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河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_第1页
2021学年河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_第2页
2021学年河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_第3页
2021学年河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_第4页
2021学年河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学年河北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姓名:班级:学号:

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共3题)

1、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

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

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

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我信船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

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焕然冰

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2、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4月4日,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顺

利摘得这一世界儿童领域的至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

B.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接受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

考察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

C.20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年后,哥俩又因“诚”重聚。马氏“兄弟”的动

人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蕴藏的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的力量。

D.近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

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

3、19.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①都不懂得什么秘诀。明代的学者吴梦

祥②这样认为:③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

子又放松了。④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努力,⑤一定会有收获。吴梦祥对学习

态度的论述在今天⑥有现实意义。

①②③④⑤⑥

A其实也无论月定还

B也许却其实假如就

C可能无论除非才都

D就不管只要就仍然

二、名句默写(共1题)

1、(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借用神话传说来表现蜀道开通不易的句子

是,。

(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种说法.

(3)韩愈的《师说》中写出士大夫之族认为不可以互相学习的原因的句子是

(4)李白《蜀道难》中的,两句,道出了蜀山的高危和人们面对难行的

蜀道无可奈何的情态。

(5)杜甫《登高》中,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

的惆怅之情。

(6)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用心一也,而螃蟹

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三、语言表达(共2题)

1、(-)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又雪

杜甫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注:公元765年,杜甫离开草堂,顺江而下,因病暂住云安(今重庆云阳)。

14.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了南方雪景,一个“沾”字传神地写出了南方积雪湿重不够蓬松的特点,突出了

蜀地冬季环境的寒冷。

B.颔联连用两个叠音词“微微”“脉脉”,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雪仿佛在含情脉脉地离人远

去,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眷恋。

C.颈联“冬热”两句,通过“鸳鸯”“笏虎”对比揭示蜀地气候宜人和环境的雄奇瑰伟,也

为末句写北归长安作铺垫。

D.尾联中“焉得北之朝”中的“北之朝”应指诗人向北回到京城长安,“焉得”二字写出诗

人渴望回到京师的迫切心情。

E.诗人以“又雪”为题,摹景状物,情景交融,极富神韵。全诗语言朴实,刻画细致入微,

诗人疾病缠身,寄托遥深。

15.“愁边有江水”,诗人忧愁如汩汩江水。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愁”。(6分)

2、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o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

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一诸如“东坡鱼”、

“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

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

1、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3题。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

人。

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

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

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黑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

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陛下果召夷简还,自

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

罪也。”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骞切。

知庆州。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日:“乘危伐丧,非中国体。”徙秦

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日:“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

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日:“南事

诚如沔所料。”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守杭及并

所为不法,乃徙寿州。

诏按其迹,而使者奏:“在杭州,沔爱许明所藏郭虔晖画鹰图,明不以献。初,明父祷

水仙大王庙生明,故幼名'大王儿’。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

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市卖纱、绢、药物。官庭列大

梃,或以暴怒击诉事者,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

皆被细。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

乃得释。

B.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

乃得释。

C.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

讼乃得释。

D.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

/乃得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字,又称表字,旧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

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

B.中堂,为唐、宋时中书省政事堂之简称,因宰相办公于此而成宰相之别名。今多

指悬于客厅的一种书、画形式。

C.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护佑农耕。古时以农为本,“本固则邦宁”,君主设坛祭

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代称。

D.学士,即求学之士或饱学之士,入朝多为顾问秘书之臣。唐、宋时设翰林学士之

职,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沔敢于直谏。曾上书指斥宰相吕夷简推荐平庸之人担任宰相是为了巩固自身地

位,孙沔也因此被贬谪,但议论的人喜欢他的严正率真。

B.孙沔不趁人之危。西夏国君元昊去世,这本是攻打西夏的良机,可是孙沔认为,

在敌国举办国丧期间发动战争是不合大国风范的。

C.孙沔假公济私。他在杭州任职时,为拿到许明收藏的郭虔晖画作《鹰图》,以僭越

称王的罪名逮捕了许明;他在并州任职期间,私下役使官吏士卒,买卖物品,从中牟取私利。

D.孙沔性情残暴。孙沔命人在公堂上摆放大棒,暴怒时就用它痛殴前来诉事的人;

曾经对盗贼使用酷刑,弄断了盗贼的脚后筋。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

⑵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细。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

1、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卜3题.

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最早源于《唐律疏议》。唐廷诏今集体编纂的《唐律疏议》说:商鞅传

授,改法为律。《唐律疏议》为官修,既有奉诏的政治权威,也有专业人士,更有大量可资

借鉴的官方文献、民间私家著述与收藏,该不是部分人的即兴创造。老辈法史学者与当代多

数法史学者普持此说。

但是,更权威的历史文献却对此事件均无记载,一些人便以为此说并无确证,当存而不论。

1975年《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证实了秦《法经》和秦律的存在,秦国改法为律成为了不

争的事实,也为商鞅改法为律提供了间接证据。然而,反对者依据商鞅同时代文献中,无法

律之律解,《商君书》及秦汉史集又未见改法为律痕迹,断定《睡虎地秦墓竹简》不足为据,

改法为律当在商鞅死后。

其实,律作为法律、法令,起始于战争中的军律,而军律来源于音律。战鼓之音为军令,配

以军功赏罚之率(率同律),最终演变成法律之律。它的出现,至晚不迟于商代。殷商甲骨

文就有师惟律用,商周之际的《易经师卦也有师出以律。秦国改法为律是将军纪、军令之律

以法律形式拓展到各个领域,即以军法之律,移刑典之称。

《商君书》中律字五见,仅从《商君书》之律来看,其一为兵律,其余均为与土地相关之法

律。这说明律已非单指乐律,而是兼指兵律、法律,与其它同时代著述之律指乐律者不同。

《睡虎地秦墓竹简》律文涉及机构及官吏,绝大部分称县、今、丞,未见丞相之名。据《史

记商君列传》与《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卑)始为县,置今、丞。这反

映了出土秦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鞅秦律的内容。《史记秦本纪》载惠文王之子武烈王二

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据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秦墓木牍载,武烈王二年

(公元前309年)王命丞相修《为田律》。为田律》行之既久,故而修订。那么,秦律出现

的年份是否与商鞅主持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9-338年)大体一致呢?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法律答问里引一条律文时用了公祠一词,而解释的部分则用了王室祠。

吴建瑶指出:研究秦简的学者认为,律本是在秦称王前制定的.故称公祠,解释则作于称王

之后,故改称王室祠,所引用的律文很可能是商鞅时期制定的原文。我们知道,秦孝公之子

惠文王于公元前324年称王,这条律文的制定时间不应晚于此年。惠文王称王的年代与商鞅

被车裂的公元前338年只相隔14年。由此是否可以推断,秦改法为律活动即施行于商鞅变法

期间?(节选自武树臣《秦改法为律原因考,选入时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改法为律之说,因缺乏更权威的历史文献记载而引起少数学者的质疑,《睡虎地秦墓

竹简的出土,改变了这个局面。

B.老辈学者与当代多数学者信奉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是因为《唐律疏议为官修,具有官方的

严肃性与专业的权威性。

C.《睡虎地秦墓竹简为秦国改法为律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但没有发现商鞅改法为

律的明确说法。

D.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最早见于唐廷诏令集体编纂的《唐律疏议》,此前的历史文献均没有

出现这样的历史论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律作为法律、法令含义的出现,至晚不迟于商代。甲骨文中的师惟律用与《易经师卦中的

师出以律是有力的证据。

B.设县置令丞应在秦孝公十二年,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律文出现县、令、丞,这反映

了出土秦律保留了商鞅秦律绝大部分内容。

C.《商君书》律字出现了五次,其一是指兵律,其余则均为与土地相关之法律,这与同时代

著述中的律字含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D.法律答问引的一条律文用了公祠二字,而解释部分则用了王室祠,这说明律文是在秦称王

前制定,解释则作于称王之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法为律的记载出现在与商鞅变法相隔日久的唐代,而且更权威的历史文献对此事件均

无直接记载,是商鞅改法为律受到人们质疑的原因。

B.研究秦简的学者早就注意到法律答问引的律文里的公祠与解释部分用的王室祠的不同,

而且推测所引律文可能是商鞅时期制定的原文。

C.孤立地看《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律文与《史记》中的相关内容记载,没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起来,导致反对者没有发现商鞅改法为律的历史痕迹。

D.律最早指音律,后因战时用战鼓之音来发号施令,且配以军功赏罚,律的含义逐渐演变为

军中的法律。至秦时又把军中的法改称为律。

2、(ZD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王洛勇:我只演正面的中国形象

赵晓兰

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因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而成为西方戏剧界

的明星。《亚洲周刊》称:“由于他的表演,百老汇舞台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美国戏

剧》则说:“美国应该承认更多像王洛勇这样的亚裔演员,从他身上可以预见中国演员、中

国戏剧走向世界已为期不远。”

王洛勇1958年出生在河南,11岁就离家去湖北十堰的一所戏曲学校学习京剧武生。他每天

清晨就开始苦练基本功,摸爬滚打,舞刀弄枪,练就了扎实的表演基本功。1981年,他考上

了上海戏剧学院,4年后以优异的表现留校任教。

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王洛勇并不满足。“大学毕业就教书,从理论到理论,总感觉自

己有点误人子弟。”他对《环球人物》的记者说。在一次艺术节活动上,他遇上了一个美国

代表团,了解到在美国,一部戏经常能演上七八年,最长的甚至演了30多年。他很不解:是

什么样的经典能这样长演不衰?他也因此对百老汇的舞台产生了向往。

1985年,他去路易斯安那大学学表演。可一到美国,他蹩脚的英语就露了马脚,路易斯安那

大学的6000美元奖学金被取消。费尽周折,他最终就读美国波士顿大学戏剧表演系。“艰苦、

劳累、饿肚子,穷得一文不名。整整好几年都是这么度过的。”王洛勇对记者回忆道。“在

异国他乡,我靠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不拔,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

在争取《西贡小姐》的表演机会时,舞台监督起初对他的英语水平表示怀疑。王洛勇对他说:

“只要我能出现在《西贡小姐》的舞台上,我的英语就一定比台上所有的亚裔演员好。”演

出成功后,连《纽约时报》都这样评价:”他清晰的英文吐字,让用母语演出的美国演员感

到羞愧。”因为自幼学习京剧,王洛勇的表演功底很扎实。他还深入理解角色,挖掘出人物

的深度。美国剧评家说他的表演“强烈控诉了殖民主义对亚洲文化的摧残.”,称他“是个有

鲜明个性的创造者”。

“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没怎么演过正派人物一一胆小的中国人,愚昧的中国人,无理的中国

人,自扫门前雪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加在一块儿,就是造成我们被人看不起的原因啊!”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洛勇都觉得表演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件事,彻

底改变了他的看法,也坚定了他回国发展的念头。

那是女儿上二年级的时候,王洛勇接她放学。女儿见到爸爸一直闹别扭。经再三询问,孩子

才告诉他说:“你总是演傻子,同学们都说我是傻子的女儿!”

王洛勇这才恍然大悟。在美国电视剧《第三观察》中,他扮演一个生活在中国城里的父亲,

女儿得了脑膜炎,他却只是在家里烧香拜佛,害得女儿差点死去。2002年,中央电视台请王

洛勇回来演电视剧。听说是正面英雄形象,王洛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为了表达对英雄的

崇敬,为了孩子,也为了减少内疚之情”。

王洛勇先后在《生死卧底》《林海雪原》等电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他总会对角色加入自己

的理解。主演《焦裕禄》,王洛勇循着焦裕禄的足迹进行考察,自己经历了一遍对这个模范

人物由怀疑到深信不疑的过程。

因为《简•爱》,王洛勇又重回话剧舞台。这部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2009年开演,如今已演

出超过百场。“事实证明,经典永远能够打动人心。”王洛勇自己也被这个结果打动了,“这

出戏讲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它强调女性的独立,女性在选择婚姻时对财产的

割舍,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现实是一致的。”王洛勇说,在他的经验里,不论是百老汇

还是好莱坞的作品,都一直强调主题先行。

王洛勇一直想成为一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大使”。于是,他在美国一些大学担任客

座教授,传播中国文化;在一些国际文化活动上,他组织昆曲、京剧的演出;在演讲中,他

把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同《霸王别姬》,《哈姆雷特》同《赵氏孤儿》相比较现代文阅读

答案王洛勇:我只演正面的中国形象赵晓兰现代文阅读答案王洛勇:我只演正面的中国形

象赵晓兰。

“文化工作者对国家有责任,”王洛勇说,“艺术家不为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歌唱,声音就永

远没有力量。我以前为祖国做得太少,现在有机会了,在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上,我愿意

做一块石头。”

(摘编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4.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洛勇只演正面的中国形象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女儿遭到同学们的歧视。

B.王洛勇主演百老汇名剧《西贡小姐》,获得成功,让美国人了解了中国演员和中国戏剧。

C.王洛勇出演话剧《简.爱》,将将西方的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和女性的独立展

现给中国观众。

D.王洛勇利用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宣传推广中国戏剧。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在美国,一部能够强调主题先行的大戏甚至能够演上30多年,这深深地震动了王洛勇,

也使他对百老汇产生了向往之情。

B.王洛勇的路易斯安那大学的6000美元奖学金被取消,说明想学表演,单有扎实的表演功

底是不行的,语言表达也必须要好。

C.为了演好焦裕禄这个正面人物,把他最优秀的品质展现出来,王洛勇亲自沿焦裕禄

的足迹考察,这表现了他的敬业精神。

D.王洛勇认为,《简•爱》体现了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相互尊重和女性的独立,在一定

程度上和中国的现实一致,这是这部戏取得成功的原因。

E.由于王洛勇从小学习京剧,有着扎实的表演基本功,所以他获得了《西贡小姐》的表演机

会,做了主演,并且取得了成功。

6.王洛勇被称为“百老汇华裔第一人”,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5分)

3、(Z2)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

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

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

“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

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

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

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

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

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

长头发。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过四

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极其简约。

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

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

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

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

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

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现代文阅读答案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现代文

阅读答案34个鸡蛋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

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

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

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

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

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

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

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

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她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

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

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深远之爱,也

反映出她对社会存在不公有清醒认识。

B.文中用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以及对比手法来刻画李暖暖的形象;她要父亲拿20万来

为她赎身主要为了改变当地的教学条件。

C.文章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34个鸡蛋”是文章的线索,饱含着孩子们对李暖暖的

热爱,感动了李暖暖,使她决心留下来。

D.本文立意深刻,现实性强,谋篇布局主要扣住当前社会青年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问题,

又涉及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8.李暖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有人认为反映的是青年人的

成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六、作文(共1题)

1、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开放,实行“零

门槛”阅览,因此,常有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

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

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成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褚树青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却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

的关注值得反思。

针对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7.B【解析】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此处成语用于表示当地

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成语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此处成语不合

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观众们欣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欣赏他的意思,

成语使用不正确。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此处成语不合语境,

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成语使用不正确。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此处成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成语

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此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作品流

畅飘逸,成语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此处成语望文生

义,被误用来形容春天到了冰雪融化,成语使用不正确。

2、18.C.A.不合逻辑、蝉联和首次矛盾。B、句式杂糅,主要目的是为,删去“为”。

D.语序不当,将虽然移到董明珠前.

3、19.D

二、名句默写

1、16.(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2)学不可以已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6)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语言表达

1、14、BE(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5分。A项应为突出南方冬季地气偏暖。C项揭示了此

时此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的险恶,寓示不可久居。D项应为感叹去路难回)

15、①愁自己疾病缠身。诗人年老多病,蜀地气候环境险恶,不可久居。②愁何时才能回到

京城,人已老,抱负未实现,去路遥遥,漂泊不定。③愁安史之乱后蜀中大乱,心忧天下百

姓。(每点2分,共6分)

2、20.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②他不仅爱好美食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每写出一句给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文言文阅读

1、10.(3分)B(“沔即捕按明僭称王”,不能拆分;“断一臂自讼”,不宜拆分。)

11.(3分)A(“古代的女子有名无字”错,古代女子许嫁,及笄而字。)

12.(3分)A(“孙沔也因此被贬谪”错,皇上并没有治孙沔的罪。)

13.(10分)(1)(吕夷简)把姑息纵容当做安定的手段,把防人诽谤当做明智的

行为,即使用完南山的竹子(制成的竹简),也不能够写完他的罪过啊。(5分)

(2)奏章送达,(朝廷)就将(孙沔)降为宁国节度副使,监司也因为疏于督查获

罪,全部被贬。(5分)

参考译文: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补(正式担任)赵州司理参军。性格放纵狂妄,

不遵守士节礼义,但是才能与凶猛的性格超过一般人。

当时宰相吕夷简上书自求罢免,仁宗下诏书褒奖,没有答应(他)。孙沔上书说:“自

从吕夷简当宰相,废黜罢免说忠言走正道的人,等到他以使相的身份去镇守许昌时,就推荐

王随、陈尧叟代替自己担任宰相。(王随、陈尧叟)才干平庸却担负重任,(他们)的谋略

与议事不和,在中堂之上忿怒相争,被百官取笑,(导致)政事被搁置荒废。又用张士逊担

任宰相,士逊原本就缺乏远见,以致于对待国事懒散、懈怠。吕夷简之所以不推举贤能的人

来为国家做长远的打算,只推荐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巩固自己地位的计策,是想让陛下知道宰

相的位子非他不可,希望再次想到他而征召任用他。陛下果真召令夷简回来,自吕夷简(吕

夷简曾在大名为官,在此代指吕夷简)执掌朝政,到如今已经三年,没有更改一事。把姑息

纵容当作安定的(手段),把逃避批评当作明智(的举动)。即使用完南山的竹子(制成的

竹简),也不能够写完他的罪过啊。”看过奏章后,皇上帝没有加罪于他,议论者喜欢他的

正直恳切。

掌管庆州。元昊死后,将领们想乘着这个机会,大举消灭元昊的国家。孙沔说:“乘

人之危攻打有丧事的国家,有失中国的体统。”调任秦州,当时侬智高反叛,孙沔入朝觐见,

皇帝用秦州的事务鼓励他。孙沔回答说:“我虽然年纪大了,然而秦州的事不用陛下担忧,

陛下应当以岭南为忧。我观察到岭南贼寇的势力正嚣张,官军早晚会有打败仗的消息上奏。”

第二天,奏报蒋偕战死,皇帝对执政大臣说:“岭南的事确实如孙沔所预料的那样。”又升

任(孙沔)为观文殿学士、执掌并州。但是谏官吴及、御史沈起上奏孙沔荒淫放纵不加检点,

主管杭州与并州时所做的事不符合法度,于是将(孙沔)调至寿州。

皇帝下诏令审查他的行迹,使者上奏:”在杭州,孙沔喜爱许明所收藏的《鹰图》,许明不

愿意献(给他)。当初,许明的父亲在水仙大王庙祈祷才生了许明,因此小时候叫‘大王儿’。

孙沔立即以僭越称王的罪名抓捕了许明,拿走了《鹰图》,并将许明刺字发配。等到孙沔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