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的继承与变革
在宋初的许多诗歌流派中,西昆派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和争议的学派。《西昆酬唱集》编成后仅隔一年,御史中丞王嗣宗就向朝廷指控“《宣曲诗》述前代掖庭事,词涉浮靡。”真宗即下诏反对“属词浮靡,不遵典式”。(P1598)二十余年后,古文家石介著《怪说》猛烈地批判西昆派,从捍卫儒道的角度对西昆派予以彻底的否定。刘在《中山诗话》中记载了“优人扮义山”的故事,并以此断定西昆派诗完全是剽窃李商隐诗的外在形式,而在艺术上毫无价值,是一种生吞活剥式的抄袭。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或许可以得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结论:即西昆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确实有一定的关系,《西昆酬唱集》中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对李商隐诗歌的继承,同时又不难看出其自身在艺术上的努力。一、咏史以内容为特点宋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开始复苏,至真宗朝,都城东京已经是“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数万。”(《东京梦华录》卷五)同时,统治者采取了尊士重文的策略,文人的社会地位及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满足。安定的社会秩序、富足的物质生活、较高的社会地位,使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的丽风格产生了认同感,在总体风貌上对李商隐的诗歌进行模仿和学习,主要表现在诗作艺术风格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P26)此外,《全唐诗话》卷四载:“(杨亿云:)义山诗,陈恕酷爱一绝云:‘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叹曰:‘古人措词寓意,如此深妙,令人感叹不已’”。(P173)又,《韵语阳秋》载:“杨文公在至道中得义山诗百余篇,至于爱慕而不能释手。公尝论义山诗,以谓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使学者少窥其一斑,若涤肠浣胃。是知文公之诗,有得于义山者多矣。”可见杨亿对李商隐诗的认识是全面而深刻的。杨亿评论义山,主旨在于“措词寓意”的深妙,是兼顾到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并不完全单纯地着眼于对艺术技巧的追求。加之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典丽精工、巧于用事、富含比兴,这种在艺术上精致细腻的追求,符合诗歌成熟后进一步发展的规律。西昆作家学习李商隐,他们有不少诗篇的内容深受李商隐的影响,其中一些具有思想性、现实性的咏史之作最具有代表性。在李商隐的诗作中,常见的题材是有关南朝及隋代帝王奢侈浮靡、政权倾覆的历史,以及唐代的马嵬事变,西昆体诗人也有类似题材的唱和。如李宗谔的《南朝》:仙华玉寿夜沉沉,三阁齐云复道深。平昔金铺空废苑,于今琼树有遗音。珠帘映寝方成梦,麝壁飘香未称心。惆怅雷塘都几日,吟魂醉魄已相寻。王仲荦先生《西昆酬唱集注》就此诗特别指出:“宋于开宝八年,太宗命曹彬提兵取南唐,至景德二年,已三十载,而宋真宗尚虚华,耽淫女宠,后宫并宠者甚众,殆蹈南唐后主之覆辙,故宗谔特引世传陈后主讥隋炀帝事以为戒也。”这首诗题材与立意都与李商隐“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隋宫》)相同,颔联中“平昔”与“于今”两组时间概念对比鲜明,给人今昔落差极大的强烈视觉听觉冲击,其用意明显承李商隐《马嵬》诗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而来,但比义山的“此日”、“当时”对比所产生的犀利讽刺锋芒则显得气势稍弱。杨亿的同题诗云:“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诗人以景阳钟鼓、潘妃步生莲花以及后主《玉树》、《后庭花》等典故历述南朝君王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尾联:“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句深有寄托。南朝都城都设在金陵,金陵自古就是龙盘虎踞之地,但南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却使“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庾信《哀江南赋》)杨亿以长江的千古不变来反衬南朝的王气有终,用华丽的语句来抒写亡国之恨,与李商隐的“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咏史》)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富有警戒意义的史迹与传说中,读者同作者一起体会晚唐王气和六朝王气的消沉气象,无论是西昆诗作还是李商隐的诗作,都通过古今兴亡的历史昭显了诗歌的讽刺意蕴。在咏史诗之外,西昆体诗歌创作与李商隐诗在内容上亦有承袭。由杨亿首倡及李宗谔、丁谓、刁、刘筠、刘骘相和的《代意》组诗共八首,就是一组对李商隐诗歌形神皆学的诗作。根据日本学者池泽滋子女士《丁谓研究》中的分析,杨亿、刘筠等人的作品,借男女之情,喻君臣之合,怨而不怒,但把当时的政治现实和杨亿的精神痛苦表达得含蓄委婉,颇得屈原“香草美人”之致。另外,李商隐诗有“字字锻炼,用事婉约”(P391)的特点。欧阳修《六一诗话》曾评论道:“西洛故都,荒台废沼,遗迹依然,见于诗者多矣。惟钱文僖公一联最为警绝,云:‘日上故陵烟漠漠,春归空苑水潺潺’”(P1955)。另外,杨亿“风和林籁披襟久,月射溪光击汰归”写思乡之情;“骚人已得江山助,赋客终陪霰雪游”寄慰友之思;李宗谔的《馆中新蝉》写:“八斗陈思饶赋咏,二毛潘岳易悲凉。感时偏动骚人思,不问天涯与帝乡”,刘筠的对句:“曲岸马嘶风,短亭人散柳依依”、“荷心出水终无定,萝茑从风莫自持”,皆用事精巧,属对亲切,音节谐畅,词藻丰美,情感婉转而绵邈。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西昆酬唱集》云:“其诗宗法李商隐,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要其取材博赡,炼词精整,非学有根柢,亦不能熔铸变化,自名一家,固亦未可轻诋”(P1693)。正是因为西昆派学习李商隐比较成功,后人甚至把李商隐与西昆体混为一谈,如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当然,我们肯定西昆体诗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并不是说西昆诗人在艺术价值上就等同于李商隐,多数西昆诗歌缺乏李商隐诗歌的深情内蕴,对义山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情韵格调的模仿阶段,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诗歌境界。就像王安石说李商隐“学老杜而得其藩篱”一样,西昆作家学义山也未能登堂入室。有时候,华丽的词藻、工整的对偶、丰富的典故,这些形式外表反而更衬托出内容的单薄与空虚。二、对异构故事的运用西昆作家好用典故是非常突出的,这一点也是他们模仿李商隐的结果。李商隐诗被后人讥为“獭祭鱼”,言其喜欢用冷典僻语,有掉书袋的习气。西昆作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杨亿《谈苑》)然而,他们诗歌创作中的用典使事却比李商隐有过之而无不及。用典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手法。诗人用典是受一定的心理动因驱使而为,曾有学者对李商隐诗用典的心理动因作出以下几点总结:(1)因为在身世履历上感到与古人是异代的天涯沦落人而产生的仿同心理;(2)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而产生的存异心理;(3)出于“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而产生的自我护卫心理;(4)审美体验上的异代美感共鸣心理。依据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就义山用典及西昆体作家用典来进行一下比较。首先是因身世之感相同而产生的诗歌创作的用典。李商隐生活在一个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时代,他又是一个人生伊始便注定在大时代的浪潮中走向不幸的诗人。所以,在李诗中,义山最常用来仿同自己的是屈原、宋玉、贾谊、司马相如、曹植、沈约等。这些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生不逢时,有着悲剧性的人生境遇。如他在《安定城楼》中写道“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将对历史人物的咏怀与个人的现实情况融为一体。另外,他写屈原是“楚厉迷魂逐恨遥”(《楚宫》),写诸葛亮是“枝折海鹏风”,尽情地渲染了他们壮志未酬的悲剧形象,这些典故的运用实际上也揭示出李商隐对自己不幸人生的感叹。《西昆酬唱集》中诗人的人生经历显然比李义山要顺达得多,但他们却是距离最高统治者最近的人,所谓“伴君如伴虎”的担忧在他们诗中也时有体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他们的用典使事也有模仿李义山较成功的例子,如杨亿《汉武》一诗的末联“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就是用汉代东方朔的典故,以东方朔乞米长安的遭遇来比喻自己不受重用,贴切又委婉。另外西昆诗人常用扬雄、司马相如、曹植、颜回、阮籍以及沈约、宋之问等人的典故,如《成都》一组诗中刘筠的“才似文园何足道,一生琴意只成”、《刘校理属疾》一组诗中杨亿的“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中或者明言或者暗寓诗人自比司马相如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西昆作家在用典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李义山用典的目的单一性倾向,作者为了表达不同的创作目的而反复地采用相同的历史人物入典,如前一句慨叹的即是自己如同司马相如一般怀才不遇而久困沉疴,而后一句则明显地以刘筠比司马相如,赞叹其才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昆作家对于历史人物用典把握的熟练和贴切,这也是由他们个人经历和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至于用典使事的存异心理,诗人在对比联想的心态中,自觉地对典故“反其意而用之”,即正典反用,由此体现与古人或时人思想和情感上大不相同的存异心理。我们可以看到,李义山咏史诗中很少歌颂正面人物及理想人物,正典反用体现了诗人在反思历史和现实时的一种存异心理,以及认识上与历史定论和时论不同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如《任弘农尉……》诗中的“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此联因为正典反用,言称假如自己的双脚也被砍了,就不会趋走小吏,鞭笞黎民,卞和双刖足终有楚王知遇,假如真有人欣赏诗人和氏璧一般的美才,恐怕他也是不惜刖足的。西昆体诗人由于个人生活经历的相对通达以及社会环境的安逸,决定了他们在诗作中这一类的用典使事比较少,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意之作,如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的一些咏史述怀之作,表现出求异心理。如刘筠《南朝》中“千古风流佳丽地,尽供哀思与兰成”一联中便包含了诗人对淫乐败国的最沉深的慨叹;《汉武》中“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讽刺之意不言自明;又如《鹤》中“从来腐鼠何曾顾,不似雏枉见疑”一联,借鉴李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雏竟未休!”变直陈其意为委婉曲折,正典反用,用雏的不顾腐鼠来表明鹤的高贵品格及其洁身自爱的个性。由于安全需求而产生的用典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君权至上的封建文坛之中。李义山的政治讽喻、咏史怀古诗作不胜枚举,在用典上都是“遭时之变,不得不隐”(P217)。西昆诗人创作亦是如此,如《明皇》一诗的蕴意就非常明显,作者写到玄宗与杨玉环的恋爱悲剧:“河朔叛臣惊舞马”(杨亿)、“马嵬恨血染尘腥”(刘筠),借渔阳惊天动地的鼙鼓来警醒世人,不仅是对统治集团具体错误的指责控诉,更因此而上升到对国家前途的担心,借史实来喻现实,这不但体现了作者的诗才,还体现了他们作为政治家的胆识和极强的预见性。但是,物极必反,西昆体作家模仿李商隐,好积故实如编事,这也是他们模仿过甚的结果。义山诗用典多是事实,迭用多典在表现功能上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喻之多边”,目的在“曲尽其意”。义山诗咏史、咏物、写人以及表现复杂情绪时,常迭用典故,以达到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渲染人物事件的艺术效果。但西昆诗人在具体的创作中并未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一原则,如杨亿的一首《柳絮》:琼蕊飘英逐吹繁,建章飞舞入千门。羌人自怨残梅曲,庄叟还迷梦蝶魂。汉苑风光随猎骑,洛城花雪扑离樽。锦帆蔽日隋堤远,枉逐东流箭浪翻。首联便将柳絮与巍峨的宫阙连在一起,又因羌笛中有落梅花、折杨柳曲子,用来比喻柳絮的离枝飞散,以庄子梦蝶比喻柳絮的轻盈飞舞,接以汉苑柳状如人、洛城飞花似雪来刻划柳絮之状,最后以隋炀帝开运河,两岸树柳之典来描绘柳絮之多而翻飞之速犹如箭浪之翻腾。如果我们不理解那些典故成语,根本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创作特色。这种应和诗歌只属于一种社交的工具,而失去了作为一种人学而应有的情感内涵。这可能也是西昆诗人们过犹不及的缺憾吧。三、汉字多见于西昆体内部的景观建构西昆作家学习李商隐,还表现在他们学习李商隐的用字用词上。从文字表现的最表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李商隐特别钟情于“金”、“玉”、“锦”、“绣”以及“红”、“香”这类浓艳绮丽的字,以致被人评为“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王襄妍”(宋·敖陶孙《诗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特别喜欢用“残”、“断”、“苦”、“恨”、“空”一类意气萧条的字眼。如“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槿花二首》之二),“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离莺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代应二首》之一)等等,几乎俯拾皆是。李商隐诗作中的用字特点也为西昆体作家所继承,他们用字比较重色彩,西昆体诗设色浓丽鲜艳,“不作枯瘠语”。方回《瀛奎律髓》云:“凡昆体必于一物之上入金玉锦绣等字以实之”。如“玉瓮”、“银床”、“彩毫”、“金壶”、“玉字”、“银阙”、“银筝”、“玉梁”、“金”、“玉簟”、“金销”、“瑶席”、“玉芝”、“金盘”等等。其实,不只金银玉瑶等反复出现,凡颜色、宫阙、神仙等字,都是高频率出现,如“月”是“璧月”,“阙”是“绛阙”,“署”是“仙署”,“屑”是“琼屑”,“霓”为“彩霓”,所以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词取华妍。”另外,西昆体诗人用字设色也比较富于情感性。如诗句常见“冷”、“冰”、“凄”、“伤”、“恨”、“怨”以及“愁”、“悲”等字,以表露诗人内心的情感。比如说“弦急哀随指,歌长恨入眉”(钱惟演《宣曲二十二韵》),“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杨亿《无题三首》其三),“桂孤香易散,蚌冷泪先汪”、“玉盘浮洁露,素绠冰寒浆”(钱惟演《秋夜对月》),“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杨亿《无题》)等等。当然李商隐诗中的用字及设色一方面构成了他的诗风“绝丽”的外在形式,另一方面体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繁华奢靡的物质生活的反复回味,及其无限留恋之情。而西昆体诗人的用字设色除了自身所接触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满眼镂金错玉之外,另外还有他们刻意模仿的结果,比如说上文引的“哀”、“恨”、“悲”、“愁”等诗句,其实作者只是设想有那么一种情景,并未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在其中,故而让人总觉得不真切,有一层隔膜,所以这也是他们之间互相酬唱的应和之作的缺陷之一,缺乏作家真情实感的流露。过于生硬地模仿复制,将会使这种作品成为让人望而生厌的无病呻吟,其艺术生命自然不会长久。西昆作家的诗作就有这种缺憾,因而要遭到后人的批评。四、西昆酬唱集,是根据文学材料和题材特点所作的,西昆文学各品种、从不同的题材中去模;有了李商隐是晚唐大家,他的艺术才能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与医院签订合同协议
- 汽油发电机购买合同范本
- 浙江网上申请就业协议书
- 终止车辆承包合同协议书
- 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协议书
- 法律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私人财产转移协议书范本
- 瓷砖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社区矫正基地服务协议书
- 洁净室车间出租合同范本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机动链锯操作规程
- 2025年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笔试试题题库(附答案)
- 兼职中医师聘用合同范本
- 渣土运输方案
- 2025-2030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高职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第2版)-课程思政案例(结合知识点)
- 2025年大学食堂食材采购协议
- Drager呼吸机使用指南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文件
- 餐厨垃圾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