛教的繁荣打下基础

不管手抄还是印刷读物,都要求受众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在唐代以前,中国古代的教育基本局限于皇室、官僚、侯爵贵族等阶层,直到唐代教育开始普及,州县俱办学校。据统计,每年诸馆和各州县的学生总数约在六万三千七十人左右,其中弘文、崇文馆学生五十人,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学生二千三百四十人,州县学生六万七百一十员。这些数据取自于《新唐书》和《通典》。每“里”(70-100户人家)各置一学。四、纸质媒介传播时代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纸质媒介分离出中国佛教几大派系天台宗(法华宗):智顗(yi),中观派《中论》、《大智度论》。三论宗:中观派《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唯识宗(慈恩宗、法相宗):玄奘,瑜伽行派,《瑜伽师地论》华严宗:杜顺,《华严经》净土宗:东晋慧远,《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于简便易行在中国后世最为流行。禅宗(佛心宗):达摩,不立文字,入嵩山少林寺传播禅法,《金刚经》、《六祖坛经》密宗:印度密教与西藏苯教结合,《大日经》律宗:唐代道宣,《四分律》四、纸质媒介传播时代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伴君如虎,盛极而衰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最高统治者出身少数民族,出于对抗汉族文化的心理扶持佛教,出家可逃税避役。南方世家大族喜好玄学,许多人归心玄学色彩浓重的佛学,名士名僧结合为佛教的发展开辟道路。僧侣地主占据大量地产,并把逃避徭役冒名出家投付寺院的大量人口归为寺院的依附劳动者。

由于寺院经济对国家经济的侵蚀,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发起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三武一宗之厄”等等。尤其在武宗时期,拆除寺院4860多所,还俗僧尼26万余人。

在其他宗派倍受打击之时,唐末禅宗因僧人怀海倡导的佛教改革,实行农禅结合,尤其在南方地区开垦山区,自力更生,反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六祖慧能时期,他提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活处处是修行,进行了更为深入的佛教改革,禅宗将汉地佛教传播再次推向了高峰。四、纸质媒介传播时代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北禅宗首领神秀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几例网络走红僧人介绍1、释戒嗔与《戒嗔的白粥馆》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走红经历:2007年4月,现身天涯社区,凭借“我是住在山里的小和尚”一贴成名,十天时间,该贴点击多达36万,小和尚的故事被大量转载到各大论坛。2007年7月,在腾讯网开博客“戒嗔的白粥馆”,到年底成为腾讯文化第一博客,至今博客访问量超过3000万。后引发全国百家出版社争稿。2008年1月,出版《戒嗔的白粥馆》,是2008年中国大陆著名的畅销书。2008年7月,宁夏和海南两省的高考作品题改编自其作品。2012年12月,《小和尚的白粥馆3》发行,旧版本的《戒嗔的白粥馆》前两本,经过修订也更名为《小和尚的白粥馆》1和2,重新出版。自2012年起与韩寒的APP电子刊客户端《一个》合作,发表作品5篇。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作品被著名刊物《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大量转载,影响范围远及香港、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越南等地。美国《世界日报》:“阅读小和尚的文章,就像品尝一碗白米粥或一杯白开水,刚开始清淡无味,然而单纯的后劲却令人回味无穷。”台湾台视新闻:22岁摩登比丘网络弘扬佛法说故事弘佛法搭配漫画易了解厦门日报:两碗白粥济众生,三问出身无处寻。1、如果想被阳光照耀,就只有站在庭院中间,一味地躲在角落里,佛也没有办法。……5、没有无可救药的人,只有不肯给予的心。6、何必在意顶峰,那里全是下坡路7、我们在命运的轮回中行走,你的任何一步都不是绝对错误的。8、我们用想象把单纯变的复杂,把简单变的繁琐。……10、忘不掉昨天,我们永远是那个曾经的自己。……12、缺少智慧的生活,总是险象环生。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2、云乡禅师一位通过微博三天时间募集到近18万元的普通僧人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通过这次募捐17.9万他重建了苏州云峰寺募捐15万元修建第二道场陕西扶风香光寺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云乡禅师微博的传播特点1、生活化2、颠覆传统僧人刻板的讲述3、紧扣禅宗思想4、去神话、去迷信,符合现代人的科学观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五、网络传播时代3、延参法师从网络成长起来的各类媒体抢手“红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