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_第1页
【解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_第2页
【解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_第3页
【解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_第4页
【解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表对应栏内。(20分)

1.(2023六下·湘潭月考)关于恐龙化石知识错误的是()。

A.右图是三角恐龙的化石模型

B.恐龙是现在大自然中最大的肉食动物

C.恐龙是远古时期大量存在、现在已经灭绝了的一种爬行动物

2.(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列谚语表达的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A.虎父无犬子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3.(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面关于科学家及科学成就正确的是()。

A.我国的袁隆平院士用人工杂交技术成功地培植了高产的杂交稻

B.米国人贝克兰发明了塑料,它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C.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对绵羊皮毛颜色的观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4.(2023六下·湘潭月考)根据煤的形成示意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煤都是来自地下较深处,由泥沙变化而成

B.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会最先变成泥炭

C.由于压力和温度逐渐变化,泥炭依次会变成褐煤、烟煤、无烟煤

5.(2023六下·湘潭月考)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这类垃圾应该投入()垃圾桶。

A.B.

C.D.

6.(2023六下·湘潭月考)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发明蒸汽机

C.电力和内燃机技术D.因特网问世

7.(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列()行为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行动。

A.

B.

C.

8.(2023六下·湘潭月考)在太阳系家族中,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是()。

A.水星海王星B.地球土星

C.火星天王星D.金星木星

9.(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采矿产资源不会带来环境的问题

B.核能发电比火力发电清洁环保,属于可再生能源

C.我国能源短缺,需要节约能源、减少损耗、提高利用率

10.(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面()是梁桥结构。

A.

B.

C.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1.(2023六下·湘潭月考)沉淀、过滤后的水已经很干净了,是可以直接喝的。

12.(2023六下·湘潭月考)流线型外形会增大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

13.(2023六下·湘潭月考)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很重要的实验方法。

14.(2023六下·湘潭月考)生物的演化是沿着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的。

15.(2023六下·湘潭月考)变异现象对生物生存不利,所以要想办法减少变异现象的发生。

16.(2023六下·湘潭月考)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含的化学能最终都来自太阳能。

17.(2023六下·湘潭月考)右图,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能生磁。

18.(2023六下·湘潭月考)实验室的条形磁铁因为有磁性,是不会生锈的。

19.(2023六下·湘潭月考)“青草→兔子→狼”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0.(2023六下·湘潭月考)我国很早就利用嫁接方法改良果树品种、用杂交方法选育动物良种。

三、学习与运用:(24分)

21.(2023六下·湘潭月考)①将下面序号按水净化的正确顺序排列:

②上图D,利用“沙子、木炭、石头和棕”材料制作简易过滤器,自上而下顺序放置的材料分别是、、、。

22.(2023六下·湘潭月考)①根据化石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出结论。化石信息:霸王龙体型粗壮高大,牙齿锋利尖锐,后肢十分粗大强壮,但一对前肢既小又短,甚至无法把食物送入口中。推断出霸王龙。

②将下面马演化时期名称与相对应的化石信息连线。

23.(2023六下·湘潭月考)右图是全班同学6个性状与父母相似个数、与同学相似个数的平均值统计图。

①看图分析:自己与父母的性状相似度是高于还是低于与同学的性状相似度?。

②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现象叫,不同之处现象叫。

24.(2023六下·湘潭月考)写出小学阶段你认识或使用过的2种实验器材名称、;你最敬佩的科学家的名字是,这位科学家的伟大发现或科学成就是;通过科学课程学习,写出你自己想培养的科学精神或科学态度。

四、探究与实验:(36分)

25.(2023六下·湘潭月考)研究水的循环。

①右图,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会出现的现象是;将冰袋换成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后,杯口附近还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②推测出云和雾的成因:它们都是由遇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中形成的。

③任意写出2个关于水的相关科学知识。;

26.(2023六下·湘潭月考)探究能源的相关知识。

①第1小组研究“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要涂成黑色?”对比实验中,相同的条件序号是:;不相同的条件序号是:。

a易拉罐类型b、表面涂的颜色c、放置时间、地点、角度d、罐内注入的水量e、插入温度计时间

②一段时间后,罐的温度计数据会大些。

③太阳能是太阳“燃烧”释放的能,主要表现为。

④举例写出3个常规能源:、、;3个新能源:、、。

27.(2023六下·湘潭月考)在小学阶段,我们开展了很多科学探究活动。自选问题完成下面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的假设:

研究方法:

材料准备:

研究步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A:右图是三角恐龙的化石模型,正确;

B:恐龙是现在大自然中最大的肉食动物,错误;恐龙早已灭绝;

C:恐龙是远古时期大量存在、现在已经灭绝了的一种爬行动物,正确。

2.【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属于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属于遗传现象。

3.【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我国的袁隆平院士用人工杂交技术成功地培植了高产的杂交稻,正确;

B:米国人贝克兰发明了塑料,它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错误;1909年,米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合成塑料,给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引发了“白色污染”问题;

C: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对绵羊皮毛颜色的观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错误;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花颜色的观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4.【答案】A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A:煤都是来自地下较深处,由泥沙变化而成,错误;煤是由低等植物变化而成的;

B: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会最先变成泥炭,正确;

C:由于压力和温度逐渐变化,泥炭依次会变成褐煤、烟煤、无烟煤,正确。

5.【答案】D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这类垃圾应该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6.【答案】D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把照明,到现代既节能又环保的LED灯,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因特网问世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7.【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焚烧秸秆、露天夜宵烧烤等。厨房油烟净化器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行动。

8.【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在太阳系家族中,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是水星和海王星。

9.【答案】C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A:开采矿产资源不会带来环境的问题,错误;开采矿产资源会污染环境;

B:核能发电比火力发电清洁环保,属于可再生能源,错误;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我国能源短缺,需要节约能源、减少损耗、提高利用率,正确。

10.【答案】B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按照桥的不同结构,桥梁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型,除了浮桥外,还有梁桥、拱桥、拉索桥、框架桥等。赵州桥属于拱桥,钱塘江大桥属于梁桥,虎门大桥属于悬索桥。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污水处理一般经过初步处理、再处理,追加处理三步。污水经过沉淀、过滤后,还需要今夕消毒才可以饮用。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相同受力面积下,力对物体的表面压力最小。流线型的船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速度快。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很重要的实验方法。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进化经历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所以生物的演化是沿着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的。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所以变异现象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

【解析】【分析】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即电流的磁效应。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实验室的条形磁铁虽然有磁性,但是并不是不会生锈,如果遇到水和空气,也是会生锈的。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青草→兔子→狼”中,有生产者,有消费者,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改良生物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经验来改良和育种。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利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果树的品种,利用杂交的方法选育动物良种。比如骡子是驴和马杂交繁殖的。

21.【答案】BACD;石头;沙子;木炭;棕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①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吐过要净化水,首先要自然景致,然后加入明矾沉淀,接着倒入沉淀后的清水,最后过滤即可。

②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许多杂质,水的净化通常分为过滤、沉淀和灭菌。在水质净化装置中,从上到下依次是石头、细沙、木炭、棕;经过过滤、吸附净化的水,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还要进行灭菌处理。

22.【答案】凶猛的肉食性动物;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①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霸王龙体型粗壮高大,牙齿锋利尖锐,推断出霸王龙是凶猛的肉食性动物;

②马的进化顺序是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它的脚趾由4个变为1个,牙齿也改变了,以适应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科学家根据不同地质年代马的化石,推测现代马的祖先及其进化过程。

23.【答案】高于;遗传;变异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①根据图标可知,自己与父母的性状相似度是高于与同学的性状相似度;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4.【答案】略;略;略;略;略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参考)实验器材名称:放大镜、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科学家名字:祖冲之、张衡、钱学森、竺可桢,国外的也可以,比如爱迪生等,然后写出相对应的成就或发明即可;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5.【答案】出现白雾或白气(凝结许多小水珠,漂浮在空中);不会;水蒸气;冷;空气;略;略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①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会出现白雾,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将冰袋换成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后,杯口附近没有同样的现象,因为温度高,不会凝结;

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③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发,是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蒸发和凝结为互逆过程,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吸热,水蒸气在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26.【答案】a、c、d、e;b;B;光、热;石油;煤;天然气;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新能源

【解析】【分析】①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要涂成黑色,所以唯一的变量是表面涂的颜色,其他条件比如易拉罐类型、放置时间、地点、角度、罐内注入的水量、插入温度计时间都要保持不变。

②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弱。所以一段时间后,B黑色罐的温度计数据会大些。

③太阳能是由内部氢原子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主要表现为发光发热;

④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被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27.【答案】略;略;略;略;略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研究的问题:在潮湿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

我的假设:馒头在潮湿情况下更容易发霉。

研究方法:对比实验。

材料准备:一个馒头、塑料袋、滴管、水。

研究步骤:①将馒头切成两块,一块滴水,一块不滴水。

②将两块馒头分别放进塑料袋中密封,放在室内相同的位置。

③观察两块馒头的变化放置四天,观察两块馒头的变化。实验过程中不能打开塑料袋。

④发现:滴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点,不滴水的馒头变化小。在潮湿的条件下,馒头是否更容易发霉?

馒头在潮湿情况下更容易发霉。

实验结论:馒头与水分有关,含有水分的更容易发霉。可见,霉菌生存更适于潮湿的环境。

1/1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表对应栏内。(20分)

1.(2023六下·湘潭月考)关于恐龙化石知识错误的是()。

A.右图是三角恐龙的化石模型

B.恐龙是现在大自然中最大的肉食动物

C.恐龙是远古时期大量存在、现在已经灭绝了的一种爬行动物

【答案】B

【知识点】恐龙

【解析】【分析】A:右图是三角恐龙的化石模型,正确;

B:恐龙是现在大自然中最大的肉食动物,错误;恐龙早已灭绝;

C:恐龙是远古时期大量存在、现在已经灭绝了的一种爬行动物,正确。

2.(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列谚语表达的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A.虎父无犬子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答案】C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等属于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属于遗传现象。

3.(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面关于科学家及科学成就正确的是()。

A.我国的袁隆平院士用人工杂交技术成功地培植了高产的杂交稻

B.米国人贝克兰发明了塑料,它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C.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对绵羊皮毛颜色的观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我国的袁隆平院士用人工杂交技术成功地培植了高产的杂交稻,正确;

B:米国人贝克兰发明了塑料,它有效地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错误;1909年,米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合成塑料,给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引发了“白色污染”问题;

C: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对绵羊皮毛颜色的观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错误;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花颜色的观察,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4.(2023六下·湘潭月考)根据煤的形成示意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煤都是来自地下较深处,由泥沙变化而成

B.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会最先变成泥炭

C.由于压力和温度逐渐变化,泥炭依次会变成褐煤、烟煤、无烟煤

【答案】A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A:煤都是来自地下较深处,由泥沙变化而成,错误;煤是由低等植物变化而成的;

B: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会最先变成泥炭,正确;

C:由于压力和温度逐渐变化,泥炭依次会变成褐煤、烟煤、无烟煤,正确。

5.(2023六下·湘潭月考)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这类垃圾应该投入()垃圾桶。

A.B.

C.D.

【答案】D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这类垃圾应该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

6.(2023六下·湘潭月考)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发明蒸汽机

C.电力和内燃机技术D.因特网问世

【答案】D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把照明,到现代既节能又环保的LED灯,人类的照明方式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电灯这样,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大发明和技术称为科技革命。回顾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因特网问世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

7.(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列()行为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行动。

A.

B.

C.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空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焚烧秸秆、露天夜宵烧烤等。厨房油烟净化器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行动。

8.(2023六下·湘潭月考)在太阳系家族中,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是()。

A.水星海王星B.地球土星

C.火星天王星D.金星木星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在太阳系家族中,距离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是水星和海王星。

9.(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采矿产资源不会带来环境的问题

B.核能发电比火力发电清洁环保,属于可再生能源

C.我国能源短缺,需要节约能源、减少损耗、提高利用率

【答案】C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A:开采矿产资源不会带来环境的问题,错误;开采矿产资源会污染环境;

B:核能发电比火力发电清洁环保,属于可再生能源,错误;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我国能源短缺,需要节约能源、减少损耗、提高利用率,正确。

10.(2023六下·湘潭月考)下面()是梁桥结构。

A.

B.

C.

【答案】B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桥帮助我们跨越江河、峡谷、道路和其他障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按照桥的不同结构,桥梁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型,除了浮桥外,还有梁桥、拱桥、拉索桥、框架桥等。赵州桥属于拱桥,钱塘江大桥属于梁桥,虎门大桥属于悬索桥。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1.(2023六下·湘潭月考)沉淀、过滤后的水已经很干净了,是可以直接喝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污水处理一般经过初步处理、再处理,追加处理三步。污水经过沉淀、过滤后,还需要今夕消毒才可以饮用。

12.(2023六下·湘潭月考)流线型外形会增大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运动时的阻力。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相同受力面积下,力对物体的表面压力最小。流线型的船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速度快。

13.(2023六下·湘潭月考)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很重要的实验方法。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很重要的实验方法。

14.(2023六下·湘潭月考)生物的演化是沿着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进化经历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所以生物的演化是沿着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的。

15.(2023六下·湘潭月考)变异现象对生物生存不利,所以要想办法减少变异现象的发生。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变异

【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所以变异现象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

16.(2023六下·湘潭月考)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所含的化学能最终都来自太阳能。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7.(2023六下·湘潭月考)右图,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能生磁。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奥斯特实验

【解析】【分析】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即电流的磁效应。

18.(2023六下·湘潭月考)实验室的条形磁铁因为有磁性,是不会生锈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实验室的条形磁铁虽然有磁性,但是并不是不会生锈,如果遇到水和空气,也是会生锈的。

19.(2023六下·湘潭月考)“青草→兔子→狼”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青草→兔子→狼”中,有生产者,有消费者,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0.(2023六下·湘潭月考)我国很早就利用嫁接方法改良果树品种、用杂交方法选育动物良种。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工选择

【解析】【分析】改良生物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经验来改良和育种。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利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果树的品种,利用杂交的方法选育动物良种。比如骡子是驴和马杂交繁殖的。

三、学习与运用:(24分)

21.(2023六下·湘潭月考)①将下面序号按水净化的正确顺序排列:

②上图D,利用“沙子、木炭、石头和棕”材料制作简易过滤器,自上而下顺序放置的材料分别是、、、。

【答案】BACD;石头;沙子;木炭;棕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①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吐过要净化水,首先要自然景致,然后加入明矾沉淀,接着倒入沉淀后的清水,最后过滤即可。

②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许多杂质,水的净化通常分为过滤、沉淀和灭菌。在水质净化装置中,从上到下依次是石头、细沙、木炭、棕;经过过滤、吸附净化的水,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还要进行灭菌处理。

22.(2023六下·湘潭月考)①根据化石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出结论。化石信息:霸王龙体型粗壮高大,牙齿锋利尖锐,后肢十分粗大强壮,但一对前肢既小又短,甚至无法把食物送入口中。推断出霸王龙。

②将下面马演化时期名称与相对应的化石信息连线。

【答案】凶猛的肉食性动物;

【知识点】进化论

【解析】【分析】①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霸王龙体型粗壮高大,牙齿锋利尖锐,推断出霸王龙是凶猛的肉食性动物;

②马的进化顺序是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它的脚趾由4个变为1个,牙齿也改变了,以适应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科学家根据不同地质年代马的化石,推测现代马的祖先及其进化过程。

23.(2023六下·湘潭月考)右图是全班同学6个性状与父母相似个数、与同学相似个数的平均值统计图。

①看图分析:自己与父母的性状相似度是高于还是低于与同学的性状相似度?。

②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现象叫,不同之处现象叫。

【答案】高于;遗传;变异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①根据图标可知,自己与父母的性状相似度是高于与同学的性状相似度;

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4.(2023六下·湘潭月考)写出小学阶段你认识或使用过的2种实验器材名称、;你最敬佩的科学家的名字是,这位科学家的伟大发现或科学成就是;通过科学课程学习,写出你自己想培养的科学精神或科学态度。

【答案】略;略;略;略;略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即可。(参考)实验器材名称:放大镜、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科学家名字:祖冲之、张衡、钱学森、竺可桢,国外的也可以,比如爱迪生等,然后写出相对应的成就或发明即可;刻苦学习,忘我工作,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探究与实验:(36分)

25.(2023六下·湘潭月考)研究水的循环。

①右图,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会出现的现象是;将冰袋换成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后,杯口附近还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②推测出云和雾的成因:它们都是由遇后凝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中形成的。

③任意写出2个关于水的相关科学知识。;

【答案】出现白雾或白气(凝结许多小水珠,漂浮在空中);不会;水蒸气;冷;空气;略;略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①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往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用冰袋接近杯口,会出现白雾,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将冰袋换成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后,杯口附近没有同样的现象,因为温度高,不会凝结;

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