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新课件_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新课件_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新课件_第3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新课件_第4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自主预习自主检测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自主预习自主检测2.战略演变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

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变。(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3)新时期,我国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自主预习自主检测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范围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土地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2.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交通便捷,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密集,市场广阔。3.生态环境问题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局部水污染严重。自主预习自主检测4.战略定位(1)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2)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自主预习自主检测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当前区域总人口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战略重点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自主预习自主检测3.发展定位(1)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体”,传统市场向河北转移,科技企业抢滩天津和河北。(2)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3)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着力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雄安新区。自主预习自主检测1.判断题(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3)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缩小京津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答案:(1)×

(2)√

(3)×

(4)√自主预习自主检测2.选择题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是(

)A.加强长江中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C.大力开发上游矿产资源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答案: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问题探究材料一

2018年4月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宜昌、荆州考察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材料三

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是世界水能资源极为富集的河流,金沙江正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是西电东送的主力。图1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图2为金沙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图2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依托,主要是因为长江提供了

条件。

提示航运(水运、交通)(2)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存在梯度发展差距,为产业合作和转移带来了空间,

密集型、

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提示劳动

资源(3)简要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条件。提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道路谋划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1)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对长江沿岸的污染型工业企业进行清理,或改造提升,或关停并转。对长江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行河长制,彻底整治生产性和生活型污染源,确保蓝天白云下的一江清水。(2)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协调处理好上中下游的发展关系,实施“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重点解决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颈”等问题,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益。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1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修建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渝万高铁与沪宁高铁运行速度相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2)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他航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丰沛 B.水利工程建设C.地形崎岖 D.排淤深挖航道(3)影响重庆至枝城航段船舶航行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

)A.雾灾 B.干旱 C.洪水 D.泥石流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地形是影响交通线路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渝万高铁经过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因此设计线路运行速度较慢。而沪宁高铁位于平原地区,线路平直,因此设计线路运行速度较快。第(2)题,重庆至枝城航段跨越三峡水库,由于水库蓄水,导致该航段水深较深。第(3)题,重庆至枝城航段经过三峡库区,水汽较大,故雾天较多,影响船只航行。答案:(1)B

(2)B

(3)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探究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材料二

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完工通水。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材料三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图和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图。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影响。提示有利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京津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利影响:加剧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对京津冀的有利影响。提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说明此生态屏障的位置及生态效益。提示位置:北部和西部山地。生态效益: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灾防灾(保护农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等。(4)试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提示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交流与联系;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1.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的范围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是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北京、天津两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为中心的区域。具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廊坊、唐山、邯郸、邢台、秦皇岛、沧州、衡水、承德、张家口、石家庄)。2.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背景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区域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1)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城市病”治理道路,为全国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探索新模式。(2)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推进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3)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区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4)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两地的优势有(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③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京、津是我国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和科技、人才;两地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较小。第(2)题,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重工业;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超越京津地区;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答案:(1)D

(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我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我国贫困地区绝大部分(

)A.位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B.地处非季风区,降水较少C.耕地资源缺乏,质量不高 D.能源资源短缺,供应紧张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秦巴山区跨秦岭、大巴山,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其扶贫开发措施合理的是(

)①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③将部分贫困人口外迁④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⑤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成商品粮基地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③④⑤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和内陆高原地区,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易发生自然灾害,耕地资源缺乏,且质量不高,导致发展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C项对。由图可知,贫困地区在内陆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地区也有分布,A项错;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属于季风区,B项错;图中西南等地区是资源较丰富的地区,D项错。第2题,秦巴山区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需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地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可以将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一些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程度,提高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故①③④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是扶贫的具体措施;该地为山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成商品粮基地不可取。答案:1.C

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2小时内可到达京津冀80%的区域,于2017年8月完工。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必将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标杆,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的首选承接地。据此完成3~4题。3.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通达度高 B.市场辐射面广C.品牌效应强 D.土地成本低4.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会

(

)①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②使北京市的就业率明显下降③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④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提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土地成本低,所以D项正确。第4题,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有利于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会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对北京市的就业率影响不大,会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下降,所以C项正确。答案:3.D

4.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5~6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5.京津冀地区(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6.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及图中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可以推断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C项正确。据图判断,2009—2010年城镇化速度快于2013—2014年,A项错误;图中没有城镇化率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大规模蔓延的现象,D项错误。故选C项。第6题,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人口数量庞大,结合北京、天津的城市职能等因素可以推断第三产业成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D项正确。据图判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但是第一产业产值受到多方面因素比如自然条件、科技条件等的影响,因此无法判断第一产业的产值是否不断下降,A项错误;根据从事三次产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判断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B项错误;京津冀地区科技水平较高,工业发展早,工业体系较完善,工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提升,重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大,趋向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项错误。故选D项。答案:5.C

6.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的框架,其中,“一极”是被寄予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厚望的“郑汴新区”。而“两圈”则是以城际快速交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和“一小时”交通圈。“三层”即包括“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层”,包括洛阳、平顶山等7个省辖市的“紧密层”以及包括南阳、商丘等9个省辖市的“辐射层”。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简要分析中原城市群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2)郑州是河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规划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请你谈谈郑州发展方向的可行性。(3)郑州早在新区建设之初,就率先提出“复合城区”理念,即通过功能、产业、生态、空间以及体制的复合,囊括三大产业,形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复合型新区。“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通过打造‘复合城区’,依托产业优势,对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产业的集聚效应,可以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请你谈谈对该段话的认识。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城市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政策、资源和人口等方面分析。第(2)题,现代化物流中心主要强调市场、交通等条件,涉及区域联系和区域交流等。郑州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条件主要考虑科技力量、政策、交通、劳动力等优势。第(3)题,主要从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同时克服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分析。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答案:(1)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京津唐工业区,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地形平坦广阔;交通便利,多条全国重要铁路在该地区交会;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2)现代化物流中心:地处我国华北中部,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陇海铁路和京广线交会,交通便利;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先进制造业基地:政策扶持;资源丰富,为制造业提供了原料条件;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河南的文化中心,劳动力素质高等。(3)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特别是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缩小了城乡差别;复合城区的建设可以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KECHENGBIAOZHUN课程标准1.了解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及其原因。2.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3.掌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做法。XUEXIMUBIAO学习目标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随堂演练知识落实01梳理教材夯实基础SHULIJIAOCAI

HANGSHIJICHU社会人地关系产生原因采集—狩猎社会__________关系人口数量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限____社会

不协调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工业社会人地_________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口数量剧增,

严峻信息社会走向

,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发展当代信息技术和

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一系列变革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矛盾激化原始平衡农业环境问题协调知识经济12由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变化导致现代环境问题突出。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都超过了农业社会。PANDUAN判断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

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1)传统发展观念:片面追求

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

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2)可持续发展观念:经济发展、

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经济发展解决国内生产总值社会

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目的扩大

、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

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特点社会生产多以牺牲

为代价强调

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___________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

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

的矛盾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差异生产规模清洁生产资源

环境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利用资源

环境需求

供给(2)转变措施①自然资源的

利用。②环境污染的

。③生态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1)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2)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保护12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商品包装越大越有利于减少污染。PANDUAN判断3每少用一张纸都是节能低碳生活。4绿色学校就是在校园里大量植树造林。02探究重点提升素养TANJIUZHONGDIAN

TISHENGSUYANG探究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探究导引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该思想体现最明显的是什么时期?答案该县的引水工程体现了当地人民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工业文明时期。2.该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3.根据人地协调论观点,该地从邻县调水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答案该引水工程的成功,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方经济得到发展。答案应控制调水量。如果引水量太大,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核心归纳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期生产力水平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采集—狩猎社会极为低下,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生物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被动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崇拜、依赖自然农业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都明显增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工业社会极大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先后出现了人类中心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等观点后工业社会空前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有些环境问题危及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了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跟踪训练1.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1)乙图与甲图相比,造成洞庭湖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其后果是什么?答案围湖造田。湖泊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洞庭湖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这体现了人地协调论。(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这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解析迫于人口压力,洞庭湖区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致使湖面面积大规模缩小。洞庭湖与长江相通,在调蓄长江洪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湖面锐减的结果是水灾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反复的洪水劫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洞庭湖的生态价值,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兴利之本。探究点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究导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开垦的土地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面积仅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1.我国在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___%。2.从干湿区状况分析,以上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0湿润半干旱

干旱答案

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技术水平低,无法灌溉。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的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多选)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D.引进耐碱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化土地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核心归纳1.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解决途径滥垦草地、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不合理灌溉土地盐渍化改良灌溉方式开矿产生废弃地覆土复垦非农用地的扩大耕地面积减少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3)水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问题成因解决措施环境污染向海洋中倾倒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向海洋中排放冷却水冷却水处理后再排放杀虫剂随雨水进入海洋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海上石油泄漏清除海上石油污染生态破坏过度捕捞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盲目围海造田科学论证围海造田毁坏滩涂保护滩涂的生态作用

循环经济含义

特征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具体形式工业:清洁生产含义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具体形式工业:清洁生产生产模式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具体形式农业:生态农业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大生产、多样化经营,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目的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典型代表北京“留民营”模式;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人与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但不少地方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完成2~4题。2.目前,全世界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708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水蚀、风蚀、沙漠侵吞B.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C.城建、交通用地面积的扩大D.畜牧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跟踪训练解析目前,世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土地退化造成的,而引起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3.据统计,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辖区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解析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降水较少且集中,地表植被一经破坏,便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解析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发环境问题;华北平原人口密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