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训练课件_第1页
作文审题训练课件_第2页
作文审题训练课件_第3页
作文审题训练课件_第4页
作文审题训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心谨慎把题审随心所欲不逾矩

铜山清华初三语文组

2015-11-251.细心谨慎把题审随心所欲不逾矩

铜山清华初三语暮渔碧水临轩几步遥,轻舟泛过衬长蒿.舱头撇网拉涟漪,舵侧拖纲跃鲤摇.渚氹山青荷色里,平湖岭秀汇江潮.流云渐入天光里,晚霭晖来不寂寥.夜聚湾间月影衬疏星,小筑凭窗惬夜风.旋几粗肴鱼伴酒,击桌奏曲唱和鸣.渔哥笑论词三首,文友欣啜醑一升.醉望江天抒即景,寻章陋舍赋流萤.工余深空月过淡云层,入去阴幽崭露明.远眨疏星零数点,前摇氹柳几丝风.一湾菡萏开无寐,两侧池蛙噪不停.筑地工余文聚友,茅中夜咏御长灯.编辑点评:暮色四合,撒网捕鱼,小舟飘荡,涟漪起。荷塘风景秀丽,流云入天光,雾霭不寂寞,韵味无穷。月明星稀,小窗风起,江鱼伴酒,其乐无穷。文友吟诗作赋,笑语满堂。皓月当空,云层淡,繁星点点,弱柳扶风。一池荷花,蛙鸣声声。工作之余,工友相聚,谈论诗词,妙趣横生。文笔流畅,语言清新自然。好作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感情真挚,感动读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铜山区2015(上)期中语文卷:题目:一道人生除法题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②书写工整,标点、格式规范。③避免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2.暮渔碧水临轩几步遥,轻舟泛过衬长蒿.舱头撇网拉涟学生习作:1.在生活中,有时遇到的困难是静止不变的,犹如分子,但是克服困难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犹如分母。只要不被困难吓倒,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办法,困难就会被化大为小,逐步被化解,从而走向成功。2.一个人的努力勤奋是人生除法题中的分子,而索取享乐是分母,得值则是最终的幸福感。年轻时付出越多,到老时幸福感就越强;年轻时享乐越多,到老时幸福感就越弱。所以我现在要努力拼搏,过无怨无悔的的一生!3.每个人一生的光阴岁月是不变的,是分子。而消耗时间的方方面面是分母。得值是成功的几率。分母越大,成功几率越小。所以要想某方面成功,必须凝神贯注于一点。4.分担(分担痛苦、分担责任)……5.分解(分解目标、分解困难)……(审题恰当)3.学生习作:1.在生活中,有时遇到的困难是静止不学生习作:

1.弟弟的到来将妈妈的爱分成了两份。但失去了过于呵护照顾的我,却收获了人生中更加珍贵的东西—独立。它使我终生受益!2.“努力”除以“天分”等于“成功”。即使天分很小,只要努力拼搏付出,就会取得成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分构成。”3.你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小小优点,要不断完善自我。为什么被除数不能为零?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但只有发掘更多的优点,才会消灭更多的缺点。优点除以缺点等于无限发扬优点,极力缩小缺点。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4.把“除以”理解为“除去、减去”了。……(审题有偏颇)4.学生习作:1.弟弟的到来将妈妈的爱分成了两份。但失去了过审题点拨:

针对这些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言外深意的作文命题,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发散性的思维挖掘出既符合命题意图,又让读者有新奇、巧妙之感的主题意蕴。文题有深意5.审题点拨:文题有深意5.

例题:

《我眼中的色彩》《岁月,请再送我那串串风铃》《火车头》《心中有盏红绿灯》《天空不空》《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6.例题:6.文题是一个词

例题:《寻》《打开》……注意:这种题由于提供的审题信息相对较少,题意隐蔽空泛。因此容易使考生产生偏审、误审,或立意流于俗套。审题点拨:审题时,在不改变原题题意的前提下,可给原题补加一些新因素,可采用“补足因素法”、“大题小做法”、“另求新路法”等。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别出心裁,使题旨不落俗套地显露出来。7.文题是一个词例题:7.文题是偏正短语审题点拨:

这类文题的题眼在短语“偏”的部分上,也就是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行文时要在修饰词上大做文章。但也要审清各部分的词性和有歧义的词语,否则也是容易跑题、偏题的。

例题:《特殊的考试》

《在自然中生活》《诗意地生活》《诗意的生活》……8.文题是偏正短语审题点拨:例题:8.2008年重庆卷: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点拨:

这是一个偏正关系的词语,重心在限制性词语上,即“在自然中”。要深刻理解“自然”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是: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安,不呆板。所以,可从“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保的绿色生活”、“不违背身心发展规律”、个性张扬,体现自我价值和真我风采”、““量力而为”、“本真、朴实、真性情地生活”等方面立意。9.2008年重庆卷: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是并列短语审题点拨:在把握两个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已有的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例题:《父与子》《成功与失败》《人与路》……10.文题是并列短语审题点拨:例题:10.(2006江苏)《人与路》审题点拨:

这是一个思辨性话题,考生思维的第一步要搞清楚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可以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可以谈“人生没有最好的路,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路”;可以谈“人不应该因循守旧、盲目模仿”;可以谈“人的通力合作使路越走越宽”;可以谈“人在失意时要给自己出路,得意时给自己退路”;可以谈“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11.(2006江苏)《人与路》审题点拨:11.文题是主谓结构审题点拨:

文题是主谓结构时,句中的谓语往往是题眼,应在它的上面大做文章。但如果文题是个较复杂的主谓句,寻找题眼时要全面考虑,就不能仅仅拘泥于一个谓语词了。

例题:《这堂课真有趣》《生活因思考而精彩》《今年花胜去年红》

……12.文题是主谓结构审题点拨:例题:12.文题中有虚词审题点拨:

一个“又”字,表明再一次,要有与去年或前年对比中的变化;“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常所理解的一节课;“其实”包含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意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哦”,是个叹词,应写出惊叹、明了之情……

例题:《又见枝头吐新芽》《这也是课堂》《门其实开着》《哦,这就是生活》……13.文题中有虚词审题点拨:例题:13.审题点拨:

虚词做题眼,往往起着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两年考场作文文题出现了较多的副词,它们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14.审题点拨:14.审题思路的梳理和总结:有深意:是一个词:是偏正短语:是并列短语:是主谓结构:有虚词:充分挖掘出新奇巧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要全面考虑,就不能仅仅拘泥于一个谓语词。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审清各部分的词性和有歧义的词语。用“补足因素法”、“大题小做法”、“另求新路法”等,化大为小,化虚为实。15.审题思路的梳理和总结:有深意:充分挖掘出新奇巧的引申义、比写作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