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认识经济学基础之一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学的概念2.理解稀缺性、选择的概念
3.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能区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清楚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
3.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0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0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0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正文第1章经济学认知经济学认知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稀缺性与选择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关系经济学的概念稀缺性与选择0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经济学的概念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受过一些经济学训练的人,对一国经济问题要思考都无从思考起,就如聋者要去欣赏交响乐一样。给他一个助听器,他可能仍然缺乏足够的才华,但至少可以意识到音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正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伟大的公司,因目标而伟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欲望的满足绝大多数依靠经济物品,而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说,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是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无限的欲望注定了我们要面临选择,从而产生经济问题,而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也就产生了经济学。正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伟大的公司,因目标而伟大选择问题,也就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何时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五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经济物品。选择是指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尽可能多的经济物品,以最大程度上满足自身的各种欲望。
正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基于稀缺性假设条件下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
1、大家总结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都有哪些?2、我们曾经做出过哪些经济决策?3、分析低碳经济存在的经济学问题?学生讨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微观经济学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第三,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完全理性第二,市场出清第三,完全信息
1、分析我们身边的微观经济现象都有哪些?学生讨论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如何。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收支、进出口贸易与国际收支等。经济总量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以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前提条件,研究资源为什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何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增长等有关问题;第三,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第二,政府应该和可以调节经济。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互为前提、彼此补充的两个分支学科,经济学之所以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主要是因为研究对象与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微观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利用问题已经解决;宏观经济学以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配置问题已经解决。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2)解决的问题不同。(3)研究方法不同。(4)基本假设不同。(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正文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举例分析?学生讨论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0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正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因此,实证分析具有客观性,即实证的命题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检验标准是客观事实,所以实证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经济如何运行。
正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规范分析方法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由于人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因而对于同一个经济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规范分析不具有客观性,不同的分析者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正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作为二种不同的经济分析方法,具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有无价值判断。第二,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第三,内容是否具有客观性。正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在经济学分析方法中,实证分析方法是主要方法,当然规范分析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正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1、规范经济学为什么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实证经济学为什么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举例分析。学生讨论谢谢欣赏价格形成与弹性经济学基础之二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供求定理的内容、需求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2.分析需求、供给的变化与市场价格的关系3.理解影响需求、供给以及需求弹性的因素4.了解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交叉弹性1.能熟练进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2.能根据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判断其经济收益01需求02供给03均衡价格及其应用04弹性正文第2章价格形成与弹性价格形成与弹性供给需求均衡价格供给定理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定理均衡均衡价格的应用供给变动与均衡弹性需求弹性供给弹性需求定理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01需求需求曲线的移动正文需求第一节需求定理
思考:联系实际说说什么是需求?
正文需求第一节伟大的公司,因目标而伟大
一个乞丐十分想要拥有一辆BMW(宝马)乞丐没有可以购买BMW的能力吃了10个3元的面包之后,你已经很饱了,可是你口袋里钱还可以买100个面包。你没有购买面包的愿望需求定理正文需求第一节1.需求的概念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一、需求与价格需求定理正文需求第一节一、需求与价格2、需求定理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有一种因素起着中心作用物品的价格。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越低,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小。这就是需求定理(thelawofdemand)需求定理正文需求第一节一、需求与价格2、需求定理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有一种因素起着中心作用物品的价格。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越低,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小。这就是需求定理(thelawofdemand)需求定理正文需求第一节一、需求与价格
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
3、需求表需求表(DemandSchedule)是一张直观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下表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面包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价格(元/个)面包的需求量(个/天)25446382101需求定理正文需求第一节一、需求与价格4.需求曲线根据表中的价格—数量组合可以在坐标系中绘制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DemandCurve)。如图,横轴表示产品的数量,纵轴表示产品的价格。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是负相关的。108642PQDACB0E需求定理正文需求第一节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二、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1)替代品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正文需求第一节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需求定理的例外•炫耀性消费:
这类商品的象征意义与其价格正相关,价格越高,其炫耀作用越强,需求量越大,价格下降,其炫耀作用减弱,需求量下降。例如:手饰中的黄金与钻石;茅台酒P
→Q需求定理的特例0Q数量DP价格正文需求第一节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了价格之外,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还包括
•收入
•相关物品的价格
•嗜好
•预期(商品价格和收入)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引起了任何一个既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就会移动,又叫做需求的变动。
三、需求曲线的移动正文需求第一节需求曲线的移动三、需求曲线的移动QQ0Q10P
P0Q2abD0D2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D1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比如:蛋糕价格的上涨或下调就会影响面包需求曲线的移动。正文需求第一节思考:怎样减少社会公众吸烟量?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定理影响供给的因素02供给供给曲线的移动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供给定理一、供给与价格
1.供给的概念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生产者对某商品的供给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一、供给与价格2.供给定理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很多,价格仍然起着一种特殊作用。
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供给定理(thelawofsuppl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越高,该物品供给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低,该物品供给量越小。供给定理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一、供给与价格3、供给表供给表(SupplySchedule)是一张直观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下表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面包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价格(元/个)面包的供给量(个/天)21426384105供给定理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一、供给与价格4.供给曲线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中的价格—数量组合可以在坐标系绘制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被称为供给曲线(SupplyCurve)12345Q1086420PABCDE供给定理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影响供给的因素二、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一)生产产品的投入品价格(二)技术(三)预期(四)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
AA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影响供给的因素二、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思考:在过去25年里,技术进步降低了电脑芯片的成本,这对电脑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电脑的各种软件呢?对打字机呢?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供给曲线的移动 三、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下,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供给量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又叫做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的价格厂商对未来的预期QP0
S1S2S3正文价格形成与弹性第二节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规律的例外
供给规律也有例外,但例外的具体内容又与需求规律不同。供给规律的重要例外有两种情况:(1)劳动力的供给。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则劳动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2)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文物等,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何上升,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
均衡均衡价格的应用03均衡价格供求变动与均衡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一、均衡
需求说明了某种商品在每一价格下的需求量,而供给说明了某种商品在每一价格下的供给量,要说明该商品价格的决定,就必须将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考虑。108642价格(元/个)供给量(个/天)12345SD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非均衡的市场OQQePePSDE超额供给P1Q1Q2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非均衡的市场OQQePePSDE超额需求P2Q3Q4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结论
许多买者和卖者的活动自发地使市场价格向均衡价格移动。一旦市场达到其均衡价格,所有买者和卖者都得到满足,也就不存在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压力。在大多数自由市场上,由于价格最终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只是暂时的。我们称此现象为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
二、均衡价格的应用
1.支持价格(floorprice)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和某一种商品的生产,对该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Q1Q2P1FGQOQePPeDSE过剩图2-13支持价格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支持价格的应用•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这是政府为了保证就业者维持基本生活水准所需的收入水平而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一、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9.89元、每月不低于172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0.86元、每月不低于1890元。下列项目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一)劳动者在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二)劳动者应得的加班、加点工资;(三)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四)根据国家和本市规定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的其它收入。二、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8.7元/小时提高到21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45元/小时提高到49.9元/小时。以上标准包括用人单位及劳动者本人应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三、实行计件工资形式的企业,要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保证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应得工资不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四、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企业,原则上应高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劳动的工资;因生产经营困难确需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岗位劳动者工资的,应当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或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在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六、上述各项标准适用于本市各类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七、本通知自2016年9月1日起执行。关于调整北京市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门槛价格
门槛价格是指欧盟制定的非欧国家的谷物、奶制品和糖等运达欧盟口岸时必须到达的最低进口价格,是欧盟对外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欧盟的农业政策包括统一收购政策、一个“干预价格”、一个“目标价格”和一个“门槛价格”。欧盟对低于“门槛价格”的进口粮食课以关税,使之与“门槛价格”持平,即把低价的进口粮食距之国门之外,保护欧洲共同体国家的粮食生产。门槛价格是用于调控进口的一个政策价格,是对进口谷物征收差价税依据之一,即当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欧共体市场价格时,第三国向欧共体输出粮食,必须交纳差价关税,使进口粮食价不能低于欧共体市场价水平。
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二、均衡价格的应用2.限制价格(ceilingprice)
限制价格(ceilingprice),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其规定一个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限价。
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付通货膨胀,或者是在战争或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时对居民生活必需品规定最高限价。QOQePPeDSEQ2Q1P1FG短缺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新闻链接阿根廷政府限制土豆价格
布宜诺斯艾利斯2010年9月11日电,为抑制阿根廷主要食物价格的上涨,阿根廷政府10日与各大超市、土豆生产者协会及华人超市公会签订协议,将向超市业主直接补贴以保证土豆的零售价格不超过每公斤1.4比索(约合0.44美元)。根据协议,阿根廷政府将斥资3000万比索(约合943万美元)向参与稳定土豆价格的超市提供每公斤0.3比索(约合0.094美元)的直接补贴。土豆是阿根廷人的主要食物,人均每年消费土豆约55公斤。今年6月以来,土豆的零售价格一路高涨,目前甚至达到了每公斤5比索(约合1.57美元)。除了土豆,阿根廷政府还对牛肉和面包采取过类似的政策,以稳定市场基本食物的价格。据介绍,政府给予补贴限价政策的下一个食物品种将是西红柿,西红柿目前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10比索(约合3.14美元)。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利与弊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这种政策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
1)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2)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3)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会产生黑市交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卖方市场)4)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均衡价格的应用案例研究美国政府的房屋租金控制
在美国的许多城市,地方政府都规定了房东能向房客收取的租金上限。这种政策的目的是帮助穷人更能租得起住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里这一政策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了租金。但是在长期里情况确实完全不同。在供给一方,房东对低租金的反应是不建新公寓,也不修缮现有的公寓,公寓的供给量大幅度减少;在需求一方,低租金鼓励人们去找自己的公寓(而不是与父母同住,或是与室友同住),而且也促使更多的人迁居到城市,公寓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结果是住房大量短缺。 在实行租金控制的城市里,房东采用各种机制来配给住房。一些房东喜欢把,房子租给没有孩子的房客,还有一些房东根据房客的种族实行歧视。有时,住房租给那些愿意暗中贿赂大楼管理者的人。另外,当人们都等着住进来的时候,房东也不会再去花钱维持和改善房屋状况。结果,虽然房客交的房租少了,但他们的住房质量也下降了。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供求变动与均衡 三、供求变动与均衡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影响市场均衡的变动。下面来分别研究:(一)需求的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天气炎热,将怎样影响冰淇淋市场均衡(均衡价格,数量)呢?天气变冷呢?
Q1Q2SD2D1E1E2P2P1
E3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供求变动与均衡三、供求变动与均衡结论:
假定市场的供给不变,只有需求变动。(1)需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P与均衡产量Q都会增加。(2)需求的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P与均衡产量Q都会减少。
Q2Q1Q3SD1D2D3E2E1E3P3P1P2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供求变动与均衡三、供求变动与均衡(二)供给的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干旱摧毁了部分甘蔗田,并使糖的价格上升,该现象将怎样影响冰淇淋市场均衡呢(均衡价格,数量)?甘蔗大丰收呢?DS1S2E1E2PQ0
Q2Q1P2P1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供求变动与均衡
结论:假定市场的需求不变,只有供给变动。(1)供给的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P减少,均衡产量Q增加。(2)供给的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P增加,均衡产量Q减少。DS1S2S3E1E2E3PQ0
Q2Q1Q3P2P1P3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供求变动与均衡三、供求变动与均衡练习1:
考虑以下事件:科学家发现,多吃橘子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农民用了新的肥料,提高了橘子的产量。说明并解释这些变化对橘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正文均衡价格及其应用第三节供求变动与均衡三、供求变动与均衡练习2:用供求图解释以下表达:a.当中东爆发战争时,汽油价格上升,汽车的价格下降。b.进入十月份,北戴河的旅店房间价格下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04弹性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它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表达形式如果用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那么其表达形式为:
Ed=(△Q/Q)/(△P/P)=(△Q/△P)·P/Q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小,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需求价格弹性=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理解弹性需要注意的几点:1)需求弹性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2)需求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率和价格变动率的比值。3)一般取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正。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讨论:哪些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大,哪些小?实例:盐,珠宝首饰一、需求价格弹性
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曲线的形状)(1)需求完全无弹性(perfectlyinelastic),即Ed=0。(2)需求完全有弹性(perfectlyelastic),即Ed=∞。(3)单位需求弹性(unitelastic),即Ed=1。(4)需求缺乏弹性(inelastic)即0<Ed<1。(5)需求富有弹性(elastic),即1<Ed<∞。QEd=0P0QEd=∞PQEd=0P0PQPQ000<Ed<11<Ed<∞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商品的必需程度。(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的可替代性。(4)商品在家庭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四四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小计算1、假设冰淇淋的价格上升10%,使购买者对其的需求量减少20%,冰淇淋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2、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2美元,政府想减少20%的吸烟量,价格应该提高多少?政府永久性提高烟价,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1年内对吸烟量的影响大,还是从现在起5年内的影响大?想想青少年对于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成年人的相比谁的大?一、需求价格弹性
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总收益(totalrevenue)P×QQP10004
P×Q=400元(收益)在这一点上,价格为4元,需求量为100,总收益是400元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及其总收益需求富有弹性(Ed>1)的商品,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价格和总收益反方向变动。P0Q收益100元2050QP收益200元504薄利多销正文弹性第四节需求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及其总收益0QP收益100元10010QP收益240元380需求缺乏弹性(Ed<1)的商品,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动。谷贱伤农正文弹性第四节供给弹性二、供给弹性1.供给弹性(priceelasticityofsupply)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表达式:如果用Es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用Q和ΔQ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用P和Δ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那么其表达形式为:Es=(△Q/Q)/(△P/P)=(△Q/△P)·P/Q正文弹性第四节供给弹性二、供给弹性2.供给弹性的分类(1)Es=0,供给完全无弹性(2)Es=∞,供给弹性无穷大(3)Es=1,供给为单位弹性。(4)0<Es<1,供给缺乏弹性。(5)1<Es<∞,供给富有弹性。正文弹性第四节供给弹性二、供给弹性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2)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3)所考虑的时间的长短。正文弹性第四节供给弹性案例:禁毒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非法毒品的不利因素:
毁坏吸毒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吸毒上瘾的人往往会进行抢劫或其他暴力犯罪。
为了限制非法毒品的使用,美国政府每年花费几十亿美元来减少毒品的流入。我们用供给和需求工具来考察这种禁毒政策。正文弹性第四节供给弹性案例:禁毒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政府禁毒,增加边境警力,制止毒品进入国内,并逮捕更多走私者,这就增加了出售毒品的成本,从而减少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使得供给量S1S2Q2Q1P2P1政府的这些政策,减少了毒品的使用(均衡数量),但是均衡价格上升。由于价格上升而根除毒瘾的人很少,实际上这项政策的结果是吸毒者为毒品支出的总货币量多了,会使这些人不得不为了得到更多的钱,变本加厉的犯罪。正文弹性第四节供给弹性案例:禁毒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一些专家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毒品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行禁毒教育。决策者的目的是减少对毒品的需求,而不是供给。SP1P2D1D2Q2Q1禁毒教育的结果是,减少了毒品的使用(均衡数量),而且均衡价格也下降了。因此,与上一政策相比,禁毒教育可以减少吸毒和与毒品相关的犯罪。谢谢欣赏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学基础之三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欲望与效用的关系2.掌握边际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3.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4.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能熟练对消费者均衡进行分析2.能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01效用论02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03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04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正文第3章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效用论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欲望与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消费可能线及其特性基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对于效用的研究欲望与效用01效用论对于效用的研究正文效用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第一节效用论消费者之所以消费商品就是为了获得效用来满足自身的欲望。欲望(需要)是指是指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是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心理统一。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某种经济物品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正文效用论第一节对于效用的研究第一节效用论对于效用论的研究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假定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步下降。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一种感受,没有单位,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两种分析方法,虽然前提不同,产生的先后也不同,但是研究的都是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并且分析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文效用论第一节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不管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其中心的目都是研究消费者如何通过其购买决策来获得最大的效用。即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对于效用的研究正文效用论第一节第一节效用论概述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既定,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和边际效用是已知和既定的;消费者决定买进各种消费品的价格是已知和既定的;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既定的,其收入全部用来购买相应的商品。对于消费者处于均衡的分析存在以下假设:对于效用的研究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2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论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正文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二节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第二节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根据基数效用论对效用的理解,总效用是所有各单位的效用加总,如果X表示某种物品,TU就是X的函数,则TU=f(X)。边际效用(MU)。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物品的消费量所起的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若用MU表示边际效用,△TU表示总效用的增加量,△X表示X商品的增加量,则:MU=△TU/△X。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正文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二节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消费数量总效用边际效用愿意支付的价格00011010521884325734305253001625-5正文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二节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MU为正值时,TU线呈上升趋势;MU为零时,TU线达到最高点;MU为负值时,TU线呈下降趋势。即当MU>0时,TU上升;当MU<0时,TU下降;当MU=0时,TU达到最大。正文第二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而有递减的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到等于零以至变为负数时,总效用就不再增加以至减少。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正文第二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成因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随着消费者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生理上得到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会逐渐递减,相应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到最后甚至会出现痛苦和反感。每种物品用途的广泛性。由于每种物品有多种用途,消费者会根据其重要程度不同进行排序,当他只有一个单位的物品时,作为理性的人一定会将该物品用于满足最重要的需要,而不会用于次要的用途上,当他可以支配使用的物品共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会用在次要的用途上;有三个单位时,将以其中之一用在第三级用途上。正文第二节基数效用论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分析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三、基数效用论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分析根据消费者均衡的描述,假定消费者用一定的收入I购买X、Y两种物品,两种物品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购买数量分别为QX和QY,两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分别为MUX和MUY,每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为MUI。那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PX·QX+PY·QY=I(3-1)MUX/PX=MUY/PY=λ(3-2)正文第二节基数效用论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分析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三、基数效用论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分析如果当MUX/PX>MUY/PY时,表明同样的一单位货币购买商品X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用来购买商品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增加商品X的消费而减少商品Y的消费;如果MUX/PX<MUY/PY,那么上述的过程就会掉转过来,即消费者会增加Y商品的消费而减少X商品的消费;当消费者花费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即MUX/PX=MUY/PY时,消费者就得到了由于调整消费组合而获得的全部效用,即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03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消费可能线及其特性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一、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无差异曲线(效用等高线、等效用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即在这条曲线上,两种商品数量的任何一种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总效用都是一样的。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无差异曲线246810121416369121518abcdefXY0I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的其特性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满足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在同一平面图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及其特性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的替代关系我们知道,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可以已有很多种购买的组合。但不管如何,其获得的总效用是不变的。为了保证总效用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应该等于他失去的效用,即△X•MUX=△Y•MUy;上式可得△Y/△X=MUX/MUY,这里△Y/△X反应了两种商品的数量之比,也说明其替代关系是与各自的边际效用相关的,这个比值叫做商品x对于y的边际替代率。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消费可能线及其特性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消费可能线及其特性消费可能线,它反映了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消费可能线消费可能线及其特性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正文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第三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无差异曲线I2所代表的效用水平最高,但消费可能线ab同它既不相交又不相切,这说明达到效用I2水平的X商品与Y商品的数量组合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消费可能线ab同无差异曲线I1有两个交点c和d,说明在c和d点上所购买的X商品与Y商品的数量也是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最大的组合,但I1<I0。c和d时X商品与Y商品的组合并不能达到最大的效用。无差异曲线I0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是一种临界状态。即除E之外的其它各点也在ab线之外,可以看出E点是在当前的收入水平上能够给消费带来效用最高的商品组合,E点就是消费者均衡点。消费者均衡的实现04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需求曲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消费者剩余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需求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就越小,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也就越低。另一方面,由消费者均衡的条件:MU/P=λ可知。若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那么根据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最佳购买量应该使每一单位货币带来的边际收益都相等,即MU/P为常数。而随着商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MU是递减的,故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P也是递减的。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边际效用递减与消费者需求曲线消费者的需求曲线012345Q54321p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消费者剩余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而实际付出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即市场价格。
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只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感觉,并不是指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市场价格是不变的,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购买数量的增加,他从中得到的边际效用也在减少,所以,他从每单位货币购买中所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在减少,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会减少。因而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较大,其他物品的消费者剩余相对较小。消费者剩余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的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商品的价格变动形成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归根到底,其影响是指两者的叠加——总效应。总效应表示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需求量的总变化。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第四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ICC)是指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轨迹。
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第三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是指表明一种商品需求量与总收入关系的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正文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第四节不同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形状(1)必需品。其需求量的增加速度小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如购买油盐酱醋等。(2)奢侈品。其需求量增加速度大于收入的增加速度,如到高级宾馆消费、旅游等。(3)低档品。其随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减少,如旧衣服、低档香烟等。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谢谢欣赏生产者行为分析经济学基础之四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产及生产函数2.熟悉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3.理解长期与短期的涵义4.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经济的内容1.会处理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2.注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在实际中的应用01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02短期生产函数03长期生产函数正文第4章生产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长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生产及生产函数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产量生产与生产要素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生产与生产要素短期生产函数01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长期生产函数正文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第一节生产与生产要素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是指投入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以制成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具体划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一)生产(二)生产要素正文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第一节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厂商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依存的函数关系。Q=f(L,K,N,E)
Q=f(L,K)
(一)生产函数正文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第一节生产与生产要素短期是指厂商不能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短期内所反映的投入产出关系。
短期生产函数
Q=f(L)
(二)短期生产函数正文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第一节生产与生产要素短期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是指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不同厂商生产函数的技术系数是不同的。具体包括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1)固定技术系数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不发生变化。例如,生产某种化工产品,要求其化学元素的组合比例不能改变。
(2)可变技术系数。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可以发生变化。例如,生产同样产量的产品,既可以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三)技术系数正文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第一节长期生产函数长期是厂商可以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在长期中,厂商的生产要素投入都可以改变。长期生产函数是是指在长期内所反映的投入产出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Q=f(K,L)
(一)长期的含义(二)长期生产函数产量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02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正文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产量(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资本在短期内是不变的常数,各种产量随着劳动量的变化而变化。(1)总产量(totalproduct,简写为TP)(2)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简写为AP)(3)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简写为MP)产量概述TPL=APL·L或APL=TPL/LMPL=△TPL/△L正文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产量(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TPAPMPTPABAPMPⅠⅡⅢ产量概述(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分别递减。(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3)当边际产量为正数时(MP>0),总产量就会增加;当边际产量为零时(MP=0),总产量停止增加,并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MP<0),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正文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TPAPMPTPABAPMPⅠⅡⅢ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第Ⅰ区间表现为: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2)第Ⅱ区间表现为:平均产量开始下降,总产量在增加,尽管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但表现为递减趋势。(3)第Ⅲ区间表现为:当劳动量增加到这一阶段后,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开始绝对减少,此时劳动投入是绝对的太多。第Ⅱ区间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也就是厂商选择最优投入量的区间正文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在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概述正文短期生产函数第二节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技术不变。(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假定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它不适应于所有要素的数量都等比例增加的情况。(3)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产量递增阶段;第二,边际产量递减阶段;第三,产量绝对减少阶段——即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使总产量迅速减少。(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无需提出理论证明.(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存在于技术系数可变的生产函数中。(二)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需注意的问题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03长期生产函数规模经济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K0Labcd等产量线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即某一固定数量的产量可以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生产出来的曲线。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等产量线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2)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组合的轨迹。可以写为:
PL·QL+PK·
QK=M0KL5040ab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如果厂商的货币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改变了,则等成本线就会变动。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变动(或者生产要素价格都变动),则等成本线会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0KLa2aa1
b1bb20KLa
b1bb2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二)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PK·QK
+PL·QL=MMPK
/PK=MPL/PL=MPMKAQ2Q0D0EQ1CKEBLLE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三)生产者均衡与消费者均衡的关系两者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即边际分析法与等产量分析法。(四)生产扩张路线Q1Q2E0E1E2Q0A0A1A2KB2B1B00LC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就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动(各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变动)引起生产单位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
规模收益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规模收益不变:指产量的增加比例等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规模收益递减:指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规模经济正文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规模经济(二)影响规模经济变动的因素(1)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收益或产量增加。内在不经济指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的减少。(2)外在经济是指由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外在不经济指由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下降。规模经济谢谢欣赏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基础之五能力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相关成本,并注意区别2.理解长期成本的概念3.熟悉长期平均成本的内容4.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利润最大化原则1.注重机会成本在经济中的实际应用2.能区分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01成本02短期成本分析03长期成本分析0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正文第5章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长期成本分析短期成本分析收益与利润最大化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各类短期成本短期成本分类收益分析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01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正文成本第一节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成本
会计成本=账户支出=已消耗+未消耗成本(cost)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是会计师在帐簿上记录下来的成本。正文成本第一节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经济物品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产生的最大收益。例5-1:某人拥有1万元的资金,可用于以下甲、乙、丙三种用途,所得收入及利润如下表所示。
表5-1
甲、乙、丙销售收入及利润情况表
单位:元甲用途乙用途丙用途预计各种用途可能获得的销售收入120001600019000预计各种用途可以得到的利润200060009000正文成本第一节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私人成本是指私人生产者生产过程中按要素市场价格直接支出的费用。
社会成本是指整个社会为某个厂商或某一生产要素投入所付出的成本
短期成本是指企业在短期里所承担的成本。
长期成本是指企业在长期里所承担的成本。
正文成本第一节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增量成本与沉没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
隐性成本指生产者自有的资金、土地、厂房、人力等生产要素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而支付的总价格,是那些不是现时期现金实际流出量的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在过去已经付出,并且不会因你的当前决策而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避免。
增量成本是指企业因作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
短期成本分类各类短期成本02短期成本分析正文短期成本分析第二节短期成本分类短期成本包括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总成本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短期平均成本(SAC)是指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正文短期成本分析第二节各类短期成本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一、短期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二、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成本三、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03长期成本分析长期边际成本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LTC)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长期成本分析
LTC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长期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在增加。
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总成本长期成本分析图5-4LTC曲线C0QLT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与可变成本曲线SVC的形状是一致的。
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成本分析长期平均成本(LAC)是长期中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明了当资本和劳动都可以变动时可以达到的最低平均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变动,开始时呈递减趋势,达到最低点后转而递增,是一条先下降然后缓慢上升的“U”型曲线。
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成本分析QSAC1SAC2SAC3SAC4SAC5abcdeCOQ1Q2Q3Q4Q5图5-5LAC曲线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1)联系:长期平均成本是许多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只与唯一的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它的最低点。长期成本分析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2)区别: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在下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变动较慢。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长期成本分析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平均成本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1)成本不变的行业这种行业中各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不受整个行业产量变化的影响,无论产量如何变化,长期平均成本是基本不变的。
2)成本递增的行业。这种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行业在经济中属于普遍的情况。
长期成本分析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平均成本不同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3)成本递减行业这种行业中各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要随整个行业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也就是以前所说的规模经济中的外在经济。
长期成本分析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1.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LMC指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根据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得出;(2)根据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得出。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边际成本LACSAC1SAC2SAC3SMC1SMC2SMC3LMCQC0Q1Q2Q3与长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不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边际成本PRS正文长期成本分析第三节长期边际成本二者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SAC1SAC2SAC3PRLACLMC0Q1QQ2Q3SMC1SMC2SMC3S长期边际成本3.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收益分析企业与利润最大化04收益与利润最大化正文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第四节收益分析收益分析(1)收益厂商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全部货币收入,即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2)收益分类
总收益(TR)是厂商销售一定量商品和服务所得到的货币收入总额或全部的销售收入。收益与利润最大化正文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第四节收益分析收益分析(2)收益分类
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每单位商品和服务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销售量,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收益(MR)是指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使总收益所增加的收入。收益与利润最大化正文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第四节企业与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利润是生产活动中一个重要的价值概念,是指生产中获得的总收益与投入的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如果以TR代表总收益,TC代表总成本,π代表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物业财务专项制度合同管理规范细则实施指南3篇
- 造型墙圆灯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机构食堂设施维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赡养老人协议书(包含生活费用及医疗费用)6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销售合同与订单规范2篇
- 二零二五版生石灰行业标准采购协议3篇
- 别墅搭建配套管道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光伏发电项目借款合同2篇
- 办公家具购销合同
- 电梯施工安全协议书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工程承接施工能力说明
- 北京有砟轨道结构及施工工艺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