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展示: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总体小康①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特点(程度):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低水平: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不全面: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2)全面小康①时间:本世纪头20年。②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内涵、表现)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两个翻一番。科技进步、创新型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区域协调化机制。(2)人民生活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示: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围绕主题、抓住主线1: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⑴必要性①地位: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A、忽视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B、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注意:GDP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补充:GDP和绿色GDP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DP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现行GDP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却没有全面反应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容易高估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由此引致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到政绩考核中一系列问题。所谓绿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引入国民核算体系,即在现有的GDP中扣除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2)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四个方面,注意区分和运用)①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注意:这种“发展”是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经济增长。②核心立场: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五个统筹)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典例精析1: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府紧急启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排:农村的民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重建10000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投资安排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答案:①中央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中央对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的投资安排,说明党和国家非常关注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③中央对基础设施等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生态环境工程的投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④中央对农村的投资,兼顾城乡发展;对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资,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节能减排、生态工程的投资,兼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典例精析2:材料一: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为此,2007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暂停退耕还林。请你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国务院暂停退耕还林做法的合理性。(8分)提示:按通常理解,退耕还林保护环境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此题却反其道而行之,让考生说明“暂停退耕还林”的合理性。据题意,应该首先明确科学发展观有哪些要求,然后分析暂停退耕还林问什么符合这些要求,这对我们的“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答案:为保护耕地暂停退耕还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分)①耕地是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符合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分)②确保耕地安全,有利于保障粮食供给,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符合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2分)③确保18亿亩耕地底线,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兼顾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2分)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必要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①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②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2)、如何做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思维拓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技术研发资源。▲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对点练习1:科技发展决定中国的未来,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⑴材料一显示了什么经济信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材料表明我国科研投入比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低。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对点练习2.材料一:“蛟龙号”7620米级深海探测工程起点高、有特色、有创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探索性、开放性的特点。通过深海探测,可以积极探索深海探测国际合作的各种形式和有效途径,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使我国海洋科学、深潜技术及其应用更加开放,以促进我国深海探测各领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根据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①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②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点练习3.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占比的平均水平超过60%。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以上。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形势仍然严峻。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海洋经济结构;②大力发展海洋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③大力开展海洋经济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海洋产业竞争力;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了解:何谓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政热点】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落实在日常生活中。(2)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浙江九年级科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 (原卷版)
- 2025年小学学校年度工作计划2
- 2025年某小学保卫科工作计划
- 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 2025年春季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Unit 4 School days(第1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高三个人工作计划模板
- 2025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范文2
- 2025年特教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Unit 7 Lesson 41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册课件:1我们爱运动
- 领导年终总结汇报工作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2024年大型游乐设施操作(Y2)特种作业取证(广东)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教案】Unit+4+My+Favourite+Subjec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4年省国资委选聘兼职外部董事人选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工控机行业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 离职证明(标准模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JGJ181-2009T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
- GB/T 20554-2024海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