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地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普地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普地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普地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普地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范围1/94地球表面形态陆地地形特征1高山;2丘陵;3平原;4高原;5盆地海底地形1大陆边缘;2大洋中脊;3大洋盆地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间过渡带。在大西洋主要分布大陆架、大陆坡及大陆基三部分;在太平洋地域大陆边缘主要为大陆架、大陆坡及海沟与岛弧2/94地热地下温度分为三层

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增温层):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增高温度,称为地热梯度(或地热增温率),以℃表示温度每增高1℃时所增加深度称为地温级(或地热增温级),以米表示3/94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输速度总体上是随深度而递增改变。但其中出现2个显著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以上地球表层称为地壳

古登堡不连续面,古登堡面以上到莫霍面之间地球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到地心之间地球部分称为地核

4/94相对地质年代确实定方法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切割律

5/94地层层序律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层状岩石。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于水平,而且,较老地层先形成,位于较下部位,较新地层后形成,覆于较上部位。(没有倒转前提下)即原始产出地层含有下老上新规律。这就是地层层序律或称叠置原理

6/94生物演化律利用生物化石分析来判断地质演化过程

生物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停发展这就是生物演化律即(年代越老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地层中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不一样时期地层中含有不一样类型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且在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地层,只要原先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相同化石及其组合,7/94有些生物对环境改变适应能力很强,虽经过漫长地质历史,它们特征没有显著改变。这种化石对于确定地层年代意义不大。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化石,应该含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8/94切割律就侵入岩与围岩关系说来,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这就是切割律这一原理还能够用来确定有交切关系或包裹关系任何两地质体或地质界面新老关系。即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包裹者新,被包裹者老9/94地质年代单位与

年代地层单位地质年代单位是统计相对地质年代时间尺度,国际上通用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包含宙、代、纪、世、期五个基本单位年代地层单位是每一地质年代单位内形成地层总和。年代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包含宇、界、系、统、阶五个基本单位10/94对应关系

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宙)……………宇

代………………界纪………………系世………………统期………………阶11/9412/94地质学将自然界引发地壳物质成份、结构、结构及地表形态等发生不停改变和发展各种作用称地质作用。而将引发地质作用各种自然动力称作地质营力

依据地质作用动力起源,将地质作用划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13/94按作用方式,外力地质作用可划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14/94外力地质作用作用过程实际上就是沉积岩形成过程,即岩石经过风化、剥蚀被破坏,经过搬运作用而将破坏下来物质带走,被带走物质物质在适当场所重新沉积下来,最终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成岩作用而形成新岩石叫沉积岩

15/94风化壳地壳表层岩石经机械、化学风化后形成涣散物保留在原地称残积物,残积物经生物风化,便使这些涣散无机物中含有生物生长必不可少有机物一腐植质。这种含有腐植质、矿物质、水和空气涣散物质,称为土壤。它是各种风化作用综合产物,其中尤以生物风化最为主要由残积物和土壤组成覆盖在陆地上不连续薄壳称风化壳

16/94一个完整风化壳在剖面上,从下到上可分为以下几层

土壤残积层半风化层基岩

17/94河流地质作用18/94河流下蚀作用不停使河床降低,但并不是无止境当下切作用抵达一定深度,即河水面趋近于其注入水体水面时,河水不再含有位能,流动趋近停顿,活力趋近零,下切作用也近于停顿了河流注入水体水面可认为是下蚀作用极限,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普通把海平面看作入海河流侵蚀基准面当支流注入主流时,主流河面便是支流侵蚀基准面。一些阶梯状河床,每一个阶梯平台能够认为是其上游河段侵蚀基准面

19/94侧蚀作用河水及其携带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河谷谷坡破坏作用称侧蚀作用侧蚀作用结果是使河谷展宽,使河床变弯曲

20/94横向环流使凹岸受到强烈破坏,掏空谷坡下部,其上部岩石失去支撑而崩塌,于是凹岸谷坡便逐步向凹岸偏下游方向后退。在凹岸遭受侧蚀同时,底层水流将凹岸破坏下来产物不停搬至凸岸,因为河床摩擦使底层河水动能降至不能继续再搬运时,便在凸岸下游侧沉积下来,于是沉积物便使凸岸不停向河床偏下游方向扩展因为凹岸不停后退,凸岸不停前伸,河谷曲率便不停增大,变得越来越弯曲,形成弯曲河流,称为曲流

21/94碎屑颗粒机械分异现象碎屑颗粒按大小、形状、比重依次发生沉积现象,称机械分异现象图6-15碎屑颗粒按粒度机械分异图示(据普斯托瓦诺夫)图6-16碎屑矿物按比重机械分异图示(据普斯托瓦诺夫)22/94河流阶地

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不停侧向迁移,形成宽敞河谷,河谷中形成由冲积物组成河漫滩若因地壳运动使该区域处于上升状态或使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河流下切作用重新加强,使河床降低,原有河漫滩相对被抬升,普通洪水已不能到达,形成份布于河谷谷坡上,洪水已不能淹没、顶面较平坦台阶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23/94若该区域地壳运动表现为上升—稳定—上升过程,沿河谷可出现几级阶地。其中位置愈高,形成时间愈早地壳升降运动会引发河流下蚀作用强度改变。所以,常把河流阶地看作是地壳运动标志之一24/94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胶结作用25/94岩浆作用26/94依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喷出地表,岩浆作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对应地,所形成岩石分别称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或火山岩)依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酸性岩浆(SiO2>65%)、中性岩浆(52%~65%)、基性岩浆(45%~52%)和超基性岩浆(<45%)27/94岩浆分异作用

是指成份均一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人条件下,因为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分化为若干成份不一样岩浆过程能够发生在岩浆还未上升之前,也能够发生在上升过程中分异方式主要有熔离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和气态分异作用三种

28/94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与其所侵入围岩之间,在化学成份及物理状态上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当岩浆侵人到围岩中时就会发生种种改变岩浆熔化围岩,使围岩中一些化学成份经过化学反应或直接熔融而加人到岩浆中去,使岩浆成份发生改变作用称为同化混染作用29/94变质作用

在地下特定地质环境中,因为物理、化学条件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份与结构、结构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地质作用由变质作用所形成新岩石称为变质岩变质作用原岩能够是沉积岩、岩浆岩及变质岩

30/94一、变质作用原因

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31/94二、变质作用方式

重结晶作用重组合作用交代作用32/94三、变质作用基本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33/94层理

层理是岩性沿垂向改变而形成层状结构,它经过岩石成份、结构、颜色等改变而显现出来34/94图14-1层理术语与基本类型35/94粒度是碎屑岩分类和命名基础碎屑岩多是由几个或多个粒级碎屑所组成。分类命名是以含量≥50%粒级定岩石类型。以含量<50%至≥25%粒级定作岩石类型名称前主要形容词,如“××质”。以<25%至≥10%粒级定次要形容词,以“含××”形式写在最前面如“含粗砂细砂质中砂岩”36/94成份分类依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相对含量分为两大类:石灰岩类(方解石大于50%)、白云岩类(白云石大于50%)。在两大类中又分为六类

一、碳酸盐岩成份及成份分类37/94碳酸盐岩结构组分

碳酸盐岩主要由颗粒、灰泥、胶结物、晶粒及生物格架五种主要结构组分组成38/94碳酸盐岩结构组分

一个岩石中球粒含量含量4%,鲕粒含量70%,生物碎屑含量26%,亮晶方解石含量92%,泥晶方解石含量8%。亮晶生物屑(质)鲕粒灰岩亮晶反应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强,泥晶反应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弱。39/94三、碳酸盐岩结构叠层结构即叠层石,它是由蓝绿藻分泌粘液将细屑物质粘结再变硬而成。它生长因为季节改变而形成两种基本纹层:第一个是富藻纹层,又称暗层或暗带,藻类组分含量多、富含有机质故色暗;另一个富碳酸盐纹层、藻类含量少、有机质少故色浅。两种基本纹层交替出现,组成叠层结构

40/94第十五章沉积相41/94相关概念沉积相是指一定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沉积沉积岩(物)特征综合沉积环境系由一系列环境条件所限定,包含:①自然地理条件②气候条件③结构条件④沉积介质物理条件⑤介质地球化学条件沉积岩特征包含岩性特征(如岩石类型、颜色、物质成份、结构、结构、岩性组合等)、古生物特征(如生物属种和生态、生物遗址等)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岩特征这些要素是对应各环境条件物质统计,是我们进行沉积相分析物质基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相标志

42/94相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展改变有序性称相序递变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这就是通常所说相序连续性原理或相序递变规律。有些人也称沃尔索相律

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当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沉积相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43/94河流沉积环境(曲流河为例)依据当代河流发育地貌特征,可将曲流河环境深入划分出河道、堤岸、河漫、牛轭湖等次级环境44/94三角洲相

河流作用为主波浪作用占优势潮汐作用占优势三角洲相可划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沉积结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层45/94九个相带(1)盆地,(2)开阔陆棚,(3)碳酸盐斜坡脚,(4)台地前缘斜坡,(5)台地边缘生物礁,(6)台地边缘浅滩,(7)开阔台地,(8)局限台地,(9)台地蒸发岩46/94地球表面岩层产出状态有三种水平产出倾斜产出直立产出这三种状态产出岩层,在出露特征以及平面地质图上表现等方面都不相同47/94相反相同相同相反相同相同

48/94地层接触关系49/94上、下地层间层序假如有了间断,即先后沉积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岩石被侵蚀时期。地层之间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有一个沉积间断面,叫不整合面依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产状及其反应地壳运动特征,不整合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平行不整合(也称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即狭义不整合)

50/94平行不整合形成过程为:

地壳稳定下降,接收较厚沉积

地壳上升,原来海盆变为陆地,今后一段时期地壳一直处于隆起状态,缺失这个时期沉积,并经历了长久风化剥蚀作用,地面上形成凹凸不平剥蚀面(不整合面)地壳重新下降到海面以下,接收沉积。原来堆积在剥蚀面上砾石,被盖在新沉积层底部。因为大规模上升及下降运动是均匀,所以上、下两套沉积层层面相互平行,呈平行接触关系,但上、下岩层时代是不连续51/94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和遭受剥蚀→再下降、再沉积52/94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又简称不整合主要表现为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又不相同在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古风化壳、古土壤层等上覆较新地层底面通常与不整合面基本平行,而下伏较老地层层面与不整合面则相截交

53/94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可概括为a)沉积盆地在地壳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了一定厚度沉积岩,即原始水平岩层b)地壳水平运动,使岩石遭受挤压,褶皱。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伴有断裂形成及岩浆侵人,在褶皱同时地壳不停上升c)上升同时地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并形成了剥蚀面,与此同时可在剥蚀面上形成残积矿产及底砾岩d)地壳重新下降,侵蚀面上又沉积了新岩层。就造成了在时代上有间断两套地层之间呈一定角度相交角度不整合,缺失地层部分是被侵蚀掉了,部分是原来就没有沉积

54/94下降、接收沉积→地壳发生水平运动,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变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等)、沉积间断、遭受剥蚀→再次下降、再沉积

55/94变形分析地壳中岩体受到应力作用后,其内部各质点发生一系列位移,从而使岩体初始形状、方位或位置发生了改变,称为变形物体变形方式有五种:拉伸、挤压、剪切、弯曲和扭转

56/94岩石变形阶段

岩石在外力连续作用下,普通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57/94褶皱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背斜是指老地层为核,新地层为翼褶皱;向斜是指新地层为核,老地层为翼褶皱。从褶皱在地面出露情况看,背斜表现为地层近于对称重复出现,且中间部位岩层老,向两侧依次变新;向斜则相反

58/94依据轴面产状及两翼产状描述直立褶皱

斜歪褶皱

倒转褶皱平卧褶皱59/94依据褶皱转折端形态描述

圆弧褶皱

尖棱褶皱

箱状褶皱

挠曲60/94轴面近直立

90°-80°

轴面倾斜80°-20°轴面近水平20°-0°枢纽近水平0°-10°Ⅰ.直立水平褶皱Ⅳ.斜歪水平褶皱Ⅵ.平卧褶皱枢纽倾伏10°~70°

Ⅱ.直立倾伏褶皱Ⅴ.斜歪倾伏褶皱Ⅶ.斜卧褶皱枢纽近直立70°~90°

Ⅲ.倾竖褶皱61/94

同沉积褶皱同沉积褶皱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褶皱它发育过程是在整体沉降背景上,因为局部上隆作用造成边沉积边褶皱结构变形它们多发育于离散型板块边缘张性或张扭性盆地中

62/94基本特征

顶薄翼厚上缓下陡顶粗翼细高点偏移

63/94与油气聚集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储集层

古隆起带上有长久发育圈闭结构,而且又具备储油物性有利相带,是油气高产富集场所

古隆起鞍部,因水流阻力小,砂岩呈舌状突起而顶部变薄,越过古隆起顶部,于背水一侧下倾尖灭,在其它原因配合下形成岩性油藏有利于形成结构、岩性及地层等各种类型油藏

64/94四、确定褶皱形成时代角度不整合分析法大多数褶皱是成岩后,或主要是成岩后形成,它们形成时代也主要是依据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时代来定不整合面以下一套地层均褶皱,而其上地层未褶皱,则褶皱形成时代通常看作与角度不整合所代表时代相一致,即不整合面下伏褶皱中最新地层沉积之后,上覆最老地层沉积之前假如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均褶皱,但褶皱方式、形态都互不相同,则最少发生过两次褶皱运动。假如一个地域存在两个角度不整合,且两个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均褶皱,而褶皱形态又不一样,则该区发生过最少三次褶皱运动

65/94几何分类节理几何分类是指节理与其所在岩层或与其它结构之间几何关系,其分类详细标志是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关系或与所在褶皱枢纽方向关系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

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

66/94力学分类张节理岩石在张应力作用下产生节理。其主要特征是:(1)裂面粗糙不平,发育在砾岩或粗砂岩中张节理,常绕颗粒表面而过,普通不切穿颗粒。(2)节理产状不稳定,在平面上常蜿曲延伸或呈锯齿状延伸。(3)节理沿走向延伸不远即告消失,但在其旁侧又可出现同一方向另一条张节理,形成平面上侧列现象67/94(4)两壁张开,有肉眼可见节理壁距,有时上部壁距较大呈楔形,向下逐步消失。(5)节剪发育常比较稀疏,节理间距较大,频度较低。(6)尾端常呈树枝状分叉或具杏仁状结环,其分叉方向无规律,结环形状不规则

68/94剪节理岩石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节理。其主要特征是:(1)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发育在砾岩中剪节理面常穿过砾石。(2)节理产状较为稳定,平面上呈直线延伸

(3)沿走向延伸较远,有时在节理旁侧形成比较规则羽列现象。依据羽列能够判断其剪切动向(旋向),其方法是垂直于节理走向观察,前面一条节理向后面一条节理右侧方向延伸者,节理剪切动向为右行(或右旋),反之为左行(或左旋)。69/94(4)两壁紧闭,壁距甚小,有时肉眼只能见到一条缝迹。(5)节剪发育比较密集,间距较小,频度较高。(6)节理两侧岩石沿节理面常有微小位移,致使节理两测岩石出现错开现象,并能在节理面上留下擦痕。(7)尾端改变可分折尾、菱形、分叉70/94一、断层分类(一)断层几何关系分类

1.依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关系

走向断层

倾向断层

斜向断层

顺层断层

2.依据断层走向与区域结构线之间几何关系

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71/94(二)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顺层断层

72/94大型逆冲断层上盘因是从远处推移而来,故称其为外来岩块(体);下盘则因相对未动而称为原地岩块(体)。含有一定规模外来岩块称推覆体,又称逆冲岩席。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组成逆冲推覆结构

73/94二、断层组合型式

正断层组合型式逆断层组合型式74/94正断层组合型式1.阶梯状断层

2.地堑和地垒75/94逆断层组合型式

1.叠瓦式逆冲断层2.对冲式断层和背冲式断层3.楔冲式断层图76/94同沉积断层77/94主要特征

区域性同沉积断层多沿盆地边缘方向延伸,平面上呈弧形,或弧形雁行排列。弧形凹面指向下降盘,即断层系由边缘向盆地中心,由老至新呈阶梯状发育

同沉积断层在剖面上多呈上陡下缓,凹面朝上犁形弯曲形态

同沉积断层下降盘地层显著增厚,通惯用下降盘和上升盘对应层厚度比值“生长指数”或“增加指数”来衡量断层活动强度同沉积断层常发育伴生沉积滑动结构

同沉积断层上盘多发育“逆牵引”变形,形成滚动背斜结构

78/94伴生结构——逆牵引结构又称滚动背斜,是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紧邻断层附近地层向断层面倾斜形成不对称背斜。因为与正常牵引现象相反,故称逆牵引。逆牵引是我国第三系断陷盆地中常见结构现象,它是一个能够富集高产油气结构79/94与油气关系同沉积断层主要活动期往往也是生油凹陷主要发育期,伴随同沉积断层向前推进,沉积凹陷也随之转移,直接控制着生油凹陷分布。

沉积凹陷内次级同沉积断层带呈弧型向生油凹陷中心阶梯状扩展,断面朝向油气运移聚集最有利部位。同沉积断层伴生结构(滚动背斜和掀斜断块)是最有利圈闭类型。因为同沉积断层发育得早,延续时间长,促使油气长久处于运移、聚集和重新富集状态下,有利于造成深、浅部含油气叠合连片形成各种圈闭类型和叠合复式油气聚集带

80/94地层标志——地层重复和缺失一套次序排列地层,因为走向断层影响,经常造成两盘地层缺失和重复。缺失是指地层序列中一层或数层在地面断失现象。重复是原来次序排列地层部分或全部重复出现。因为断层性质(即正断层或逆断层)不一样,断层与岩层倾向不一样会造成六种基本主要和缺失情况

81/9482/94断层性质断层面倾斜与地层倾斜关系二者倾向相反二者倾向相同

断层倾角大于岩层倾角

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

正断层逆断层重复(A)缺失(D)

缺失(B)重复(E)

重复(C)缺失(F)

断层两盘相对动向下降盘出现新地层下降盘出现新地层上升盘出现新地层83/94两盘地层新老关系断层两盘地层新老关系是判断断层相对升降主要依据,对于走向断层,老岩层出露盘常为上升盘。假如两盘中地层变形复杂,为一套强烈压紧褶皱,那么就不能简单地依据两盘直接接触地层新老而判定其相对运动。假如横断层切为褶皱,对背斜来说,上升盘核部变宽,下降盘核部变窄,对于向斜,情况则刚好相反

84/9485/94断层作用时间性假如一条断层切断一套较老地层,而被另一套较新地层以角度不整合所覆盖,能够确定这条断层形成于角度不整合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形成以后和上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