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1、文言文两则学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朗读背诵难点:根据注释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从而领会文章的立意。两小儿辩日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逐层铺垫,设境激趣1、交流中国古代名言师:课前我请大家搜集一些在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有所收获的同学请冲我挥挥手!(生挥手,指名交流)、2谈话:简介文言文,导入《学弈》师:同学们搜集的这些名言警句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韵悠长。《学弈》就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3、释题4、了解作者师:本文的作者是谁?(生答:孟子。)师:孟子是何许人也?(生汇报)孟子画像及配乐、配音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与弟子们合著《孟子》一书,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学弈》就出自其中。二、初读古文,读通语句1、自学提示: (1)先默读课文,请你结合课后注释和插图,弄懂每句话的意思。(2)四人小组内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交流⑴生读师:下面想请个同学把这个文言文故事读给我们听听?生读古文师:谁来说说,他读的怎么样?生评价师: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握,书声琅琅,情景交融,物我两忘!下面呢,听老师(或录音)来读一遍,感觉一下老师读的有什么特点。⑵师范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配乐范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归纳文言朗读的要领:速度稍慢,注意停顿(还可以微微摇头晃脑)。⑶老师逐句教读。⑷学生接力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诲、鹄、缴、弗。三、汇报解疑,深入探究1、课件出示:本文写了()向()学()的事。2、问:为什么要拜弈秋为师呢?从书中哪句话可知?3、学生汇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课件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a、指名读、说句意:、哪个字最能体现他棋艺高超?(善)、怎样读?评一评。(应该读出敬仰、叹服的语气。)d、指名读画节奏线的句子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3、课件出示:本文写了()教()学(),结果()的事。、同学们想一想,针对故事的结果,你想问什么?学生质疑:“为什么一起学习,结果却不一样?”板书:学习结果不一样4、你提的这个问题真好,书中用的是哪句话呀?(“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一起学习,为什么成绩却不同呢?是智力不一样吗?(不是的),那是什么原因呢?你能从文中找到句子来回答吗?(2)课件出示长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a、指名读、说句意:理解“使、诲、惟、思、缴”的意思。、、出示图片:指导释句并看图,两个人是什么样子的?注意看他们的神态。、、创设情境:师:请注意,此时弈秋正在讲授棋艺,突然外面下起了大雨,这个人会怎样做?生答(惟弈秋之为听)突然肚子饿了,他怎样做?……这时有人叫他去玩,他怎样做?……可见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他都是(惟弈秋之为听)你能用一个词来(成语)形容他的这种精神吗?板书:其一人:专心致志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问:那另一人呢?(3)课件出示句子:“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a、指名读、说句意:理解“鸿鹄、思、援弓、缴”的意思。、、问:若去掉“虽、一心”这两个词,效果如何? 、、课件出示:“一人听之,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d、比较句子:反映出听课时心不在焉。、问:他一心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用一个成语形容?还可用什么词?(心不在焉)板书:一人:三心二意、哪应怎样读才能反映出心不在焉?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师:使弈秋诲二人弈男生:一人……女生:一人…5、问:虽然拜同一个人为师学,可两人学习的结果却不一样,是因为智力原因造成的不同结果吗?出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句话连起来,属于设问句,男女生一问一答读,体会语气。理解“弗若”的意思?不是因为她的智力不如那个人,而是因为什么的不同?板书:学习态度不同四、升华情感,领悟道理1、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说都可以。)2、设境想象: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好吗?甩甩手,晃晃头,扭扭腰,闭上眼睡吧,睡得真香啊!不知不觉开始做梦了ee在梦里呀。你居然见到了弈秋的两个弟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各自会怎样呢?会有什么变化吗?好了,就让故事在你的梦里继续吧……(学生伏桌做梦状片刻。)、作业:⑴续写《学弈》故事。⑵试背全文。两小儿辩日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寓言故事,那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评价。如自然物(守株待兔)、人(刻舟求剑)。)作者简介: 《列子》一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周朝,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列子》原书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列子》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列子》一书属于道家学派,书中散布了唯心主义,但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读一读:正音辩斗dou盘盂yu沧沧cang凉凉探汤tang孰为shuwei汝多知zhi乎读一读: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和语气。解词译句:1、先在小组间按古文翻译的方法互译。2、翻译时碰到的难词难句把它划出来。(显示重点)议一议:解司译句。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辩论)。问其故(缘故)。2、一儿曰:“我以(认为)日始出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正午)时远也。”3、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4、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到)日中则(就)如盘盂(盛饮食的器皿),此不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及其日中如探(伸手)汤(热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6、孔子不能决(判定)也。7、两小儿笑曰:“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多知(同“智”,智慧)乎?”7、议一议:理解文意。板书:如车盖(大一一早近)如盘盂(小一一午远)沧沧凉凉(凉一一早远)如探汤(热一一午近)、议一议:分段及概括段意。一、(1)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二、(2-5)两小儿各抒己见。三、(6-7)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9、议一议:研讨内容。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为什么各有不同的结论?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根本原因是一一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因而结果也就不一致。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孔子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着谦虚诚实的态度。4、“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原文是“讥笑”的意思。•从孔子的实事求是的谦虚诚实的态度上来看,是不应该“笑”的。我们还应该向他学习。小结:《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更需要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腾飞!堂堂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见两小儿辩斗()而日中时远也()孔子不能决也()及其日中如探汤()、2翻译句子(4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斗表现古人()的精神。(2分)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分4)5、这则寓言告诉给我们什么启示?五、课外作业:1、背诵课文。2、查找资料,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太阳什么时候离人们近些? 、、写出你自己对大自然的一些疑问?教学反思:2匆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教学重点】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教学准备】有关朱自清的资料【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歌行》这首诗吗?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1、学会6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课时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二)集体交流: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一一(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一一,我能做一一,我还能做一一。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五、作业 1、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课后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名篇。2、完成作业本。板书设计匆匆 花有重开日逝去如飞-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教学反思:3桃花心木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二、教学难点:理解种树人的话。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关于林清玄的资料。四、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直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一一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学生由生疑而质疑,自质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二度对话,使学生的心与文中的种树人贴得更近。)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②逐句品读。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④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主动探究,悟道理。 1.重点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水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我”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二、精读,领其意学习 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15、16自然段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三、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四、深化感受拓展延伸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一一“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教学反思:4顶碗少年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三、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四、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其他面对失败,勇敢坚强战而胜之的故事。五、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2.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准备一个节目要经过几年的训练,真可以说是“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来跟随作者的文笔,就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杂技是孩子们喜欢的节目,谈话导入,可以恰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个)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同时思考课前预习中的第一个问题: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检查自学情况: ()字词:读音:一摞(lud)书上读音是错误的屏[bing]住气附和[hB] 词义:萦绕于心座无虚席令人惊羡歉疚不知所措惊心动魄 (2)说说看,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可以用文中或自己的话概括,比如:惊心动魄、令人难忘、精彩、高难度等等。)(一读解决字词,读准、读通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三、默读课文,深入理解1.带着同学们的感受,再默读课文,想想从哪里能够看出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精彩的、令人难忘的……杂技表演”?快速默读批划重点语句(提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感悟人物的内心),把体会写在旁边空白处。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指点学生重点理解3――7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一次顶碗:“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①写出了顶碗少年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②省略号的使用,蕴含TOC\o"1-5"\h\z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进一步表现了少年表演的精彩; ③对“碗”的描写,衬托了少年的技艺高超,也说明表演的难度很大;④读出对少年的赞赏语气,自己试一试,再读给同学听听。 ()学法指导:刚才我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是抓住了什么来感悟的?(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抓住少年的动作神态来感悟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继续体会少年的精彩表演。 (3)第4自然段:a第一次失败:“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①抓住了失败后少年的表情、动作,表现了他对观众的歉意; ②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依旧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③同桌互相读一读,看谁能读出他的沉着和自信。 b第二次顶碗:“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①从“沉着”、“不慌不忙”“依然那么轻松优美”可以看出少年很自信,他的表演很精彩; ②从两个“又是”和“艰难”可以充分体会到表演的难度之大。 ③指导朗读,读出当时的紧张气氛。 ()第自然段:a第二次失败:“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少年表情的词语可以体会到他此时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满怀沮丧的4情。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镇静”说明少年没有被失败击倒,又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5)第7自然段:第三次顶碗:“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①“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作者用了一个感叹句表达了自己对少年的强烈的赞叹! ②“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可以感受到,观众也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他们更是被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住了失败的压力,敢于拼搏的精神打动了。 (6)再读一读文中描写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欣赏他精彩的表演,感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3.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在描写顶碗少年的精彩表演的时候,仅仅是抓住了少年的动作和神态来表现表演的精彩和惊心动魄吗? 4.交流:(1)作者还穿插了对“观众”和“碗”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突出表演的高难度、精彩和惊心动魄。 (2)对观众的描写,如: ①“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表演的紧张气氛烘托出表演的高难度) ②“观众们有人在大声喊……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观众对他失去了信心,增加了他的表演的压力)③“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捂住Y眼睛。”(紧张气氛,表演的惊4动魄) ④“全场响起Y暴风雨般的掌声。”(对少年的赞赏!) (3)对碗的描写,主要是烘托出表演的高难度,如:“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5.这真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表演啊,因此,作者才说一一齐读课文第自然段,说说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6.小结:正因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现了两次失误后的第三次成功的,作者和其他观众才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杂技表演,而且从这位顶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到一场没有失误的杂技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观看过表演的观众,都可能“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ee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二读默读批划,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感悟人生哲理。)四、回归整体,领悟表达1.快速浏览,看看作者是怎样把顶碗少年这精彩的、惊心动魄的、高难度的表演记叙得令人难忘的? 2.学生汇报: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方式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这样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也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三读快速浏览,回归整体,品味写法。)五、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出示题单:(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本文描写了顶碗少年()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着表演的()展开,抓住了少年的()和()进行描写,还通过对()和()的侧面描写,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同时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2.读写结合:你看过这样精彩的表演没有?学习本课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它介绍给同学听听。(可以作为课后小练笔。)教学反思:5手指一、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4.体会作者拟人化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二、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三、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认识手指吗?伸出你的手,告诉老师这五根手指分别叫什么?知道它的来历吗?2.同学们,你了解手指吗?它们的作用,特点是什么呢?(二)过渡引入。同学们,对于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认真地去观察和思考,就会有意外的发现。丰子恺就是这样一位作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板书课题:《手指》。齐读课题。二、初读感悟,理清脉络。(一)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反复阅读,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不懂的词语。2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可在书上空白处写一写点评;还有哪些内容你读不懂或有疑问,做上标记。3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二)交流自学成果。 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难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3逐.段朗读课文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突出重点三、细读课文,感悟写法。(一)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表格。手指名称姿态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二)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三)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四、品读课文,迁移运用。(一)体会写法。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桃花心木》《手指》是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白的方法,给人以启示。《匆匆》《顶碗少年》是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迪。2.品味作者幽默的语言(1)出示句子:①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②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选自四年级上册《白鹅》)2.学生读句子,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幽默的语言。(二)感悟明理。1.作者通过描写五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一起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用关联词语把“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和“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连起来说。2.你愿意做哪根手?提出疑问:作者说以上手指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并无爱憎在其中。真的在其中没有作者的爱憎吗?再读课文,谈自己的认识。3.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能举例说说吗?4再.读思考:“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不能团结一致,不能成为一个拳头,那它们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非常有限了,强弱美丑也就尽显于外了。”5.小结:是啊!正如作者所说的,只要五根手指能够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我们人类更是这样,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板书:团结就是力量(二)拓展延伸,启迪思维。我们每人都有五官,相信你能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它们的故事。1.师在黑板上画出五官简笔画图,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职责与特点。2.出示嘴巴争功的习作片断,学生齐读。3.学生练笔,出示练笔要求: (1)仿照本文的结构,运用本文的修辞手法,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来写,也可以自由发挥。(2)可以五官一齐写,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写。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并在优秀练笔上作好记号,以便交流。5.请老师在练笔上作了记号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练笔。老师和同学给予恰当的评价。【作业设计】从下列题目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两道完成。1.阅读丰子恺的作品。2.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手指》。3写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板书设计】手指长处短处大拇指最肯吃苦样子不美食指机敏窈窕中指相貌堂皇养尊处优无名指、小指样子美能力单薄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一一、学习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二、课前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三、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盐城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试题和答案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
- 吉首大学《机器学习及其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比较文学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小型乐队编配》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媒体应用与品牌战略》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偷偷藏了离婚协议书范本小说
- 2024年公租房便利店转让协议书模板
- 吉林师范大学《油画人像表现技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国美解除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文
- 2023年湖南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第七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综合测试卷(新高考专用)(教师版)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练(新高考专用)
- 2024年普通考研-学校体育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生产流程(线)外包服务规范 -DB13-T 5224-2020 河北
- 矿山转让合同15篇
-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探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 (新版)云南水利安全员(B证)考试题及答案
- 劳动关系协调员测试题及答案
- 三秦思语(2022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 贵州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
-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第6课观察与比较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