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共38张PPT)_第1页
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共38张PPT)_第2页
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共38张PPT)_第3页
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共38张PPT)_第4页
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共3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八年级上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共38张PPT)(共38张PPT)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测量单位

《小马过河》故事内容: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

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测量单位

河水的深度没有改变,为什么牛伯伯和松鼠的说法不一样呢?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需要选取一个标准长度,即长度的单位。

1、测量单位:公认的测量标准。

2、国际单位制:1960年,国际上通过的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简称SI。

测量单位

3、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换算技巧

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

103

103

103

103

分米

厘米

10

10

10

测量单位

千米=103米米=10分米分米=10厘米厘米=10毫米

毫米=10-1厘米厘米=10-1分米分米=10-1米米=10-3千米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单位是“光年(I.y.)”,即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

20000m=km

2mm=m

测量单位

4、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

毫秒(ms)、微秒(um)

换算技巧

时→分→秒→毫秒→微秒

60

60

103

103

时=60分分=60秒秒=103毫秒毫秒=103微秒

小练习

(1)10μm=nm;1600mm=m;

25km=m。

(2)100s=μs;0.5h=s。

提示:(1)10μm=10×103nm=104nm

1600mm=1600×10-3m=1.6m

25km=25×103m=2.5×104m

(2)100s=100×106μs=108μs

0.5h=0.5×3600s=1800s

参考答案:(1)1041.62.5×104(2)1081800

测量活动

思考: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长度和时间?

卷尺

刻度尺

游标卡尺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

【体验1】看一看

活动1:观察如图所示刻度尺。

1、刻度尺的字母cm表示,

2、测量范围是,

3、一个大格是cm,

4、一个小格是cm。

单位

0~20cm

1

0.1

测量活动

量程

判断下列刻度尺使用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图形

正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活动

【体验2】根据日常生活

参考答案:

图形

正误正确错误错误甲正确

乙错误

原因尺放正,不歪斜,且零刻尺子歪斜了比较厚且不透明的刻度尺要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

测量活动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分度值和量程。

放:有刻度线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且与被测边平行,且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用其他整刻度线对准)。简记为“对准、紧贴、平行”。

看:指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读: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值是指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包括数字和单位。

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认清三要素,紧贴被测物,视线要垂直,读数有估读。

测量活动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累积法(积少成多法):测量纸张或细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n圈,测得总长度L,铜丝直径为D=L/n。

化曲为直法

平移法(卡测法):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圆柱体的直径等

公式法

滚轮法:测量操场上跑道的长度,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跑道上滚动,跑道的长度=滚轮周长×滚动圈数

【体验】按一按

活动1:机械停表表盘如图,按一按机械停表按钮观察表针变

化。

按一下机械停表

的按钮A,指针,过一会再按下按钮A,指针

________,再按下按钮B指针。

走动

停止转动

归零

测量活动

探究观察

1.观察机械停表,小表盘表示,大表盘表示。

(1)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时间是分钟,一个大格是分钟,一个小格是分钟;

(2)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秒,一个大格是秒,一个小格是秒。

分钟

60

测量活动

10

2

60

5

1

使用机械停表测时间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上紧_____;

②注意_____;

③按表时不要_________,以防损坏机件。

发条

调零

用力过猛

测量活动

结合前面的测量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小芳用正确方法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得到的数据,

测量数据为什么不同与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相比会相同吗为

什么

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

长度/cm25.9925.9625.9625.97

宽度/cm18.2818.2818.2918.2833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2、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

测量方法

测量者的观察能力、估测水平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

校对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误差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错误

产生原因

判断方法

能否避免

减小方法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

测量方法

测量者的观察能力、估测水平等

校对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精确度高的测量工具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数或记录错误

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

误差值不超过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可以避免

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一、测量单位

1.长度单位:

(1)基本单位:______。

m(米)

(2)常用单位及换算:

(3)1l.y.≈___________m。

(4)测量工具:卷尺、_______、游标卡尺。

mm

nm

dm

mm

9.461×1015

刻度尺

2.时间单位:

(1)基本单位:___,符号:__。

(2)常用单位及换算:

1h=___min1min=___s

1s=___ms1ms=___μs

s

60

60

103

103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认:测量前认清_________、_______。

(2)放:测量时尺要_____,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被测物体。

(3)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

(4)读:读数时,估读到_______________。

(5)记:测量结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6)求:多次测量求_______。

零刻度线

分度值

放正

紧贴

垂直

分度值的下一位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平均值

4.时间测量:

(1)常用工具:_______。

(2)使用机械停表测时间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上紧_____;

②注意_____;

③按表时不要_________,以防损坏机件。

钟或表

发条

调零

用力过猛

二、误差

1.概念: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

2.减小方法:

(1)校准_________;(2)改进_________;

(3)选用_______的测量工具;(4)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值

真实值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精度高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拓展延伸】日晷

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

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

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

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

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

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考点1估测物体的长度

【典例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

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

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A

1指的宽度约1.5cm,一拃长约20cm,一步长约80cm,

1臂展大约与身高相等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典例2】(2023·宜昌中考)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

【思路导引】起始刻度在4整刻度线,则物体长度=末刻度-起

始刻度。

3.10

【方法归纳】关于长度测量的一般方法

1.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

D.人步行10m所需时间

A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人有关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

D.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

D

4.(2023·江西中考)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