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二)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二)
一、基础与巩固
1.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和。
【答案】寒潮;台风;洪水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灾害性天气的特征解答。
【解答】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水。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北方地区受影响较大;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比如2023年的烟花台风对浙江多地造成了大面积的积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水灾频繁的国家,洪水威胁地区的安全,造成灾害的水流。
故答案为:寒潮;台风;洪水
2.寒潮是大范围的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霜冻、和扬沙天气。
【答案】强烈冷空气;降温;大风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位于高纬度的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时气温极低,大大强化了极低高气压带的能量。当极低冷高压气团到达一定程度,突破了极地地区大气环流束缚,就会向中、低纬度侵袭,形成寒潮。
【解答】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故答案为:强烈冷空气;降温;大风
3.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和。列举引发和加大洪水危害的人类活动:。
【答案】持续性暴雨;台风;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化冰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人口迅猛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球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解答】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持续性暴雨和台风。引发和加大洪水危害的人类活动: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故答案为:持续性暴雨;台风;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4.读台风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的半径一般有千米。
(2)台风中心叫做,那里的天气状况是,原因是气流。
(3)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区,原因是气流,形成厚厚的云墙。
(4)列举台风天气造成的危害:。
【答案】(1)数百
(2)台风眼;风平浪静;云量很少下沉
(3)狂风暴雨;上升
(4)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有很强的破坏性,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从台风的特征和危害解答。
【解答】(1)台风的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
(2)台风中心叫做台风眼,台风眼风平浪静的原因是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
(3)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原因是气流上升,形成厚厚的云墙。
(4)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比如2023年的烟花台风使浙江地区出现大风和暴雨,台风也会有很强的破坏性,将道路两旁的树木连根拔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房屋被水淹。
故答案为:(1)数百(2)台风眼;风平浪静;云量很少下沉(3)狂风暴雨;上升(4)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有很强的破坏性,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5.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答案】(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等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应当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不乱砍乱伐,沙尘暴的危害有:1.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2.污染空气。3.影响交通。4.影响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生产。5.危害人体健康。
【解答】(1)A组和B组作比较,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A坡有草皮,B坡没有草皮,该实验的变量是草皮(植被),小红观察到A坡(植被多)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较多,是由于植被将引入水沟的数量吸收,泥土汇聚,因此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也非常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沙尘物质、大风以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三个必要条件,那么大量的沙土卷入空气中将会导致大气污染。
(3)由实验可知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植树造林能够有效保护土壤。
故答案为:(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
6.下列有关我国寒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来自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
B.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C.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
D.可带来严寒、大风和霜冻天气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解答】A、位于高纬度的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时气温极低,大大强化了极低高气压带的能量,当极低冷高压气团到达一定程度,突破了极地地区大气环流束缚,就会向中、低纬度侵袭,形成寒潮,A符合题意;
B、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B不符合题意;
C、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C不符合题意;
D、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台风到来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
B.雷雨天气躲在野外大树下
C.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D.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在,火灾、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解答】A、台风到来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是非常不安全的,A不符合题意;
B、雷雨天气躲在野外大树下,若是打雷躲在大树下容易被雷击中,B不符合题意;
C、往高处转移,不容易被洪水淹没,同时等待救援,C符合题意;
D、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离开河谷,向山坡高处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形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地面状况D.海陆分布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解答】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干旱为主的根本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盛。2.地面多沙质沉积物,风沙严重。3.地表径流少。4.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5.气候异常。
【解答】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形成了西北地区的独特的自然景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解答】A、寒潮带来的降雪使农作物冻害,不能缓解北方夏旱,A不符合题意;
B、台风主要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并不能缓解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B不符合题意;
C、洪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C不符合题意;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拓展与提高
11.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B.
C.D.
【答案】B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解答】由B图可知,月份中出现大雨、暴雨的降临导致洪涝,而气候严酷或极度缺少降水将导致干旱,因此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B图,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二)
一、基础与巩固
1.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和。
2.寒潮是大范围的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霜冻、和扬沙天气。
3.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和。列举引发和加大洪水危害的人类活动:。
4.读台风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的半径一般有千米。
(2)台风中心叫做,那里的天气状况是,原因是气流。
(3)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区,原因是气流,形成厚厚的云墙。
(4)列举台风天气造成的危害:。
5.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用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污染。
(3)某地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6.下列有关我国寒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来自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
B.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C.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
D.可带来严寒、大风和霜冻天气
7.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台风到来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
B.雷雨天气躲在野外大树下
C.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D.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8.形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地面状况D.海陆分布
9.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那么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以干旱为主的根本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10.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二、拓展与提高
11.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B.
C.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寒潮;台风;洪水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灾害性天气的特征解答。
【解答】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水。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北方地区受影响较大;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比如2023年的烟花台风对浙江多地造成了大面积的积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水灾频繁的国家,洪水威胁地区的安全,造成灾害的水流。
故答案为:寒潮;台风;洪水
2.【答案】强烈冷空气;降温;大风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位于高纬度的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时气温极低,大大强化了极低高气压带的能量。当极低冷高压气团到达一定程度,突破了极地地区大气环流束缚,就会向中、低纬度侵袭,形成寒潮。
【解答】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故答案为:强烈冷空气;降温;大风
3.【答案】持续性暴雨;台风;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化冰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我国人口迅猛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球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解答】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持续性暴雨和台风。引发和加大洪水危害的人类活动: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故答案为:持续性暴雨;台风;破坏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4.【答案】(1)数百
(2)台风眼;风平浪静;云量很少下沉
(3)狂风暴雨;上升
(4)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有很强的破坏性,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从台风的特征和危害解答。
【解答】(1)台风的半径一般有数百千米。
(2)台风中心叫做台风眼,台风眼风平浪静的原因是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
(3)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是狂风暴雨区,原因是气流上升,形成厚厚的云墙。
(4)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比如2023年的烟花台风使浙江地区出现大风和暴雨,台风也会有很强的破坏性,将道路两旁的树木连根拔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房屋被水淹。
故答案为:(1)数百(2)台风眼;风平浪静;云量很少下沉(3)狂风暴雨;上升(4)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有很强的破坏性,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5.【答案】(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等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应当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不乱砍乱伐,沙尘暴的危害有:1.风蚀土壤,破坏植被,掩埋农田。2.污染空气。3.影响交通。4.影响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生产。5.危害人体健康。
【解答】(1)A组和B组作比较,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A坡有草皮,B坡没有草皮,该实验的变量是草皮(植被),小红观察到A坡(植被多)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较多,是由于植被将引入水沟的数量吸收,泥土汇聚,因此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也非常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沙尘物质、大风以及不稳定的空气状态等三个必要条件,那么大量的沙土卷入空气中将会导致大气污染。
(3)由实验可知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植树造林能够有效保护土壤。
故答案为:(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解答】A、位于高纬度的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时气温极低,大大强化了极低高气压带的能量,当极低冷高压气团到达一定程度,突破了极地地区大气环流束缚,就会向中、低纬度侵袭,形成寒潮,A符合题意;
B、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B不符合题意;
C、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C不符合题意;
D、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在,火灾、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解答】A、台风到来时在路边抱着高压电线杆是非常不安全的,A不符合题意;
B、雷雨天气躲在野外大树下,若是打雷躲在大树下容易被雷击中,B不符合题意;
C、往高处转移,不容易被洪水淹没,同时等待救援,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究实践:“EC”混合式教学
- 内蒙古办酒类管理办法
-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研究
- 冬季取暖安全管理办法
- 基于“岗课赛证”视角的高职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动物基因表达研究
- 创新驱动:产品设计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与实践
-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正式版-1
-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是谁的责任
- 通信网络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与实施细节
- 数与代数课件
- 工会审计实务课件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和要求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14年新版
- 食用油储存期品质变化的太赫兹光谱无损识别
- 胎盘早剥预案演练脚本
- 五山文学全集第一卷
- 聚磷腈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
- 钙加维生素Dppt课件(PPT 14页)
- TRD深基坑止水帷幕施工方案(2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