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泰安市基础教研室阚兆成一、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党的十七大八十年代至十六届四中全会自建国以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受到严重影响文革前基本正常重分数轻能力重外延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提出科学发展观二、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和教育的发展1978年前后的真理问题大讨论1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23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左”的桎梏解决了姓“资”姓“社”问题党的十五大解决了姓“公”姓“私”问题伴随着思想解放教育也实现了一个个新突破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解放思想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闸门,冲出心里的“大山”,突破思维的“狭谷”,破除体制的“壁垒”,打破行动的“枷锁”,扫清发展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不唯洋、不唯专家教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才是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强大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三、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时间年限特点第一阶段1949-1978年约30加强基础,掌握“双基”第二阶段1978-1982年约4年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第三阶段1983-1989年约7年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四、新课程是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1、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做出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2、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3、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念。4、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5、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符合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素质教育观念。7、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机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五、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学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价值观“教育就是为了升学”“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最大价值”课程观“课程是固定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课程是灵活的,开放的,可变化的生态系统”教学观“教学是课程的传递,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课程的发展与创新,是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观“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学生命运的主宰者”“教师是探究知识的组织者,是学生合作的伙伴,是学生学习的督导者”质量观“以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以促进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财富的教学质量”学习观“学习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阶段目的性”“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终身受益性”人才观“培养少数‘高、精、尖’人才为宗旨”“人才是‘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化’为宗旨,人人都有作为,人人都能成才”评价观“评价是评判、是监督、是检查、是选拔与淘汰”“评价是了解、是促进、是提高、是完善的过程”六、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精神层面1知识与技能层面2学习习惯层面3新取向的基础的构成学习方式方法层面4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创新取向”的基础的构成:⑴精神层面: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自由及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热爱探索、热爱学习的情感。⑵知识与技能层面: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做什么”的知识)、策略性知识(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⑶学习习惯层面: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种内化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良好学习品质,它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也为创新奠定了必要基础。⑷学习方式方法层面:好的学习方式方法是学生 获得必备的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工具,甚至就是
学生创新素质的组成要素。新课程十分重视学
习方式的转变,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 为核心的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等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方式。七、为什么说确定性知识获得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知识绝大部分是确定性的,是客观的,尽管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有种种不确定性,有种种主观性。基础教育中的学生,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他
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确定性知识获得为前提,也就是说,学生必须首先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学生不可能事事去尝试、事事去亲自体验,倡导建构的、主观的、不确定的知识观是错误的。八、如何理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本次课改的方向是从教师中心地位向学生中心地位转移,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是从学生中心向教师中心转移,表面上看两者是趋异性,但实质上是趋同性,各自取长补短向自己缺乏或薄弱的方面去加强,同时避免各自的片面性,都是为了改进和加强自己国家基础教育。教师主体的主要表现就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怎么教,就怎么学;教多少,学多少;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传输,你接收。“教师主体”现象课改前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几十年来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育科学理论研究走入了误区,教学改革始终未能抓住主要目标,未能击中要害,没有大的突破。教学结构问题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得不到解决,即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再先进,仍免不了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改革仍不会有大的突破、大的发展。“教师主体”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教师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受社会、国家和党的委托,在教学活动中,决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强调“学生主体”,其核心是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智、潜能、潜质,发展人的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教师的教应该百分之百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习上来,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以往是70-80%关注教师的教的行为,现在要调整到50%以上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大于50%就算基本符合要求,小于等于都应该视为不符和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成长教师成长1
2
3
4
5提高组织和 提高语言表 提高观察和 提高灵活应 提高深刻理管理能力 达和沟通能 分析能力 变和处理能 解和剖析能力
力
力九、“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4、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5、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6、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7、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条件。8、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社会要求。十、怎样认识三维目标123“三维目标”的提出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三维目标”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虚化的现象“双基”仍是“三维目标”中第一位的目标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双基”淡化和“三维目标”虚化的现象,知识、技能这个担负着极其重要常规任务的基础性目标该实的不实了;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象讲知识要点一样,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显得空洞乏味的、苍白无力,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应当重新认识和定位“双基”的内涵“双基”不仅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等,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抓“双基”与推行新课改并不矛盾没课改之前,只提出了“双基”的目标,但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不能认为现在提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双基”就不重要了,它仍然是第一位的目标。十一、如何在教学层面认识知识与能力123必须认真分析知识与能力的概念要特别注意课改后“轻视知识”的现象正确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敢于批判一些不科学的观点1
必须认真分析知识与能力的概念什么是知识?知识即学识、学问。从通
常意义上来说,知识多,办法就多,水平就
高,能力就强。什么是能力?中小学到底培
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我曾与一些教育专家和
命题专家探讨过这一问题,有些专家明确指
出:中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能力主要是指辨
别真假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判断选择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等等.2要特别注意课改后“轻视知识”的现象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首先,将知识打开,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的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过程简化,要进行改造,专门设计,典型化,如缩短过程、平易难度、精简多余情节等,进行压缩、提炼、抽象、概括、回到结论、概念、公式、原理。第三,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要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等,外化起着检查、巩固、初步运用知识的作用,即完成此前内化的成果。必须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统一起来,
知识是一个大圆,能力是一个比知识稍
小一点的圆,二者相交重叠了绝大部分,随着知识大圆的不断扩大,能力小圆也
不断扩大并向大圆中移动,随着能力小
圆不断扩大,知识大圆也不断扩大,而
且重叠部分越来越多。3正确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敢于批判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十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国外做法举例:出格入格法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故事模型中进行自由的创作。故事模型分别是:解决问题的故事,探险故事,警告故事,袭击故事,许愿故事,仿写故事,变形故事,灰姑娘的故事,人物故事,挑战故事。无中生有法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把两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放在一起,假设这两件事合理存在的,然后虚构出一系列情节,编排出一个合理发展的故事来。反观我们的此类作文,不少是“胡思乱想”构思缺乏基本的故事框架,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关系。很难看到智慧火花的闪耀,很难看到创造力和想象力对某种现有规则的挑战,很难看到情感态度对人类普适价值观的认可与体现。十三、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改革传统评价制度非常重要,但目前新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仍需扎实的发挥好考试这种传统评价方式的作用,不可先破后立,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在《素质教育也要看重考试能力》(《山东教育》2004.1)一文中指出:学会如何应付考试,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素质高低中的一个侧面,就是考试成绩是否优秀。有的学校强调提高学生素质的办法,是以削弱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为代价,或者说是以淡化竞争为代价,这就不对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经济,如果说,我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的话,那么在学校学习却淡化竞争、取消竞争,那是极端错误的。如果在学习阶段不培养竞争意识,不弄清何谓公平竞争,何谓不公平竞争,那么在走出校门后就无从适应社会。《别把分数当另类》(2002年5月23日《文汇报》第五版的时评点击)一文写到:这几年,说到学生负担过重,人们往往归咎于分数;谈到学校办学思想不正,也有人把分数拿来当“靶子”猛击,分数被人为地背上了“黑锅”,成了“另类”。一些人把分数与“分数第一”等同起来,把分数与“排名次”混淆起来,把分数与正当评价对立起来。其实,分数本身何错之有,而是有些人看问题的方式出了偏差。由于受遗传与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人与人会在各方面表现出差异,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方面或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因此在学业上就会出现不同情况,分数只是反映这种差异的“标尺”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很多时候舆论与实践的反差太大,在很多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上,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比如,舆论上贬低、丑化升学考试,大讲特讲“一张试卷定终生”的选拔方式不合理、不科学,但在实践中又广泛采用这种形式,不少省市成立了考试院,连社会招工,机关竞争上岗,公务员录用,甚至选拔厅局级干部都采用书面考试形式。这说明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办法在现阶段有它天然的合理性。高考竞争实质是毕业后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的竞争,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教育、更不是考试能解决的了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决不单纯是“智育”的反映,学生夜以继日习,以优异成绩参加高考,表现了有志青年为祖国的富强、为科学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决心,表现了年青人对社会、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感,表现了为争取美好未来而投身激烈竞争的勇气,这本身就是政治、是德育。现在几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考试是大量选拔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最
科学、最公正的方法。考试的功能在检
验、评估、选拔、督促等。现在真正需
要我们讨论的,不是考试要不要取消,
而是究竟怎样考法;不是对考试从整体
上进行否定,而是在考试的范围、频率、内容、方法上怎样纠偏改革。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仍然是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能因搞素质教育这个标准就要改变。近几年,高考、中考已经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越来越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高考也要深化改革,使其内容更加合理,方法更加科学,逐步做到考试内容全面反映德、智、体发展水平,使升学率的高低就代表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的高低,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分数就等于能力,文凭就代表水平,保证分数与能力的一致性。对学生而言,我们要引导他们懂得理智对待分数。比如,“百分制”相对“等级制”,多了精确度,少了模糊度;而“等级制”相对“百分制”,多了涵盖度,少了细分度,两者利弊,绝不取决于他们自身计算的方法,而是我们对它们的态度。教会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一切评价方法才是最主要的。十四、如何认识教参与教辅?教辅是条被污染的河,教参也是条被污染的河学生相信教辅与教师依赖教参,这是当今基础教育受到扭曲后的一对姊妹现象,是基于同样背景的一组孪生问题。只有把教师从教参的桎枯中解放出来,才能把学生从教辅的题海中解救出来。教辅资料对教学的冲击大得令人吃惊“详解”、“新解”这样的辅导资料替代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读书就是这样一块块地“解开”,使学生形成对教材模式化的解读这样的资料只能压制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限制学生思维的方向,阻碍学生的思维活力。有的教辅资料集中了许多难题,引得学生钻死胡同,无法走出来。还有的辅导资料将本来只有通过学生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用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呈现出来,简化了学生历练的过程,这种简化的结果,必然带来学生实际能力的虚化最为典型的就是大量作文辅导资料的出现。种种教辅资料,不是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上“辅”,不是在提高学生的兴趣上“辅”,不是在帮助学生寻找学习方法上“辅”,不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辅”,不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
“辅”,不是在奠定学生的人文底子上“辅”,不是在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上“辅”,更不是在学生素质更大提高上“辅”;现在的“辅”是在“捉分”上
“辅”,对付考试上“辅”。“导”也不是在思路上“导”,不是在形成习惯方面“导”,不是在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导”,更不是在学生多项思维方面“导”。这些急功近利的“资料”,让学生恶心,让有良知的教师头痛,让有远见卓识的教育专家“恐惧”,让有眼光的家长“心碎”。教参不应成为教师思想的束缚、教学的误导教参最大作用无非就是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教材,所以这类书的编写应该是宜粗不宜细,只对教材各章节或课文作一些大致的点拨和说明,再相应地提出几条教学建议便可。束缚教师,妨碍了教师对教材的独立阅读与积极思考。误导教学,造成教学过程的繁琐化和程式化。教师不是不需要教参,而是需要有个性的优质教参。没有个性的教参必将带来没有个性的课堂,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都不是件小事泛滥的教辅是应试教育的典型表现学习最重要的读懂教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精读教材、研读教材上。学生不研究课本只是盲目做题,是舍本逐末。课本是主食,回归课本,培养学科兴趣,开展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才能把学生
从题海中解救出来。十五、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呈现形式内容标准主体操作实施结果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与方向是不容怀疑的,它昭示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回答了学校除
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之外,还更应该关
注什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标准。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要真正落实好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要注重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的原则,即每天有记载,每周有小结,每月一评价,半学期一汇总;二是要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三是要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坚持评价育人的原则,即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给学生改正错误、自我更新的机会,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逐步摒弃自己的不良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要避免新的“应评教育”。十六、努力研究和认真把握教育规律“汽车驾驶员”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表扬批评“游泳池”“百米跑道”“激光”和“微创”“加油站”和“检修站”“灯塔”教育科研•
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汽车驾驶员”,不应该是“飞行员”。应该是“合格+特长”,合格是基础,在合格的基础上自然有一大批优秀人才涌现,若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优秀上自然会扼杀一大批学生,使一大批学生成为学困生。教学目标应该像运动员训练时的“游泳池”或者“百米跑道”,目标任务明确后就是围绕
实现目标任务科学训练,讲求技术技巧和战术。把学生放到大海中练游泳、放在沙漠中练百米
是不科学的训练途径。十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内涵学科素养、品德素养、习惯素养、创新素养等,学科素养是主体,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术语、学科思维、学科能力等,品德素养是基础,思想道德素养是最重要的素养,习惯素养是重点,习
惯是一生的做人做事规范,创新素养是关键,前
面的所有素养都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近几年,我市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开展的教育督导、质量效益年、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考改革、评价改革等,都是对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市的高中在作息时间上比不少市每天少一至一个半小时,因此,我市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当然,推进素质教育是长期的任务,我们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拿出实招来。规
范是基础,这是国家的一贯要求,不少省已经做的很好,没有一个教育行政部门鼓励牺牲教师和学生休息时间,搞加班加点的,都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加大课程管理力度,力促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高质量的课,课程开不全无
从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拿
出明确的学科质量标准和要求是关键,让教师知道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达到要求就算完成任务。要研究减出来的时间到底该干些
什么?我们的学校规模都比较大,图书阅览、实验实习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必须研究切合实际
的推进方式和途径。十八、继续深化课程改革1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2
3
4
5教师的专业
教师的专业
教师的专业
选进的教学知识有待提
能力发展不
情感欠缺 设备和手段高
够 欠缺1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2
3
4
5加强教师日 鼓励教师进 建立教师主 大力改善学常教学实践 行教学研究 体的发展体 校教学条件系 和设施教师发展问题措施课程改革问题1、加强和完善教学制度建设。2、构建新的育人模式,积极开展新形势下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研究和实验,强化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养成教育培养的措施。3、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4、深化校本教研,建立研训一体化机制,探索小规模学校不同学科教师间校本教研的新路子,促进教研重心下移。5、加快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档次,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十九、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的现状1总体而言,课堂教学正在向着课改方向发展,课堂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课堂教学开始关注三维课程目标要求的
落实,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得到一定体现;⑵课堂教学正在从教师“教课本”向“用教材教”方向转变;⑶“教”与“学”的关系正在得到改善,课堂开始从“教堂”向“学堂”转变,正⑴75%教师对课程标准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真正以课程标准有效指导课堂教学上还有一定的困难。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策略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方面研究不够。⑶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大,缺乏创新时空。⑷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实际布置作业,具体表现在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参差不齐。⑸从教学目标看,教师的目标意识比较明确,但是目标的可检测性以及教学内容组织与目标如何吻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⑹从教学过程看,大多数的课,教师思路基本清楚,讲解细致,注意设计学生的活动,但活动的质量仍有待提高。⑺从教师的基本功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够扎实,学养不厚导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较肤浅,不能融会贯通,提问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未准确到位,因而影响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⑻随堂课中好课和较好课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长期的努力,教师从意识的转变到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很长时间。课堂教学的差异性情况2⑴教学目标追求形式上的三维目标,缺乏真正落到实处的教学活动支撑。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只停留在认知层面,没有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另外,教学目标在表述中能体现三维一体,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不到位。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只注意教学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的和目标,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脱离。⑵教学观念在更新,教学方式有变化,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待加强。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多样性,倡导体验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平等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评价、点拨语准确恰当,教学过渡语、小结语自然精当,教学语言浸润情感等等尚不足,有待加强。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分析3⑶能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其实效性
还需提高。主要表现在人机互动的关系没
有处理好,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报幕员、播放员,只起到了教辅人员的作用,弱化
了教师的主导意识,形成材料的堆积,找
不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激发点,忽视了信
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
力方面的作用。⑷教师开始从照搬教材向构建课程转变,4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但有时提问缺少思维价值,有时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实效。2、作业的选择与容量比较随意,缺乏对学科教学的整体思考。3、课前准备问题⑴对标准、教材及学生三者把握上的问题①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如,对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教育价值不太理解。②学养不厚导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较肤浅不能融会贯通。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中往往不易把握合理的“度”。③对教学内容要求缺乏整体把握的意识和能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学科内学段
(年段)纵向衔接、学科间的横向衔接,学⑤缺乏对学生学习实际的了解。对学生已学知识、生活经验、实践体验缺乏了解;⑥对学生学习困难点,只有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研究。⑦对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尚存含糊。部分骨干教师对教材的价值过分轻视,而一般教师过分重视“教教材”。青年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比较薄弱。有些青年教师学科专业基础差,对教材的体系、准确度、深度的把握尚有一定问题,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缺乏辩证的思考。教师成为“教参”传话筒。由于部分教师缺少对教材的整体性认识和把握,不能根据学校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上的问题。①有的教师教学目标定位偏难、偏低或目标错位。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过分突出认知目标或技能目标,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重视不够,且写得空泛,变成每节课每个单元都能用的中长期目标,难以落实和评价。②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缺乏呼应性。教学目标与在达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方法上,有一定差距、出入。③教学设计未真正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移。部分教师未能从一个对学生的控制者转变为与学生一同⑤设问的有效性差,体现在难度、坡度不
合适,缺乏针对性、启发性,要求不明确,开放性不够等方面。上课时提问随意化、
无序化现象较普遍。要么问题的范围太窄,思维的质量太差;要么问题空间太大,词
不达意、指导语不明确,造成学生不知要
回答什么;提问缺少思维的容量。⑥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有偏差。教师对
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在课堂上往往表现
出对枝节问题进行追问纠缠,简单问题复
杂化;需要指导的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
和对某些知识本质的理解,缺乏重点讲述。⑦教师缺乏“因生制宜”认真备课的态度。4、课堂教学问题⑴课堂中师生角色定位的把握上有偏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解片面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但往往顾此失彼,课堂中缺乏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思维层面”的对话。⑵教学模式单一,未根据内容选择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仍有以灌输法为主的教学,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较少考虑;对探究式的教学,不愿尝试;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热情;对合作交流、探究等教学方法缺乏研究,往往停留5、训练、作业、评价问题⑴教师的教学与练习(训练)内容脱节,层次性、跨度的把握不恰当,学生听起来知道做起来不知道;作业的选择与容量比较随意,体现在缺乏学科教学的整体思考,与之前、之后的学习关联性不突出,而且批改作业的结果未很好地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改善服务。⑵作业和批改缺乏针对性。如语文作文教学缺少系统的方法。这在新教材实施的作文的指导中,表现较为突出。对结构、语言、立意的指导泛化,没有具体方法。作文批改中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建议5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建议1、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设计预设中的不足。2、控制训练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3、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得随意拔高要求,同时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差异。二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科学、合理配置教学要素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有教学内容的(点与量),课堂教学过程的(度、序、法、情、时),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率)。点: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教学点,教学点
包括知识点、能力点和非智力因素点,知识点
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非智力因素点是动力点,能力点是落脚点。量:课堂教学应着重调控以下三量:一是授出量,二是训练量,三是活动量。授出量要保证重点足够的教学时间;训练量要围绕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活动量要增加多边活动,增加思维力度,确保围绕重点知识、重点技能的活动量。度:是指程度、密度和速度。程度包括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综合度;密度就是教学容量的大小;速度要根据教学点的难易、教学容量的多少、教学进度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灵活调整。序:即课堂教学遵循的程序,一是知能的固有序列,二是学生的认知程序,三是课堂的结构序列,这几个序既相对稳定,又非一成不变。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方法,主要有三类方法,即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技能活动的方法、情感活动的方法,其中教法,主要是教师教授、训练、调动、检测等方面的办法;学法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示、引导、纠正等的方法。情:情也包括三点,一是情境,即课堂氛围;二是情感,即心理反应;三是情绪,即心理状态时:即时间的利用率,一是时间的分配,二是时段的联系,三是时段的效率。率:课堂有效时间对无效时间的比率,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一般说,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综合指数,是在75%-85%这个区间,也就是说用75%-85%的时间、使75%-85%
的学生、接受75%-85%的信息、达成75%-85%
的教学目标。大于这个区间为优,位于这个区间为良、小于这个区间为差。不同学段也应有所区别。二十一、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意味着什么?1、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两个字的调整体现出平等、发展观的落实与进步“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评”有被评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2、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更多的是一种新文化的建构观课议课的首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具体联系议课要议出联系。议课要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拓展可能性空间。观课议课要促进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3、落实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三个策略以学论教直面问题平等对话二十二、我们需要真 实的公开课什么是公开课
?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与常规课的区别。常规课好比家常菜,一说到要上公开课,就像家里要来客人了,自然要精心准备一番。公开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失真,偏离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水平;作秀,课堂包含了不必要的表演色彩;负担重,公开课给教师乃至教师所在的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带来了过重的负担;低效,公开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中看不中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公开课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避免失真、作秀,上得自然平实,让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公开课要精益求精,努力上出特色、上出水平,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公开课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听公开课听什么听设计、听生成听思想、听灵活的教学机智和课堂应变的能力听特色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但公开课应去掉浮华与虚假,尽显本真面目。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公开课就是代表作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要求公开课的真实并不排斥集体备课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二十三、学生掌握了方法与规律想学不好都难四个环节:1、是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时所画的“知识树”,进行点评。2、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3、通过适量的练习,验证自己掌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学会自己寻找方法4、嫁接“知识树”,推荐作业。将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嫁接到整体建构的“知识树”上二十四、努力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只有教师的做题规范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做题规范,教师用在做题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来指导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做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苏州教育局把提高教师解题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沈阳5万教师与学生同场参加期末考试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威海近几年对高中教师也进行考试,威海的教研室主任告诉我,开始考的第一年,语文教师作文写得非常一般的占的比例不小,语文知识的掌握差距也很大,后来一年比一年好,效果非常理想。二十五、校本教研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2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走出校本教研的误区1、选题过大2、主体移位3、为研究而“研究”4、水准差1、不得要领的内涵认识2、本末倒置的目标追求3、对待任务的敷衍原因自我反思专业引领校本教研工作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3教师个体专业研究人员基本活动形式核心因素同伴互助教师群体二十六、怎样开发建设校本课程?水平校本课程的优势教师的积极参与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和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所在社区的经济与文化1(4)
凸现学校自身特色2与综合实践课的区别1、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2、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3、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开发过程31、情景分析2、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3、组织和实施4、评价与改善4213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4比较成功的做法校内课程资源地方资源学校传统优势项目活动课校本课程转化教育科研成果与行业、大学、协会5存在的突出问题1、认识不足。2、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教学方式与学科教学雷同,没有形成体系,时间没保证,配套设施不足,致使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校本课程。3、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包括:调查学生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结构、编制课程纲要、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实施与改进课程等。需要迫切处理好的三对关系6校本课程开发课时的有限性学生不同需求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兴趣小组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支撑系统71、要建立市、县两级校本课程培训制度,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要求,确定研究题目,推进多种形式的项目组工作;2、建立校本课程的申报和审议制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市有关部门组织各县市区共同制定有关中小学校本课程申报和审议暂行办法;3、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评比制度,加快制定评价标准,推广好的经验;4、研究并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制度,以及研究如何将校本课程评价适当纳入选拔性考试成绩之中,从根本上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二十七、我们教育缺少的东西12缺服务意识缺人文关怀我们口口声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因为我们没有真心真意地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服务意识和爱是从两个侧面来规范教育形象。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服务是最基本的教要育求就,我是们人缺类的文是明服的务传意递识,,让缺一的代是比从一服代务的走人向更爱有。教养,更加文明。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老师真正用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每个老师在课堂里不仅仅是把知识\概念教
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把文化\文明\理念传授3缺特色4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
缺每理个想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历史不承认苦劳,历史只承认功劳,只承认特色。一定个要没鼓有励理教想师的与人众,不是同不,可一能定走要得鼓多励远孩。一子个与没众有不理同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两个教师,一个每天都记录下所想,所思,所做,所为,每天写500字的教育反思日记,二十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与感悟勇于实践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健康的心态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理论水平,这是观察、分析问题的锐利武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努力学习和熟悉政治、经济、社会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努力把握工作中的准绳和尺度。要努力积累各方面的知识,重视思想观点的积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看东西、听讲话,或者闲读,只要发现好的思想观点就要随时记下来。重视经济、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数据的积累。数据出思想,数据出政策,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材料,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重视正反典型的积累。先进典型如同一面旗帜,给人以导向,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示范;反面典型如同一面镜子,给人以教训,给人以深思,给人以财富。典型多了就会思如涌泉,论证有力,就事论理,思想深邃。四是专题积累。围绕工作重点,研究课题,个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材料的收集和整理。(1)
善于学习(2)
勤于思考与感悟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调研视导,认识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把事物诸多方面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思索,从定量分析中把握发展趋势,从量变的积累和跃进中把握发展的本质,整体、动态的分析事物,像古语讲得那样:“近看其姿,远看其势”,善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讲一点与众不同的见解,讲一点人人心中所想笔下所无的东西,把一些分散的意见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把原则性思想观点具体化,把领导的思想和意见进行深化和完善,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阐述问题,提出突破性建议和措施,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参加工作时无论接受了哪个层次的教育,都是很重要的
基础,但真正的本领主要是在实践中得来的,有的人怕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某创业公司与投资方关于股权转让及投资协议2篇
- 基于物联网的2024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标的及租金支付延期条款3篇
- 1000万吨储量一般固废堆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实验设计解题步骤》课件
-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 2024年度建筑工程钢筋供应与加工承包合同5篇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之技术成果共享条款3篇
- 高等数学(第五版)课件 3.3函数的微分
- 2024年度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合同2篇
- 外固定架ppt参考课件
- DB15T 435-2006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
- 《口算除法》课堂实录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完整版课件
-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卷)与答案
- 《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福乐伟离心机说明书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
- 英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3《回家的路》 人教版(共12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